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新技术-稻鸭共生绿色生产技术(北方水稻生产课件)_第1页
水稻生产新技术-稻鸭共生绿色生产技术(北方水稻生产课件)_第2页
水稻生产新技术-稻鸭共生绿色生产技术(北方水稻生产课件)_第3页
水稻生产新技术-稻鸭共生绿色生产技术(北方水稻生产课件)_第4页
水稻生产新技术-稻鸭共生绿色生产技术(北方水稻生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稻鸭共生概述

2.水稻品种和役用鸭品种选择

3.稻田养鸭技术

1稻鸭共生概述稻鸭共生是以水田为基础、以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是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特点、病虫害发生规律。注:此处放正文,微软雅黑20号黑色,正文每页不能超过80个字,正文主要放三级标题“1.”

、四级标题“(1)”、五级标题“①”的内容,不放正文的长篇大论。2.水稻品种和役用鸭品种选择2.1水稻品种选择

选择大穗型株高适中、株型挺拔、分薻力强,抗稻瘟病,稻曲病,同时熟期适中,能避开二化螟、三化螟危害的高产优质品种。2.水稻品种和役用鸭品种选择2.2役用鸭品种选择适用于稻鸭共育的雏鸭品种,最好选用役用鸭品种,如湖南攸县麻鸭、福建金锭麻鸭、湖北荆江鸭、江苏高邮鸭和安徽巢鸭等。3.稻田养鸭技术

3.1建设防护墙与鸭社稻田放养的鸭群,除了空中的鹰、乌鸦等飞鸟有时袭击幼鸭外,地面的黄鼠狼、蛇类、鼠类、野猫、狐狸和狗等也会危害鸭子。3.稻田养鸭技术

3.2雏鸭的培养与放养

役用雏鸭的培育时期雏鸭是指从出壳到21日龄的幼鸭。按照稻鸭共生要求,一般栽秧在6月上中旬,雏鸭出壳也应在这个时间。3.3育雏技术

刚出壳的雏鸭由于体温调节机能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气候和环境的变化的变化很容易引起雏鸭的疾病和死亡。

放鸭入稻田,应先将苗鸭投放于简易鸭棚内的陆地上,地上铺好十稻草或稻壳,一边铺上一块拆开的编织带,其上放人雏鸭饲料。3.4放鸭

在整块大田设置初放区很有必要。鸭刚放人稻田,先让鸭在初放区活动1-2天,以方便管理。

一般来说,宜选择晴天的9;00—10;00放鸭入田为宜,此时气温已比早晨高,而且还在升高,鸭能较好适应这种变化的气温。

鸭的放养密度,既要考虑稻间饲料能保证鸭的生育需要,又要考虑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一般以每667m2放养15—20只为宜.3.稻田养鸭技术

3.5鸭的饲养从提高野养鸭自食其力、降低成本考虑,放养后尽可能少添饲料,特别是不喂带有生长素的配合饲料。

在简易棚里放置浅底盛水和饲料容器若干个,每天早晚―边把水和碎米、麦、菜等新鲜饲利放人容器,一边呼喊驯化雏鸭汇集采食,培养鸭子“召之即来”的习性。3.稻田养鸭技术3.6成熟鸭的收获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