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民俗文化_第1页
黔东南州民俗文化_第2页
黔东南州民俗文化_第3页
黔东南州民俗文化_第4页
黔东南州民俗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黔东南州民俗文化

苗族姊妹节苗族姊妹节,流传于贵州省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姊妹节以青年妇女为中心,以展示歌舞、服饰、游方,吃姊妹饭和青年男女交换信物为主要活动内容,节日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独特。吃姊妹饭是苗族姊妹节的重要礼仪事项。姊妹饭同时也是姑娘们送给情侣以表达情意的信物,是节日中最为重要的标志。下田撮鱼捞虾是姊妹饭活动之一,踩鼓是整个社区参与节日活动的重要方式,姑娘们在父母的精心打扮下,身着节日的盛装聚向鼓场踩鼓,苗族人以此方式展示自己的服饰文化。晚上青年男女游方对歌,谈情说爱,男方向女方讨姊妹饭,姑娘们在姊妹饭里藏入信物以表达对男方的不同感情。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台江县申报的苗族姊妹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Ⅹ-22。木鼓舞木鼓舞,贵州省台江县、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木鼓舞是流传在西南苗族、彝族和佤族人民中以敲击木鼓起舞祭祀的民间舞蹈。其鼓型多以截取自然生长的树木躯干,凿空内部成型。一般木鼓舞为族群全体参与的大型祭祀活动中的一部分,木鼓被作为族群的象征,以敲木鼓、跳木鼓为核心的祭祀活动充满着强烈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寓意,具有鲜明的原始文化的特征。2006年5月20日,木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Ⅲ-25。木鼓舞(2张)木鼓舞一说起源于一对跟从鸟虫学会跳舞的古代兄妹,自古以来,反排木鼓舞就在反排村世代相袭。一说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将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壮大直留存到今天。苗族牯脏节苗族牯脏节是剑河巫泥周边地区传统民俗——苗族牯脏节祭祖活动。相传,牯脏节活动是为了祭奠苗族神话中人、神、兽的始祖母妹榜妹留。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演绎着苗族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其

12月下旬,剑河巫泥周边地区再次迎来了十三年一届的传统民俗——苗族牯脏节祭祖活动。相传,牯脏节活动是为了祭奠苗族神话中人、神、兽的始祖母妹榜妹留。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演绎着苗族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其间,远方的客人担着贺礼咸来庆贺,两万多苗民在这里汇聚,凌冽的山坳一片沸腾。三十多头硕壮的斗牛在各牛主及家族成员的簇拥下在这里尽情挥洒彪悍和荣耀。18日下午,阴霾的天空忽扬扬洒洒地飘下今冬的第一场飞雪,村民们竟熟视无睹,仍执着倾注于斗牛场上的酣战。斗牛结束,亲友、寨邻纷纷为斗牛举行隆重的“贺牛”仪式:牛身被披红挂彩,牛角上挂满鸡、鸭⋯⋯,一时鞭炮齐鸣,浓烟滚滚,声震山谷。翌日,宁静的山村已被白雪覆盖,村子不见一缕炊烟。图片暂时无法显示,请下载后尝试苗族贾理苗族贾理,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贾理,集创世神话、族源传说、支系谱牒、知识技艺、原始宗教信俗、民俗仪礼、伦理道德、诉讼理辞和典型案例于一身,荟萃了苗族的原典文化,集中反映了苗族的精神情感和智慧意识;是一部古代苗族的“百科全书”“法典”“圣经”,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苗族农耕社会与苗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态面貌。2008年6月7日,苗族贾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Ⅰ-76。苗族贾理(5张)苗族贾理雏形可能产生于苗族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代,其早期版本,随着苗族先人大迁徙到贵州黔东南和黔南毗邻地区而散布在今丹寨、麻江、凯里、雷山、黄平、施秉、台江、剑河、榕江、从江、三都、都匀等县市,约至清雍正贵州改土归流前(公元1720年),形成了各地流传至今的版本。侗戏侗戏,贵州省黎平县、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侗戏大约产生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由黎平县腊洞村侗族歌师吴文彩始创。侗戏全部用侗语对白演唱,语言生动,比喻形象,与音乐紧紧吻合,朗朗上口,清晰明快,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侗戏由于植根于侗乡,具有浓郁的侗族特色,而且声情并茂,歌舞结合,很能引起侗族观众的共鸣。2006年5月20日,侗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83。侗戏的出现,是以吴文彩先生(1792—1845)根据汉族传持《殊砂记》翻译改编的《李旦风姣》和根据汉族传书《二度梅》翻译改编的《梅良玉》为标志的。这一阶段,大约十年时间(即1828—1838),是侗戏的萌芽阶段。翻鼓节在黔东南州丹寨、雷山、麻江、凯里等县市境内的一些少数民族村寨,每年三月即农历二月初的时候,都盛行着这样一个节日—翻鼓。翻鼓节源远流长、神秘莫测、多彩多姿,它汇聚了苗族文化的精髓,被誉为苗族文化的魁宝。翻鼓节翻鼓节,既是祭祀祖宗、迎接春天、祈祷丰收的节日,也是人们联欢娱乐、交友寻偶的节日。二月,当南皋河两岸的山野新披片片翠绿、粉红桃花点缀褐灰色山野的时候,丹寨县南皋乡清江村的家家户户开始准备过他们苗家独特的节日——翻鼓节。翻鼓节是由鼓藏节演变而来的。每年春、秋各过一次。除了个别村寨在每年农历正月、九月猪(亥)或狗(戌)场天过以外,都是在农历二月、九月的猪(亥)、牛(丑)或龙(辰)场天过,节日内容为:祭祖宗、宴亲友,跳踩鼓舞、斗牛、唱歌、碴河比赛等娱乐,节日要过3天。苗族古歌苗族古歌,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2006年5月20日,苗族古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5月24日,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申报的苗族古歌(簪汪传)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远古时期,苗族人民饱受着战争苦难,为了躲避战乱,多次大迁徙,因为担心各种信息被历史所湮没,智慧的苗族先民便将自己的历史深藏于清雅、空灵而又雄浑悲怆的古歌当中,留存于民族的记忆里。四十八寨歌节四十八寨歌节是中国贵州省天柱县为主的北侗方言歌会,是以侗、苗为主的少数民族集会、唱歌和年青人交友恋爱的传统民族节日,以被誉为“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四十八寨最有代表性,并以其原生态、历史久远和在民族、民俗、音乐等领域的研究价值。已于2007年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十八寨历史上有“四大歌场”,竹林乡秀田村阿婆坳就是四大歌场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这里山坡上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场面壮观。四十八寨歌节自形成以来,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一一些基本特征:(1)地域特征:由于其特定的侗族、苗族及其杂居区域的人民,在长期的的生存发展中,形成了习俗相同相近,语言相似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苗族芦笙舞(锦鸡舞)苗族芦笙舞(锦鸡舞),贵州省丹寨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锦鸡舞发源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境内,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排调、也改、加配、党早、麻鸟、羊先、羊告、也都和雅灰乡境内雅灰、送陇等苗族村寨。传说这支苗族的祖先住在东方大平原上,后来迁到一个叫“展坳对社”的沙滩边居住,又因洪灾而沿江上行来到丹寨县。在丹寨县定居后,苗族的祖先们一边开田,一边打猎充饥度日。由于锦鸡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帮助他们度过饥荒,所以锦鸡就成了他们的命运吉星。于是,他们仿照锦鸡的模样打扮自己,并模拟锦鸡的求偶步态跳起了芦笙舞。2006年5月20日,苗族芦笙舞(锦鸡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23。锦鸡舞是贵州黔东南州省周边地区的传统舞蹈,主要流行传播于这一地区的苗族群体间。刻道刻道,贵州省施秉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刻道”即“刻木”,汉语译为《苗族开亲歌》,主要流传于贵州省施秉县杨柳塘镇飞云大峡谷的一个山坡洼地里。“刻道”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苗族群体中,至今惟一保留的刻木记事符号。它是迄今为止苗族最早的记事实物和该支系最古老的文字工具。2006年5月20日,苗族古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清乾隆《镇远府志》记载,苗族“俗无文字,交质用竹木刻数寸,名为‘刻木'”。婚嫁则“姑之女定为舅媳。倘无子,必重献于舅,谓之外甥钱,否则终身不得嫁或招少年往来”。《贵州志略》亦有苗族“刻木示信,犹存古风”的记载。《刻道》是苗族古歌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流传最广的酒歌,有贵州苗绣贵州苗族刺绣产于黔东南、黔南两个民族自治州和安顺、毕节、水城等地区的苗族聚居村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苗族妇女心灵手巧,她们非常喜爱挑花、编织和刺绣。刺绣是她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每逢秋收过后农闲季节她们就开始绣花和挑花,通常反面绣花正面看,既不打样,也不画线,随手绣来,花样百出,栩栩如生。贵州苗族刺绣有羊绣、结绣、辫绣、打糅、牵红绣、织花、抽纱等。花样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几何图案,以果绿、翠绿为主体,用鲜艳的红色调配,构图简练,美观大方;二是自然形态图案,色调以绿色为主,间配其他相称颜色;三是绘画形图案,以山水、花草、龙鱼等构图,形象生动。苗绣是指中国苗族妇女的刺绣品。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技艺,以针法精巧,古秀文雅、色彩丰富而闻名省内外,花纹布置严密,色彩对比强烈,图案花纹各种多样。图片暂时无法显示,请下载后尝试侗族琵琶歌侗族琵琶歌,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的侗族居住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侗族琵琶歌因使用侗族工匠自制的琵琶伴奏而得名,侗语叫“嘎琵琶”,是一种自弹自唱的说唱诗歌艺术,是侗族人民弹奏琵琶时演唱的抒情民歌和叙事长歌的总称。侗族琵琶弹唱主要流传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流传区域内的侗族琵琶歌多元一体,既有弹唱流传的共性,又有不同地方的差异性,呈现出不同风格。远古时洪水滔天,淹没人类,只剩张良张妹兄妹二人在葫芦瓢里活了下来,结成夫妻,繁衍人种。他们的后裔彭祖,为了纪念他们,召集八百人来唱琵琶歌,唱得很动听,感动了天上七位仙姑,仙姑们学会了歌,到处传唱,教会了各地侗家。琵琶歌句式自由,多为长短句,长句子居多。采用第一、第二人称来抒情议事,自然贴切的运用比、兴、赋的创作方法。苗族鼓藏节贵州苗族祭鼓节是贵州省台江县的文化节日。祭鼓节又称“吃牯藏”,传统节庆活动,每13年举办一次,现已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节庆活动。祭鼓、吹芦笙、对歌、跳舞等。珠郎娘美《珠郎娘美》是贵州侗戏作品。清末,贵州省从江县侗族戏师梁耀庭、梁少华根据贵州侗族聚居地区流传的珠郎娘美故事与民间叙事歌,改编成侗戏剧本。2008年6月7日,珠郎娘美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珠郎娘美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