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氧气氮气臭氧二氧化碳
水汽杂质大气的组成
干洁大气稀有气体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结构一、大气的组成氧气氮气臭氧二氧化碳水汽杂质大气的组成
干洁大气稀有气1
氮大气中的氮,植物不能直接吸收,但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能够固定和利用大气中的氮,另外大气中氮的氧化物也可随降水进入土壤,供给植物的需要。氧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气体。土壤中,植物根部的呼吸,细菌和真菌的活动都要消耗氧气。土壤水分过多和土壤板结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缺氧中毒的现象。氮大气中的氮,植物不能直接吸收,但豆科植物的2臭氧(O3)近地面气层臭氧含量很少,从10千米高度开始增加,在20-25千米高度处达到最大值,再向上,臭氧含量逐渐减少.太阳紫外辐射中的全部紫外C和绝大部分紫外B都可以被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球表面;但波长大于0.32微米的紫外A却可以穿过臭氧层到达地面。臭氧(O3)近地面气层臭氧含量很少,从10千米高度开始增加,3农业气象学第一章-地球大气课件4二氧化碳(CO2)
来源于地球矿物燃料的燃烧、有机物质的腐败分解以及生物的呼吸作用。大气中CO2含量很少,其平均含量约占大气容积的0.03%,并且多集中于20千米以下的气层里,在20千米以上,CO2
的含量显著减少。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光合作用产物构成植物体95%的组成成分。二氧化碳(CO2)来源于地球矿物燃料的燃烧、有机物质的腐败5水汽四分之三的水汽集中在4公里以下,10-12公里高度以下的水汽约占全部水汽总量的99%。在大气温度变化的范围内,水汽是唯一能进行气、液、固态三相变化的大气成分。
水汽在相变过程中都要吸收或放出潜热;水汽能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水汽不仅影响大气湿度状况,还影响地面和空气温度的变化。水汽四分之三的水汽集中在4公里以下,10-12公里高度以下的6大气中的杂质大气中悬浮的各种固态和液态微粒,统称杂质。它们主要集中在3千米以下的低层大气中。
杂质对大气中物理过程和现象的作用:(1)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2)阻挡地面辐射,减缓地面的辐射冷却。(3)降低大气的透明度,影响能见度。(4)充当水汽的凝结核,对成云致雨有重要意义。大气中的杂质大气中悬浮的各种固态和液态微粒,统7二、大气结构和垂直分层(一)大气上界大气上界的界定:1、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是1200千米来估计大气上界,因此,将此数字定为大气的物理上界。
2、大气密度接近于星际气体密度的高度来估计大气上界。大气上界为2000—3000千米。二、大气结构和垂直分层(一)大气上界8(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低纬地区平均为17—18千米,在中纬地区平均10—12千米,在高纬地区平均为8-9千米。一般夏季对流层厚度比冬季厚。
2千米以下大气层称为摩擦层;2米以下大气层称为贴地气层。对流层特点:(1)集中了整个大气四分之三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如风、云、雨、雪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对天气分析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特点:9(2)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
平均来说,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5℃,称气温递减率,也叫气温铅直梯度,通常以r表示:r=ZT¶¶-
(3)对流层空气具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和不规则的乱流运动。结果使高层和低层之间的冷暖空气进行了交换,使近地面的热量、水汽,杂质等向上输送。这对成云致雨有重要作用。
(3)气象要素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2)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r=ZT¶¶-102、平流层(臭氧层)自对流层顶到55千米高度。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2)在平流层中空气的垂直运动明显减弱,主要是水平运动。
(3)在平流层中、水汽和尘埃含量极少。晴朗少云,大气透明度好,气流比较平稳,适于飞机飞行。(4)地球大气中臭氧集中地地方,尤其是在20-25km高度上臭氧浓度最大。2、平流层(臭氧层)自对流层顶到55千米高度。113、中间层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高的气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下降,其顶部气温可降至-83℃以下,气流有强烈的垂直运动,故又称为高空对流层。
4、暖层(热层)中间层顶至800千米高度。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迅速增高。暖层的空气处于游离状态。这是由于该层空气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呈电离状态。由于这一特点,暖层又称为电离层。5、散逸层(外层)
800千米高度以上的大气层3、中间层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高的气层5、散逸层(外12农业气象学第一章-地球大气课件13第二节大气污染一、大气污染源与污染物
主要来源:一是自然过程形成的,如火山爆发、沙尘暴和雷击森林失火等产生的;二是人为过程造成,如工业污染物、交通污染物、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污染物。
主要的污染物:含硫化合物(SO2、SO3、H2S)、含氮化合物(NH3
、N2O、NO、NO2)、碳氧化合物(CO、CO2)、碳氢化合物(CH4、C20H12)等。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排放到大气中的物质的浓度及持续时间足以对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设施或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及动植物的生活生存条件的现象。第二节大气污染一、大气污染源与污染物14二、大气污染的影响1、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浓度超过了农业的允许水平,对农业生产将造成不良影响。如农作物减产,产品品质下降,价值降低。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除了与污染物的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关外,还与植物本身对污染物的抗性有关。某种污染物的指标作物。SO2-紫苜蓿、氟化物-唐菖蒲、臭氧-烟草。二、大气污染的影响152、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1)酸雨
酸雨是指PH<5.6时的降水。酸雨主要是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硫,在潮湿而污浊的空气中,与水膜接触后形成亚硫酸水溶液,进一步被大气中的金属离子催化氧化成硫酸而形成酸雨。其危害程度比SO2和氮氧化物大好多倍。
(2)温室效应
指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之后,也同时向宇宙和地面发射辐射,对地面起保暖增温作用。主要的温室气体有CO2、CH4、O3、CO、氟里昂和水汽等。其中水汽决定于温度,人类不能控制。其他气体中,数量最大、对地球大气温室效应作用也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如果按目前CO2的增长量,大约到2050年,全球大气中CO2高达560ppm,届时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3.5℃。由于地球升温主要在高纬地区,因而将造成极地冰层融化,再加上海水升温后体积膨胀,全球海平面将会提高15-95cm。2、对全球气候的影响16(3)城市热岛效应
世界上很多城市,无论它的纬度位置、地形和自然环境有何不同,城市的气温都比四周郊区要高,特别是在天气晴朗无风的夜晚,有时相差4-5℃。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热岛”。产生的主要原因:城市中排放出大量的热量,而且工业、交通越发达,人口越多,热岛效应越显著。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一天中夜间最强,一年中冬季最强,因为夜间和冬季人为增加的热量较多。(4)破坏臭氧层(3)城市热岛效应17第三节大气(CO2)与农业一、CO2浓度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1、CO2浓度增高对不同类型植物的影响
增加CO2浓度,C3类植物无论在弱光还是强光下,光合作用均能得到促进,因此对密植作物而言增加单位面积空间的CO2浓度,有利于增产。2、CO2浓度增高对植物光合速率与生产力的影响增加浓度,可以延迟叶片衰老,使叶片有较长的时间维持活跃的光合作用,对增产有利。3、CO2浓度增高对植物水分利用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礼品套笔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河北集装箱冷库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标本采集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塑料彩印制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可编程键盘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低压盘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比较好的联考数学试卷
- 2025年中国超高温插入式流量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耐腐蚀旋涡泵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第六单元课题1 燃料的燃烧 第2课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完整word版)劳动合同书(电子版)正规范本(通用版)
- DB1522-T 1-2023 农用天气预报 水稻适宜度
- OptiStruct及HyperStudy优化与工程应用
- Neo4j中文使用手册以及例子
- 一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个案护理
- 高中化学奥赛培训计划
-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设施标准化配置表(试行)
- DB51-T 2146-2023 天然气汽车改装企业管理规范
- 混凝土地坪施工方案
- 健身教练基础知识汇编
- 汽车维修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