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潘存云教授研制潘存云教授研制潘存云教授研制FFFF先分析平行板的情况。板B静止,板A以速度向左运动,板间充满润滑油,无载荷时,液体各层的速度呈三角形分布,近油量与处油量相等,板A不会下沉。但若板A有载荷时,油向两边挤出,板A逐渐下沉,直到与B板接触。如两板不平行板。板间间隙呈沿运动方向由大到小呈收敛楔形分布,且板A有载荷,当板A运动时,两端速度若程虚线分布,则必然进油多而出油少。由于液体实际上是不可压缩的,必将在板内挤压而形成压力,迫使进油端的速度往内凹,而出油端的速度往外鼓。进油端间隙大而速度曲线内凹,出油端间隙小而速度曲线外凸,进出油量相等,同时间隙内形成的压力与外载荷平衡,板A不会下沉。这说明了在间隙内形成了压力油膜。这种因运动而产生的压力油膜称为动压油膜。各截面的速度图不一样,从凹三角形过渡到凸三角形,中间必有一个位置呈三角形分布。v潘存云教授研制F
v
vvh1aah2ccvvh0bbF一、动压润滑的形成原理和条件两平形板之间不能形成压力油膜!动压油膜----因运动而产生的压力油膜。§12-7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1潘存云教授研制潘存云教授研制潘存云教授研制FFFF先分析平行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1.两工件之间的间隙必须有楔形间隙;2.两工件表面之间必须连续充满润滑油或其它液体;3.两工件表面必须有相对滑动速度。其运动方向必须保证润滑油从大截面流进,从小截面出来。2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1.两工件之间的间隙必须有楔形间隙;潘存云教授研制二、流体动力润滑基本方程的建立为了得到简化形式的流体动力平衡方程(Navier-Stokes方程),作如下假设:▲流体的流动是层流;
▲忽略压力对流体粘度的影响;▲略去惯性力及重力的影响,故所研究的单元体为静平衡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且只有表面力作用于单元体上;▲流体是不可压缩的;▲流体中的压力在各流体层之间保持为常数。即p不随y的变化 而变化▲流体满足牛顿定律,即;τ=ηdudy实际上粘度随压力的增高而增加;即层与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VBAxzy3潘存云教授研制二、流体动力润滑基本方程的建立为了得潘存云教授研制取微单元进行受力分析:ττ+dτp+dpppdydz+(τ+dτ)dxdz-(p+dp)dydz–τdxdz=0=dτdydxdpdyduτ=η整理后得:又有:任意一点的油膜压力p沿x方向的变化率,与该点y向的速度梯度的导数有关。对y积分得:u=y2+C1y+C2
2η1dxdp引入边界条件整理得:u=(y2-hy)+2η1dxdpvhy-hVBAxzy压力流剪切流vvaaccxzyVh0bb4潘存云教授研制取微单元进行受力分析:ττ+dτp+d潘存云教授研制vvFaaccxzy任意截面内的流量:依据流体的连续性原理,通过不同截面的流量是相等的=6ηvdxdph0-hh3得:--一维雷诺方程由上式可得压力分布曲线:p=f(x)在b-b处:h=h0,p=pmax液体动压润滑的基本方程,它描述了油膜压力p的变化与动力粘度、相对滑动速度及油膜厚度h之间的关系。pmaxxph0bbb-b截面内的流量:5潘存云教授研制vvFaaccxzy任意截面内的流量:依据流体潘存云教授研制▲轴颈最终的平衡位置可用偏位角φa和偏心距e来表示。▲轴承工作能力取决于hmin,它与η、ω、Δ和F等有 关,应保证hmin≥[h]。F∑Fy=F∑Fx≠0三.径向滑动轴承动压油膜的形成过程:静止→爬升→将轴起抬转速继续升高→质心左移→稳定运转工作转速eφahmine---偏心距∑Fy=F∑Fx=0三阶段:1。轴的启动阶段2。不稳定润滑阶段
---混合摩擦润滑状态3。液体动压润滑运行阶段
---液体摩擦润滑状态6潘存云教授研制▲轴颈最终的平衡位置可用偏位角φa和偏心距e来χ=e/δ为偏心率直径间隙:Δ=D-d半径间隙:δ=R-r=Δ/2相对间隙:ψ
=δ/r=Δ/d
稳定工作位置如图所示,连心线与外载荷的方向形成一偏位角,设:孔、轴半径:R,r;直径为:D,d,
偏心距:e偏位角:φ
a注:偏心率χ的大小反映了轴承的承载能力。 当载荷很小或转速很高时,χ≈0,此时轴、孔中心接 近重合,油楔消失,hmin≈δ;
当载荷很大或转速很小时,χ≈1,此时轴颈与轴瓦接 触,hmin≈0,油膜被破坏;潘存云教授研制eφaDdo1oFhmin
hmin=R-(r+e)最小油膜厚度:最小油膜厚度:hmin
=δ-e=rψ(1-χ)定义:7χ=e/δ为偏心率直径间隙:Δ=D-d半径间四、径向滑动轴承的工作能力设计1、主要失效形式:(油楔破坏)1)粘着磨损:由于外载过大或温升过高等,油楔被破坏, 造成轴与轴承粘着咬死。措施:保证轴承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同时严格控制温升2)磨粒磨损:由于油中污物或外界的杂质的进入等引起措施:定期检查油,加强密封。(铁谱技术)2、承载能力计算:(油楔破坏)计算前提条件:(任意点油膜压力可由雷诺方程得到,而雷诺方程是 建立在层流基础之上,满足层流条件)8四、径向滑动轴承的工作能力设计1、主要失效形式:(油楔破坏将dx=rdφ,v=rω,h0,h代入上式得:=6ηvdxdph0-hh3将一维雷诺方程:改写成极坐标的形式
积分得:承载能力方程:潘存云教授研制eh0ho1oFφ宽度为B的轴承,油膜的总承载能力为Cp----承载量系数,计算很困难,工程上可查表确定。η------粘度Ψ------相对间隙9将dx=rdφ,v=rω,h0,h代入上式得:=6ηv表12-8有限宽度滑动轴承的承载量系数Cp10表12-8有限宽度滑动轴承的承载量系数Cp103、最小油膜厚度hmin
动力润滑轴承的设计应保证:hmin≥[h]其中:[h]=S(Rz1+Rz2)S——安全系数,常取S≥2。Rz1、Rz2——分别为轴颈和轴承孔表面粗糙度十点高度。考虑表面几何形状误差和轴颈挠曲变形等113、最小油膜厚度hmin动力润滑轴承的设计应保证:hmin4、轴承的热平衡计算热平衡方程:产生的热量=散失的热量
Q=Q1+Q2
其中,摩擦热:Q=fρvW式中:q----润滑油流量m3/s;ρ----滑油密度kg/m3;c
----润滑油的比热容,J/(kg.℃);ti----油入口温度℃;to
----油出口温度℃;α3----表面传热系数W/(m2.℃)。润滑油带走的热:Q1=qρc(to-ti)W轴承散发的热:Q2=α3πdB(to-ti)W124、轴承的热平衡计算热平衡方程:产生的热量=散失的热量温升公式:其中----润滑油流量系数;查图12-16设计时,应使出油温度:t0=tm+∆t/2≤80℃~100℃平均温度:13温升公式:其中----六、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过程1.已知条件:外加径向载荷F(N),轴颈转速n(r/min)及轴颈直径d(mm)。2.求:1)轴承材料,润滑油 2)轴承几何参数:ψ,e,B,χ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向2025年的在线游戏市场青少年保护策略与法律风险防范报告
- 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整改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快时尚品牌个性化定制服务与消费者满意度报告
- 2024安全主题班会方案(30篇)
- 农业物联网在2025年精准种植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报告
- 2023行政人事个人上半年工作总结
- 2023年电大专科个人与团队管理机考单项选择试题及答案
- 2023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教案及教学总结
-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版不锈钢护栏国际市场拓展与战略合作合同
- 2023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与解析)
- 火电厂运行管理
- 销售人员人才画像
- 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 316-2015)
-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 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职校中式烹饪赛题(国赛)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电梯维保重点难点分析
- 《英语大字典》word版
-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培训课件
- HY/T 150-2013海水中有机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 GA/T 486-2015城市道路单向交通组织原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