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ppt课件1他是: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
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他是:2
苏轼(1037~1101)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故又名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苏轼诗(苏黄)、词(苏辛)、文(唐宋八大家)
、书(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词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品今存《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词有《东坡乐府》等。作者苏轼(1037~1101)著名文学家。作者3【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龙吟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定风波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传世名句】【词篇】【传世名句】4背景介绍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
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
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词的悲伤基调。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词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背景介绍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5苏轼一生先后娶过三房妻子,均姓王。他的结发之妻叫王弗,是四川眉州青神县进士王方的女儿,她年轻貌美,知书达礼,性情温和。庆历六年(1054),19岁的苏轼娶16岁的王弗为妻。苏轼是在到密州任知州时认识了王弗。王弗聪明秀雅,温文贤淑,性情温柔,才貌双全。他们相亲的时候,在一条幽静的小河畔约会。届时,苏轼只看到王弗的丫鬟,不见她本人。丫鬟告诉苏轼,小姐看中先生的才情,不在乎外表,又反问苏轼还见不见小姐了。苏轼忙说:“不见,不见,学生也是敬佩小姐才华的。”王弗和苏轼相处的日子里,正是苏轼年轻奋发之际,王弗总是温情地劝导苏轼:“待人处事要秉公清正,谨慎行事。”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粗疏,王弗便常常躲在屏风后面静听,如有不妥之处,立即提醒丈夫注意。王弗与苏轼共同生活了11年,治平二年(1065)五月,妻王弗卒于京师,年仅27岁。
王弗去世后,苏轼悲痛万分,他按照父亲苏洵的安排,将妻子安葬在母亲的坟旁。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上种植了30000株松树,以寄托他的哀思。又过了10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千古豪情—苏轼与他的三个妻子苏轼一生先后娶过三房妻子,均姓王。他的结发之妻叫王弗,是四川6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11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25年之后,王闰之逝世。苏东坡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苏轼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去世后,其弟苏辙按照兄长的意思,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这段经历成为千古传颂的爱情佳话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7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字子霞,是杭州钱塘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九月,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他和妻子王闰之参加一个宴会时,认识了王朝云。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年仅12岁,因家境贫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成为一位小歌女,以卖唱为生。王闰之见她聪明伶俐,心灵手巧,便买回家给她当了丫鬟。朝云来到苏家后,苏轼和夫人开始教她读书识字,待她如亲人一般,使她甚为感激,从心里敬佩苏轼这位大文豪。朝云聪颖、活泼、漂亮,惹人喜爱。连秦观都写诗赞美她美如春园,眼如晨曦。朝云成人后,苏夫人将她收为丈夫的小妾。此时的苏轼已经40岁了。王朝云比他小26岁。在苏轼最困难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和他共渡难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在苏轼晚年的流放生涯中,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是他一生中最忠贞的伴侣和朋友。她乐观的性格和侠义心肠,给心灵痛苦的苏轼带来了极大的安慰与希望。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11年,即先于苏轼病逝。元丰六年(1083),王朝云为苏轼生下了一子,产后身体虚弱,被瘟疫夺去了生命,年仅34岁。
朝云去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亡妻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修筑六如亭以纪念,他撰写悼念亡妻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朝云墓如今已成为当地万人参拜的名胜古迹。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字子霞,是杭州钱塘人。宋神宗熙宁七8关于悼亡诗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关于悼亡诗9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原文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10注释(1)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2)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3)思量:想念。“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4)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5)“尘满面”两句,形容年老憔悴。(6)孤坟: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其妻王氏之墓。(7)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8)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9)顾:看。(10)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注释(1)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1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全文翻译十年生死两茫茫,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想让12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全文翻译夜来幽梦忽还乡,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13赏析长久郁结于心悲叹,在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词一开始即点出夫妻死别的时间--十年。十年时间,不论长短,都是有限的,但只就它横亘在生与死之间这一点说,就是永无休止的了。谁都明白,生者与死者是永远不能会面的。这里“生死”两字,道出两个世界,用得十分沉痛。这里“生死”两字,道出两个世界,用得十分沉痛。使其后的“两茫茫”不仅有了“全无所知”之感,而且有了“永无所知”之感。
十年生死两茫茫。赏析长久郁结于心悲叹,在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14不思量,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人虽已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这十年间,诗人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看似矛盾的心态,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思念。赏析不思量,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人虽已亡,而过去美好的15赏析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作者通过生者与死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离,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得相逢的遗恨。赏析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爱妻华年早逝,远隔16赏析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三个长短句,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包括在苍老衰颓之中。“
尘满面”,从字面来说就是灰尘布满脸面,当然是不可能真的了,苏轼不可能满脸的灰尘,所以这里的“尘”是形象的表达,可以引申为岁月留下的沧桑痕迹,仕途奔波带来的疲倦和失意。鬓如霜,古人一般用霜和雪来比喻鬓发。一是取其表面的颜色相同之外,二是霜雪和鬓发带给人感觉都是凄凉伤感有关。
赏析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17赏析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尘满面,鬓如霜,分明是一个老者的形象。可以想象,自己二十七岁貌美如花的妻子看到自己这般苍老的形象时,又如何能认得自己呢。“应不识”可以看出苏轼此时心里的矛盾,一方面不相信自己老了以致不愿意妻子认识自己,一方面又隐隐地希望妻子能够认出自己。这个本就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痛,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赏析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尘满面,鬓如18赏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五句,才开始入题“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梦中忽然回到了思念中的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梳妆打扮。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
赏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19赏析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三句自然是梦醒之后的感慨了。
“年年生死两断肠”正和首句“十年生死两茫茫”首尾呼应,而且“短松冈”又呼应“孤坟”。首尾浑然一体,情感一以贯之。赏析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三句自20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申通快递快递运输服务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领养服务合同标准范本2篇
- 纺织行业纺织培训
- 二零二五版国际货运代理业投资监管细则3篇
- 酒店管理的管理技能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仓储行业搬运工劳务派遣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与企业个人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合同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品牌授权区域代理销售委托代销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教育培训贷款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入学新生教育法律协议书(全面创新发展)3篇
- 致命性大出血急救专家共识
- 住院成人高血糖患者血糖监测医护协议处方共识
- DL-T5816-2020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
- 2024年4月自考00832英语词汇学试题
- 竞赛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电力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技术规范》
- T-ACEF 095-2023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红外成像仪(OGI)技术要求及监测规范
- 骨科手术的术后饮食和营养指导
- 旅游定制师入行培训方案
- 2024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