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复习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此材料试图强调辛亥革命()A.对同时期青年影响有限B.其政治意义被严重低估C.推翻专制政体功不可没D.过程艰难成功来之不易2.与戊戌变法相比,清末新政在政治领域最大的突破在于()A.官派留学 B.制定法律C.预备仿行宪政 D.废除八股取士3.《告非难民生主义者》一文最可能刊登在()A.《时务报》 B.《民报》C.《新青年》 D.《东方杂志》4.下表是1913~1920年间中国部分轻工业工厂数量的变化表时间织布机(台)纱厂(家)缫丝厂(家)新建面粉厂(家)1913年201632170841920年431069433材料说明这一时期()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快速发展B.各帝国主义都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C.封建专制势力阻挠民族工业的发展D.军阀统治使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5.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至于政府之组织,有总统制,有内阁制之分。法国则内阁制度,美国则总统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的是()A.责任内阁制 B.君主立宪制C.总统共和制 D.专制君主制6.下图是民国初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这种现象()A.改变了中国经济的结构B.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C.催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潮D.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7.“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头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年)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与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8.革命派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把革命洪流汇集在一起,改变了过去“家家敲自由钟,人人扬自由旗”的局面。形成这一情形的地点是()A.武昌 B.东京C.南京 D.檀香山9.清末新政推行的教育改革,是想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但无论是在国内新式学堂中还是在留学生中,清政府并没有获得多少为己所用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类的知识分子群体。材料旨在说明新政()A.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B.推动了思想解放C.挽救了清王朝的危机 D.传播西方思想10.章永乐在《旧邦新造》中说:从政治上,南方进了袁世凯的“瓮”,而从法律上,则是袁世凯进了南方的“瓮”。袁世凯进了南方的“瓮”指的是()A.接受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B.实行民主共和政体C.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D.逼迫宣统帝下诏退位11.“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和北如一丘之貉。”孙中山发此感慨是因为()A.袁世凯复辟帝制B.段祺瑞拒绝恢复《约法》和议会C.护国战争失败D.西南军阀在护法运动中排挤孙中山12.新儒家贺麟说:“五四时代的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促进儒家思想新发展的一个大转机。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的形式末节,乃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这表明新文化运动()A.旧道德与新文化不能兼容B.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C.对儒学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对传统文化进行全盘的否定13.如图是20世纪初晚清画报上登载的时事评论画《女士走马》,据此可知,当时()A.社会生活呈现出新旧杂陈B.社会上崇洋风气日渐盛行C.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新式的交通工具尚未出现14.学者刘仰在《历史传统是文化自信真正源泉》一文中说:“汲取过去由上层精英推动社会变革的局限,试图把学习西方文化的潮流推向广大民众。这一努力是有效的,它孕育了一代新人。”这是在评价()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5.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材料可用来说明()A.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 B.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C.专制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 D.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潮流16.亚里士多德:“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针对这一现象,先进的中国人于20世纪初设计的解决方案是()A.《孔子改制考》 B.《海国图志》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论人民民主专政》17.武昌起义爆发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向袁世凯作出了妥协。这一妥协()A.加速清朝统治覆灭 B.加快中国独立步伐C.巩固民主共和政体 D.推进近代化进程18.胡适曾说:“我曾向我的(《新青年》)同事们建议,我们这个文化运动既然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它就应撇开政治,有意识地为新中国打下一个非政治的(文化)基础。”此建议()A.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真谛B.有利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C.试图将运动限定在思想层面D.旨在促成文学革命的开展19.“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报纸猛增至500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命名……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意见,由公众的或者私人的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材料反映的现象说明()A.武昌起义成功了B.民主共和理念得到传播C.报刊业发展迅速D.人们言论自由了20.民国初年,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出现许多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其原因包括()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③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建立中华帝国④新文化运动提出妇女解放、家庭革命等口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陈独秀宣称数百年来,这个社会的动荡不宁,主要是中西两种根本性质相反的文化相冲突的结果……到民国初元,一部分优秀国民意识到要通过共和制,求得“政治根本问题”的解决。而民国建立后,热爱共和的人们由于在共和制下备受专制之苦,不能不产生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觉悟”。自由政治、国民政治、自治政治必须处于多数国民的自觉自动,必须建立在多数国民思想人格变更的基础上。否则,共和、立宪便是作伪的装饰品。——摘编自许纪霖、陈凯达《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指出陈独秀“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是什么?他为此做了哪些努力?(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如此设置分权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上述条款蕴含的政治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变原来规定的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各种教科书认定此为“以法制袁”从而给予积极评价。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临时约法》的这一特点是“因人立法”的表现,不符合法制精神。本来是对该约法的肯定,却为批评该约法因人立法提供了口实。当时参与《临时约法》制定工作的吴景濂认为,所谓用《临时约法》束缚袁世凯的说法是“袁氏(指袁世凯)倡之,国人不察而和之,发为怪诞议论甚多,以此抨击约法”。而与《临时约法》相比,《中华民国约法》才真正是因人立法,它的整个立法程序完全在袁世凯控制之下,身为大总统的袁世凯通过制定约法,肆意扩大自己的权力。其实,总统制和责任内阁制各有其所长,而其长处之发挥需要视具体环境和条件而定。——摘编自刘笃才《〈临时约法〉“因人立法”说辩正》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对所提炼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24.辛亥革命的功绩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7章56条,主要内容如下:(1)总纲: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2)关于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身体、言论、著作、集会等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3)关于参议院:中华民国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参议院由各地方选派参议员组织……(4)关于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发布命令……(5)关于国务员: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在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6)关于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摘编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二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清帝退位诏书》(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思想理念。(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C解析:由材料“辛亥革命……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可知,推翻君主专制是辛亥革命重大的历史功绩,故选C项。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青年人未经历过专制统治难以体会推翻封建专制政体的伟大意义,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的意义而非辛亥革命的过程艰难,排除D项。2.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清末新政期间,清廷派人考察各国宪政,实行预备立宪,建立了皇族内阁,仿行西方宪政,故选C项;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都有官派留学,属于教育领域,排除A项;清末新政修改了法律,不是制定法律,排除B项;废除八股取士的是戊戌变法,排除D项。3.B解析:材料中的文章是革命派胡汉民所著,且“非难”即批评责难的意思,从标题来看该文应是对“非难民生主义”的一种批判,即应是宣传民生主义,而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由此可知该文章应属革命派的文章,而《民报》是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故选B项;《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刊物,排除A项;《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阵地,排除C项;《东方杂志》创办于1904年,1948年停办,是影响最大的百科全书式期刊,排除D项。4.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一战期间,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故A项正确;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排除B项;封建专制势力阻挠民族工业的发展与材料叙述相反,排除C项;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不是因为军阀统治的推动,排除D项。5.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故选A项;君主立宪制需要保留君主,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排除B项;总统共和制总统的权力很大,辛亥革命后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实行责任内阁制,理论上总统只是国家象征,没有最高的行政权,不是总统制共和制,排除C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推翻君主专制的结果,排除D项。6.B解析:材料反映了1913年后,西方列强在华投资办厂数量不断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列强在华企业数量减少,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并未因此而改变,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减少,中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但民族工业布局依旧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排除D项。7.C解析:由材料“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年)在17岁时写的一首诗”可知这首诗写于1923年。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新文化运动,故C项符合题意。8.B解析: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故选B项。9.A解析:清末新政推行的教育改革,不但没有获得多少维护清政府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类的知识分子群体”,即清末新政推动了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这为清朝灭亡造就了基础,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故A项正确。B、D两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清末新政加重了清王朝的危机,排除C项。10.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条件之一是接受民主共和和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以从法律上,南北议和统一,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是袁世凯进了南方的“瓮”,B项正确。袁世凯并没有接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他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排除A、C两项;逼迫宣统帝下诏退位,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11.D解析:护法运动中,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说明其真实的目的是借孙中山的名望扩充自己的势力,并非真正为了“护法”,D项正确。12.C解析:材料“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的形式末节,乃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腐化部分进行清理,是有利于儒学的发展和更新的,故选C项。旧道德经过改造后是可以同新文化相融合的,排除A项;B项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儒学的改造,并非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排除D项。13.A解析:从画报中的女士骑马和路灯,可知这些都属于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新鲜事物,结合图片中其他人中西结合的服饰打扮,可知图片反映的是20世纪初中国近代社会上新旧文明并存的局面,故选A项;材料所给图片仅体现出了女士骑马现象,没有体现出人们对女士骑马这一现象的态度是褒是贬,故体现不出来崇洋风气日渐盛行,排除B项;女士骑马应该是出现在通商口岸大城市,因为在近代中国广大内陆地区人们仍以传统生活方式和习俗为主,故材料图片体现不出近代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排除C项;20世纪初新式的交通工具,例如电车,已经在中国沿海大城市出现,排除D项。14.C解析:戊戌变法是“由上层精英推动社会变革”,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宣传政治革命,但忽视了“把学习西方文化的潮流推向广大民众”,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符合“试图把学习西方文化的潮流推向广大民众。这一努力是有效的,它孕育了一代新人”,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不是“试图把学习西方文化的潮流推向广大民众”,故D项错误。15.A解析:材料“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难保‘不为多数赞成’”反映出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故A项正确。16.C解析:“从制度建设方面防止个人大权独揽”是命题立意所在,“中国人于20世纪初设计”是材料隐含的解题关键信息,颁布于1912年,体现三权分立理念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能体现以上要求,故选C项。17.A解析:武昌起义爆发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向袁世凯作出了妥协,孙中山以“推翻清帝,实行共和”为条件让位给袁世凯,加速了清朝统治覆灭,故选A项;B、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夸大了这一妥协的作用,排除。18.C解析:由“撇开政治”“打下一个非政治的(文化)基础”可知,胡适认为新文化运动不应涉及政治,其意在将新文化运动限定在思想层面,故选C项。19.B解析:材料中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等命名,说明辛亥革命促使民主共和理念得到传播,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均排除。20.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社会出现新风尚、新习俗的原因之一是,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障碍,①正确;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民众生活变化无直接关系,②错误;袁世凯建立中华帝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这与民众生活变化没有直接关系,③错误;新文化运动提出解放思想、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推动等,④正确。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办法:破除传统文化中的腐朽观念,改造国民思想。努力:创办《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旧的伦理道德。(2)认识: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解析:第(1)问,由材料“必须建立在多数国民思想人格变更的基础上”可以看出陈独秀认为“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方式在思想层面,要破除传统文化中的腐朽观念,改造国民思想。他为此做的努力主要体现在新文化运动上:创办《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旧的伦理道德。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待传统文化明显有激进与理智之分,但其共识在于,均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第二小问,这些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袁世凯尊孔复古,思想界掀起文化讨伐;同时,这也是辛亥革命以来,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的表现。22.(1)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2)原则:主权在民。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在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资产阶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合伙合同补充协议
- 2024年合肥烟囱拆除项目质量保证合同
- 2024年全球船舶维修服务具体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年劳动协议主体调整书面协议细则版B版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4内部承包工程合同范本
- 2024年买卖双方初步洽谈协议样式版B版
- 江南大学《材料力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工程合伙项目具体合同条款版B版
- (2024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合作协议
- DB34∕T 2290-2022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规程
- 2024年成都港汇人力资源管理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国企业工作人员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企业投资缅甸光伏发电市场机会分析及战略规划报告2024-2030年
- 2024年海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实施规划方案(中建集团)
-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管员安全生产管理专项培训考核试卷(附参考答案)
-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道带答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劳动教育》-全册课件
- 健身器材采购合同
- 移动厕所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聚醚醚酮树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