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汇智联恒2013-20172013-2017年中国村镇银行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汇智联恒2013汇智联恒20132013-2017年中国村镇银行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报告目录报告目录 1图表目录 21第一章 村镇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第一节 村镇银行概念与性质 1第二节 村镇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一、 村镇银行成立与发展背景 1二、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2三、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现状 3四、 中国村镇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6第三节 村镇银行设立中各相关方动机分析 7第四节 村镇银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 10一、 村镇银行的成立条件 10二、 村镇银行的组织方式 11三、 村镇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11第五节 村镇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12第六节 村镇银行发展的现实意义 16第二章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分析 17第一节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根源 17一、 理论基础 17二、 现实根源 17第二节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的表现 18一、 设立地域的偏差 18二、 客户群定位的偏差 18三、 向同质化经营的竞争者地位演变 18第三节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的机理分析 19一、 制度设计的商业性与政策性本身存在冲突 19二、 “三农”自身的弱质性致使风险可控制性弱 19三、 吸存难,头寸不足 20四、 优惠政策扶持的缺位 21第四节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的矫正 21一、 扩大市场准入的主体范围,股权结构多元化 21二、 加强金融创新,差异化定位 22三、 推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23四、 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敦促市场定位的回归 23第五节 优化股权结构是村镇银行准确定位的关键 24一、 村镇银行在定位上存在偏差 24二、 定位偏差缘于股权结构 25三、 优化股权结构是促进村镇银行归位的有效举措 27第三章 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分析 29第一节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 29一、 村镇银行的主要形式和业务范围 29二、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形式和业务范围 29第二节 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 30一、 中国村镇银行数量 30二、 中国贷款公司数量 31三、 中国农村资金互助社数量 33第三节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34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村镇银行“一枝独秀” 34二、 农村金融创新产品逐渐增多,多元信贷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34三、 贷款手续流程有所简化,市场交易成本逐步减少 35四、 利率决定机制十分灵活 36五、 严格控制贷款风险水平,实现了较好的盈利水平 37六、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稳健发展 38七、 小额贷款公司快速增加 38第四节 制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内在冲突分析 39第五节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46一、 配套的财政货币政策不健全 46二、 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来源不足 46三、 人员素质不高,增加操作风险 47四、 监管风险高,监管指标不完善 47五、 创新不足,产品相对简单 48第六节 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分析 48一、 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时各自面临的难题 48二、 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49三、 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 51第七节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特点 54一、 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操作风险高 54二、 机构规模小、机制不健全,内部人员控制风险大 54三、 服务对象较特殊,信用风险较高 55四、 监管压力加大,监管风险高 55五、 受国家扶持力度影响较大,政策风险高 55六、 经营成本较高,盈利风险大 56第八节 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对策 57第九节 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59一、 严格市场准入条件,避免资质较差的金融机构涌入 59二、 加强风险控制能力,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 59三、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60四、 完善监管和政策扶持机制,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发展 60第四章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61第一节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61一、 发展优势相对明显 61二、 村镇银行设立由冷变热 61三、 地区分布不均匀,东部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 62四、 村镇银行面临诸多考验 62五、 注册资本规模不断增加 63六、 客户定位中高端 63七、 存贷比过高 64八、 小贷公司改制村镇银行迎来曙光 64九、 村镇银行成银行扩张利器 65十、 民资圈地村镇银行 66十一、 部分村镇银行渐偏离支农轨道暗战县域市场 66第二节 村镇银行特点分析 69一、 村镇银行是银行类金融机构 69二、 村镇银行主要从事小额信贷等业务 69第三节 中国村镇银行面临机遇分析 70一、 农村经济长期看好 70二、 农村资金需求巨大 70三、 优惠政策扶持 71第四节 我国村镇银行面临的挑战分析 72一、 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缺陷 72二、 盈利能力受到限制 72三、 市场竞争实力弱 73四、 政策扶植力度不够 74第五节 部分地区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74一、 当前广东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境 74二、 深圳市村镇银行的经营现状与特点 75三、 贵州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76四、 陕西省村镇银行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77五、 浙江省村镇银行发展概况 77六、 内蒙古村镇银行整体经营情况和特点 77七、 来自江西辖内村镇银行的调查 78第六节 村镇银行的发展趋势 81一、 “控股公司+总分行制”将成为趋势 81二、 村镇银行发展将呈现两极化 81三、 将走机构扩张、谋求上市之路 82四、 风险问题日益严峻 82第五章 我国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84第一节 制约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84一、 社会认知度有待提高 84二、 村镇银行准入门槛过高 84三、 目标定位尚不清晰 85四、 筹措资金困难重重 85五、 政策扶持有待强化 86六、 经营和发展的一些配套措施尚未到位 86七、 金融监管缺乏针对性 87第二节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7一、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87二、 吸收存款能力不强 88三、 贷款风险控制难度大 88四、 结算渠道不通畅 88五、 社会信誉度和认可度低 88六、 专业人才缺乏 89第三节 基于SWOT模型的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分析 89一、 基于SWOT分析的村镇银行 89二、 SWOT战略组合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90第四节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治理结构 92一、 制度背景 92二、 理论分析 93三、 企业类型与治理结构的匹配 95四、 结论 96第五节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风险问题 96一、 信用风险 96二、 流动性风险 97三、 操作风险 97四、 政策性风险 98第六节 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98一、 要求多方着力,积极营造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 98二、 继续大胆创新,不断提高村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99三、 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体制与机制 99四、 完善监管体系,促进村镇银行稳健经营 100五、 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100六、 着力拓展资金来源 100七、 营造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101八、 加强金融手段创新 101九、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02十、 健全风险控制机制 102十一、 积极开展多种业务 103十二、 加强团队建设 104第七节 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104一、 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政策支持力度 104二、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105三、 进一步加快支付系统建设 105四、 适当提高村镇银行单个客户最高贷款额度 105五、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 105六、 统一监管与分层次监管相结合,提高监管效率 106第六章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07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制约因素分析 107一、 村镇银行设立的“发起行”制约 107二、 村镇银行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制约 107三、 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扶持制约 107四、 村镇银行盈利的信贷产品创新制约 108第二节 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分析 108一、 准入制度中的发起人选择面过窄 108二、 存款人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109三、 退出机制缺失 109四、 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较差 109五、 产品同质化与农户认知度低 110六、 地方行政干预 110第三节 村镇银行发展的内部制约因素分析 110一、 发展目标可能偏离公益性 110二、 内部人控制与关联交易 111三、 金融产品与业务创新的风险 111四、 资金来源不足、管理水平不高与人员素质较差 112第四节 村镇银行的政策制约与发展困境 112一、 政策制约与资金规模小 112二、 政策制约与服务功能少 113三、 政策制约与抗风险能力弱 114第五节 村镇银行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分析 115一、 制度和经济层面原因分析 115二、 村镇银行自身原因分析 116第六节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117一、 村镇银行并没有真正深入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三农” 117二、 控股模式单一,导致各方利益主体动力不足 118三、 存贷比高位运行,谨防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119四、 村镇银行相关法规尚不完善 119五、 村镇银行受金融风险影响突出 120六、 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相对较低 120七、 股本分配不合理,优势难以发挥 120八、 法规政策不健全,运营成本高 121九、 社会认知度低,资金来源不足 121十、 服务条件不足,业务难以扩展 121十一、 支付结算渠道不畅 122十二、 加入央行征信系统困难 122十三、 信贷产品和管理方式缺乏创新 122十四、 政策扶持有待强化 122第七节 村镇银行面临六大难题 123一、 大规模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引发的监管难题 123二、 地方政府大规模参与带来的风险隐患 124三、 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与分支机构准入挂钩产生的负面效果 125四、 东西部挂钩造成的挤出效应 127五、 银行主导模式导致的同质弊病 128六、 中小银行大规模设立村镇银行带来的内部管理难题 129第八节 对村镇银行发展中“三农”目标缺失的分析 130第九节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135一、 政策方面的困境 135二、 经营方面的困境 135三、 管理方面的困境 136第七章 现行主发起人制度对村镇银行发展速度的影响及对策 137第一节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其与机会成本的关联 137一、 村镇银行发展缓慢 137二、 经济主体对机会成本的计算是导致村镇银行发展缓慢的主要诱因 138第二节 经济主体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面临主观性的机会成本 139一、 信息不完全导致机会成本的计算具有主观性 139二、 农村金融市场主观性的机会成本 140第三节 银行机构、地区性民营资本和自然人开展村镇银行业务的机会成本比较 140一、 银行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面临的机会成本 140二、 地区性民营资本、自然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面临的机会成本 143第四节 机会成本的主观性降低了现行主发起人制度的功效 143第五节 促进村镇银行加速发展的对策 144一、 放宽政策限制,允许民营资本和自然人成为主发起人 144二、 政府帮助培训合格的小额贷款客户 145三、 为小额贷款提供部分担保 145四、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破除二元社会结构 145第八章 商业银行设立村镇银行子银行的分析 146第一节 村镇银行子银行概述 146一、 定义 146二、 定位 146三、 设立条件 146四、 业务范围 146五、 村镇银行子银行与村镇银行的关系 147第二节 设立村镇银行子银行的优势 147第三节 设立村镇银行子银行的劣势 148第四节 商业银行设立村镇银行的现状 149第五节 商业银行组建村镇银行子银行的合理性分析 149一、 必要性 149二、 可行性 150第六节 商业银行设立村镇银行子银行的风险控制 151第九章 我国村镇银行控股公司的发展与规制 153第一节 我国村镇银行控股公司的合理定位 153一、 村镇银行控股公司的科学界定 153二、 村镇银行控股公司的理性审视 153第二节 我国村镇银行控股公司的发展战略 154一、 村镇银行控股公司的组建策略 154二、 村镇银行控股公司的演进路径 156第三节 我国村镇银行控股公司的监管路径 158一、 初期发展阶段的监管路径 158二、 成熟发展阶段的监管路径 159第四节 我国村镇银行控股公司的法制建设 160一、 村镇银行控股公司的市场准入制度 160二、 村镇银行控股公司的运营监管制度 162三、 村镇银行控股公司的市场退出制度 164第十章 我国村镇银行公司治理分析 166第一节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础性理论 166一、 公司治理的目的 166二、 公司治理的主客体 166三、 公司治理的内容 169四、 公司治理的模式 169第二节 村镇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172一、 组织结构的灵活性 172二、 资本监管的差异性 172三、 业务经营的限制性 174四、 主发起人的特殊性 174第三节 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展开 175一、 优化股权与治理结构是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战略基础 175二、 健全的章程与制度体系是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规范指引 175三、 本土化的市场定位是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经营方略 176四、 有效的内控与合规管理是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安全保障 177五、 主发起行的辅助是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外部支撑力 179第四节 村镇银行公司治理主要缺陷 181一、 主发起人治理缺陷 181二、 董事会履职缺陷 183第五节 强化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建议 184一、 主发起行应承担起对村镇银行的支持、指导和监督责任 184二、 村镇银行应加强经营管理机制建设,实现规范可持续发展 185三、 完善扶持村镇银行发展政策,积极指导村镇银行完善公司治理 186第十一章 中国重点村镇银行机构分析 188第一节 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 188一、 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 188二、 湖北咸丰村镇银行 191三、 北京延庆村镇银行 195四、 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 197五、 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 201第二节 由国有大中型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 205一、 国开村镇银行 205二、 农银村镇银行 208三、 建信村镇银行 211四、 工银村镇银行 214五、 民生村镇银行 218第三节 由外资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 221一、 汇丰村镇银行 221二、 渣打村镇银行 224三、 东亚村镇银行 226第十二章 我国村镇银行风险分析 230第一节 村镇银行面临的风险 230一、 信用风险 230二、 流动性风险 230三、 操作风险 231四、 行业、政策及风险集中的风险 231第二节 村镇银行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 232一、 对主发起人的资格限制 232二、 资金支付渠道不畅通 232三、 较难吸引高素质专业化金融从业人员 233四、 “三农”的天然属性导致信用风险 233五、 经营规模小且存款来源不足导致流动性不足 233六、 内控能力不足导致操作风险加大 234第三节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235一、 信息不对称 235二、 农村经济、金融基础薄弱 235三、 农村金融政策法规不完善 236四、 农村信用制度建设滞后 236五、 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缺乏 236六、 贷款管理制度不健全 237七、 金融监管相对落后 237第四节 防范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对策 238一、 夯实农村经济、金融基础 238二、 完善农村金融政策法规 238三、 健全农村信用体系 239四、 建立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 240五、 严格贷款管理制度 240六、 加强风险内部控制 241七、 加大金融监管力度 241第五节 村镇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及成因分析 242一、 监管风险 242二、 违约风险 242三、 道德风险 243四、 操作风险 243第六节 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244一、 对于发起行层面 244二、 对于村镇银行层面 245第七节 加强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的建议 248一、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248二、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对策 249三、 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对策 250四、 加强行业、政策风险防范对策 251第八节 村镇银行风险的防范对策 252一、 推行大型商业银行与村镇银行合作 252二、 推行村镇银行子银行的组建模式 253三、 找准市场定位,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253四、 提高村镇银行金融服务的科技手段 253五、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254六、 加强贷款风险控制管理 255七、 提高征信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农户信用等级记录 255第十三章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对策与建议 257第一节 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政策建议 257一、 注册资本适度 257二、 加强多方合作 257三、 加强风险管理 257四、 村镇银行的设立应遵循“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 258五、 明确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以实现差异化服务 259六、 应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政策扶持力度 259七、 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260八、 实现机构网点的快速扩张 260九、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60十、 加快网络建设步伐 261十一、 强化信贷产品创新 261十二、 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和引导 261十三、 涉农担保和保险机构 262第二节 破解村镇银行发展内外部约束的对策 262一、 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奠定村镇银行发展的信用基础 262二、 明晰银行产权,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263三、 细分市场与准确定位,展开错位竞争 263四、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贷款信用风险防范 264五、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出台《金融企业破产法》 264六、 适度扶持,强化监管 265第三节 大银行办好村镇银行对策 265一、 明确村镇银行的定位 265二、 突出产品创新和产品设计的重要性 265三、 更加注重实际的风险控制理念和手段 266四、 统一的管理和灵活的经营策略相结合 267第四节 加快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267第五节 推动我国村镇银行建设和发展的对策 270一、 放松村镇银行主发起人的相关限制政策 270二、 实施有差别的地域性优惠和补贴政策 270三、 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支持作用 271四、 严格限制村镇银行的资金投向,坚持支农导向不动摇 271五、 加强对村镇银行的金融监管 272六、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认知度和吸存能力 272第六节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 273第七节 发展村镇银行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275一、 金融发展和二元化市场突破 275二、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和矛盾 275三、 现有村镇银行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277四、 相关对策与建议 280第八节 中国村镇银行发展模式选择 282一、 产权结构方面 282二、 风险规避与市场退出方面 284三、 选址与地区选择方面 284四、 运行模式方面 285第九节 中国村镇银行发展战略选择 285第十节 村镇银行的发展路径选择 288一、 扩大发起人范围,调整村镇银行审批条件 288二、 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高效管理体系 288三、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村镇银行健康发展 289四、 强化信贷产品创新,提升村镇银行竞争优势 290第十一节 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290一、 创新村镇银行设立的新模式 290二、 提高业务盈利水平 291三、 加强与金融同业合作 292四、 加大政策扶植力度 292
图表目录TOC\h\z\c"图表"图表1:2008-2012年中国批准成立的村镇银行数量单位:家 31图表2:2008-2012年中国批准成立的中小贷款公司数量单位:家 32图表3:2008-2012年中国中小贷款公司贷款余额单位:亿元 32图表4:2008-2012年中国中小贷款公司从业人数单位:万人 33图表5:村镇银行SWOT分析 90图表6:村镇银行控股公司设立途径示意 155图表7:村镇银行控股公司股权交换过程示意 156图表8:脱壳设立纯粹型农村金融控股公司过程示意 157图表9:2009-2012年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189图表10:2009-2012年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统计 189图表11:2009-2012年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变化 189图表12:2009-2012年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偿债能力统计 190图表13:2009-2012年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偿债能力变化 190图表14:2009-2012年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运营能力统计 190图表15:2009-2012年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发展能力统计 190图表16:2009-2012年湖北咸丰村镇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193图表17:2009-2012年湖北咸丰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统计 193图表18:2009-2012年咸丰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变化 194图表19:2009-2012年湖北咸丰村镇银行偿债能力统计 194图表20:2009-2012年咸丰村镇银行偿债能力变化 194图表21:2009-2012年湖北咸丰村镇银行运营能力统计 195图表22:2009-2012年湖北咸丰村镇银行发展能力统计 195图表23:2009-2012年北京延庆村镇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195图表24:2009-2012年北京延庆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统计 196图表25:2009-2012年北京延庆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变化 196图表26:2009-2012年北京延庆村镇银行偿债能力统计 196图表27:2009-2012年北京延庆村镇银行偿债能力变化 197图表28:2009-2012年北京延庆村镇银行运营能力统计 197图表29:2009-2012年北京延庆村镇银行发展能力统计 197图表30:2009-2012年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199图表31:2009-2012年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统计 199图表32:2009-2012年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变化 200图表33:2009-2012年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偿债能力统计 200图表34:2009-2012年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偿债能力变化 201图表35:2009-2012年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运营能力统计 201图表36:2009-2012年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发展能力统计 201图表37:2009-2012年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203图表38:2009-2012年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统计 203图表39:2009-2012年长兴联合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变化 204图表40:2009-2012年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偿债能力统计 204图表41:2009-2012年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偿债能力变化 204图表42:2009-2012年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运营能力统计 205图表43:2009-2012年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发展能力统计 205图表44:2009-2012年国开村镇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206图表45:2009-2012年国开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统计 206图表46:2009-2012年国开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变化 207图表47:2009-2012年国开村镇银行偿债能力统计 207图表48:2009-2012年国开村镇银行偿债能力变化 208图表49:2009-2012年国开村镇银行运营能力统计 208图表50:2009-2012年国开村镇银行发展能力统计 208图表51:2009-2012年农银村镇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209图表52:2009-2012年农银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统计 210图表53:2009-2012年农银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变化 210图表54:2009-2012年农银村镇银行偿债能力统计 210图表55:2009-2012年农银村镇银行偿债能力变化 211图表56:2009-2012年农银村镇银行运营能力统计 211图表57:2009-2012年农银村镇银行发展能力统计 211图表58:2009-2012年建信村镇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212图表59:2009-2012年建信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统计 213图表60:2009-2012年建信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变化 213图表61:2009-2012年建信村镇银行偿债能力统计 213图表62:2009-2012年建信村镇银行偿债能力变化 214图表63:2009-2012年建信村镇银行运营能力统计 214图表64:2009-2012年建信村镇银行发展能力统计 214图表65:2009-2012年工银村镇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216图表66:2009-2012年工银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统计 216图表67:2009-2012年工银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变化 216图表68:2009-2012年工银村镇银行偿债能力统计 217图表69:2009-2012年工银村镇银行偿债能力变化 217图表70:2009-2012年工银村镇银行运营能力统计 217图表71:2009-2012年工银村镇银行发展能力统计 217图表72:彭州民生村镇银行 218图表73:2009-2012年民生村镇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219图表74:2009-2012年民生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统计 219图表75:2009-2012年民生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变化 220图表76:2009-2012年民生村镇银行偿债能力统计 220图表77:2009-2012年民生村镇银行偿债能力变化 220图表78:2009-2012年民生村镇银行运营能力统计 221图表79:2009-2012年民生村镇银行发展能力统计 221图表80:2009-2012年汇丰村镇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222图表81:2009-2012年汇丰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统计 222图表82:2009-2012年汇丰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变化 222图表83:2009-2012年汇丰村镇银行偿债能力统计 223图表84:2009-2012年汇丰村镇银行偿债能力变化 223图表85:2009-2012年汇丰村镇银行运营能力统计 223图表86:2009-2012年汇丰村镇银行发展能力统计 224图表87:2009-2012年渣打村镇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224图表88:2009-2012年渣打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统计 225图表89:2009-2012年渣打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变化 225图表90:2009-2012年渣打村镇银行偿债能力统计 225图表91:2009-2012年渣打村镇银行偿债能力变化 226图表92:2009-2012年渣打村镇银行运营能力统计 226图表93:2009-2012年渣打村镇银行发展能力统计 226图表94:2009-2012年东亚村镇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227图表95:2009-2012年东亚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统计 228图表96:2009-2012年东亚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变化 228图表97:2009-2012年东亚村镇银行偿债能力统计 228图表98:2009-2012年东亚村镇银行偿债能力变化 229图表99:2009-2012年东亚村镇银行运营能力统计 229图表100:2009-2012年东亚村镇银行发展能力统计 229版权申明本报告是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的研究成果。本报告内所有数据、观点、结论的版权均属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拥有。未经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全文或部分形式(包含纸制、电子等)传播。不可断章取义或增删、曲解本报告内容。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对其独立研究或与其他机构共同合作的所有研究数据、研究技术方法、研究模型、研究结论及衍生服务产品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和擅自使用。本报告及衍生产品最终解释权归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所有。免责声明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认为可靠,但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对这些信息本身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尽管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相信本报告的研究和分析成果是准确的并体现了行业发展趋势,但所有阅读本报告的读者在确定相关的经营和投资决策前应寻求更多的行业信息作为依据。读者须明白,本报告所载资料、观点及推测仅反映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于最初发布此报告时的判断,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可能会在此之后发布与此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观点和推测的报告。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法律责任。村镇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村镇银行概念与性质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目前农村只有三种金融主体:1、信用社,2、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3、中国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农村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垄断状态,没有竞争,服务水平就无法提高,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改革的出路,就是引进新的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村镇银行还可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村镇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村镇银行成立与发展背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在准入资本范围、注册资本限额,投资人资格、业务准入、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资格、行政审批、公司治理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其中,最重要的突破在于两项放开:1、对所有社会资本放开。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都可以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2、对所有金融机构放开。调低注册资本,取消营运资金限制。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0万元;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0万元。在乡(镇)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万元;在行政村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万元。放开准入资本范围,积极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以下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新设银行业法人机构总部原则上设在农村地区,也可以设在大中城市,但其具备贷款服务功能的营业网点只能设在县(市)或县(市)以下的乡(镇)和行政村。农村地区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新设立的机构,其金融服务必须能够覆盖机构所在地辖内的乡(镇)或行政村。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经历了多次的重大改革,目前逐步形成了由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体制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1、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我国现代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围绕政府要求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这一中心而展开,分别包括农业银行改革与转型、农村信用社改革、农业发展银行建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出现、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建设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等。目前初步建立起一个力图适应“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雏形,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九类银行业金融机构。而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最醒目的变化,无疑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和扩大。2006年底,银监会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实行“资本”和“机构”放开,在四川、吉林等6省(区)试点允许开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试点范围已扩至全国。而且,各地金融机构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针对农村市场实际开展信贷产品创新,主要是信用贷款创新、担保方式创新、联保贷款创新、保险种类创新等几个方面,是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产品和业务创新。其中的担保方式创新正是国家近年来在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成就,央行和银监部门鼓励金融机构因地制宜探索扩大户和农企抵押品范围。各地相继推出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地和水域滩涂使用权、草原承包经营权、应收账款、股权、仓单、订单、存单等,作为贷款担保抵押物。其中,以林权抵押贷款社会影响较大,在福建、辽宁、江西、浙江等重要林区发展迅速。中国农村金融需求现状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户对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信贷需求愿望强烈。近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小型农机具下乡等活动,让大部分农民欣喜若狂。目前,许多农民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引发较为强烈的购买小型农机具以及汽车摩托车的愿望,而国家推出的一系列下乡活动,可谓正中下怀。但欣喜之余,部分农民也表示了忧虑,主要是这些农机具包括汽车等下乡产品价格较高,依靠自身积累根本无法购置。因此,他们衷心希望,国家还要出台相关的消费信贷措施,在进行“农机具下乡”、“汽车下乡”的同时,让消费信贷也跟着下乡,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要积极开办农村消费信贷业务,支持农民购买农机具和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中高档耐用品等。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根据国家政策和农村市场需求,设计适销对路的信贷产品,如目前针对国家提倡的“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等,在充分调查和风险控制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信贷产品,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丰富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刺激农村消费,进一步拉动内需。2、农地生产经营贷款需求增加。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村种植大户不断涌现,大规模的农地经营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生产经营的信贷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大。这就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方式上也应该有所改变,即在做好小额贷款的同时,借助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型产业发展,支持农村龙头企业,引导推行“业主+农户”、“订单+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合理引导农村经济向新型产业化发展。同时,对于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信贷额度和利率上应加以倾斜,依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加工、运输、服务等产业的发展。3、专业合作社贷款需求明显。目前,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农村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中国银监会已同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与当地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联手,对辖内农民专业合作社逐一建立信用档案。作为农村金融部门,在信贷政策上,要区分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差别化的针对性措施,重点支持发展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品牌效应高、服务能力强、带动农户多、规范管理好、信用记录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产品特色优势明显、组织运行顺畅、经济实力较强、服务功能完备、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联保贷款等方式。对信用评价较低的专业合作社,则通过限制信贷投放的方式,促使其尽快纠正失信行为,消除失信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重建经营信用,以便尽早纳入农信社的支持范围,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同时要扩大“三农”贷款利率优惠幅度,制定利率优惠政策,减轻社员筹资成本,支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4、加快发放农民工创业贷款。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引导农民工重新就业创业已成为当地政府和金融部门的主要任务。目前,正值农民工创业的最佳时期,一方面,国家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等,都为农民原地创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对金融需求率高和对短期流动性资金需求大的特点。对此,农村金融机构在考虑成本和安全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乡镇金融服务网点,根据农民工回乡创业金融需求的新特点,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的评级授信制度,开发适合农民工创业的金融服务新产品,如“农民工创业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妇女创业贷款”等,开办多种抵押贷款和同一区域、行业、优质民营企业联保互保贷款,尽量满足农民工创业资金多样化的要求。积极推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小额贷款,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增强农民在劳务市场就业的竞争能力。5、有效增加农村商品流通贷款。目前,农村生产经营逐步向两个方向分化,形成以生产和经营为主的两大群体。一部分农户已经远离农田,主要依靠农产品收购和经营其他产品,如开办连锁店、小百货、小超市、物流站等小商业为生,在他们的带动下,形成了一个个农村集贸市场和商品集散地。农村商业的发展,既加快了商品流通,活跃了农村市场经济,又增加了就业。但该类经营一般投入较大,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较大,农村金融部门应通过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以及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服务,来满足该部分人员的金融需求,支持农村非农产业发展。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需求较强。2012年冬春以来发生的持续干旱,给脆弱的农业生产敲响了警钟,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政府和农民纷纷加大了对标准化农田、打井、修路、修渠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但这部分投资数额大,回报期长,除农民集资、政府补助外,还需要农村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中国村镇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为扶持“三农”,中央决定在国内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组建村镇银行,是目前条件下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也是最有效的资源调节配置手段。
我国的村镇银行是从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模式借鉴过来的。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又称作“穷人的银行”,它的宗旨是“给诚实勤劳的农民一点发展的启动资金,圆他们一个创业的梦想”。通过调查和管理体系的配套,征信体系的建设,邻里之间的担保,运作得相当成功,被联合国评价为当今世界上能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最有效的模式。国家组建村镇银行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帮助广大农民通过创业发展、增加收入,拉动内需、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出口不畅,造成产能过剩的大问题。村镇银行是帮助农民创业致富最急需的新型金融机构,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能让广大农民通过创业或就业加入特色产业链、充分分享新农村建设成果最有效的载体,也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改善民生、拉动内需强劲增长、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引擎。
2006年12月,银监会放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2007年
3月,首批村镇银行在国内6个首批试点省诞生。2007年10月,银监会宣布试点从6个省扩大到31个地区。2007年12月,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开业。2007年12月,国开行作为主发起人组建的村镇银行挂牌。2008年
8月,农行发起在湖北内蒙古同时成立村镇银行。2008年
9月,中国民生银行发起的村镇银行在彭州开业。2008年10月,全国共开设的村镇银行已经达到20多家。2011年5月,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截至2012年村镇银行全国已经增长为799家。
村镇银行设立中各相关方动机分析村镇银行是中国银监会对银行业支农支小的一个比较科学的制度安排。在村镇银行设立过程中,各相关方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设立(或参与设立、推动设立)村镇银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昭示了各相关方办村镇银行的动机是否纯正。本文结合自己实践体会,分别从国家层面、省地县银监部门、县级政府、主发起银行、企业股东、自然人股东等方面,对设立村镇银行的动力源做一个分析,以求对优化决策有所启示。1、国家层面:村镇银行是有效支农支小的现实选择。与传统的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相比,村镇银行制度设计有两个明显特点:1、由主发起银行对风险“买单”,把可能形成风险的“包袱”从政府手中转到了市场手中;2、法人层次下移到县镇一级(设立地市级的总分制村镇银行属例外情形),经营方向主要是面向县以下区域。主发起人制度刺激了先进银行向县以下区域传播经验,可带来“母子”联动、资源互补、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的良性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确保风控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经营面向县以下的制度则避免了大银行常常会陷入的三农“抽钱机”角色,可做到取之于农,用之于农。通过“母行”的帮助和一体化资源整合,村镇银行可在优化盈利模式的同时,确保支农支小,从而走出一条以外补内(以区域外盈利补区域内支农支小的不经济)和以非补贷(以存放同业等非利息收入补支农支小贷款投放不足带来的潜亏)的商业、可持续之路。2、省地县银监部门:政绩、寻租、责任。目前村镇银行监管格局是省级批筹建(地市级村镇银行西部由省级批,中部由中国银监会批),地市级批开业,县级负责日常监管。其动力源可概括为三点:1、政绩需要。上级有推进计划,辖区内办了多少村镇银行是要纳入考核的;2、寻租需要。审批就是权力,由于村镇银行面向民营资本开放,更加具有设租寻租的土壤;3、责任使然。也确有相当多的优秀监管干部,为了三农发展和有效控制风险,在一腔热血两袖清风地推动村镇银行建设,他们,是忠实执行村镇银行政策的功臣,是改写农村金融版图和激发农村金融活力的真正的脊梁。3、县级政府:“钱袋子”抑或“净化器”。许多省份省、地、县三级都设有金融办或类似部门,对村镇银行予以了诸多关注。分析其动力,不外乎两条:1、希望有个“钱袋子”可自主支配,类似地方融资平台,这当然是错的,其结果必然是不正当行政干预和政府主导型的风险积聚;2、希望村镇银行成为改善当地金融生态的“净化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取之于县,用之于农,促进金融事业进步和三农金融服务的落地。是把村镇银行视为“钱袋子”,还是视为“净化器”,决定了银政关系的和谐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行未来发展的科学度。4、主发起银行:另类发展和战略深化。村镇银行的主发起银行大多为小型银行,大银行缺乏足够动力,事实上也不具备优势。对小型银行来说,主要基于两类想法:1、把设村镇银行视为一种有效发展的手段。与传统的设分支机构相比,村镇银行可视为子公司,风险小,门槛低,可称为另类发展。子公司和分公司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当然值得尝试。2、考虑自身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的深化。小型银行大多做小客户、小业务,把在城市积累的经验向县以下区域去复制,是十分自然的逻辑延展。小型银行大多是近十余年来从市场中打拼出来的,比大银行更具有市场性,村镇银行从股权到业务再到风险模式和商业模式都洋溢着市场化的气息,最对小型银行的胃口。盲目的批评小型银行打村镇银行旗帜走曲线扩张道路是错的,应当坚信,确有相当多的小型银行,在对待村镇银行这件事上是充分进行了战略考量的。5、企业股东:“钱柜”、事业助推器或社会责任平台。有的企业股东是为了造一个“钱柜”,为自己洗钱和融资提供方便,这一类是必须坚决摒弃的;还有的是为了推动产融结合,通过与银行合作推动自己的事业迈上新台阶,比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这方面就大有可为;第三类企业股东是为了把钱用的更有价值,通过村镇银行这个平台,表达自己服务社会、倾心三农和中小企业的神圣社会责任,这当然是一种至高境界。当前,要严防视村镇银行为私人银行的错误观念,严格审查股东之间关联关系,严格坚持有关股权比例规定,确保主发起银行对村镇银行的主导权。6、自然人股东:炫富、收益或控制。自然人投资入股村镇银行相当多的是为了炫富,显示自己有钱,有社会地位。有的村镇银行资本金超大,与当地经济水平极不匹配,根本不考虑股东回报,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炫富,似乎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县设300万、镇设100万的最低资本金规定反而成了笑谈。也有的自然人纯粹为了收益。投煤炭可暴利,却不长远,投银行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对更稳健一些。当然也有极个别的自然人,抱着强烈控制欲而来,想法设法要加大或明或暗的股权占比,对日常经营还要强行参与或干预,总之要自己说了算。这最后一类动机是必须“明辨之、审问之”的,必须坚决阻挡在股东资格准入的大门之外。村镇银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村镇银行的成立条件设立村镇银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符合规定的章程。
2、发起人或出资人应符合规定的条件,且发起人或出资人中应至少有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
3、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4、注册资本为实收货币资本,且由发起人或出资人一次性缴足。5、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6、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
7、有必需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8、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村镇银行的组织方式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可依照《公司法》自主选择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选择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形式的,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设立;选择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形式的,采取发起方式设立。根据《银监会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如果主发起人设立10家(含10家)以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允许其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总部;如果主发起人设立30家(含30家)以上,允许其探索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控股公司;西部除省会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区和中部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以地(市)为单位组建总分行制的村镇银行。由此可见,国家已经开始从村镇银行的组织形式方面考虑成本规划和区域差异等问题了。村镇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可以开展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中长期贷款、结算、贴现等银行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但是各地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业务,部分村镇银行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开展了多项业务。吸收各种资金入股,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从最先试点的村镇银行来看,90%以上都有企业法人或者自然人参股,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单独设立的村镇银行很少。社会资本参股村镇银行的比例平均超过50%。村镇银行层级简单,贷款审批程序便捷。村镇银行业务办理的一大优点就是决策链条短,如果申请办理贷款,从申请到审核调查进而批准,过程顺利的话一般不超过5天,这是传统商业银行无法相比的。推动农村金融正规化,促进农村金融竞争。村镇银行的设立是我国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一环,广泛活跃于民间的金融合作组织、小额信贷等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合法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按照规定,村镇银行利率下限为央行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上限不得超过央行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4倍。在农村市场,村镇银行一般面临着和农村信用社竞争的局面,因此,虽然建议按照当地农信社的利率制定村镇银行的利率,但是面对强大的竞争者,村镇银行的利率一般会低于农信社,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村镇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1、村镇银行的优势
村镇银行作为面向农民、扎根农村的新型金融机构,市场定位明确,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村镇银行背靠商业银行大股东,它的发起人实力雄厚。村镇银行的设立条件之一就是要有一家公司治理良好、内部控制健全有效、经营业绩好的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行。村镇银行能够吸收、利用发起行的管理技术,合理移植管理制度,防范经营风险。村镇银行准入门槛和注册资本要求低,机制灵活,股东的权利义务清楚,产权明晰。治理结构上,它是正规的股份制银行,实行独立核算的一级法人治理结构,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强化银行管理体制,决策链条短。村镇银行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在服务方面反应速度快。业务上接受银监局的直接监管,摆脱了地方政府的操控,独立性强,内部控制到位、资源配置合理。经营管理模式灵活,它具有发放小额农村贷款的功能,能够针对特殊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发展潜力上,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突出“简便、灵活、高效”的特点,注重中小规模贷款质量,未来盈利能力强。2、村镇银行的劣势
(1)
缺乏稳定的存款来源。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没有任何的客户基础,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农户对其缺乏信任。与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大打折扣,吸收存款的难度大。(2)村镇银行规模小、网点少、资金实力不足、现代化手段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缺乏吸引力。业务开展上,村镇银行受到农村经济环境和开放程度的制约,缺乏规模效应,业务范围有限,盈利空间小。所提供的金融产品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农村多层次的金融需求。(3)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村镇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弱势产业——农业,弱势群体——农民,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此外,农村信用环境差,农民的信用和法律意识薄弱。部分农户认为在村镇银行获得了贷款就等于在财政部门拿到了补贴,可不用考虑归还。加之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以信用贷款为主,极易形成信贷的道德风险。村镇银行从业人员少,缺乏高素质的信贷专员,管理人员规避风险意识淡薄,配套设施不齐全,科技利用率低,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3、村镇银行面临的机会
(1)
政策扶持力度大。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提出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境内外的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
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2009年3月银监会表示开设村镇银行目标是2000家,同年财政部出台办法,实行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补贴,为村镇银行扎根农村创造有利条件。(2)新农村建设需要村镇银行。农村资金需求大,农民投资理财的需求增加,但是农村金融供应不足,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商业银行门槛较高,对农村市场辐射较少。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地区竞争不充分且无法根本解决制度缺陷问题。近些年随着国有金融机构撤出农村市场及农村资金的外流,“三农”发展得不到良好的金融支持,农民贷款难,农村中小型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新农村建设对资金需求大.因此,
必须要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新农村建设所需的资金。解决农村金融难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广泛设立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这些因素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4、村镇银行潜在的挑战
(1)面临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竞争压力较大。村镇银行的设立加剧农村金融竞争,目前,
村镇银行最大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但是,随着金融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
竞争格局将面临多元化,
农业发展银行开始逐步实施农业开发性金融战略目标,
其商业性信贷业务的重点主要面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银行将会重返农村市场,
打造县域特色零售银行;
邮政储蓄银行也将争夺农村的市场份额,
从长远看,
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传统商业银行先入为主,具有品牌和信誉优势。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垄断了农村信贷市场。大型商业银行实力雄厚、配套设施齐全、拥有庞大的金融网点、吸收存款有绝对优势。其他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等业务发展快、理念新颖。现阶段村镇银行刚刚成立,
做农村金融工作缺乏经验,
工作成本相对较高,缺乏经验丰富、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金融人才,存在很大的操作风险。(2)结算渠道不畅通。村镇银行目前只有一家乡镇网点,网点越少,客户存款越少,资金约束越大。贷款越少,银行绩效越低,这导致村镇银行的营销成本和业务处理成本高昂。村镇银行金融基础服务体系不到位,支付结算渠道不明确,结算渠道不畅,不仅使客户感到不便,而且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目前,对村镇银行的开户、结算问题,有关部门尚无明确规定,致使其支付结算难。村镇银行还没有直接加入人民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村镇银行自身账户无法在人行开立,不能参加同城票据交换,有的村镇银行只有通过县级农行开户并代理结算。村镇银行目前尚未发行银联卡,银联对村镇银行缺乏差别性支持政策,业务开展有局限。税收政策倾斜力度不够,经营压力巨大。存款保险制度未建立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缺少信誉支持和保障,严重制约了业务发展。村镇银行发展的现实意义1、规范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由于村镇银行准入门槛的降低,原本处于无政府状态的民间资本可以通过投资开办村镇银行被纳入规范的金融系统。这样,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会得到明显的降低。1、规范了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利率,减轻了非正规金融设置过高利率给债务人带来的沉重负担;2、在法律的有效保护下,一旦转换角色纳入正规金融系统,金融产权的保护不再依靠诸如黑社会等非法组织来提供;3、非正规金融市场范围狭小,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分散和转移风险,村镇银行通过吸纳民间资本将风险降低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2、留住了农村的资金,缓解其他金融机构对农村资金的“抽血”问题。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一方面,广大农户和农业生产急需大量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农村合法的正规金融机构供给严重不足。农民不仅贷款得不到解决,而且很大一部分的农村存款被用于农村贷款以外的用途,造成农村资金的流失。最典型的是邮政储蓄,在2006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成立前,其只存不贷的性质就好比一部农村存款的“抽血机”,每年农民的储蓄外流达4000亿元之巨。村镇银行在农村吸纳农户存款,贷给农户支持农业生产,这就留住了一部分农村资金,缓解了其他金融机构对农村资金的“抽血”问题。3、增加竞争,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一个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是多种机构并存,有序竞争的市场。村镇银行的诞生为农村单一的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各市场主体都会想方设法提高服务质量,其结果是农户受益。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分析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根源理论基础金融深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实际利率过低甚至为负,主张放弃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度行政干预,扩大金融体系的规模和容量,并认为非正规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抑制。村镇银行正是放开金融管制,规范民间金融,实现广大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良性竞争的产物。金融成长内生理论认为农村金融制度变革取决于农村经济部门内部金融组织体系的发育程度,非正规金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正规金融强大而被正规金融所取代,简单地关闭或取缔非正规金融只会使民间资本转向低生产力的自我融资方式。一直以来政府是农村金融制度惟一合法的供给主体,致使内生于农村金融需求的非正规金融不能合理的演化,造成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并形成强烈的路径依赖。村镇银行体现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实现了政府推动力与市场内生力有机对接,降低了村镇银行制度变迁的时间成本和摩擦成本,保证了新的制度安排较为彻底的执行。现实根源我国农村长期处于严重的金融抑制之中,被金融供给主体边缘化。大型金融机构从农村撤离,农信社、邮储等金融机构“存多贷少”——占领着农村金融的中高端市场,扮演“抽水机”的角色,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贷款主要依靠民间借贷。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现实及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增加有效供给。国外农村金融实践表明,社区型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是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最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兼具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的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就是要再造“供血”机制,弥补低端市场的空白和中端市场供给不足,解决广大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资金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发挥在金融服务中的催化效应、孵化效应、优化效应、膨化效应、激化效应的作用。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的表现设立地域的偏差设立村镇银行是为了填补农村金融空白,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发展农业。但是,当前的村镇银行表现出“冠名村镇,身处县城”的倾向,大多将其总部设在经济发达的县市一级,管理中心和经营重点也向县城倾斜,未真正在“村镇”落户,其结果造成“城市人不敢存、农村人不方便存”的尴尬局面。客户群定位的偏差面临追求经济利益与小额信贷的不经济性的矛盾,大多村镇银行将客户群主要定位于经营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中型企业,不涉及风险较大的农业生产领域。纵然有少数村镇银行对农户发放贷款,也大都选择“企业+农户”的模式,要求必须有企业为农户提供担保,真正贫困的农户很难获得贷款。此举严重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初衷,农村的资金需求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向同质化经营的竞争者地位演变在供需矛盾极度不平衡的农村金融市场,村镇银行扮演的角色更多应是补充者,而非竞争者。村镇银行完全照搬发起银行的商业模式,会逐渐产生经营的同质化,而不能发挥小银行优势。与其他金融机构争夺优质客户并不能有效扩大农村信贷的供给,只不过是信贷量的转移而已。村镇银行应该探索匹配农村金融需求的措施,认真去甄别和培育存在于广大的农村信贷需求者中的“优质”客户,形成金融共生的格局。倘若村镇银行一味的复制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就会偏差“三农”,再次成为“抽水机”。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的机理分析制度设计的商业性与政策性本身存在冲突村镇银行设立不久,首要是生存问题,若完全按照政策要求,服务“三农”,则可能面临亏损甚至倒闭,立足县城是一种理性选择。当村镇银行面对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的农民,弱质经济的农业、农村经济时,商业性和政策性的矛盾就会凸显,加之农业政策性保险不到位,致使其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很难坚持既定的经营理念,必将逐渐偏离服务“三农”,寻求新的市场定位和盈利模式。若不顾商业逻辑而一味要求村镇银行承担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则会“逼迫”其采取统计报表造假等变通措施。商业银行与小农的信用需求对接的不经济性,村镇银行面临着两难抉择:支农意味着经济效益低,甚至涉及生存问题;弃农有悖于设立的初衷。如何寻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矛盾的协调统一,是关系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三农”自身的弱质性致使风险可控制性弱村镇银行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尽如人意,信用、法律意识淡漠,欠账不还,签字不认,逃、废、赖债之风不同程度存在,致使“惜贷、慎贷”现象普遍化。1、农业产品生产周期长,且面临自然风险及供求变化的市场风险;2、农民对金融、市场知识缺乏了解,投资的盲目性较大,影响贷款投资的获利能力和还款能力;3、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不健全和担保机制的缺失,无法通过有效的补偿机制来弥补贷款损失;4、客户将国家支持政策误读为“救助”,还款意识薄弱;5、村镇银行多以信用贷款为主,极易引发信贷的道德风险,滋生不履行联保担保责任等不良行为;6、经济环境差,工资水平低,缺乏合适的专业人才等。若只是一味照搬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管理模式,那么农户的贷款需求必然得不到满足,何谈服务“三农”。吸存难,头寸不足国外经验表明小额信贷客户达到10000户,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并有可能将借款总成本保持在平均贷款余额的30%以下。在完全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下,资金头寸紧张限制了村镇银行的业务拓展空间:1、身处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居民收入不高和闲置资金有限,加之外流,制约了储蓄存款的增长;2、村镇银行成立时间短,认同度低,甚至被误认为是“私人银行”;3、网点少,覆盖范围小;4、银联入网费用高昂,缺乏汇兑结算等现代化手段,难以获得居民和对公存款等。受软硬件环境条件的约束,难以实现范围经济。作为农村金融新一轮制度变迁标志的村镇银行正陷入传统农村金融中介发展的规模误区中,有可能偏离“支农、支小”目标。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表明村镇银行应当关注自身实力的提升,利用其比较优势,注重追求“做特”、“做优”、“做强”,而不是一味追求规模扩张。优惠政策扶持的缺位村镇银行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理应受到财税、金融政策的关注。当前激励和引导的缺失导致村镇银行支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1、村镇银行正处于发展初期,购建、租赁、装修网点及购置办公用品等支出较大,未享受开办费用补贴。2、资金实力、盈利能力等不能与农信社同日而语,营业税率、企业所得税率、存款准备金率等优惠政策却大多参照执行,甚至还差于农信社。3、补贴额度过低,不足以弥补信贷风险带来的损失。按目前规定“单笔且该户贷款余额总额在5万元以下的小额农户贷款才适用免征营业税、按90%计入所得税应纳税额政策”,而实际5万以下的农户贷款占比较少,优惠政策效应不明显。4、贷款损失补偿机制及农业保险机制不健全等。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的矫正扩大市场准入的主体范围,股权结构多元化1、向民间资本开放“市场准入”,造就一批真正的“草根银行”。试行由一些发展较好的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主发起人,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大股东(持股比例上限为20%)模式。2、探索“发起银行+地方政府”控股模式。即发起银行和当地政府持50%以上股份,然后再吸收若干民营企业股东。发起银行能以较少的出资实现对村镇银行的控制,地方政府也有动力给予村镇银行更多的实质性扶持,并推动其切实为“三农”服务。同时,有助于提高村镇银行的信誉度,解决吸收存款难的问题。3、允许实力雄厚的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引导城市金融向农村发展。加强金融创新,差异化定位1、实施差异化的经营方式。打破主发起行传统信贷思路的路径依赖,借鉴孟加拉和印尼等国小额信贷的实践经验,利用地缘优势和信息优势,错位竞争,通过市场细分、客户细分,量身定做,化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比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嘉峪关景区路灯合同范本
- 助老服务合同范本
- 变压器长期供货合同
- 2024至2030年四轮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间导柱滚珠钢模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桑龙利肝胶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海洋工程除锈刷漆施工合同
- 2024至2030年中国透明塑料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锂电池供货合同条款
- 季节性商品委托储存合同协议书
- 班主任的烦恼如何应对学生问题与家长关注的挑战
- 南京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 半导体ECP工艺特点
- 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题部署会
- 第3课《生命的奇迹》课件
- XXX-工厂制造业绩效考核方案(内含岗位职责及KPI指标)
- 2024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 《史记》 专题练习( 解析)
- 2024年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类社会面临的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工程检测检验
- 旅行社服务采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