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蝌蚪找妈妈 教案2课时_第1页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案2课时_第2页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案2课时_第3页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案2课时_第4页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案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课时)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宽、皮”4个生字。会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及表示动作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按顺序说出小蝌蚪身体的变化。

3.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和动词,按顺序说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谜语激趣:出示谜语,引导学生猜谜。P3:

大脑袋,长尾巴,儿时无腿水中游。后腿伸,前腿到,跳来跳去找妈妈。(打一动物)

2.认识小蝌蚪:出示小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样子,感受小蝌蚪的可爱。

3.语言激趣:可是,这样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却找不到妈妈了。你们愿意帮助小蝌蚪找妈妈吗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观察图片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认识小蝌蚪。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既形象生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4.导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学要求:初读课文,把课文读三遍,标好自然段,并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开火车通读全文,师生及时正音。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它们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4.集体交流第一个问题,开始研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重点研读

(一)研学第1自然段,感受小蝌蚪的可爱。

1.学生用横线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同桌互读。

2.图文结合,指名朗读。

3.识字扩词。

卡片出示生字:塘、脑、袋、灰。

(1)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2)教师强调:①“脑袋”的“袋”在此处读轻声。

②灰,会意字,意思是火灭了成为灰烬,可以用手拿。

4.再读第1自然段,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偏正结构的短语,读出小蝌蚪的悠闲与快乐。

范读,指名读、赛读、齐读。

5.抓动词,感受可爱:小蝌蚪是怎样甩尾巴的又是怎样快活地游来游去的假如你的小手就是尾巴,请做一做这个动作。

(二)研学第2~6自然段,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1.教师过渡: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指名说)

2.识记生字。

出示:塘、脑、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

小组讨论交流: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自由说)

3.教师重点指导。

(1)龟:象形字,上面的“刀”字是乌龟的头,中间的“田”是龟背上的甲,竖弯钩是乌龟的尾巴。

(2)加一加:塘、袋、哇、捕、姨、顶、披。

(3)多音字组词。教.jiāo(教书)jiào(教师)

4.自主学习:朗读第2~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时间和小蝌蚪样子发生变化的句子。

5.小组代表交流,出示下面四句话,齐读加深记忆。

(1)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6.出示课后第二题的五张图片,引导学生按顺序给图片排序。指名排序,其余学生在课本上排序。

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蝌蚪身体变化的过程。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用问题串联起整篇文本,完成了基础字词的学习以及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特别抓住了动作的表演,并用图片引路,完成对文本主体内容的概括,让“语文要素”有效落实。

四、规范书写,布置作业

1.指导观察: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两、哪、宽、皮”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出示口诀:两(独体字,下框较宽)、哪(左右结构,书写紧凑)、宽(上下结构,宝盖头宽扁)、皮(半包围,首笔横钩)。

书写指导两:第二笔竖、第三笔横折钩围成的框稍大,前后两组撇和点的组合撇大点小,后组的撇尖穿插到前组的点的下方。

哪:各部分要紧凑,中部的横折钩和右部的横撇弯钩都不要向下写太长,最后一笔竖最长。

宽:宝盖头写宽,首笔点在竖中线上,中间部分写窄,下面部分是“见”,撇和竖弯钩要写舒展,略宽于宝盖头。

皮:第二笔长撇斜度要小,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又”的横撇要横短撇长,捺舒展。

3.伴随古筝音乐,教师范写。

4.学生在课本上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6.布置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视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顶、眼、睛、肚、孩、跳”这6个左右结构的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表演、看图、比较等方法,了解动词的意思,借助课文图片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3.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游戏巩固

1.复习词语:出示课后第四题的词语,开火车读。

脑袋口袋袋子袋鼠欢迎迎接迎风迎面水塘池塘鱼塘荷塘

2.玩玩游戏:生字大变身。

(1)出示例子,指读:甩——甩着——甩着长长的尾巴——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

(2)学生仿照例子,用“披、鼓、露”练习说话。

二、抓住动词,角色促读第2、3自然段

(一)研读第2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1.过渡:小蝌蚪一路找寻妈妈的身影,首先它们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请你默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它们的对话。

2.指名朗读对话。

3.抓住动词:迎上去。看图片理解动词“迎上去”的意思,并做动作理解。

4.分角色朗读:师生分角色读、生生分角色读、戴头饰表演读。P28: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注意要读出小蝌蚪疑问的语气,读出鲤鱼阿姨和蔼可亲的语气。

5.总结学法:抓动作,做动作,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二)研读第3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1.默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蝌蚪和乌龟的对话,集体交流。

2.出示插图,看看小蝌蚪是怎样“追上去”的。找两个学生表演读。

3.比较动词“追上去”和“迎上去”:一个人在前面,另一个人在后面,后面的人往前追赶前面的人,就叫“追上去”。如果一个在前面,另一个从对面走过来,就叫“迎上去”。这两个动词用得多么生动呀!

4.分角色朗读:教师读旁白部分,女生读小蝌蚪的话,男生读乌龟的话,可以边读边做动作。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第2、3自然段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抓动词,一边朗读一边做动作,感受动词使用的精确。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让“表达要素”得到落实,以此达成教学目标。

三、抓住动词,角色促读第4~6自然段

(一)学习第4自然段。

1.自主学习: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青蛙妈妈的句子。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2.填空促读,图文结合:出示课文的情境图,出示填空。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一只大青蛙,()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大眼睛。(蹲着披着露着鼓着)

3.教师总结:这几个都是动词,形象地描写出了青蛙的样子。用词真准确!

(二)学习第5、6自然段。

1.自主学习:默读第5、6自然段,画出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对话。

2.师生分角色读。学生加上动作,感受小蝌蚪的快乐。(动作:蹬、跳、蹦)

3.总结促读:小蝌蚪终于找到自己的妈妈啦!让我们一起开开心心地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三)延伸总结。

1.出示课文情境图,引导学生完整地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读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科学童话,你喜欢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来促进学生对关键动词的理解,体会用词的准确。通过课文情境图的引领,让学生能整体把握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通过分角色朗读,加动作读,让学生走入学习情境,将所学的词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是学以致用的好方法。

四、静心书写,课外实践

1.指导观察: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顶、眼、睛、肚、孩、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出示口诀,抓住要点:顶(左窄右宽,末笔是点)、眼(左窄右宽,竖提压线)、睛(左窄右宽,横向等距)、肚(左窄右宽,左长右短)、孩(左窄右宽,子横变提)、跳(左窄右宽,足末变提)。

书写指导顶:左窄右宽,左低右高,“丁”的横和竖钩都不要写太长,“页”的竖在竖中线上。

眼:左窄右宽,“目”框内两短横分写在横中线上下,“艮”中竖提在竖中线上。第十笔为点,写法同短撇,末笔为捺。

孩:左窄右宽,“子”末笔横变提,斜度大;“亥”第三笔是撇折,撇折经中心点在横中线下侧向右折。

跳:左窄右宽,“兆”的撇斜度小,沿竖中线右侧往下,撇尖穿插到足字旁的下方。

3.伴随古筝音乐,学生在课本上描红、临写。

4.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5.课外实践: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