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4节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4节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4节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4节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4节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了解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层次及类型。(地理实践力),了解中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及作用。(综合思维),了解中国环境管理的政策体系,三大环境管理政策和八大环境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及对国家安全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地理实践力)制定的目的: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是为了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而制定的行为规则,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范、标准等,用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和个人之间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一、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一)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是环境立法的基础和依据。(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我国在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积极务实地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为确保全球生态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三)环境保护法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由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律和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以及环境保护标准等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组成。1.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确立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也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2.环境保护单行法律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或者环境要素颁布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3.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4.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立法机关或地方政府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综合性或单行环境保护法规,如《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5.环境保护标准为了执行各种专门的环境法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是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控制污染物排放行为的法律尺度,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特别提醒](1)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主要是针对全球性环境问题。(2)政府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可以通过确定环境保护方针,颁布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等,强化环境管理。二、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是环境政策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处于第二个层次的“三同步”和“三统一”强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环境政策体系中,第三层次即三大环境管理政策和八大环境管理制度。(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对已经发生的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主要措施包括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二)“谁污染,谁治理”政策1.政策:“谁污染,谁治理”政策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由污染者承担环境治理的责任和费用。2.主要措施有:排污收费制度,即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污染防治;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制度。(三)“强化环境管理”政策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主要措施包括: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环境保护作为政绩考核内容。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予以监督管理。3.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建立集中的污染处理设施,对污染源进行集中控制和处理。4.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向政府申报排污设施和污染物处理情况。伴随我国环境保护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许多环境管理的新政策、新举措不断涌现,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保护红线政策等。未来将逐渐完善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由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管理体系。[图表点拨]从教材第111页图3­24可以看出:(1)由图中内容与箭头指向可知,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是环境政策中的最高层次。(2)由图可知,“三同步”“三统一”在环境政策体系中处于第二个层次。(3)由图还可知,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八大环境管理制度位于第三层次。[特别提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可以禁止一些对环境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建设项目的进行,也可以通过对可行性方案的比较、筛选,把某些建设项目的影响减到最低程度。1.污染限期治理就是对重点环境问题进行限定时间的治理。()2.对污染企业罚款依据的是“谁污染,谁治理”政策中的“排污收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据此完成3~5题。3.环境法制定的依据和指导原则是________中的有关规定()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4.在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规定了国家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5.下列规定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①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②控制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③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④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提示:1.×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它曲解了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含义。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既对重点环境问题作了治理时间的限定,也对治理内容和治理效果作了限定。2.×对污染企业罚款依据的是“谁污染,谁治理”政策中的“排污收费制度”,即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污染防治。3.A4.C5.C[第3、4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和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国家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国际上各国为防治全球性环境问题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不是环境法规。第5题,“控制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来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来自《民法通则》。]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2016年6月7日《柳州日报》报道,柳州市柳南区的骆某因拒缴生活垃圾处置费,结果领到了全市首张拒缴生活垃圾处置费的处罚通知单,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近日对骆某下达了处罚决定,依法对她罚款540元。问题(地理实践力)对骆某征收生活垃圾处置费的依据是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哪条制度?提示:收取生活垃圾处置费可让骆某承担其治理责任,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政策。eq\a\vs4\al([归纳提升])1.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1)最高层次:环境保护基本国策。(2)第二层次:“三同步”“三统一”环境保护战略方针。(3)第三层次:三大环境管理政策和八大环境管理制度。2.贯彻三大环境管理政策和制度政策制度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谁污染,谁治理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强化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据此完成1~3题。1.“排污交易”依据的是________制度()A.排污收费 B.限期治理C.“三同时” D.环境影响评价2.“排污交易”对________类企业有利()A.造纸 B.钢铁C.有色冶金 D.微电子3.“排污交易”是环境管理中的________手段()A.法律B.教育C.经济D.行政1.[第1题,“排污交易”交易的排污权,增加了污染企业的生产成本,类似于征收污染费。第2题,微电子属于污染较少或没有污染的企业。第3题,“排污交易”是通过排污权的“买入和卖出”实现的,属于经济手段。]地理实践力——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昆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于2016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城市临街单位和个人应当做到门前区域无烟头、纸屑、果皮、积水、污渍,无乱涂乱画、喷涂小广告,无晾晒衣物等行为,否则将被处以500元至1000元罚款。2015年8月6日,广西贺州市发生水体镉、铊等重金属污染事件。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表示:“将组织对所有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实行最严厉的措施,确保饮用水源安全。”(1)在对污染企业惩罚的措施中,“罚款”依据的环境管理制度是()A.征收排污费制度B.污染限期治理制度C.“三同时”制度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2)事件发生后,贺州市政府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有()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②谁污染,谁治理③强化环境管理④考核决策者的政绩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A(2)C[第(1)题,“罚款”是对污染企业浪费环境资源的一种惩罚措施,依据的是征收排污费制度。第(2)题,“排查”是“防”,“实行最严厉的措施”贯彻的是“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素养立意]该题组通过对污染企业浪费环境资源的惩罚措施,主要考查了三大环境管理政策和八大环境管理制度。三大环境管理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三项基本政策。“罚款”是对污染企业浪费环境资源的一种惩罚措施,依据的是征收排污费制度;“排查”是“防”,“实行最严厉的措施”贯彻的是“强化环境管理”政策。题组1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甘肃酒泉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属驻酒各单位:为建设一个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城市环境,防止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和《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特制定本规定。据此完成1~3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各条款不能与哪一法中的有关条款相抵触()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C.《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制定的直接依据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3.下列法规是为了方便执行该类《规定》而制定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1.[第1题,《宪法》中的相关条款是制定其他环境法律的依据和指导原则。第2题,“直接”是关键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第3题,该条例是一种专门环境法,为了执行它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题组2中国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4.我国对企业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规定,属于环境保护的()A.战略方针 B.基本国策C.基本政策 D.环境规划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三项基本政策。]读下列材料,完成5~6题。材料一以“人类与湖泊的和谐共存——走向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服务”为主题的第17届世界湖泊大会于2018年10月14日在日本筑波召开。武汉市以世界湖泊大会为契机,制订全市各个湖泊的详细整治方案,出台了《湖北省汉江中下游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限期整治,全面提升湖泊水质环境。材料二2018年3月19日,十堰市环境监察支队执法人员对房县大木厂镇污水处理厂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专项检查,发现该污水处理厂排口出水的氨氮浓度为,,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的排放浓度分别超标4倍、8倍。2018年3月30日,十堰市环保局对该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方武汉碧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通牒其限期整改,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若再次发现超标排放污染物行为,将实施按日连续处罚。5.武汉对湖泊“限期整治”属于________的限期治理()①区域②流域③行业④点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通牒限期整改”依据的是________制度()A.三同时B.排污收费C.污染限期治理D.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5.[第5题,武汉是一个区域,湖泊是流域。第6题,“限期整改”是对排污企业的一种强制措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要求将环保工作切实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是“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体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态势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和根本大计。从战略高度深化对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态势和阶段特征的总体认识,把握大势、顺势而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不断开创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广泛传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着眼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顶层设计、系统决策,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学说的历史性篇章,既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揭示人类史与自然史交融互动、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一般规律,还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特殊运行法则;既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民生观,又从战略高度不断强化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加快形成。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与天地参的崇高追求,素有仁民爱物、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仁爱之心和自然情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受中华传统文化滋养和浸润的中国人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持续生动诠释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新时代中华儿女追求自然财富、生态财富、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的“心经”、生态道德经、绿色发展经。拒绝奢华和浪费,追求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成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主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蹄疾步稳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全面发力又纵深推进、多点突破又突出主要矛盾,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执法督察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增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二是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执法机构、国家公园体制等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三是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生态环境“老大难”问题,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方式逐步培育、渐成常态,生态文明经济体系建设潮流涌动、势不可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今天,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并驾齐驱、比翼双飞。传统重化工业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产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转变成效显著,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速推进,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绿色生态产业化、规模化渐成常态,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高端制造、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加工、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逐步培育,绿色无公害产品深受市场青睐;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加快发展;区域绿色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有所缓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始终饱含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齐民生领域生态产品供给短板,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着力推进颗粒物污染防治,着力推进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取得初步成效;水污染防治、七大重点流域干流沿岸重化工项目有效控制,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全面推开,“河长制”全面推行;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迈开步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始加强,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城乡环境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如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放眼全球,展望未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