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纠纷处理_第1页
因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纠纷处理_第2页
因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纠纷处理_第3页
因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纠纷处理_第4页
因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纠纷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因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纠纷处理

在中国,有很多集体合同。根据中国总工会副主席李玉福同志关于全国总工会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2017年9月下旬,全国集体合同签署464.1万个家庭,员工2.8亿人。”。但实践中因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却寥寥无几。以“履行集体合同+民事案由”这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2014年至2018年3月,可检索到的判决仅44个,其中仅有8个真正涉及集体合同的履行问题。问题在哪里?集体合同没有意义?集体合同得到完全履行了?还是集体合同救济制度存在问题?《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明确提出,“督促企业和职工认真履行集体合同”,但如果没有对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制度,就没有集体合同的认真履行。在此背景下,研究因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争议的处理机制就非常关键了。同时,如本文将阐明的那样,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在深层次上涉及个体意志与集体意志,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如何协调这一集体劳动法领域的根本性问题!这也是本文深度关切之一所在。一、当前立法的基本规则和问题(一)动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从条文来看,履行集体合同争议并没有被纳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受案范围,规定该类争议解决程序的主要是《劳动法》第84条第2款、《集体合同规定》第55条、《工会法》第20条、《劳动合同法》第56条后半句。其中,《劳动法》第84条第2款规定,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工会法》第20条第4款和《劳动合同法》第56条后半句基本延续了《劳动法》第84条的规定,同时在两个方面做了调整:其一,明确提出,“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从字面上看,似乎将《劳动法》上述规定中的“当事人”明确为了“工会”;其二,将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条件,在对仲裁裁决不服之外,增加了仲裁不予受理,填补了一个法律漏洞。(二)集体合同的有效规则单独看上述程序规范似乎并没有太大问题,但“程序法和实体法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必须同时存在,互相依存,表现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1.集体合同的约束力我国现行法关于集体合同约束力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工会法》第20条第4款,《劳动法》第35条第1句、《劳动合同法》第54条第2款第1句以及《集体合同规定》第6条。根据上述规定,集体合同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约束力,其中《集体合同规定》进一步明确该约束力为“法律的约束力”。对如何解释这种法律约束力的属性,我国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其就是合同的约束力,集体合同是双务合同;2.集体合同不约束工会?与上述对集体合同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约束力存在共识不同的是,集体合同对工会和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联合会)是否具有约束力,理论和实践存在不同意见。一种学术观点认为,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或其团体,也即集体合同订立人,受集体合同约束。(三)当前规则的问题1.现行法的规定分析上述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则,可以发现在实体法上,尽管理论上比较主流观点认为,集体合同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规范效力,对工会和用人单位的组织具有合同约束力;但现行法建立的是集体合同约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约束工会的规则。而从程序法的角度看,法律明确规定的是工会可以因履行集体合同提起争议处理。在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问题上,出现了实体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主体与程序法上权利和义务主体分离的现象。这种分离带来的问题是:其一,劳动者能自己提起履行集体合同的争议处理吗?在上述可检索到的涉及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案例中,各方围绕的第一个争点往往就是劳动者作为主体是否适格。2.对履行集体合同争议处理规则的限制程序法和实体法分离进一步导致程序法设计时的困境。《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起草过程中曾引入了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规则,规定了或裁或审的模式,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提交审议的草案中,甚至将此类案件规定为一裁终局。二、工人可以通过遵守集体合同提起仲裁和诉讼劳动者可否因履行集体合同提起仲裁、诉讼问题的分析涉及两个层面。其一,在理论上该问题应如何解释;其二,该理论如何融入现行法框架下。(一)实体法上的保障现行理论和立法承认集体合同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是从规范角度对集体合同效力的说明,而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这种法律约束力就是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实体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法》在多个条文中也明确可以适用集体合同的规定确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一旦法律承认上述实体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则必须通过程序法对其加以保障。“实体法上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如果不经过具体的判决就不过是一种主张或权利义务的假象,只有在一定程序过程产生出来的确定判决中,权利和义务才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体化或实定化。”上述权利和救济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也体现为实体权利享有人和程序法上诉讼权利享有人原则上的一致性。以传统的救济程序———民事诉讼程序为例,“民事诉讼当事人与民事实体上的权利义务主体相一致”。从目前我国的理论和实践来看,认为劳动者不能因履行集体合同而提起诉讼和仲裁的观点,更多并不是因为上述程序法上的理由,而是只看到了集体合同的集体性忽视了集体合同作为个别劳动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来源的地位;而实际上,从理论和其他国家集体合同的实践来看,集体合同最重要的效力就在于其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权利和义务来源。在集体劳动法中,集体因个体而存在,同时并不消灭个体。(二)工人可以通过遵守集体合同而提出争议处理的要求1.现行法及法律规定在上述劳动者可以自己的名义作为当事人因履行集体合同提起仲裁和诉讼的认识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分析该观点能否融入现行法的规则之中。这取决于对《劳动法》第84条第2款、《工会法》第20条第4款、《劳动合同法》第56条后半句的理解。《劳动法》第84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但法律并没有规定此处的当事人是谁。《工会法》第20条第4款、《劳动合同法》第56条后半句虽然规定了“工会”可以其仲裁,但是并不能因此得出只有工会才可以提起仲裁申请。当法律明确集体合同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法律约束力时,当法律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时,该法律规定中的当事人应该涵盖了单个劳动者。《工会法》第20条第4款、《劳动合同法》第56条后半句规定“工会”可以提起仲裁和诉讼,其功能更多是在现行法仅规定集体合同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约束力,并未规定对工会具有效力的背景下,专门赋予工会相应的诉权,而不是在排除单个劳动者的诉权。因此,依据《劳动法》第84条第2款,劳动者可以因履行集体合同提起仲裁诉讼。在现有的法律实践中,司法机关也采纳同样的解释方法来支持劳动者诉讼主体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上述法律规定并未明确排除劳动者关于集体合同履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纠纷的民事权利。综上,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在履行集体合同的过程中损害了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就此自行提起诉讼。”2.现行法中的争议救济当劳动者个人因履行集体合同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时,其所适用的争议解决程序应当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虽然没有规定劳动者个体因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程序,但如果从劳动关系多元协调机制的角度出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适用对象,从字面上看,没有包括因劳动关系而发生的争议;但实际上,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两个术语有时并没有严格区分。在实践中,当事人未签劳动合同而发生的事实劳动关系的解除等争议,毫无疑问被纳入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因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履行劳动合同的争议,实际上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履行劳动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争议。这样一来,上述个体因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完全就可以容入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规则中。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可以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前提下,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方式有两种:其一,单个劳动者申请仲裁;其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7条规定的代表人仲裁。特别是由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对全体劳动者都具有效力,劳动者的诉求更可能是相同的,因此提起代表人仲裁和诉讼可能成为比较常见的现象。三、工会在主张劳动者基于集体合同享有的权利?当根据现行法认为集体合同约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约束工会,但工会可以申请仲裁和诉讼时,最容易得出的结论是工会在主张劳动者基于集体合同享有的权利。但工会为何能主张劳动者的权利?它在诉讼和仲裁中居于怎样的地位?(一)实体法上的诉讼担当说工会不受集体合同约束的理论,必然导致工会是在主张劳动者因集体合同而生的权利的认识。对这种工会通过仲裁和诉讼程序主张劳动者权利的现象,学者们主要通过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担当理论来进行解释。“所谓诉讼担当,即实体法上的权利主体(或法律关系主体)以外的第三人,以自己的名义,为了他人的利益或代表他人的利益,以正当当事人的地位提起诉讼,主张一项他人享有的权利或者诉求,解决他人间法律关系所生之争议,法院判决的效力及于原来的权利主体。”除了上述对其理论正当性的怀疑外,更重要的是实践中,工会的诉权和劳动者诉权的关系如何理顺。在工会提起仲裁和诉讼时,劳动者能否自己提起仲裁和诉讼?如果能,二者处于怎样的关系?如果不能,劳动者对裁判结果不满意如何救济?会不会出现工会不当行使仲裁和诉讼权利的风险?就法定担当本身而言,其在此方面已经充满了问题,(二)工会对劳动者权利的救济工会主张劳动者集体合同权利的问题并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在其他存在集体合同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面临者同样的问题:如果集体合同在实体法上约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程序法上却由工会来行使诉权,通过怎样的法律技术来弥补该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裂隙?或者彻底否定这种主张的可能性?实际上,法律比较考察不仅能展现解决此问题的思路多样性,而且能发现其中不一样的规则背后的规律。在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一个两难的格局:其一,工会和劳动者利益在履行集体合同问题上利益的一致性。对劳动者来说,集体合同可以成为权利来源,落实集体合同就是在实现自身的利益;而对于工会来说,集体合同的履行与否,涉及到作为工会最主要维权工具的集体合同制度的成败以及工会本身的价值实现。“工会对于该诉权也并不缺乏自己的利益。如果一个通过损失惨重的劳动斗争而缔结的团体协议却没有得到遵守,这样直接威胁团体协议自治本身。”1.为第三人利益计算方法的尝试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出现的努力是重新思考集体合同的效力问题。从形式上看,工会主张的是集体合同中包含的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从而导致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分离。如果能论证上述过程中,工会同时在主张自己的权利,则可以避免困境。这种尝试主要体现在在公司团体协议(Firmentarifvertrue562ge),上述理论模式为工会提起仲裁和诉讼提供了正当性基础,同时又不影响劳动者的权益,具有很强的解释功能。但其存在的问题是,其一,在集体合同的用人单位一方并不是单个用人单位而是用人单位联合会等情况下,无法根据集体合同产生工会对单个用人单位的请求权。因为按照合同法的传统理论,合同仅可以为第三人创设权利而不能设定义务。在用人单位联合会签订集体合同的情况下(社会团体协议),单个用人单位也是合同外的第三人,无法直接根据合同产生工会对它的请求权。因此,如果团体协议用人单位一方的主体是用人单位联合会,在德国法的实践中,主流意见否认工会对单个雇主的任何诉权;2.维护集体利益前提下的工会诉权法国劳动法采取了一种和上述思路不同的规则。《法国劳动法典》第C411-11条规定,工会有提出诉讼和应诉的权利。在任何法庭上,工会在关于直接或间接危害它所代表的职业的集体利益的侵权中都可以享有民事原告的所有权利。对确定工会的诉权而言,重要的是确定集体利益的内涵。理论界认为,“不仅是提起诉讼的工会成员被涉及时,只要涉及大量劳动者,就出现‘集体利益’;当雇主(或其机关)的行为方式足以阻吓其他人时,少数或者单个劳动者的情况下也是足够涉及集体利益的”。法国法的上述规则,是从工会维护劳动者集体利益的角度出发进行制度安排。第2262-9条本质上是一种法定代理的现象,“该条款背后的理由是,单个雇员可能害怕单独对抗其雇主或者不足以知悉可以使用的集体合同中的条款”。3.诉讼实施权的特点与法定诉讼担当和诉讼代理不同的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引入了任意诉讼担当模式。“任意诉讼担当是权利主体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赋予他人诉讼实施权,其特点是,它是由原来的权利主体授予担当人以实施诉讼的权能,而不是依据法律的明文规定而获得诉讼实施权。”和法定诉讼担当相比,任意诉讼担当从被担当人的授权中获得了进一步的正当性基础,但任意诉讼担当最大的问题是可能给对方当事人带来风险。因此,在承认任意诉讼担当的过程中,各国和地区都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在德国,“只有被授权人对以自己名义主张权利享有自己值得保护的(但不必然是法律上的)利益时,任意的诉讼担当才是允许的”。4.集体合同对权利主体的约束与上述模式均不相同的是,在瑞士法中出现了一种允许工会提起诉讼,但是限定工会诉权类型的模式。这种诉权设置的基本内容是:其一,工会或工会与雇主联合会可以提起对雇主的确认之诉,确认雇主对劳动者承担有相应的义务;与此同时,“给付之诉的意思决定保留给了单个劳动者。对他来说,通过诉讼主张其请求权的决定权和责任不可剥夺”。在上述模式中,工会或者共同体主张的是集体合同的规范效力,也就是集体合同对劳动者和雇主的约束力。因此,也是一种实体权利主体和程序权利主体分离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工会行使诉权的正当性源自于章程或决议的规定。根据《瑞士债务法典》第357b条的规定,上述确认之诉提起的前提条件是,其一,存在一个社团团体协议;其二,集体合同当事人通过章程或最高机关的决议明确被授权达成共同实施的合意。学者们认为,从这种章程或决议行为中产生的推论是,“在单个劳动者或者雇主属于缔结合同的协会的情况下,其表达了对授予共同体此权利的同意”。(三)促进工会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梳理上述不同模式,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在除了日本之外的大部分国家,工会都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根据集体合同的规范效力享有的权利。但各国都在努力通过各种制度安排防止这种集体利益代表的诉权行使给个别劳动者利益带来侵害。尽管有关具体制度设计形形色色,但也不乏规律性的现象。1.劳动者的意志是工会对自己工会行使劳动者源自于集体合同规范部分权利的正当性在于工会通过集体合同维护劳动者整体的利益,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当主张实体权利由劳动者享有,而程序权利由工会享有时,可能会出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的情况。因此,除了有利于第三人的合同这种认为工会在主张自己权利的理论外,其他理论都在进一步从劳动者的个体意志中寻找工会诉权正当化的根据。这种根据或者表现为维护集体利益前提下的法定代理模式中,劳动者可以反对工会的介入并可以随时自己介入;也可以表现为任意诉讼担当中,劳动者对工会的选定;还可以表现为工会章程或工会决策机关决议中会员的授权意思。完全不顾劳动者意志而授予工会诉权是难以想象的。2.劳动者以工会作为诉讼当事人的权利在工会行使劳动者源于集体合同的权利时,劳动者的诉权是否受影响,取决于工会获得诉权的方式和劳动者意志的关联程度。在任意诉讼担当的模式中,劳动者可个别选定工会作为诉讼当事人,他也可以不选定工会而自己主张权利,但一旦选定,则原则上劳动者不能重复诉讼。在法定代理和章程授权模式中,劳动者个人的意志可能被立法者的意志或工会所代表的集体意志所吸收,因此劳动者依然可以行使自己的诉权,具体表现为本来就自己独立行使(工会介入)、反对之后自己行使(法定代理)或者法律明确保留可以自己行使(章程授权)。3.劳动者意志参与的方式:任意诉讼担当或确认之诉对我国而言,在进行制度完善过程中,其他国家的经验值得关注。上述一般经验表明,类似我国目前直接法定诉讼担当的模式,并不能很好的协调劳动者个人利益和劳动者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无论对工会来说还是对劳动者来说,这种安排都是一种不合理且具有巨大权利行使压力的制度安排。将工会的诉权建立在劳动者意志的基础上,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在进行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应首先考虑我国集体合同的特殊规则。我国集体合同由工会签订,但受集体合同约束的却不仅仅是工会会员,而是企业中的全体劳动者。会员身份和受集体合同约束者并不具有对应性。在此前提下,仅因工会是劳动者利益的代表就赋予工会行使涉及集体合同规范部分权利义务的诉权,更加缺乏正当性基础。这种集体合同约束主体的结构决定了应选择劳动者意志参与最大的工会诉权获取模式。其次应考虑我国工会在代表性方面面临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任意诉讼担当和限定诉权的模式是我国进一步完善工会主张集体合同规范效力部分权利过程中可考虑方向。我国目前的法定诉讼担当以及法国式的法定代理模式都不能获得充分的劳动者意志基础。而第三人利益合同模式,实际上涉及集体合同债权效力中的实施义务问题,而不是在主张劳动者的权利。任意诉讼担当的模式,至少有如下三方面优势:其一,可以从劳动者意志参与中为工会享有诉权获得更多的正当性基础,其二,可以充分发挥工会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功能;其三,可以避免用人单位重复被诉,一旦劳动者选定工会行使诉权,则不得再次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但是如果劳动者没有选定工会,则可以继续独立行使自己的诉权。此外,由于集体合同对全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具有约束力,集体合同由工会签订,因此如果当事人对集体合同条款和内容的理解和适用、对集体合同约束的主体、对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集体合同规定等发生争议,工会可以向仲裁和诉讼机构提起确认之诉,确认有关合同内容的具体内涵、当事人行为是否违反集体合同以及集体合同的适用范围等。上述给付之诉和确认之诉,在结构上有其特殊的要求,并不能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所规定的程序接纳,而是需要通过专门的规则解决任意诉讼担当的授权问题和工会章程以及决议的授权问题。这些程序法和集体合同法的基本规范,需要通过专门的立法来完善。四、工会、个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以上讨论了工会可否主张集体合同中劳动者权利的问题。与此不同的是,工会可否提起仲裁和诉讼向用人单位主张自己对集体合同享有相关权利。分析此问题的前提是,探讨集体合同是否对签订者———工会、单个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联合会———具有约束力。在此,如上所述,我国立法和一种重要的意见持反对态度,认为工会只是合同签订的代表者而不是当事人。这是一种没有工会的集体合同模式。它一方面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