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杖木墓的主要来源
这种不同的技术表演形式在早期王朝都有采用,并在唐代继承了历代的杆木表演。在汉代,东汉的张衡在其《西京赋》关于唐代竿木杂技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杂技的总体范畴中进行的。具体可以总结如下:一是归纳总结。主要有:如赵文润的《隋唐文化史》和张永禄主编的《唐长安词典》;二是通过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有汪聚应的《唐人豪侠小说中的杂技描写》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竿木杂技俑共计14件。主要集中在当时首都长安周围,同时新疆地区也有零星的发现。除个别出土地点不详外,主要是出土于唐墓中,包括金乡县主墓、孙承嗣夫妇墓以及新疆阿斯塔那墓。本文拟将考古发现的唐代竿木杂技俑进行梳理,并结合文献资料的记载,分析其特点。不足之处,还望指正。一、考古发现的马鞭木残渣(一)第二组图2经复原为三组。第一组,头顶竿者(图一),头扎黑色短巾。身躯直挺,双臂均残,从残存双臂的动作看,当是平举展开,其造型如同一个“大”字。头顶残存铁柄。高6.9厘米。另一俑(图二)身穿紧身长裤,双臂展开,头顶有一小孔,当是头顶竿倒悬于空中的表演者。高6.3厘米。第二组(图三),妇人形象,头扎白色短巾,脑后梳一小髻。双腿前后开立,腹部有一圆孔,当插有长竿,左手护于竿旁,右臂残。头略向上仰,注视竿上的表演者。高7厘米。另一俑头扎短巾,脑后露出小髻,身穿紧身衣裤。臀部残存铁柄,此俑当骑坐于竿的顶端。头顶左右各有一圆孔,当时用来插支架的,而支架上通常悬物或有童子表演惊险的高空动作。高5.5厘米。第三组(图四),妇人形象,脑后一髻下垂,双腿前后开立,腹部有一圆孔,当插有长竿。左手护于竿旁,右臂残。头略向上仰,注视竿上的表演者。高7厘米;一俑穿紧身长裤,肩上有一圆孔,当是以肩顶长竿、头朝下、脚朝上的表演者。双手护于竿旁,高5.4厘米;一俑上穿红色衣,下穿紧身裤,肩部有铁柄痕,双臂残,从其动作看,当为肩部着竿,双手向下抓竿,挺腹伸腿侧悬于空中的竿上表演者,其位置估计在竿的中部,高5.4厘米。(二)孙承祖夫人墓标本M12:87(图五),头戴斗笠,扎幞头,身着圆领窄袖缺銙短袍,腰束带,下着麻鞋。双手曲臂前伸,表情滑稽,作表演状。器下有竖孔。通高14厘米。标本M12:92,与上述标本属于同类遗物。标本M12:144(图六),胡人形象。高鼻凸眼,龇牙,络腮胡。头戴尖顶胡帽,身穿圆领窄袖袍,下露袴,腰束带。左臂长伸体侧,右臂弯于体侧,曲膝,前后分腿,作侧首表演状,帽尖、右臂、双足残。残高12.6厘米。三件陶俑虽然未明确是杂技俑,但是从报告中的“器下有竖孔,可能原插支撑物”推断应该是竿木杂技的一部分。除上述俑外,此墓还出土标本M12:13,头戴黑色幞头,面容俊朗。上身赤裸,凸肚露脐,下身仅刻划三角裤,着麻鞋。右手高擎于上方,作握持状,左臂前伸。右脚单足立地,左脚上抬。通高16.6厘米。我们可以作如下的讨论:第一,这件陶俑从体态来看,应该握持有一长竿形物;第二,从陶俑的衣着来看,仅着三角裤,说明他应该进行的活动比较花费体力;第三,结合金乡县主墓、新疆阿斯塔纳等墓出土的杂技俑资料,一般而言竿木杂技俑都是撑竿者略高于竿上的表演者,如金乡县主墓出土第二组竿木杂技俑,撑竿者为高7厘米,竿上表演者高5.5厘米。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竿木杂技俑直接将竿上的表演者塑造成童子形象。再看孙承嗣夫妇墓出土的标本M12:13,高16.6厘米,上文提到的三件竿上表演者通高分别为:标本M12:87和M12:92,高14厘米,标本M12:144,高12.6厘米,完全符合撑竿者比竿上表演者略高的特点。第四,既然墓中已经出土了三件器下有插孔的百戏俑,那么按照逻辑推理应该有撑竿者与之相对应。这样从以上五点可以看出,标本M12:13属于竿木杂技中撑竿者。(三)原木俑、木俑和木俑196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考古队在阿斯塔纳北区发掘了一批古墓,其中编号为ATM336墓葬出土一件木雕顶竿倒立俑。由顶竿人与竿末倒立童子组成。顶竿人短衫,短裈,腰间系带。四肢已残,仅右臂得以修复。原作两足分开直立,双臂左右平伸状。这种姿势便于保持头顶立竿平衡。竿顶倒立的童子赤身,着红色犊鼻裈,除左足右手残缺外,基本可以复原。由于原竿长度难以确知,依现存残木杆修复,残高为26.8厘米(图七)。根据上述发现的竿木俑,可以总结出,唐代竿木杂技俑按照质地分有陶俑、木俑;按照出土地域分有西安地区和新疆地区。具体到表演形式,主要由撑竿者和竿上表演者组成,有两人一组的、三人一组的不等。二、相关主题讨论(一)唐代木雕在树顶的地位唐代杂技种类多样,《唐会要》竿木杂技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开元以后归右教坊管理。根据唐代的文献记载,《教坊记》(二)乡县主墓和孙承世妻墓以上各地出土的竿木杂技俑,除了新疆阿斯塔那墓为武周时期外,金乡县主墓时间为开元十二年(726年);孙承嗣夫妇墓时间为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可见唐代杂技俑的流行时间可能以开元年间最盛。另据文献记载,《新唐书·礼乐志》另据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三)利用主观条件所见,设计了两种杂俑的组成和数量实质上,唐代竿木杂技,还有更精彩的内容。根据唐代文献的记载,《教坊记》之所以在考古发现的唐代竿木杂技俑中并未表现出唐代竿木杂技的丰富和精彩。这可能与考古发现本身的局限性有关,如在金乡县主墓出土的竿木杂技俑中,第二组竿上的表演者骑坐于竿的顶端,头顶左右各有一圆孔,当时用来插支架的,而支架上通常悬物或有童子表演惊险的高空动作;在新疆阿斯塔纳墓出土的竿木俑中,发掘报告中提到:“另外据发掘者回忆,同墓还出有一件与此倒立童子相似的木雕童子,四肢残,疑与此俑有关。”从以上这两个例子知道,杂技俑在出土时或多多少可能会有遗失,给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但是我们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图书馆装修项目解除合同
- 智能家居居间合同示例范本
- 电子商务的社交化与分享经济
-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护理
- 化工品仓储运输安全协议
- 教育销售员工培训
- 家具定制采购合同
- 2024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湖南曙光科技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技术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教案 学习情境 1:驱动电机的认知
- 梁板墙柱混凝土同时浇筑专项方案(专家论证)
- 2024年初级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复习题库(单选、多选题)
- 玉溪大红山铁矿二期北采区采矿施工组织设计
-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件
-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团校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高中英语语法-各种从句练习
- G -B- 43630-2023 塔式和机架式服务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正式版)
- 《零碳建筑技术概论》 课件全套 郭春梅 第1-13章 绪论、零碳建筑碳排放核算方法- 典型零碳建筑案例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小升初专项训练(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