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象外垦中说的诗画合一
诗歌和绘画的起源是古今的共识。在中国的古典艺术中,诗画之关系尤为紧密,尤其在共同面对的情景问题上,其美感模式与表现方式多有可通之处。以诗歌创作而言,在创作过程中,“诗情”本为“幾微”状态,诗人可感而难言,可察而难状,诗中“景象”则以其独有的营造画面感的能力,使“诗情”有了可以由“隐”而至“显”的外现可能。但与此同时,“诗情”的“幾微”特征,也于内在之中要求诗之“景象”不能过于粗略直露。至于该如何表现,由庄子提出、复经《二十四诗品》及诗论家王夫之重点论证的“象外圜中”说,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命题。而此一命题的背后同时也深隐着浓厚的绘画思维。可以说,“象外圜中”是中国古典诗画之间的一个重要交织点。在重视情景关系的王夫之那里,此一命题得到更为细致深入的论析。而他对“象外圜中”的阐释与运用,在某种程度上也使“诗中有画”这一古典命题的纷杂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澄清,其现代意义也由此得以彰显。一、“象外”之意王夫之曰:知“池塘生春草”、“蝴蝶飞南园”之妙,则知“杨柳依依”、“零雨其濛”之圣于诗;司空表圣所谓“规以象外,得之圜中”者也。“规以象外,得之圜中”,原作“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出自《二十四诗品》首则“雄浑”。“环中”则出自《庄子·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王夫之对于“象外”“圜中”的理解,在基本路向上与《二十四诗品》是相合的,都强调“内”与“外”的关联性。但王夫之没有再对“圜中”(虚)与“圜”(实)作出专门区分,而是认为“圜中”就是一个实在性的整体存在,指的就是“内”,“象外”指的则是代指“虚空”的“外”。正是在这一理解层面上,王夫之并不认为“象外”与“圜中”是并列关系,相反,他似乎更倾向于将二者理解为对立却又共存的对举关系。如他多次提出:多取象外,不失圜中。言有象外,有圜中。当其赋“凉风动万里”四句时,何象外之非圜中,何圜中之非象外也。王夫之的“象外圜中”说,虽在“圜中”的理解上与《二十四诗品》有出入,但并未影响其整体的理解,运用到诗歌当中,指的同样是“目前之景”与“不尽之意”,只不过在王夫之这里,它们分别对应了“圜中”与“象外”。戴鸿森释“象外圜中”曰:“这里是说通过不加刻画的景象烘染,表达出真切又丰富的感情。”在具体诗评中,王夫之常以“象外”来品诗论诗,如: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居然五言小诗之祖。三、四象外得玄。在这些评语中,王夫之一方面特意强调,“象外”与“象中”所要追寻的绝不仅仅止于“象”的层次,而是“情”或“意”的层次,此即所谓“象外有意”意伏象外,随所至而与俱流,虽令寻行墨者,不测其绪。佳句得之象外,然唐人亦或能之。每一波折,平平带出,令读者如意中所必有,而初非其意之所及,则陶、谢以降,此风邈矣。王夫之论诗之创作,每每能从接受心理的角度,核验创作的成功与否,此处即为典型例证。按王夫之之意,诗中“景象”只是一个最为基本的层次,“诗情”皆在“景象”之外。读者在欣赏“景象”时,会自然而然地从“象”出发,进而体会其“象外之意”,并尽力捋其脉络,寻其踪迹。王夫之于此处特别指出了读者在体会“象外之意”时可能遇到的两个特点:一方面,这一“与之俱流”的过程是不可确定的,此即“不测其绪”,另一方面,“象外之意”会以一种“如意中所必有,而初非其意之所及”的新意迭出的方式,若即若离地吸引着读者,领其愈走愈远,最终达到一种含情无尽的“象外”之境。“象外”的美学意义,由此可见一般。总体而言,诗人对“象外之意”的追寻是不可或缺的,缺乏“象外”的“象”,只能“近”而不能“远”,只能“有”而不能“无”,只能“实”而不能“虚”,因此它无法带领读者进入更为辽阔悠远的审美空间之中。但与此同时,“象外”所具备的情意悠远的广阔空间,以及它所带给读者的“无尽之感”,也必须要以鲜活剔透的“景象”为基础和前提,“远”由“近”观,“无”从“有”来,“虚”以“实”生。无“象”,则无所谓“象外”。所以“圜中”之“象”是“象外”的根本基础,“象外”之“情”是“圜中”的最终寄托,“象外”与“圜中”,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王夫之曰:“多取象外,不失圜中。”二、“势”的含义:“张缩里于尺幅”由于主要凭借视觉体验发挥作用,所以“象外圜中”说与绘画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谢赫《古画品录》尝言:“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王夫之诗论中的“象外圜中”说,也往往与画论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如王夫之尝云:“‘四面各千里’,真得笔墨外画意!唐人说边关景物尽矣,皆无此妙。”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五言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唯盛唐人能得其妙。于纸上画山水,看起来似乎主要是一个“以小见大”的问题,但王夫之慧眼指出,画中若无“势”,则“缩万里于咫尺”毫无美学意义,只是一张实用的地图而已。那么,“势”的意义体现在哪里?画论中的“咫尺万里”,又当作何解呢?其实对于“势”的认识,在画论当中也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南朝之时,画家们已然从操作层面的“远近”“大小”问题,逐渐接近对美学层面的“势”的认识。如南朝宋时的宗炳在其《画山水序》中尝云:“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暎,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南朝陈代姚最的《续画品》在评论梁代画家萧蕡时提出:“含毫命素,动必依真。尝画团扇,上为山川,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辩千寻之峻。”明人对画中“虚实”的表述要更为明确,沈颢《画尘·笔墨》曰:“笔与墨最难相遭。具境而皴之清浊在笔;有皴而势之,隐现在墨。”由此,我们就可以稍作总结,绘画要解决“大小”“远近”的问题,有三种途径,或者说三种类型。第一种,地图式的制作,即王夫之所说的《广舆记》,此种类型重在知识而不在审美,虽然可以严谨地实现“缩万里于尺幅”的要求,但与艺术创作相去甚远。第二种,“透视”,愈近愈大,愈远愈小,这种“近大远小”的透视法已然触摸到作画的基本规则,但这只能说是基础部分,以这种透视法则,当然可以轻松实现“缩万里于尺幅”的要求,但画中之“势”却不一定能由此生出。第三种,“简约”,或者说“留白”,这一类型直接关系到“势”的生成,与王夫之同一时期的画家笪重光,在其《画筌》中对此曾有评论:“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三、“无字处皆东南角”—“无字处皆其意”:诗中虚实王夫之所说的“咫尺有万里之势”,主要就是从“虚实”角度着眼的,进一步而言,“实”即“圜中”,“虚”即“象外”,所以“势”的本质仍然是“象外圜中”,细言之,就是以“圜中之象”生“象外之情”。但另一方面,画论中的“势论”所带来的“由实见虚”“以少见多”,以及“以有限表现无限”的具体层面,又大大丰富了诗论中的“象外圜中”说的内涵容量,为王夫之评诗论诗提供了更为精微的视觉思维。王夫之对崔颢《长干行》、李梦阳《黄州》两首诗的分析,即是从画之“势论”入手的。如其所言:“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李献吉诗:“浩浩长江水,黄州若个边?岸回山一转,船到堞楼前。”固自不失此风味。“无字处皆其意”,一语道破“势”之本质。如果说绘画强调的是以简略之笔,绘无穷之势,那么在诗歌当中,强调的就是以有限之字,写无尽之情。妙绝之处在于,二者不仅所求一致,而且凭借的路径也是相似的——此即“视觉之象”的突出:绘画以其简略逼真之“图象”,衍生出“象外”的悠远空间,诗歌也同样以文字所描绘出的鲜明之“景象”,呈现出“象外”的无尽情意。在此评中,王夫之还对诗中“景象”的类型作了一定的暗示,这也是与画中之“景”密切关联的:画要生“势”,“笔墨”不能太繁,同样,诗要生“势”,“景象”也不能过详。那么具体到诗中,如何能实现“景中生势”呢?李壮鹰有一独得之见:“王夫之那段话中所举的两首绝句,确是有‘势’作品的好例子,而它们的‘势’都是诗人通过截裁的办法‘蓄’出来的。”李梦阳的《黄州》要言之,王夫之引用画论“咫尺有万里之势”来论诗,用意就在于借上乘画作中“以实见虚”“以少见多”“以有限表现无限”的“生势”过程,来阐明诗歌中“无字处皆其意”的“势”之生成过程。画论与诗论,在“超以象外”的层面上由此达到了一种美学的契合,这是王夫之“以势论诗”的根本价值所在。四、作为“内视觉”的内画王夫之所着力论述的“象外圜中”说,对于古典诗学中“诗画合一”论的再认识,乃至于现代诗学中的相关命题,都有较高的启示意义。“象外圜中”说实际上以“内视觉”为核心纽带,生动揭示出了“超以象外”说与“诗画合一”论之间的密切联系,并由此显露出“诗”“画”相通的关键所在。“诗画合一”,或者说“诗画一律”,本是典型的古典诗学术语,充满灵动性与灵活性。苏轼在评价王维时最先提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合一”论,但在中国以诗为主流的文化语境中,诗与画其实并不是一种平等或平行的关系,而是以诗为主,以画为辅。换言之,“诗中有画”的落脚点是在“诗”上,“画中有诗”的落脚点同样是在“诗”上,二者实际上都是在突出一种“诗意”旨归的理论倾向。而从古典诗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的“诗画合一”显然更多指向“诗中有画”。关键在于,这里的“画”当作何解呢?诗学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一种观点,是将“画”的内涵理限制在“可画”“不可画”等技术层面的理解维度上。例如,东晋画家顾恺之就曾说:“每重嵇康四言诗,因为之图,恒云:‘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内视觉”与“视觉”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形象性并非直接形之于目,而是必然要经过一个内在想象的过程,陶东风对此曾分析道:“须注意的是,古人说诗如画而很少说诗即画,这两者有本质不同。诗如画是说诗作用于读者的心灵后产生画一般的效果,而不是说诗作为艺术符号本身就是画。……古代文论是紧扣读者的心理,强调文学语言所构成的对象世界的可感性,而非文字本身是画或要向画靠拢。”“形”与“象”是有差异的,“形”主要指的是客观事物的现实形状,而“象”则是事物在人之内心中的投影,是人以其主观感受力对事物形状的感受性再现。显然,事物之“形”,主要是外视型的,事物之“象”则必然要经过人的感受环节,主要是内视型的。诗歌当中的内视特征十分明显,李壮鹰曾提出:“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创作中,作为抒情之中介,往往要对事物进行描写,那么诗人所描写的,是事物的那种与人无关的纯粹的实在方式呢,还是它在抒情主体心目中的生动意象呢?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后者。因为艺术的最重要的特征即在于它的直接可感性,它所表达的必须是作者的感受,所诉诸的也必须是读者的感受。因此,诗人所谓的‘体物’,所取于事物者,并非以‘形’为用,而是以‘象’为用的。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诗学中,人们也就往往以‘象’来说诗中所描写的事物。”王夫之的“象外圜中”说,多次援引画论作比较论证,其基本出发点,正是立足于“象”,立足于“内视觉”的维度。但这一内视觉,同样又有“象外”与“象内”的区别。这是“诗”“画”相通的更内在层面。正如王夫之所说:“‘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的“象外圜中”说,可以视作古典诗学中“诗中有画”说的总结之论。它不仅将“诗中有画”论从可画与不可画的技术层面中提升了出来,点明了其“内视觉”的维度,而且以之为基点,将诗之“内外之象”与画之“内外之形”作了平行的比较论证。王夫之的这一观点,对于新诗的理论建设也是极富启示意义的。与古典诗学相比,中国的新诗理论相对薄弱,在西方理论的影响下,其与传统诗论的裂痕也逐渐加深。这在诗画关系上尤其明显,如戴望舒就明确提出,“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情绪不是用摄影机摄出来的,它应当用巧妙的笔触描出来。这种笔触又须是活的,千变万化的”要言之,“诗中有画”,作为古典诗论中颇具深度与操作性的诗论话语,在新诗写作的语境中,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因此还有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必要。在当前较为芜杂的诗歌生态中,返回古典,识其深意,鉴其精髓,应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方法论维度。“多取象外,不失圜中”的潜在思维,显然是将“象外”与“圜中”当成了对立的两面,在这句话背后,其实隐藏着王夫之所要批判的两种诗歌类型:一是只有“圜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