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恩阳第二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第二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第二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第二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第二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第二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图中的a、b、c分别表示地球上A、B两条纬线间北半球夏至日、春秋分日和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读图,回答34~35题。34.图中A纬线和B纬线所表示的纬度分别是()A.10°N与20°N

B.20°N与30°NC.0°与10°S

D.10°S与20°S35.当图中A纬线被晨昏圈分割的昼弧与夜弧等长时,则此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影子朝向依次是(

)A.正东、正南、正西

B.正西、正北、正东C.东北、正北、西北

D.西南、正南、东南参考答案:A

B2.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回答下面下列各题。32.与其他沙漠相比,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年均温低蒸发弱

B.山地降水丰富

C.积雪融水丰富

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33.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参考答案:32.C

33.C32.由图文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该地降水稀少,但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说明冬季降雪量较大,春季融雪量大,所以此处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故C项正确。33.积雪覆盖地表,反射率增大,降低地面辐射,进而降低大气温度,减少水汽蒸发,降低了大气湿度;积雪覆盖地表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春季杨尘;积雪覆盖,减小土壤水分蒸发,积雪融化,土壤湿度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故C项正确。

3.下左图分别是滦河流域(117°12′E,40°36′N)附近1990年和2016年不同时期农田灌溉引水工程示意图,右图为漫水坝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5.初冬时节该区域经常大雾弥漫,柳树林挂满树挂(类似雾凇),水汽来源主要是(

)A.甲 B.乙 C.丙 D.丁6.1990年到2016年引水区域植被变化说明了(

)A.流域内降水量大幅度减少 B.上游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C.引水渠水量增大 D.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参考答案:5.B

6.B【5题详解】据纬度判断可知,滦河流域(117°12′E,40°36′N)冬季有结冰期,丙是引水渠,较窄,水汽较少,而甲、乙、丁是干流,水量大;乙处是漫水坝,流速较快不易结冰,反而会产生大量水汽,成为水汽来源。故B项正确。【6题详解】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年际变化较大,但流域内不会长时间降水偏少,A错误;从图中看出1990年到2016年,柳树林和漫水坝都变成了玉米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多,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增长较快,致使滦河干流水量急剧减少,河道干枯,B正确。从图中看出引水渠没有明显变化,C错误;水循环加快会增多洪水概率,D错误。故选B。4.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于2016年10月5日正式通车,该铁路经过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近3000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7.亚吉铁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有()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C.冻土发育D.湿地广布18.亚吉铁路修建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A.拓展中国铁路建设海外市场B.增加埃塞俄比亚的资源出口C.利于埃塞俄比亚生态环境的保护D.促进吉布提港口建设与发展参考答案:17.A

18.C17.由图可知,亚吉铁路的起点在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亚的斯亚贝巴,而终点是在地势地平的沿海城市吉布提,途径地区地势落差大,地形复杂,增加了铁路工程建设的难度,故选A。18.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铁路的修建,破坏了沿线的生态环境,不利于埃塞俄比亚生态环境的保护,故C错误;亚吉铁路是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该铁路的修建有利于拓宽中国的铁路市场,加大对海外的投资,故A正确;亚吉铁路的修建沟通了埃塞俄比亚与外界的联系,有利于埃塞俄比亚资源的出口,同时也促进了吉布提港口建设与发展,带动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B、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故选C项。点睛:本题考查交通建设的区位和铁路修建的意义,意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第一题要根据图中铁路起止点和沿线地形地势特点可以判断该铁路先经过的地区地势起伏大,结合选项可得出答案,由于图中所示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会选错气候湿热;第二题根据铁路建设的意义,结合选项排除,而且铁路建设会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该题目的设问是“不正确的是”,一定要仔细审题。5.三峡大坝坝址位于

A.长江中游

B.湖北省与重庆市的交界处C.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D.我国西部经济地带参考答案:C6.西藏阿里地区多盐湖,湖岸自然结晶了厚厚的盐层。当地居民选择春夏之交到盐湖直接取盐装袋。下图示意当地居民的主要取盐地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推测西藏阿里地区盐湖的主要成因是(

)A.地壳隆升,海水外泄

B.地壳断裂,降水汇集C.河流堰塞,河水汇集

D.冰川侵蚀,积水成湖8.当地居民选择在春夏之交取盐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

B.蒸发旺盛,湖泊水位低C.降水丰富,河流携带盐类充足

D.湖水温度高,入湖取盐便利参考答案:7.A

8.B7.青藏高原地区曾是海洋,后因地壳变动,隆起抬升为高原。西藏阿里地区盐湖的主要成因是地壳隆升,海水外泄,在洼地存留的海水和积聚的冰雪融水形成湖泊。水分蒸发,盐分增加,形成盐湖,A对。地壳断裂、河流堰塞、冰川侵蚀等不是湖泊主要成因,B、C、D错。8.当地居民选择在春夏之交取盐的主要原因是蒸发旺盛,湖泊水位低,盐床出露,易取盐,B对。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A错。位于高原内部,降水少,C错。高原上气温低,湖水温度低,D错。点睛:青藏高原地区曾是海洋,西藏阿里地区盐湖的主要成因是地壳隆升,海水外泄,洼地积水,水分蒸发、盐分积累形成。春夏之交取盐的主要原因是蒸发旺盛,湖泊水位低,盐床出露,易取盐。7.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河流的一段,读图回答沿ab线所作的河床剖面图是

参考答案:A8.右图为我国养殖小龙虾主要分布省份示意图,完成下题。根据右图,推测影响小龙虾养殖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

市场

B.气候

交通

C.土壤

市场

D.水源

交通参考答案:A读图分析可知,小龙虾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气候为亚热带气候,冬季温度温和,适合小龙虾的生长,因此受气候影响较大;我国南方地区对小龙虾的使用较多,因此广阔的市场需求,使得该地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故答案选A。9.下图是“2016年我国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13.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最多与最少的分别是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乙、甲14.从甲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分析,该城市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逆城市化现象

B.经济发展水平较低C.老年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不明显参考答案:13.A

14.A14.从甲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分析,该城市经济发达,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值,人口迁出为主,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逆城市化现象,A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是经济发达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老年人口比重较高,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B、C、D错。10.下图为“我国乌鲁木齐至广州一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年)剖面图”。读图回答7~8题。7.下列关于图中a、b、c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b地比c地太阳辐射更强

B.b地比a地降水变率更小C.a地比c地气温年较差更大

D.a、b、c三地中,c地降水量最小8.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小的原因是该地处于洞庭湖平原,云雨天气多B.乙地处于柴达木盆地,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C.甲地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D.乙地处于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参考答案:7.A

8.D1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参考答案:C12.下图中M、N、P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比重,回答11~12题。11.影响P类工厂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市场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12.对N类工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多

B.工厂布局在我国中西部C.产品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参考答案:11.B

12.C13.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9.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A.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B.风速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10.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C.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D.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参考答案:9.B

10.D试题分析:10.本题主要考查风带、气压带的成因分析。影响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的主要因素是下垫面状况。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面积大起伏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垫面相对单一,海洋面积大。故选D答案。14."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有的还建有供人暂居的房间。廊桥多为木质或石材+木材结构,我国古代廊桥现存不多。下图为我国保存至今的一座古代园林的廊桥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明清时期,下列地区多建有“廊桥”的是A.齐鲁大地

B.横断山区

C.闽粤大地

D.东北平原2.图中“廊桥”的主要功能是A.供人暂居

B.遮阳避雨

C.风景与通行

D.宗教和民俗活动3.我国古代的“廊桥”现存较少,主要是因为A.人为破坏

B.风沙掩埋

C.地震损毁

D.洪水、泥石流冲毁参考答案:1.C

2.C

3.D1."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应分布在人口密集,多雨的地区,明清时期,多建有“廊桥”的是闽粤大地,C对。齐鲁大地、东北平原降水少,A、D错。横断山区人口稀少,B错。2.图中“廊桥”横跨河流之上,主要功能是风景与通行,C对。可以供人暂居、遮阳避雨,但不是主要功能,A、B错。与宗教和民俗活动无关,D错。3.我国古代的“廊桥”横跨河流之上,沟通两岸交通,现存较少,主要是因为南方多雨,被洪水、泥石流冲毁,D对。人为破坏交通线路的可能很小,A错。南方湿润区,风沙天气少,B错。位于板块内部,地震损毁可能小,C错。点睛:"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可遮阳避雨,应分布在多雨的地区。主要功能是桥,应分布在人口密集区,明清时期,多建有“廊桥”的是闽粤大地。桥也是风景。现存较少,主要是因为南方多雨,被洪水、泥石流冲毁。15.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受风、洋面、地形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6.图中区域A.位于我国渤海和黄海沿岸B.波浪能密度北部小于南部C.海域的水深北部大于南部D.海岸线平直处波浪能集中17.关于波浪能A.波浪能不可再生,是新兴清洁能源B.波浪能较稳定,已被广泛开发利用C.北半球比南半球洋面广,能量更大D.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波浪能较大参考答案:16.B

17.D【16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黄海和东海沿岸,A错。波浪能密度北部小于南部,B对。海域深度南部大于北部,C错。海岸线平直地区波浪能稀疏,D错。故选B。【17题详解】波浪能属于再生能源,A错。波浪能稳定性差,受天气、陆地性质等多种因素影响,B错。北半球比南半球洋面小,C错。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受季风影响,波浪能较大,D对。故选D。16.外籍劳工流动是二战以后国际人口移动的新形式。外籍劳工流动方向除了受经济因素影响外,还与距离因素、文化背景、国家政策等因素有关。近年来,日本外籍劳工数量飞速增长,外籍务工者遍布于全国各行各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近年来,日本外籍劳工数量飞速增长的原因是(

A.

经济增长快

B.

旅游业发达C.

工业智能化

D.

人口老龄化(2)日本外籍劳工最可能来自(

)A.

中国、越南

B.

德国、菲律宾C.

美国、印度

D.

中国、俄罗斯参考答案:(1)D

(2)A

(1)日本近年来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龄化严重,劳动力极度缺乏。日本政府不断放宽移民政策,以吸引外籍劳工及企业家,解决本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D正确;日本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较慢,A错误;日本外籍劳工分布于多种行业,不只是旅游业等服务行业,B错误;工业智能化应对劳动力需求减少,C错误。故答案为:D。(2)结合材料,外籍劳工流动方向与经济因素、距离因素、文化背景、国家政策等因素有关,所以最可能成为日本外籍劳工输入地的国家应该是经济欠发达,距离日本较近,劳动力丰富,文化背景与日本相似的国家,例如:中国、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德国、美国、俄罗斯的可能性较小。B、C、D错误,A正确。故答案为:A。17.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读图完成19~20题。19.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20.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政策、劳动力

B.市场、劳动力C.地价、市场

D.政策、地价参考答案:A

B18.下图为中国东部城市某社区2010年的人口流动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从人口流动的年龄结构特征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年青人流失严重

B.裁减社区医疗机构C.增加义务教育学位

D.在原来基础上增加养老院床位参考答案:C19.下图为某国部分地区,读图回答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地气候类型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C20.若在某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4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近地面风向的是(

)①

④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B由于度假村和水库比热容的差异使得白天和夜晚气流运动状况产生了差异,运用热力环流相关原理进行分析。白天,度假村升温快,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水库升温慢,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流从水库流向度假村.夜晚的情况与之相反。符合的是③④。故选B。点睛: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因为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就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就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圈。作用:冷热差异导致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使水平方向出现了气压差,引起水平气流的运动。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季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表现。21.读图1、图2,回答第9、10题。9.图2所示阿勒泰气象站、水文站所观测数据对应正确的是()A.①﹣气温②﹣降水③﹣径流量 B.①﹣径流量②﹣气温③﹣降水 C.①﹣气温②﹣径流量③﹣降水 D.①﹣径流量②﹣降水③﹣气温10.图1所示地区的河湖()A.夏秋季节为丰水期 B.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 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为大量水鸟的越冬栖息地参考答案:9.A

10.C9.【解答】解:当地位于干旱地区,全年干旱少雨,②线较稳定,故为降雨,当地位于北半球,6、7、8月份气温高,故①线为气温,所以③线为径流量。故选:A。10.【解答】解:由径流量曲线看出,夏季流量最大,A错;水汽主要来源于大西洋,B错;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正确;冬季湖河结冰,不可能成为水鸟越冬栖息地,D错。故选:C。22.霾是—种大量极细微的千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大气运动越弱,越容易出现霾。据此完成8-9题。8.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图4种气温垂直分布状况,霾现象最严重的是

9.我国北方地区,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其原因有①夏季地面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②夏季风速大,污染物扩散快③夏季降水多,有利于干尘粒沉降④夏季气压高,多晴朗天气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参考答案:8、C

9、D23.最近英国天文学家报告说,他们在约600光年外的宇宙深空发现了一颗体积仅比土星稍大的恒星,这也是迄今发现的体积最小恒星。该恒星位于A.地月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参考答案:B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600光年外的小恒星位于银河系,B正确。24.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道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5~6题。5.下列关于a、b两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6.为解决该特大城市市区至郊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最为可行的措施是: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行—放射式道路网C.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D.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参考答案:C

B略25.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29.下列有关本州岛东侧洋流对环境影响正确的是A.活跃海陆间的水循环

B.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C.缩小海洋污染的范围

D.对沿岸有增温减湿作用30.明朝郑和下西洋,考虑到印度洋洋流影响,其航行时间最好选择是A.10月出发,6月回来

B.6月出发,10月回来C.4月出发,9月回来

D.8月出发,1月回来参考答案:A

A26.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猪场拆迁潮涌现,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

)A劳动力成本低 B.接近市场 C.交通便利 D.饲料原料丰富19.与南方相比,东北利于养猪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 B.河流湖泊众多,利于排污C.草场广阔,利于大规模放养 D.森林资源丰富,政策扶持参考答案:18.D

19.A【18题详解】养猪业不是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劳动力成本低不是吸引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A错;猪市场在全国,不是本地,市场、交通便利不是吸引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B、C错;东北地区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作物秸秆充足,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饲料原料丰富,D正确。故选D。【19题详解】与南方相比,东北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A正确;与南方相比,东北的河流湖泊少,B错;养猪是圈舍养殖,不是草场放养,C错;养猪利用的是作物秸秆,不是森林,D错。故选A。二、判断题(共10分)27.城市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的风土民情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参考答案:A28.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参考答案:A29.“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描写我国西部的戈壁滩景色。参考答案:A30.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高山雪线不断下降。参考答案:B三、综合题(共38分)31.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海港东南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资料一:见下图。

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资料四: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

。(3)分析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出主要来源及其判断依据。参考答案:(1)是固定的。判断依据: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2)原因:有来自(深层断裂带)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3)各种可能来源:①(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②周边地表水;③本地降水。主要来源: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且与补给水水温较高吻合,说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是主要补给源。(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排除周边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本地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排除降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发现地理问题,结合相关资料获取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探究的能力;考查考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能力。(1)据材料三描述: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判断是固定沙丘(2)冬季不冻,说明有来自(深层断裂带)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3)图中提示该区断层发育;随处内陆地带,高山冰川融水发育了地表径流,并且该区有湖泊形成。故地下水各种可能来源:①(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②周边地表水;③本地降水。根据该区断层发育情况及地下水的运动及蒸发量、降水量的比较关系等可知该区补给水的主要来源是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故判断依据: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且与补给水水温较高吻合,说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是主要补给源。(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排除周边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本地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排除降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22℃时的第一天。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及①②③④四条赏秋路线示意图。(1)概括我国东部地区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基本特征。(2)说明我国东部地区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延伸方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3)描述路线②途经地区的温度带类型及各温度带气温四季变化特征。(4)判断①②③④四条赏秋路线中自然景观变化最显著的路线,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入秋日期等值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入秋时间由北向南依次推迟。(2)方向:大致呈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影响因素:地形。(3)温度带类型:由北向南依次经过温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寒温带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凉而短促;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热带长夏无冬、秋去春来。(或答:温带和亚热带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热带全年高温)(4)线路④。该线路跨越我国地势三大阶梯,地势起伏大,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大;该线路从沿海到内陆,受海陆差异的影响大,自然景观的水平变化显著。【分析】(1)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取。(2)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取,从等值线的弯曲特征探究其成因。(3)本题考查中国的温度带分布。根据中国温度带基础知识回答即可。(4)本题考查中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特征。从每条线路所经过的景观展开分析比较,得出景观差异最大的线路。(1)读图可知,入秋日期等值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2)读图即可得出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延伸方向为:东北一西南方向。根据中国的地形轮廓可以判断,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基本沿中国特殊地形的边缘延伸。尤其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附近,弯曲明显。四川盆地地势较低,日均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入秋较早,因此入秋日期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即较晚的地区),云贵高原地区与之刚好相反,入秋日期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即较晚的地区)。故可以判断影响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延伸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3)我国东部地区温度带由南向北依次是:热带、亚热带、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气温逐渐降低,冬夏温差逐渐加大,四季越来越分明。(4)①线路由南向北从海南五指山到包头,②线路由南向北从广州到漠河,二者都体现了纬度地带性的变化。①线路明显比②短,所经过地区的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