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道几何概型题的讨论与思考》_第1页
《关于一道几何概型题的讨论与思考》_第2页
《关于一道几何概型题的讨论与思考》_第3页
《关于一道几何概型题的讨论与思考》_第4页
《关于一道几何概型题的讨论与思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一道几何概型题的讨论与思考前段时间,在本市中学数学教师微信群中讨论了一道概率题,题目如下:如图1,已知等腰RT∆ABC中,∠C=图1(1)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M,求使∠CAM<(2)在∠CAB内任作射线AM,求使∠CAM有位老师提出这样的疑惑:“请教各位老师,这道题为什么一个用长度另一个用角度测量?”,也许是问题不够具体,微信群中的讨论并不热烈,仅收到两条有效回复,现摘抄如下:回复一:“第一个是几何概型中的长度之比,第二个是角度之比,问题方向不一样”;回复二:“我觉得应该是研究对象不一样,(1)是点M,它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线段;(2)是射线扫过的面积,类似于一个扇形,半径相同的情况下,面积之比即圆心角之比”.暂时对两条回复不做评价,以上讨论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将这个题目收藏,利用晚自习给自己所带两个班级的学生测试了一下,其中甲班给出了完整的两小题,乙班去掉了第(1)小题,只给出第(2)小题.结果收上来发现效果完全不一样,甲班学生两小题基本上都正确,但乙班效果就差一些.在批阅过程中,发现了乙班同学的三种主要解法,整理如下:解法一:如图2,设AC=BC=1,在线段BC上取一点D,使∠CAD=30°.在RT∆ACD中,CD=AC∙tan30°=33.由条件,点MPA图2解法二:如图2,在线段BC上取一点D,连接AD,使得∠CAD=30°,记事件“∠CAM<30°”为事件A,由条件可知,所有基本事件是以点A为端点在∠CAB内所作的射线AM,经过的角度为45°,而所求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是从解法三:设AC=BC=a,记事件“∠CAM<S∆ACM=P简单的统计了一下,乙班48位同学中选用解法一的有27人,选用解法二的有17人,解法三的有4人.第(2)小题的正确解法应是解法二,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选用解法一,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去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先请三种解法的学生代表将各自解答过程在黑板上板演出来.我:同学们,黑板上三位同学的解法有什么区别吗?底下学生你一句我一句,“方向不一样”、“角度不一样”、“这是与角度有关的”、“这是与面积有关的”.我:这题正确解答是解法二,解法一与解法三是错误的.很多选择解法一的同学激动了,急切的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身将原题完整的呈现出来,让他们仔细阅读这两小题,再进行比较.我继续问:两小题中的随机试验是什么?基本事件又是什么?学生A(解法二):第(1)小题中的随机试验是在线段BC上随机取点,基本事件是线段BC上的点M;而第(2)小题的试验是在∠CAB内所作的射线AM,基本事件是∠CAB内以A为端点射线A学生B(解法一):虽然基本事件不同,但它们之间应该是等价的.因为一条射线AM就对应线段BC上的一个点M你们能帮助B同学将这个问题解释一下吗?此刻,其他同学几乎表现出了和学生B同样的困惑.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在图2中增加了一条线段CE交AB于E、交AD于F,并解释:如图3所示,射线AM与线段CF的交点个数等于其与CD的交点数,同样射线AM与线段CB的交点个数等于其与CE图3学生顿悟,这显然是不对的.学生的困惑看似解决了,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出现相同的错误,值得我去一探究竟,仔细梳理一下,不难发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基本事件的确定失误,概率是建立在随机试验之上,面对一个概率问题,首先要明确其试验条件,知道试验内容,如何去操作,要能够准确把握好试验本质及试验可能的结果.原试题表达无任何问题,题(1)是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M,基本事件是线段BC上的点M,题(2)是在∠CAB内作射线AM,基本事件是∠CAB内以A为端点的射线A其次是“数量关系”的理解有误,课堂上,我通过在图中增加一条线段CE解答了学生B的疑惑,但我心里还是不安的,因为我没有直接回答“为什么两小题中基本事件数量相同,但最后结果不一样?”这一核心问题.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正确理解“数的关系”与“量的关系”.“数”是由度量产生的,具有主观性,可以人为改变.“量”是事物的一种能度量的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不随人的意志改变而改变,是一种测度(长度、面积、体积或角度)关系.学生B认为两小题中的基本事件“数量相同”,这儿的“数量相同”是指在∠CAB内所作射线AM的条数与线段BC上点M最后是对几何概型理解有误,从古典概型到几何概型,从有限到无限,学生对几何概率模型理解重点还是停留在基本事件“个数”上,而非相关测度的“大小”上,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对几何概型中的“等可能性”理解存在偏差.这里的“等可能”意义可以这样去理解:向面积为SΩ的区域Ω等可能的随机投点,设在区域Ω中有一个面积为SA的小区域A,则点落入区域A中的可能性大小与SA经过交流讨论,问题基本解决了,通过这件事,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我们平时的教学是否有缺憾?几何概型相对于古典概型难度较大,而教材上的内容又比较简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试验结果有限还是无限,是不是等可能的.面对随机试验,急于确定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或是其它概率模型,若是几何概型,关注其是与长度、面积、体积还是角度有关.基本上是教给学生一些事实,而思想方法的澄清几乎空白.学生能理解概率是建立在随机试验之上吗?基于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能理解几何概型吗?可能会出现哪些疑点与困惑?我们又该如何去克服?作为教师,是否对所教内容做到了心中有数?是否对自己所教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判断?能否做到在理解教学的基础上对授课内容进行有效设计,并能及时做好反馈与评价工作?我们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在人教A版教材主编寄语中提到“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但什么是数?什么是量?数和量是什么关系?在现行的教材中均无专业解答,很多老师对它们的理解还是有偏差的,亦或没有意识去关注它们的差异,进而导致我们的学生不能正确去研究、分析数量关系.所以,弄清“数量关系”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问题,值得关注,特别是数学专业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对这一问题研究,使我意识到要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专业水平必要性.教材内容安排是否科学?几何概型安排在古典概型之后,这是新增内容.学习几何概型主要是为了解决随机模拟的需要,课标要求仅限于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但受教学条件所限,在平时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不到位,随机模拟试验做的少,这部分内容给人的感觉是为了解决计算而计算,相应的拓展、延伸内容也是围绕几何概型的计算而进行的,学生建立概念体系较困难.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计算概率,个人觉得在现行教材基础上有必要引入样本空间、事件域、概率空间等概念,这样就可以用样本空间、事件域、概率三者去描述一个随机试验的数学模型.对于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