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松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_第1页
火炬松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_第2页
火炬松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炬松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

为了保护水生生态环境,降低全球温室效应的重点是减少co。1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监测前准备1.1平均木材料u火炬松资料主要取自浙江省衢江、黄岩、临海、仙居和余杭5个县(市区)的31块标准地和l9株解析木(平均木)材料,林龄9~22年生。标准地面积约为500m1.2造林地指数、含碳率、造林技术和监测用立地因子与立地指数SI建立立地因子数量化立地指数模型和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用年龄t与优势树高Hu数据建立浙江省火炬松人工林立地指数模型,用林龄t、SI、密度N与各生长指标建立人工林生长和收获模型。立地指数标准年龄为20a。所有数据全部用中国林科院Forstat2.0软件处理,按规定进行数据筛选和处理。含碳率测定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监测方法分造林前(规划)阶段的预测和林分生长(造林后)阶段的实际监测。用生物量法计算碳汇。1.3调查机构及密度项目规划(造林前)阶段,对造林小班进行立地因子调查,包括海拔、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实测小班面积S(hm林分生长(造林后)阶段,按随机抽样原则,确定10%以上数量小班作为监测小班,在监测小班内选择有代表性位置设置一定面积的固定标准地n个,小班面积S,在每个监测期调查林龄t(a)、林分单位密度N(株/hm2利用导向曲线确定优势高生长曲线簇造林前(规划)阶段的预测可根据数量化立地指数表查算立地指数,林分生长(造林后)阶段的实际监测采用Levakovic2型曲线函数拟合优势高(Hu)与年龄(t)的关系,建立优势高生长导向曲线,用比例法生成各立地指数的优势高生长曲线簇。导向曲线方程为:相关系数r=-0.9388。当t=t则:小班的立地指数SI用调查得到的监测林分优势高Hu与年龄t代入上述模型计算。为了避免调查优势高,可以用林分平均高H估算。建立的浙江省火炬松优势高预测模型为:相关系数r=0.9937。3计算生长量和生物量3.1火炬松生长收获模型建立不同林龄火炬松胸径、树高的确定,在林分生长(造林后)阶段根据林分调查因子计算;预测阶段则根据火炬松生长收获模型估算,用样地的林分密度N、年龄t和立地指数SI与平均胸径D、树高H拟合回归建立火炬松生长收获模型,模型如下:相关系数r=0.9972。相关系数r=0.9821。3.2林木干生物量计算根据江波等1992年在浙江南半部,包括金华、衢州、丽水、台州和温州设立的25块标准地作生物量调查,建立生物量与树高、胸径和密度的关系模型估算火炬松林分各部分绝干生物量W将间伐木的平均树高H、胸径D代入树干生物量模型计算间伐材树干生物量W,则单位面积间伐材树干生物量W式中m为单位面积间伐株数(株/hm4林下植被、果皮和皮的碳汇量要注意作火炬松林分的碳汇包括火炬松的器官(干、枝、叶、根、花果、皮)、枯枝落叶、林下植被、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等,由于土壤、枯枝落叶层、动物、微生物碳库有可证实的依据证明在林分生长过程中碳储量不会减少,而且监测成本高,因此,监测时放弃这几个碳库的碳汇量。林下植被到最后林分郁闭时几乎很少,花果量也很少,皮中的碳不能长期固定,所以林下植被、花果和皮的碳汇也予以放弃。根据火炬松林分生长规律,在生长周期内要进行若干次抚育间伐,林分生长收获模型是建立在大部分间伐过的林分标准地上的,因此,在有间伐的监测期内,应加上间伐木的碳汇。间伐剩余物会以枯枝落叶的形式留在林分内,伐根也留在林分内,增加土壤的碳储量,但为了减少监测成本,间伐木只计算树干的碳汇量。放弃的这些碳库足以弥补碳泄漏引起碳汇的损失量。5有机碳的测定含碳率测定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在加热条件下,用一定量的标准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植物有机碳,多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由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量。浙江省火炬松各器官绝干重量含碳率Pi测定结果见表1。6co碳密度和碳量碳汇量估算主要包括碳密度(林分单位面积绝干含碳量)、碳储量(林分总含碳量)和CO碳密度(kg/hm林分平均碳密度:林分碳储量(t):CO监测期内CO7建立数学模型(1)本研究建立的监测方法学分项目规划阶段(造林前)预测和林分生长阶段(造林后)监测,区分不同立地条件、采用定量方法,建立了生长量、生物量数学模型,并考虑间伐材的碳汇,进行碳汇预测和监测,能满足项目规划和实际监测需要。(2)本方法学是基于全省数据建立的浙江省平均模型基础上的,因此比较适合于全省CDM-ARP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