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选择题1.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B.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C.东起辽东,西到临洮 D.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2.关于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西汉前期我国发明了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B.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著有《本草纲目》,后世尊称他为“医圣”C.东汉时期的华佗制成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D.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的质量有所提升3.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某一古代建筑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这个建筑是A.长城B.大运河C.都江堰D.故宫4.明代一位老农收到家书,得知其子在参与长城西起点的修筑。老人的儿子劳作的地方是A.辽东 B.鸭绿江 C.嘉峪关 D.山海关5.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一些科技巨著,其中有一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该部书是(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6.自去年发生新冠疫情以来,医药专家和医学著作备受人们的关注。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7.下图所反映的这部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8.明朝后期,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和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这充分说明A.中国古代科技积淀深厚 B.明朝科技已落后于西方C.科技发展依赖国家制度 D.理论探讨甚于技术发明9.2020年6月7日中国围绕新冠肺炎有效药物研发举行新闻发布会,强调中医药发挥的重要作用。历史上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我国医药学宝库的主要著作是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伤寒杂病论》10.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修整。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A.东起辽东,西起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11.明朝宋应星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本书是指(

)A.《梦溪笔谈》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三国演义》12.下列章节内容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A.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B.孙行者大闹黑风山C.梁山伯义士尊晁盖 D.曹操煮酒论英雄1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搭配正确的是人物代表作历史成就A.司马迁《史记》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B.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李时珍《本草纲目》提出了“治未病”,提倡预防疾病D.徐光启《农政全书》我国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A.A B.B C.C D.D14.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A.颐和园 B.须弥福寿庙 C.长城 D.故宫15.《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物1800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书中还对各种药物进行了重新分类。这突出反映该书A.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B.体现了辨证施治的中医原则C.方便人们查阅医药学知识 D.显示了明朝科技领先于世界二、综合题16.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二:材料三:(1)材料一中唐太宗是通过什么方式让“英雄入吾彀中”的?(2)材料二中图一与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科技发明有关?这一技术发明者是谁?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这一技术的历史影响。(3)中医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材料二中图二人物编写了一部新的医药学著作是什么?(4)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根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进程(部分)朝代内容北魏拓跋宏推行汉化改革,鲜卑人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贵族联姻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360卷经典、多种烹任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明朝长城附近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唐朝时促进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A项正确;西至临洮临洮是秦长城止点,排除B项;东起辽东,西到临洮是秦长城的起止点,排除C项;东起辽东是秦长城的起点,排除D项。故选A项。2.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李时珍的著作是《本草纲目》;东汉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B项正确;ACD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3.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这是长城,它是军事防御措施,世界奇迹之一,秦朝曾修筑长城抵御北方匈奴,明朝又修筑长城抵御北方蒙古,故A符合题意。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开通的人工运河,都江堰是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长城的起止点是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题干中老农的儿子在参与长城的西起点的修筑,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5.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6.C【详解】根据材料“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1596年的百科全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整理总结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本草纲目》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东方药学巨典”,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C项正确;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排除A项;宋应星写成《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排除B项;《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排除D项。故选C项。7.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明代宋应星编纂了《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北朝农书,《本草纲目》是医学著作,《资治通鉴》是史学著作,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8.A【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可知,这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积淀深厚,这三部著作是集大成者,A正确;明朝在传统科技上仍比西方先进,排除B;材料是说这一时期对传统科技进行总结,没有涉及国家制度,排除C;中国传统科技有技术发明但无理论探讨,排除D。故选A。9.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A项正确;明朝宋应星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排除B项;明朝末年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排除C项;《伤寒杂病论》是中医方面的著作,排除D项。故选A项。10.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防御北方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D项正确;AB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11.B【详解】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符合题意;《梦溪笔谈》的作者是沈括,A排除;《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贾思勰,C排除;《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D排除。故选择B。12.D【详解】出自《三国演义》的是曹操煮酒论英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展示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各统治集团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的巨幅历史画卷,宣扬“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和忠义思想,反映了元末社会动荡中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D符合题意;A项出自《红楼梦》,排除;B项出自《西游记》,排除;C项出自《水浒传》,排除。故选择D。13.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D项正确;《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A项错误;我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B项错误;提出了“治未病”,提倡预防疾病的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C项错误。故选D项。14.D【详解】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故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故宫,D项正确;颐和园是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须弥福寿庙没有“太和殿”,排除B项;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而修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15.C【详解】据材料“……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书中还对各种药物进行了重新分类”可知,药物形态图及药物分类的方法,方便人们查阅医药学知识,C正确;《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A错误;“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B与材料无关;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科技已经落后于世界,D违背史实。16.(1)科举制度(2)活字印刷术。毕昇。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本草纲目》(4)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详解】(1)依据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和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发展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从而笼络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2)依据材料二可知,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文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依据材料二可知,图二人物是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明朝时期,李时珍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编写了一部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4)依据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7.(1)文成公主入藏。(2)观点:适当的政策能够促进古代民族交流。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