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婚同居亟需法律规制_第1页
非婚同居亟需法律规制_第2页
非婚同居亟需法律规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婚同居亟需法律规制

非婚姻是指没有法律障碍的双方根据对方的意愿创建的生活方式。无论双方是否有结婚的意图,都可以考虑。一、中国对非婚姻法的制定(一)主导的家庭生活模式所面临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强调私权保护和个性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以婚姻为主导的家庭生活模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法律对婚姻的保护使得婚姻中部分私权让步,离婚率的逐年攀升使得人们对婚姻失去了信心,以此婚姻已不再是家庭生活模式中的一枝独秀,婚姻家庭正在向着多元化发展,非婚同居已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二)理性分析调查自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性观念的解放,非婚同居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打死蔓延。2006年6月,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中心针对同居和婚姻作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4.8%的人认为同居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59.4%的人接受未婚同居,持中立态度的占14.2%,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接受这一现象。39.2%的被调查者认为婚前同居是必要的,男性占51%,女性占49%。47%的人认为同居的生活方式给人以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空间。”(三)道德是行为的,是一种行为非婚同居所受的抑制主要是来自于道德,在中国的道德观念中普遍认为婚姻之外的一切性行为都是不道德的,遭到人们的鄙视和谴责。而道德本身就是有历史范畴的,“当某种行为一旦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或者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那么它就不应该被视为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了。”所以非婚同居的大量存在就意味着其已经取得了道德的认可。(四)两性离子和违法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法无禁止即自由是民法的一重要理念,所以没有婚姻障碍的男女两性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的,其没有违法法律的任何禁止性规定。非婚同居在此意义上是完全合法的。从人性和私权自治的角度出发,法律当然允许人们选择更多形式的两性生活模式。(五)滞后性和局限性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对非婚同居的规定很少,已有的规定中有一些难以操作,有一些具有滞后性和局限性。因此,完善我国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使得非婚同居者有法可依,是我国法制文明建设的要求。(六)法律上的弱者不同我国现行法的不规制,使得公民个人的权益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尤其是不能保护弱者的权利。在非婚同居关系中处于弱者的仍然是女性和孩子。根据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非婚同居引起的很多纠纷法院是不予受理的,以致非婚同居一直在法律门外徘徊。法律对此不应再视而不见了。二、中国非婚姻法的概念(一)未办理结婚登记非婚同居首先应当具有一部分法律规制结婚必须具备的实质条件,如双方完全自愿、不违反一夫一妻制、达到法定年龄即男不小于22周岁,女不少于20周岁。其次非婚同居毕竟与婚姻有本质不同就在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也正因为不具备任何的形式要件不便于认定,我们对非婚同居还要从其他的方面进行认定,包括二人要有共同生活,即共同居住于同一场所、互相抚养、共同的性生活;这种共同生活还应持续达到法定的期间;且公开承认,即不隐瞒、公开宣称。最后,对于婚姻法中规定的当事人之间不应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是否应适用于非婚同居,笔者认为,不应适用。法律应给相爱的表兄妹留有法律空间,方显人性。至于此规定立法目的所要保护的后代健康,完全可以从孕检这方面予以保障。(二)同居期间的实践权笔者认为,非婚同居双方的下列人身关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同居期间的同居义务;双方在日常生活的范围内应拥有法定的代理权;同居期间同居双方还应具有参加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权;相互照顾和抚养的权利;生育的权利。(三)财产方式不同人们选择非婚同居的目的就在于规避夫妻财产共有的法律规定,故对于非婚同居双方当事人的财产关系首先可以由双方协商约定,约定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法律不做过多限制。约定优先于法定。对于双方没有约定的,也不能直接适用夫妻财产的法定共有,而应规定为分别财产制,即无论何时取得、以何种方式取得、何种性质的财产都归各自所有。但由于双方需共同、相互抚养、共同抚育子女、共同赡养老人,故双方应共同承担此项费用。(四)非婚生子女的地位非婚同居所生子女当然为非婚生子女。在亲子法领域,非婚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