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天津第七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天津第七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天津第七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天津第七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天津第七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天津第七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参考答案:A2.A、B两质点从同一点开始沿直线运动,右图中的①、②分别为二者的υ-t图线,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0~4s内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5m/s2B.1s~4s内,B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比A小C.B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0.75m/sD.t=4s时,A、B两质点相遇参考答案:A0-2s内,B向负方向运动,位移为-1m,2-4s内,B向正方向运动,位移为2m,故B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0.25m/s;0~4s内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5m/s2,t=4s时,A、B两质点速度相同,但位移不同,不可能相遇,只有选项A正确。3.利用图示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阻力的影响

B.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如果画出的a-M关系图象不是直线,就可确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C.利用此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应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分力补偿小车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影响

(2)小华在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因为不断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导致钧码的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则小车加速度a的值随钧码个数的增加将趋近于

的值.参考答案:(1)C(3分)

(2)重力加速度(2分)(1)选项A不需要平衡摩擦力;选项B应画出a-1/M图线;选项C需要平衡阻力(摩擦力),正确。(2)设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则有解得,当时,加速度a趋近于g.

4.如图,倾角为0的传送带正以速度匀速顺时针转动,现将物块轻放在传送带的顶端A点,在物块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关于物块的速度v,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摩擦力功率的大小P、重力势能Ep的图象一定不正确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A【分析】开始时,滑块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cosθ=ma,求解出加速度为a=g(sinθ+μcosθ);若滑块速度增加到等于传送带速度,此时可能一起匀速(mgsinθ≤μmgcosθ),也可能继续加速(mgsinθ>μmgcosθ),但摩擦力方向会反向。【详解】对物块受力分析可知,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情况有三种情况:即①一直匀加速运;②先匀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后再以更小的加速度加速;③先匀加速与传送带共速后再匀速,A.重力势能与时间在两个阶段不可能都是线性关系,故A错误。B.情况③对应的摩擦力先为滑动摩擦,后为静摩擦力,故B正确;C.情况②对应摩擦力为可知,C正确;D.情况③对应的速度时间图象即为D,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点睛】本题关键是当滑块速度增加到等于初速度速度后,滑块相对与初速度可能下滑,也可能相对静止。5.(单选)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圆形线圈,套在光滑绝缘的水平圆柱体上,当两线圈通以方向相同的电流时,线圈的运动情况是() A都绕圆柱体转动 B 都静止不动 C.相互靠近 D.彼此远离参考答案:考点: 楞次定律.专题: 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分析: 根据电流与电流的作用力关系进行判断,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解答: 解: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知两线圈的运动情况是相互靠近.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同向电流、异向电流的关系.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首先按右上图接线,以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当闭合S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不通电时电流表指针停在正中央.然后按右下图所示将电流表与线圈B连成一个闭合回路,将线圈A、电池、滑动变阻器和电键S串联成另一个闭合电路.S闭合后,将线圈A插入线圈B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将

(填:左偏、右偏或者不偏).(2)线圈A放在B中不动时,指针将

(填:左偏、右偏或者不偏).(3)线圈A放在B中不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指针将

(填:左偏、右偏或者不偏).(4)线圈A放在B中不动,突然断开S.电流表指针将

(填:左偏、右偏或者不偏).

参考答案:(1)右偏,(2)不偏,(3)右偏,(4)左偏7.用多用电表欧姆档的“×l0”倍率,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Ω。参考答案:欧姆表表盘读数为22Ω,由于选择的是“×l0”倍率,故待测电阻的阻值是220Ω。8.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测得停止处相对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如图,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设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动摩擦因数μ为.参考答案:

h/μ

9.如图所示,有一个匀强电场,方向平行于纸面。电场中有A、B、C、D四点,已知AD=DB=BC=d,且ABBC。有一个电量为q的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2W,从B点移动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W。则电场中D点的电势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点的电势;该电场的电场强度为

。参考答案:等于;10.(4分)在静电场中有a.b.c三点,有一个电荷q1=3×10-8C,自a移到b,电场力做功3×10-6J.另有一个电荷q2=-1×10-8C,自a移到c,电场力做功3×10-6J,则a.b.c三点的电势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b.c两点间的电势差Ubc为

V。参考答案:

cab

-400v1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准备的实验器材有木块、木板、毛巾和砝码,在实验中设计的实验表格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实验序数接触面的材料正压力(N)滑动摩擦力(N)1木块与木板20.42木块与木板40.83木块与木板61.24木块与木板81.65木块与毛巾82.5(1)根据上面设计的表格可以知道该实验用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数为1、2、3、4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比较实验序数为_________的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参考答案:(1)控制变量法(2)接触面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3)4、5解析:根据上面设计的表格可以知道实验序数为1、2、3是保持接触面材料相同,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大小关系;实验序数为4、5是保持压力相同,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材料之间的关系。该实验用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分析比较实验序数为1、2、3、4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为接触面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分析比较实验序数为4、5的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12.一段导体电阻是5Ω,1.5分钟内所通过的电量是45C.则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V。

参考答案:13.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调整带滑轮木板的倾斜程度时,应使小车在不受牵引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匀速运动。小车的质量为M,盘和盘中重物的总质量为m,保持M不变,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在

条件下,mg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所受的拉力。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实际点未画出,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AB=19.9mm,AC=49.9mm,AD=89.9mm,AE=139.8mm,则打该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m<<M,1.0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09年大连24中质检)(选修3—4)(5分)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横截面如图所O为圆心,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当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45°.一束与MN平面成45°的平行光束射到玻璃的半圆柱面上,经玻璃折射后,有部分光能从MN平面上射出.求①说明光能从MN平面上射出的理由?

②能从MN射出的光束的宽度d为多少?参考答案:解析:①如下图所示,进入玻璃中的光线a垂直半球面,沿半径方向直达球心位置O,且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恰好在O点发生全反射。光线a右侧的光线(如:光线b)经球面折射后,射在MN上的入射角一定大于临界角,在MN上发生全反射,不能射出。光线a左侧的光线经半球面折射后,射到MN面上的入射角均小于临界角,能从MN面上射出。(1分)最左边射向半球的光线c与球面相切,入射角i=90°折射角r=45°。故光线c将垂直MN射出(1分)

②由折射定律知(1分)

则r=45°

(1分)

所以在MN面上射出的光束宽度应是

(1分)15.如图,一竖直放置的气缸上端开口,气缸壁内有卡口a和b,a、b间距为h,a距缸底的高度为H;活塞只能在a、b间移动,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质量为m,面积为S,厚度可忽略;活塞和汽缸壁均绝热,不计他们之间的摩擦。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上、下方气体压强均为p0,温度均为T0。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气缸中的气体,直至活塞刚好到达b处。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参考答案:试题分析:由于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可以利用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求封闭气体的压强,然后找到不同状态下气体参量,计算温度或者体积。开始时活塞位于a处,加热后,汽缸中的气体先经历等容过程,直至活塞开始运动。设此时汽缸中气体的温度为T1,压强为p1,根据查理定律有①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②联立①②式可得③此后,汽缸中的气体经历等压过程,直至活塞刚好到达b处,设此时汽缸中气体的温度为T2;活塞位于a处和b处时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④式中V1=SH⑤V2=S(H+h)⑥联立③④⑤⑥式解得⑦从开始加热到活塞到达b处的过程中,汽缸中的气体对外做的功为⑧故本题答案是: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状态下的气体参量,再利用气态方程求解即可。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以初速度v0射出,粒子恰好经过A点,O、A两点长度为l,连线与坐标轴+y方向的夹角为α=370,不计粒子的重力.(1)若在平行于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E1中,粒子沿+y方向从O点射出,恰好经过A点;若在平行于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E2中,粒子沿+x方向从O点射出,也恰好能经过A点,求这两种情况电场强度的比值(2)若在y轴左侧空间(第Ⅱ、Ⅲ象限)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粒子从坐标原点O,沿与+y轴成30°的方向射入第二象限,恰好经过A点,求磁感应强度B.参考答案: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1)粒子在这两个方向不同的匀强电场中均做类平抛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成平行于电场线和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分别列方程,然后联立求解;(2)作出粒子圆周运动的轨迹,由几何知识确定半径,然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磁感应强度.解答:解(1)在电场E1中:①lcosα=vot1②在电场E2中:③lsinα=v0t2④联立①②③④得:⑤(2)设轨迹半径为R,轨迹如图所示,可见:OC=2Rsin30°①由几何知识可得:②解得:③又由:④得:⑤由③⑤得:,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答:(1)这两种情况电场强度的比值;(2)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点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常根据类平抛运动规律列方程求解,在磁场中通常是先画出轨迹由几何知识确定半径,然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求q、m、B、v的某一个量,这是一道考查典型方法的好题.17.(计算)有一带电量q=﹣3×10﹣6C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时,克服电场力做功6×10﹣4J.从B点移到C点时电场力做功9×10﹣4J.问:(1)AB、BC、CA间电势差各为多少?(2)如以B点电势为零,则A、C两点的电势各为多少?电荷在A、C两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少?参考答案:(1)AB、BC、CA间电势差各分别为200VV,﹣300V和100V.(2)A、C两点的电势各为φA=200V和φC=300V.电荷在A、C两点的电势能各为,.考点:电势能;电势.解:(1)负电荷从A移到B点的过程,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可见负电荷从电势高处移至电势低处.即φA>φB

电势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