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腹腔镜术后穿刺口疝_第1页
妇科腹腔镜术后穿刺口疝_第2页
妇科腹腔镜术后穿刺口疝_第3页
妇科腹腔镜术后穿刺口疝_第4页
妇科腹腔镜术后穿刺口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妇科腹腔镜术后穿刺口部位疝cadee第1页疝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强度下降和/或压力升高造成,迫使腹腔内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通过人体正常或不正常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手术结束时退出套管,腹腔内、外存在着压力差,则二氧化碳气体推进部分网膜或肠管进入切口内筋膜,然后被腹肌收缩嵌顿第2页TrocarsiteherniaFear1968年初次报道了妇科腹腔镜检查后并发TSH第3页第4页第5页第6页第7页HerniaTrocarsiteherniaTSHPortsitehernia切口疝戳孔疝穿刺孔疝Trocar部位疝第8页分型发生时间及形态早发型:术后早期发生,腹直肌前、后鞘和腹膜均裂开,多体现为小肠梗阻,7d。迟发型:腹直肌前、后鞘裂开,腹膜是连续,突出形成疝囊,多在术后3个月后发生。特殊型:指腹壁全层裂开,肠道或网膜突出于腹壁,缺乏疝囊,也是早发型一种。。第9页第10页发病率USA4385k,933,0.021%中国74715,14,0.018%外科直结肠术后发生率较高为1.47%,甚至可达7%(12/167,包括取标本小切口部位)第11页4385k167例发生于缝合筋膜情况下,665例接收了外科修补840例统计了穿刺孔725例发生于直径≥10mm者第12页另外某些研究Nezhat等报道53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出现11例穿刺孔疝,其中大网膜疝7例,肠疝4例Kader有关单孔腹腔镜,3560例中穿刺孔疝发生率为0.17%,12mm以上穿刺孔疝发生风险是10mm者13倍。另一项对于单孔腹腔镜研究中,脐疝发生率为0.9%在Bioke等研究及文献回忆中,肠疝均发生在套管针直径10mm以上部位。第13页手术Trocar部位内容物体现时间肌瘤10右大网膜肌瘤左大网膜5附件大网膜5子宫切除子宫切除肌瘤肌瘤10脐部大网膜10脐部大网膜10脐部大网膜Lavh左大网膜术后肌瘤12右小肠坏死脐部大网膜呕吐2hr脐部小肠呕吐肌瘤左小肠坏死第14页第15页疾病年纪部位trocar内容术后处理体现LM46左下15小肠5d切除腹痛呕吐卵巢囊肿76左下10小肠4d修补腹痛呕吐盆腔占位左下5小肠2d修补腹痛呕吐盆腔占位左下5小肠5d切除腹痛呕吐畸胎瘤77右下15小肠5d修补腹痛呕吐不详28右5输卵管5年修补腹痛阑尾55右下小肠6月修补包块第16页部位TSH发生部位及易患原因:大部分学者发觉TSH多位于中线部位,脐部是最常见,也许与脐周解剖缺陷有关。Nassar发觉12%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存在有脐部或脐旁筋膜缺损。Duron以为两侧腹壁由两层筋膜和肌肉组成,理论上不容易裂开。Nassar报道了16例TSH,其中15例发生在脐部,1例发生在右侧腹;Coda报道了13例TSH,其中只有1例发生在右侧腹TSH;国内报道了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发生在右下腹TSH;是否可选用旁正中入路使腹直肌前、后鞘缺损分开,拔除Trocar后来腹直肌能够回缩以弥补中间缺损。美国妇产科协会调查152例TSH时发觉,TSH中脐疝最常见(75.70%),两侧腹壁疝占23.70%,但两侧腹壁没有10mm切口第17页临床体现肠梗阻!!!取决于疝内容物及有没有嵌顿TSH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显著特异性,发生率低,常诊断不明是否考虑到第18页有关原因技术麻醉本身薄弱,压力第19页技术性原因①套管针尺寸大小,②穿刺部位,位于脐部或中下腹靠外侧部位(腹肌薄弱区)易发生,脐孔疝更为常见;③是否关闭筋膜缺损,缝合筋膜有助于减少穿刺孔疝发生;④手术方式,封闭式腹腔镜(气腹针穿刺)穿刺孔疝发生率高于开放式腹腔镜(套管针穿刺);⑤扩大切口取标本,使用粉碎器或附件手术取出坚硬标本时扩大切口,增加了穿刺孔疝发生;⑥压缩CO2会造成大网膜或肠袢突入穿刺点筋膜,此后腹肌收缩造成嵌顿。第20页Trocar原因Trocar头部外形与穿刺所造成筋膜缺损大小有关。相同直径Trocar,缺损面积钝头圆锥形者(10~12mm2)、角椎体形者(18~27mm2),切割-膨胀形者(29~31mm2)第21页Trocar原因穿刺口大小TSH常发生在≥10mm切口上。5mm,3mm,2mm延长切口取出标本最危险原因(神经,肌肉)

对于10mm以上穿刺口都应当缝合腹膜和筋膜第22页术前脐疝或脐旁疝提议Trocar直接通过缺损,以利于术中或术后直接修补术中应常规探查Trocar周围筋膜,如术中发觉疝存在,应探查疝范围,如缺损小,能够用不可吸取线逐层缝合腹壁缺损,也可在腹腔镜直视下缝合修补腹壁缺损。如缺损较大,直接缝合产生张力大,则可用人工补片进行修第23页是否关闭筋膜缺损关闭穿刺孔筋膜能够制止或减少TSH发生率,有时关闭筋膜是非常困难关闭筋膜后仍也许会发生TSH。有时筋膜缝合不当也会增加TSH发生率正确关闭筋膜缺损办法是:1)腹膜与筋膜层都要关闭2)应在直视下关闭且缝合关闭腹壁各层次第24页压缩空气效应在手术结束时套管排气阀门未完全打开情况下,由于腹腔内、外存在压力差,二氧化碳能够推进肠管或大网膜进入切口筋膜,然后被腹肌收缩所嵌顿拔除Trocar时,要保持良好腹肌松弛状态,腹内气体应迟缓放出第25页麻醉清醒过早,皮肤缝合尚未完成,患者即开始腹式呼吸,以及在拔除气管插管前吸痰和拔管时对气管刺激,均可引发腹内压升高。麻醉复苏期不要追求早醒早拔管,早醒势必过早刺激气管,引发患者剧烈干呕及呛咳,造成腹内压增高,促使TSH发生。第26页本身原因①肥胖;②营养不良;③老年患者腹壁薄弱;④长期腹压增高,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长期咳嗽及便秘等;⑤感染。第27页术前若患者并存伤口感染、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及肥胖等原因,则术后发生TSH危险性要高于无并存原因患者这些原因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第28页肥胖体重指数高患者也许更易于发生TSH病态肥胖患者由于其升高腹内压且腹膜前脂肪层较厚,因此发生TSH危险性更高肥胖患者腹壁脂肪厚,小切口时暴露及缝合筋膜层难度较大,同步切口感染或积液风险比非肥胖者要高,另外肥胖者腹壁肌肉相对较薄弱肥胖患者更易于发生TSH,也许与肥胖患者关闭穿刺孔困难有关,而与肥胖本身并没有关系。第29页全身情况营养情况不佳、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及并存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切口愈合不良或不愈合,更易于发生TS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塞性肺部疾患、便秘,剧烈咳嗽,呕吐等可使腹内压增高诱因。第30页感染术后穿刺孔感染是TSH发生一种危险原因。脐部穿刺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