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苯磺酸钙对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作用及机制_第1页
羟苯磺酸钙对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作用及机制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羟苯磺酸钙对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作用及机制

肾移植是治疗末期肾衰竭的有效药物之一。1960年,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在提高移植后肾存活率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移植后肾的长期存活率并不理想,10年生存率低于50%。1数据和方法1.1研究对象的年龄以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66例CA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患者各33例,平均年龄为41.8岁(范围33-52岁)。1.2免疫治疗方案的选择纳入标准:⑴移植1年以上,血肌酐200-300μmol/L,伴或不伴蛋白尿;⑵对上述患者常规作移植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证实是以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为特征的CAN改变;⑶调整免疫治疗方案后血肌酐稳定4周以上无变化;⑷未使用ACEI或ARB类降压药。排除标准:⑴临床表现和病理穿刺符合急性排斥反应;⑵急性CsA/FK506中毒;⑶排除尿路梗阻、肾动脉狭窄等所致的肾功能损害;⑷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⑸因各种原因不合作,不能坚持用药者。每一位病人都事先签署知情同意,这项研究得到了江西省人民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1.3免疫抑制治疗将符合以上标准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组均使用常规综合治疗:环孢素A(CsA)/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控制血压、血脂及常规对症处理。研究开始后在原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羟苯磺酸钙胶囊(500mg/次,3次/d),对照组维持原常规治疗方案,除不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外,其余治疗及疗程均与治疗组相同。1.4血内皮素-1和尿转化生长因子1的浓度检测两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检测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24h尿总蛋白(24hUpro);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1,TGF-β1)浓度(为了消除尿液稀释或浓缩对TGF-β1的影响,用尿肌酐浓度进行校正)。血ET-1和尿TGF-β1ELISA试剂盒均购自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结果2.1一般数据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织配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见表1。2.2两组scr和ccr的比较治疗前两组的SCr、CCr和24Upro无明显差异。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较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SCr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CCr明显升高(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24Upro较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2.3水平不高时长治疗前2组的尿TGF-β1和血清ET-1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尿TGF-β1和血清ET-1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3。3抗纤维化因子CAN的病因复杂,涉及到肾移植手术前后供、受体之间的一系列免疫因素以及非免疫因素肾脏纤维化是CAN典型的病理学特征,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肾间质内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致纤维化因子与抗纤维化因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贯穿于纤维化全过程ET-1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内源性缩血管物质,能够改变肾脏血流动力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羟苯磺酸钙对CAN有一定疗效,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G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