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避险教案_第1页
自然灾害避险教案_第2页
自然灾害避险教案_第3页
自然灾害避险教案_第4页
自然灾害避险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自然灾难避险的训练》课时 授课 计划二○一二至二○一三学年度第一学期第 周 第 页审批意见授课〔试验〕班级授课日期

〔签字〕 年 月 日教 时计 划 实 用一、根本课题: 二、目的要求:1、了解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难有哪些。2、重点把握台风、雷电、地震三种自然灾难的避险的方法。三、重点难点:运用正确思维进展自我训练四、教具与挂图:无分钟班附后

次姓名分数班次姓名分数七、布置作业〔题目及来源八、参考书及教材: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九、课 后回 忆编写日期: 任课教师〔签字:靳宏十授课内容〔附后〕时间 授 课 内 容 师生 设计安排 活动 意图5 一、课堂引入由教分钟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师引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难。由于它给人类的生产 入课题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难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难是人与自然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难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20 二、课讲解分钟 台风〔一〕什么是台风过去我国习惯称海温高于26℃的热带洋面上进展的热带气旋为台风,热教学带气旋依据其强度的不同,依次可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 过程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1989中,要多和等级标准。中国对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的热带气旋,依据国际惯例,举实依据其中心最大风力分为:热带低压,最大风速<8,(<17.2m/s);热带风例,让学8~9(17.2~24.4m/s10~11级,生容(24.5~32.6m/s);台风,最大风速≥12级,(≥32.7m/s)。 〔二〕台风预警信号的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表示2468台风黄色预警信号表示24810台风橙色预警信号表示121012

的常识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1214〔三〕分组争论:台风来了,我们如何避险?尽量不要外出。强劲的台风可能会刮倒建筑物、高空设施,所以各类危旧住房、临时建筑、各类吊机、脚手架、电线杆、树木、广告牌等处都有肯定的危急性,在台风来袭前,危房住户等应快速转移,也千万不要在以上地点避风避雨。要切断霓虹灯、广告牌的室外电源。关紧门窗,如遇玻璃松动或有裂缝,要在玻璃上贴上胶条;不要在玻璃门、窗四周逗留。突遇台风时,速往小屋或洞里躲避,假设无此种场所时应选择没有土崩或洪水攻击危急的安全之处,如高地、岩石下面或森林里。不行贸然淋雨,因为受潮的衣服会夺走体温,造成体力失衡。台风天留神开车。停车不要在树和广告牌下,楼上的花盆、空调室外机也要留意避开。

性钟

〔一〕什么是雷电?

雷电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放电现象。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进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猛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积雨云20公里,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裂开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较简单,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到达肯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电过程中,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猛烈的雷鸣。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剧烈的放电。在雷电放电地点会消灭猛烈的闪光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人们见到和听到的闪电雷鸣。〔二〕雷电的种类及危害直击雷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形成的。直击雷可在瞬间击伤击毙人畜。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令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局部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直接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球形雷球形雷是一种球形、发红光或极亮白光的火球,运动速度大约为2m/s。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急。雷电感应,也称感应雷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雷云与其他部位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形式,沿突出物极快地传播。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四周空间产生快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这种磁场能在四周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造成对人体的二次放电,从而损坏电气设备。

识雷电侵入波雷电冲击波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3×108m/s的绝缘,使高压窜入低压,造成严峻的触电事故。例如,雷雨天,室内电气设备突然爆炸起火或损坏,人在屋内使用电器或打时突然遭电击身亡都属于这类事故。〔三〕预防雷击措施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 入大地而消逝。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 6.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7.雷雨天,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人被其损害。 8.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连续蹬往高处赏识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四周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枯燥的地窖躲避。 9.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假设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10.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20分 地震钟

震〔一〕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球上常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也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别表现形式。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裂开产生的震波,在肯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难一样,是地球上常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难。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猛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峻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集中,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倒塌、地裂缝等次生灾难。〔二〕地震类型■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裂开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90%以上。此次印度洋大地震就属于构造地震。■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振动。火山地震一般7%。■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当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振动。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20分钟

〔三〕地震避险措施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慌张,应依据所处环境快速作出保障安全的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快速跑到门外。假设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马上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快速撤离,以防强余震。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拢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马上躲在课桌,椅子或结实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需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行带头乱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