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研读_第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研读_第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研读_第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研读_第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研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研读

三堡学区语文教研组

2013-09-23

第一单元马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特别是要会写写字表里的29个生字及有

关词语。

2.掌握“燕吓撒劲”这四个多音字。

3.掌握精读课文《天马》、《巩乃斯的马》的内容,了解马的象征意

义。

4.背诵积累关于马的成语或俗语、两首古诗及课文《巩乃斯的马》

的2、3自然段。

5.以“马”为话题完成一篇习作。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给课文写提纲笔记。

易错的读音与字形:

苍劲(jing)奔跑(ben)瘦骨(shou)

骁腾惊心气魄临危不惧兼廉旅游局瞬间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一、听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自定10—15个)

二、给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注音,为拼音写汉字

1、龙雀是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又是马的底座,从而使1ing

()空的天马能巧妙地保持平衡。

2、胡马大用()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

轻。所向无空阔,真零()托死生。xiao()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3、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ling()、发chi()、发

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军()见的奇景。

三、你搜集了多少带“马”字的成语呢?想一想,写一写,越多越

好。

马到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马奔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词语填空,在“”上填上适合的词。

体轻―神—兼自—奔——风—动

—首—尾—头—发前—后—淋—尽—

五、模仿写句子,注意带点词的意义,并把它用进你的句子里去。

1、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无论从正面、侧面的哪一个角

度去看,都是极为生动健美的。

2、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既使人

感受到力量,X激发人们的想象。

3、后来研究发现,马足踏的不是燕子,而是龙雀。

六、读下面两节《马背小学》节选,模仿它的格式也来写两节小诗。

清晨,朝霞在马背上闪耀。

夜晚,星星在马背上闪耀。

马背是我温暖的家呀,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的梦是那么美好!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幻想马背插上金翅膀,

驮着如花的草原飞飘,

牛羊像星星在身边闪光,

牧草像绿云在脚下翻波涛。

七、开心阅读

巩乃斯的马

有一次我在新疆巩乃斯草原,碰上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

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盘旋的报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

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暴雨

的冲打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

仿佛分散在所有的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

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脸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

闪电激奋着。马,这不肯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

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集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

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争先恐后,前呼后应,

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

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

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

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裹挟,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

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泻嚣的大河。

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

的空间碰撞、飞溅,画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

网,和雷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都在飞速移动中

展现,几分钟后,暴雨停歇,马群消失,那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一下

不见了。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

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

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

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1.阅读了短文,对暴风雨中马群的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2.再读短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写一写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3.第二自然段用了许多比喻句和排比句,找出来,在比喻句下

划“",在排比句“〜〜”,模仿比喻句和排比句各写一个句

子。写好后,把自己写的句子同课文中的句子同课文中的句子对照

一下,看看是否需要修改。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的词语,并用自己理解的话写

下来。

1)悠然:__________2)瞬间:_____________

3)仿佛:___________4)倏忽:_____________

5)俨然:___________6)罕见:_________

5.给下面的字词注音

巩一―乃____漓______-嘶____缠_____挟______

八、习作

本单元学习了几篇有关马的文章和诗歌,请你以“马”为话题,

自拟题目习作,不少于350个字,请写好每一个字,写完后要认真

修改,找一找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

第二单元奇观

教学重点:

1.积累“我的摘录笔记”里的词语句子,掌握本单元写字表里32

个生字及与生字有关的词语。

2.学会浏览课文:带着问题眼睛随手指扫描指尖左右的文字,快速

阅读,尝试阅读时多角度提问,了解课文内容。

3.背诵课文《浙江潮》及《语文天地》里的读一读。

4.利用搜集到的奇观资料编写探险故事。

5.结合课文中的具体句子认识代词,并能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进一步学习用简洁、明确的词语给课文主要部分的内容写提纲。

易错的读音字形:

一、风号(hdo)浪吼猝(cti)不及防闷(mQn)雷滚动

二、人声鼎沸山崩地裂城郭隔壁近在咫尺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1ingk6nghuxiaodunran1Ing1ue

()()()()

zhalandiyu

()()

、选字填空。(8分)

【漓篱璃】

淋()()笆()江玻()

【峡狭挟】

()窄山()()持()谷

【飘漂瓢】

()扬()泼()泊()洒

【倘徜淌】

()若()徉流()()使

三、将下列词语按近义词和反义词归类。

扩散围绕明丽同意期待虚心反对坚信

疑惑规划环绕集中明艳计划骄傲等待

(1)近义词:(2)反义词:

()——()()-——()

()——()()-——()

()——()()——()

()——()()-——()

四、选词填空。

1.妈妈夸小莉办事很()o(武俄斤果断)

2.老师耐心地()我们o(教训教育)

3.我们要有远大的()o(梦想理想)

4.老师()我们班体育活动开展得好。(夸耀夸奖)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加上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1)王老师年近六十。精力还很旺盛。

(2)小红文化课成绩好。体育成绩也很优秀。

(3)红树林和沙漠里的黄柳一样。它不要肥沃的土质,不要

温室般的环境。

2.先回答病句原因,再把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1)两国领导人热烈地握手。()

(2)怀着激动的心情,发表了个人意见。()

3.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得更加生动、具体。

湖水静得像(),绿得像(),游船从上面滑

过不留一点痕迹。

六、根据内容调整顺序,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于是,他请人在这张弓上雕刻了各种各样的花纹。

C)将军高兴极了,想试一下。

()他用力一拉,没想到,弓断了。

()他很珍爱这张弓,想把它修饰一下。

()古时候,有位将军得到一张射得又远又准的好弓。

()那美丽的图案,看上去非常精致。

1.这段话我是按顺序排列的。

2.将军的做法使我明白了

七、认真阅读短文,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丑菊

这是件有趣的事。我去年种了株丑菊,天天盼着它快开花,因

为我倒要看看享有如此恶名的花儿究竟怎样。可是,事与愿违,它

偏偏跟我过不去,懒洋洋地睡大觉,连花的影子都没有,我气得真

想把它拔了,但没舍得。

今年“五一”,沉睡了一年的花儿忽然打了苞,我高兴极了,

真庆幸没把它扔掉。起初,底狭头宽的绿叶芯中夹了一个绿色小球,

非常小,只有小绿豆那么大。长了几天,花苞就透出了一点黄色,

这时,已有黄豆大小。再耐心等些天,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

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只有铜钱大小,()这

就更显出它的娇小,美丽极了。

我最欣赏的是,到了夜晚,几层花瓣儿便收伞似的自动收拢;

白天,花瓣儿又像撑伞似地张开,而且花面一直迎着太阳,跟着太

阳转,显得非常恭敬。难怪它还有个名叫“状元伞”、“假葵花”呢!

是谁给它起名叫“丑菊”的呢?这我不知道,但我觉得那人太

不公平了。丑菊()不丑,()非常美丽、可爱。由此我

想,人间事物中,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我们在实际工

作中,处理问题不但要知其名,更要究其实。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虽……但……非但……而且……

2.在不理解的词语上方打个“?”,想办法理解它,并选其中

的两个词语解释意思。

:方法:

:方法:

3.概括段意(6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第三段(第4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4.丑菊又名、,它的特点是白天

晚上。

5.这篇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八、仔细观察,把我们学校或家乡的美景写下来。写之前,要先列

个写作提纲。

第一、二单元重难点训练

一、近义词

细微--认真--老练--茂密--栖息--

平静—震撼--浮荡—贫瘠--恐吓--

二、按要求写句子

1.就在遥远的天边,在蓝天与黄沙交界之处,我望见了一汪清粼

粼的湖水(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

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星空

1.默写古诗《马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巩乃斯的马》借助对的描绘,表达了对

__________________的向往与渴求。

3.“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在全文中起了------的作用

4.《浙江潮》这一课中描写浙江潮的句子是:

)这是()的顺序,从

()四个方面来写的。

5.“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这句话的意思是:

第一、二单元综合复习

1.听写一、二单元的生字词

2.注音:

冶炼鞍舞凌空裹挟罕见杜甫骁勇牝牛浙江

3.形近字、音近字

凌()倘()冶()御()惯()伦()

陵()淌()治()卸()贯()轮()

棱()躺()峻()楞()栅()耗()

宛()堪()俊()愣()珊()耗()

碗()湛()骁()魄()撼()

棵()棵()饶()魂()憾()

4.多音字:

载劲燕

吓涨撒

5.有关“马成语

马到成功马不停蹄马马虎虎老马识途

万马奔腾一马当先一马平川伯乐相马

蛛丝马迹人欢马叫车水马龙指鹿为马

千军万马单枪匹马当牛做马马首是瞻

6.有关“马”的俗语

马后炮马大哈马拉松马屁精牛头不对马嘴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是衣裳马是鞍

7.成语接龙

举世闻()副其()事求()非分明()目张()战心惊

气象万千()()()

课文内容我知道

《天马》

1.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标记。

2.用这个中外驰名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

颇有象征意义的:象征()。

3.“不敢肯定”“至少”“在当时”这些词语的表达都相当

准确,同时也传达给读者一种(细致负责的态度)。教学中可以通

过讨论引导学生体会。

4.“天马”的外形特征按照从()的顺序写的。

《古诗二首》比较它们都有什么不同?

1.《房兵曹胡马》()杜甫。作者刻画了雄健之马。前四

句都在描写马的(),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写了()。

有这样的好马,当然可以横行万里为国立功,表现出诗人的情与志。

2.《马诗》()李贺写的,描写的是清冷大气的场面,写

出了静态中的马的苍劲有力,通过()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巩乃斯的马》

1.描绘夏日暴雨下巩乃斯草原上()场面,感

受到马的生命活力与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的融洽。

2.课文第二自然的比喻句主要是第三句话,把奔驰的骏马比

做();比做();把大喊大叫的声音比作()。

《雅鲁藏布大峡谷》

1.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

最深的峡谷一一()o

2.“最”的含义极限,没有可超越的。说明程度极深。“非

常”也是程度深,但不是极限。课文连用7个“最”,反复强调极

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

5《浙江潮》

1.开头一句()总领全文,点示题旨。最后引用

杨诚斋的诗句()概括上文,呼应首句。

2.描写形与色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声势则在

比喻之外又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观潮》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是按照()、

()、()的顺序写出了江潮的奇特壮观。

2.写的有序:潮来时从远()到近(),声音由

()至《().

《红树林》

1.介绍海南琼山的海上奇观:远观:海上奇观(),近

赏:海上世外桃源(),繁殖:“胎生”(随处生长),精神:

()

2.“一株株红树(),褐红色的树干(),

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撑着硕大的树冠”。

第三单元变化

教学重点:

1.积累”我的摘录笔记”里的词语及句子,学会本单元写字表

里22个生字及与生字有关的词语。

2.结合具体的句子认识复指成分,并能进行仿写练习。

3.背诵关于变化的两首古诗《乌衣巷》、《浪淘沙》。

4.结合口语交际完成习作《—变了》。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使用目录查找资料,在目录中勾画出感兴趣的或自己

认为重点的阅读章节。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Nanyizhixinhuanranyixinshengwang

()()()

二、组词

捕()溜()仪()敞()

哺()榴()议()蔽()

判()焕()愧()脑()

叛()唤(》槐()恼()

三、补充并分类

马——成—____危__惧阴_____—气——然一__

一补—得—洋—自—自_顶—一立—

褒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据意写词

1.比喻来的突然,让人防不胜防。

2.面对危险一点也不害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边境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改病句。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改善。

2.江心屿的夜晚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

3.这篇文章的插图,内容真美丽真丰富啊!

4.看那熟练的动作,他大概肯定是个专业运动员。

5.大雁塔附近的曲江游览区风景很美观。

六、关联词。

如果……就……因为……所以……不仅……而且……

宁可……也不……既然……就……要是……就……

1.你跟别人约好了时间,应准时到。

2.他在场上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注意和队友配合。

3.下一场雨,庄稼会长得好。

4.你早意识到,不会耽搁了。

七、排序

()一天,鲁班看见几个孩子在烈日下顶着荷叶玩,很受启

发。

()鲁班一心想为人们做一个既能挡雨又能遮阳的东西。

()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伞。

C)于是,他仿照荷叶,用竹条扎成架子……

()鲁班的妻子瞧着丈夫,说:”要能让它收起来就好了。”

()后来,鲁班想出了好办法,造出了现在这样的伞。

八、阅读回答

画香气

宋朝时,有一次画院考试,画题是一句:“踏花归去马蹄香。”

这句诗句的意思很明白: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归去,由于踩

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马的蹄儿也变香了。

考生们想: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香”呢,

只能闻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真不好画;而这句诗最有意境的,

就是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有的考生画出的,无非是满地

落花,游人骑在马上,马蹄踩着花瓣,却把那个“香”字丢了。

考生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难啊难!怎么办呢?

终于,有个考生灵机一动,画了一幅。画面上遍地开放着鲜花,

游人骑在马上,马儿轻快地扬起一只后蹄,两只蝴蝶追逐着马蹄飞

舞。众人一看,都连连称好。

1.为什么大家连连称好呢?

2.除了用鼻子闻以外,你还能用其他的什么方法感觉到香味

的存在呢?回答得越多越好。

3.如果让你画,你会用什么画面来表现“马蹄香”呢?

4.写出描写香味的词语。

附加题:

出其不意一一翻手为云一一

福无双至一一捡了芝麻一一

-------波又起一一败事有余

----弃之可惜----后无来者

九、仿写句子:

每天清晨,我还是早早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

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地拉起一支优

美的曲子。

十、习作:《家乡的变化》或《我家变了》

第四单元韵味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本单元的生字新词,会写生字表里的22个生字。

2.背诵课文《我喜欢》,并能进行仿写练习。

3.积累古诗《鹿寨》、《乐游原》。

4.欣赏书法作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积累课文中的对联。

6.完成习作,仿照《我喜欢》写写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易错的字形:摇曳隔猴子

易错的音:炽热(chi)淳朴(chun)蕴含(yun)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6分)

cudzheqi1iangneihanyunhan

()()()()

xinkuangsheny1jimdxuanlancaomei

()()()()

xuanyaoshanluanqIngcheyouzhichunpu

()()()()()

二、辨析后再组词。(10分)

旷()寞()燥()诞()夏()

矿()漠()噪()挺()复()

三、按一定顺序排列下列词语。(4分)

1.月周旬季年

2.蝉鸣下雪花开落叶

3.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端午节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闷热郁闷

1.今天,天气(),我和同桌发生了不愉快的事,心情特别

()o

凝视注视

2.我坐在窗口的位置,()着教室门前的玉兰树,陷入美好的回

忆。

3.考试时,监考老师()着同学们的一举一动,整个考场鸦雀

无声。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6分)

1.上课时,同学们听老师讲课聚精会神。

2.这里鲜花的味道和颜色多美丽啊!

3.大家热情地欢迎新同学和他们的行李。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缩句:我喜欢绽开在人们笑颊上的花儿。

2.扩句:桃花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被”字句: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4.改为肯定句: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一点文明。

七、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前面括号里填上顺序号。

(6分)

()我把钢笔交给老师。

()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我在校门口拾到一支钢笔。

()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我,还给我戴了一朵小红花。

()同学们都说钢笔不是他们丢的。

()到了学校,我问同学:“谁丢了钢笔?”

八、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共4分)

只有……才……不但……而且……不管……都……

李源是个优秀的少先队员,他()学习勤奋,

()很爱体育。()有多忙,他()坚持晨

跑。他经常说:“()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将来()

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九、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共20分)

(一)判断正误,对的画“J”,错的画“X”。(10分)

()1.“我喜欢的另一种花儿。”这句话中的“花儿”指的是

盛开的鲜花。

()2.“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

()3.“刹那间、一瞬间、霎时”都是表示时间很快的词。

()4.《我喜欢》是一篇抒情散文。

(二)读《枫叶如丹》片段,回答问题。(10分)

最初的一缕朝阳投进山谷,照到红艳艳的枫叶上,照到莉贝卡

金色的头发上。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掀动快门,留下一张自己很满

意、朋友们也都喜欢的照片。后来有位澳大利亚朋友为那张照片起

了个题目:秋之生命。

也就在那一刹那间,我恍然明白:枫叶如丹,也许由于跳跃的、

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

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得那么真切。北京香山红叶,

自然能使人心旷神怡;若是没有那满山流水般的游人,没有树林中

鸣声上下的小鸟,也许又会使人感到寂寞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1分)

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义词。(3分)

真一一()善一一()美一一()

3.“这一刹那”指的是哪一瞬间?(1分)

4.“我”恍然明白了什么?(3分)

5.澳大利亚朋友为这张照片起了个什么名字?(2分)

十、阅读理解。(共20分)

船过三峡

①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②三峡的山好奇啊!夔(kui)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

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

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③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siming()

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

涛声哗哗响。

④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

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

又好像要掉下来……

⑤啊,百里山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⑥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⑦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

(zdn)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

个神奇的故事。

⑧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

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

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

作了一块岩石。从此,他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

航标。

⑨多美的神女峰,多shdnlidng()的姑娘!我们

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里。(2分)

2.“山巅”的“巅”是()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3

部,除部首外还有()画。(3分)

3.这篇文章第、、自然段的第一句

是相似的,这三段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二是,三是;

全文通过对三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5分)

4.文中的过渡段是,它

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5.文中第二自然段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是:,使用这样的修辞方法有什么好

处o(3分)

6.运用短文中的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仿写一段话,要求写景,

可以使用学过课文中的景色描写的语句,也可以是课外积累的内

容。(不少于40字)(4分)

十一、仿照《我喜欢》写一篇习作。

第三、四单元重难点训练:

一、听写三、四单元的生字词语,

二、读音:

灶zdo旁面庞pdng骨骼g6尾椎zhui下颌h@

脚趾zhi炙zhi烤椭tub圆淤yti泥蒿hio草

挫cub折静憩qi翕xi动草莓m6i炫xudn

耀凤feng凰hudng摇曳ye

三、形近字:

焕()灶()难()庞()澈()遂()

换()肚()稚()宠()撤()逐()

唤()杜(椎()惮()寞()峦()

涣()砾()胳()蝉()漠()恋()、

噪()烁()骼()挫(旷()栋()

燥()莉()俐()铿(矿()砾()

四、积累词语

1.变化的词: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焕然一新

2.有关思考的词:锤炼推敲斟酌琢磨切磋

3.有韵味的词:陶醉心旷神怡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万籁俱

寂赏心悦目

五、根据句子的意思写词语

1.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2.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3.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六、按要求写句子

1.他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缩句)

2.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改成反问

句)

3.补充句子

(),但闻人语响。

夕阳无限好,()o

旧时王谢堂前燕,()o

(),遂令东海变桑田。

蜀道之难,()o

岭头便是分头处,()o

4.仿写句:枫树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风中垂头无语。

我喜欢花,喜欢清瘦的秋菊,浓郁的玫瑰,孤洁的百合,悠闲

的素馨。

七、课文回忆录

1.《这儿,原来是一片村庄》中的“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o

2.《我喜欢》一文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是:

(O)

3.《唯一的听众》中,促使“我”每天清晨到树林里去练琴的动力

是:()

4.《唯一的听众》中“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

好的心灵”的理解是:(“我”的进步与自信都来自老人美好的心灵

和善意的谎言,体现“我”的感激之情。”美好的心灵”指老人宽

容的心灵。)

5.《唯一的听众》中为什么“我”觉得她慈祥的眼睛像''深深的潭

水”的理解是:(因为“我”从老人的眼睛里读出了对“我”的关

心、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的琴技的点滴进步感到欣慰,读出

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我”觉得她慈祥的眼睛

像“深深的潭水”。)

6.《推敲》千古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首诗的

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由他作这两句诗的故事产生了一个典故是

()

7.《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

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字是千

锤百炼得来的。

8.对对子:

杨柳岸山间明月鸟归沙有迹

明月松间照白马秋风塞上

黄菊倚风村酒熟___________________

9.《我喜欢》一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抒情的线索是我喜欢,每

段开头都用()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

段。作者先写喜欢(),再写(),最后写对

()O

八、习作

我得到了()

1.括号里补充合适的词语(如“帮助”“理解”“锻炼”“教育”

等词语)。

2.内容具体,最好记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完后进行自改、与同学

合作修改。

第五单元生命与水

教材分析

《生命与水》是一篇说明文。作者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水的常识: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喝水的意义。说明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道理。

使我们不仅懂得了这些常识,更加懂得水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从

而自觉的保护水资源,为人类更加美好的生存作出自己应尽的义

务。

教学目标

1.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8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粗

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说明文文字

精炼,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

3.理解“水就是生命”,从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懂得要保

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4.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

2.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一、重点内容理解

1、《一个苹果》怎么把苹果没有吃完是因为:大家舍不得吃,

心中都想着身边的战友,都想自己再忍一忍,让战友多吃一点,这

是一种高尚的阶级友情,是无私的奉献精神。

2、我对“水是生命的摇篮”的理解是: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也没有我们人类,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神圣物质。

3、《水就是生命》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介绍了关于水的常识,

水的作用,讲究饮水卫生。说明了人体与水关系非常密切,人类离

不开水的道理。

4、默写古诗《过分水岭》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谖一夜声。《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潮激

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

两首诗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些水的,其中《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

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是用了一个奇妙又贴切的

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一个苹果》:

a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

渴得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

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

b小李: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

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小蓝:他的脸黑黄黑黄的,

嘴唇干得发紫。这些外貌描写突出了他们都需要这个苹果来解渴的

特点。

《古诗二首》

a《浪淘沙》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这首诗向我们描绘了

海上的变迁,告诉世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的。

b《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诗人把西湖比

做西施,无论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总能令人倾倒,表

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

《水就是生命》:

a血液、淋巴液昼夜不停地在体内循环,把氧气和营养运到各

个内脏器官;尿液、汗液又把废物排出体外。这就是新陈代谢的过

程。

b水是高超的化学师,水是优秀的运输兵,水是体温的调节器,

水是良好的润滑剂,水是人体的卫士。

二、练习题

(一)基础题

1、形近字:

溶(溶解)没(出没)审(审问)街(街道)泄(排泄)

熔(熔化)疫(防疫)伸(伸展)衙(衙门)屉(抽屉)

榕(榕树)役(兵役)唾(唾液)惕(警惕)拭(擦拭)

吭(吭气)杭(杭州)捶(捶打)踢(踢球)试(测试)

2、写出近义词

滋润--湿润固执一-顽固奇妙--奇异照顾-一照看

3、补充词语

吐故纳新质优廉价焕然一新奇花异草惊天动地翩翩起舞

若隐若现临危不惧难以置信

(二)常考题

1、按要求写句子

水的作用很大。(改为感叹句)

运输员固执地说:“我不吃,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改为转述句)

如果没有水时刻警惕守卫,怎能把这些“入侵者”清楚?(改为陈

述句)

同志们,我们能够赶走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

苹果吗?(改为陈述句)

2.有关典故成语:围魏救赵破釜沉舟隔岸观火调虎离山

空城计偷梁换柱金蝉脱壳打草惊蛇调虎离山浑水摸鱼

欲擒故纵

3.写水的诗词名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兼葭》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4.带“水”的成语

"水''在头的:水落石出水中捞月水到渠成水火无情水涨船高

水深火热

“水”在二位:细水长流饮水思源浑水摸鱼车水马龙万水千山

滴水穿石

“水”在三位:山清水秀山穷水尽山高水低金沙水拍镜花水月

高山水长

“水”在四位:如鱼得水高山流水落花流水跋山涉水蜻蜓点水

拖泥带水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试卷

基础演练场

一、我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11分)

xunhuantudyeshenyinchenjing

()))

()

fanyuh6ulongxiaohaotugunaxIn

)()

)()

—iz,r*、、

fanlaifuqu

)

二、积累充值卡(巧填词语),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两个各写一句话。

(8分)

烈日()()大()倾()粗()

滥()

应()不()

()熏()燎不言()()()光()

()云密()

三、精挑细选,选择正确的解释打。(2分)

1、莫名其妙①名誉,声誉。②叫出,说出。③名字。

2、喜出望外①看,往远处看。②名望,声誉。③希图,盼。

3、冒名顶替①向外透,往外升。②不顾。③用假的充

当真的。

4、悉心照料①知道。②尽,全。③熟悉。

四、给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4分)

1、()到哪里,我们()不忘记自己的家乡。

2、()不怕困难的人,()能取得成功。

3、()现在条件很好,()不要忘记过去艰苦的岁

月。

4、这家酒店()坚固,()美观。

五、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含“烈”字的词语。(4分)

1、他们争辩得如此(),谁也不让谁。

2、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感情堵住了。

3、为了胜利,他忍住()的疼痛,趴在那儿一动不动。

4、如何穿过敌人()的炮火封锁,这的确是个难题。

六、句子加工厂(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喜欢看一块块平平整整、油亮油亮的秧田。(缩句)

2、我喜欢看秋风里摇曳的芒草。(改为反问句)

3、难道我们能听任这种悲剧重演吗?(改为陈述句)

4、我被他的话语感动了。(改为“把”字句)

5、河谷平原上,黄色的油菜花、紫白色的豌豆花,镶嵌在绿浪翻

滚的青裸地里,好似一幅精美的彩画。(用划线的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判断下列句子是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

1、谁来完成“加工”的过程呢?是口、胃、肝、肾等消化器官。

2、滴滴水珠,涓涓细流,滚滚浪花,滔滔江水,我们永远离不开

水……()

3、倾盆大雨中,大大小小雪亮的珠子从天上撒下,在碧蓝的海

水里沸腾、翻滚,他们在跳跃,他们在歌唱。()()

八、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6分)

1、《过分水岭》的作者是朝诗人o全诗描写

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代诗人的作

品。全诗抓住的特征,描绘了,

表达了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

句用了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九、口语交际。(4分)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你的记

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告示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游乐园

十、阅读。(23分)

(一)巴尔扎克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

一天写十几个小时的文章。

一次,他写一部小说已经()写了一个通宵,可他还没有

停笔的念头,快到中午时,巴克扎克累(leilei)得实在()

不住了。碰巧,有位朋友拜访他,巴尔扎克对他说:“我睡一会儿,

请你过一小时后叫醒我。记住啊,就1小时。”朋友点头答应。

一小时很快就到了。朋友看见巴尔扎克睡得那么香,心想:“他

为了挤(jijI)时间写作,一点儿也不顾及身体,就让他这一

次好好睡一觉(ju6jib。)吧。”于是,这位朋友没有()

把巴尔扎克叫醒。一会儿,巴尔扎克自己醒了,他一看手表,呀!

自己竟然睡了近两个小时。他马上生气了。对着朋友吼起来:“你,

你,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你可知道我已经()了多少时间吗?”

巴尔扎克没等朋友解释,径直走到书桌前,头也不抬地飞快地写起

来O

被弄得尴尬的那位朋友,望着巴尔扎克奋笔疾书的背(beib

ei)影,无奈地摇着头说:“你呀你,真是惜时如命啊!”

1、请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1分)

2、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读音画“。(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勤奋()

拜访()

4、从下面的四组词语中选择一组你认为最合适的依次填入文中

的括号里。(2分)

(1)继续支持耐心延误(2)持续支

持忍心耽误

(3)持续坚持信心耽误(4)继续坚

持忍心延误

5、请把文中的中心句抄下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你的感受。

(4分)

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

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5里外

的村小上学,6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

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

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3个馒头。

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

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

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

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

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

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

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

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①……

我回家时,呆呆地看看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

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了笑,

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Y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

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Y,发3个馒头,一

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

看嘛--一”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5个白中

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

两个呢!”

二Y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②...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

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给画线的字注音。(2分)苦暹()跑午

()捷工分()麦宏()

2、按文章内容填空。(2分)

我在()那天,把学校发的三个馒头

(),母亲用事先

()应付了二Y娘,使我

)O

3、“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从这“一星”,你感受到了

什么?(2分)

4、“我”明明没有拿回馒头,为什么娘对二Y娘说“我”拿回

了馒头?(2分)

5、为什么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2分)

6、文中两个省略号,①表示(),②表示()o

(1分)

A、说话断断续续B、例举省略C、语意未

尽D、行文省略

7、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1分)

A、表示话题转换B、表示声音延长C、表示注释说

明D、表示事项列举

习作练功房

环境保护是全世界的课题,中国环保刚刚起步,存在很多问题。

请你展开想象,设计一种环保产品,或是提几条环保建议。(25分)

要求:

1、写出产品的大致样子、作用、设计的原因和使用的方法;如

果是几条建议,要写清楚提出这些建议的原因及实施的方法。

2、想象合理,语言通顺。

3、字数不少于400字。

第六单元方法

《他发明了什么》

1.课文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是(惠特尼)发明了标准化。标准

化做法的三个好处之间运用了(分号)这三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并列

关系。分号对帮助我们掌握要点很有帮助,比如说惠特尼制造标准

件的好处,用两个分号表明有三个好处。试运用分号说一句话?

2.标准化的意义: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快速大量生产,广

泛使用。惠特尼的发明启发我们,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

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3、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贝尔发明了电话,

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2.《寓言两则》

1、《刻舟求剑》一一(战国)《吕氏春秋》讲了一个人在过江

时剑掉入水中,在船上刻记号等船停下才去捞。讽刺了办事愚蠢,

不知变通的人。告诉我们要跟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方法。

2、《郑人买履》一一(战国)《韩非子》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

量的尺寸,而不相信自己脚的人。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不尊重

客观事实的人。

二、日积月累

挺身而出举一反三一箭双雕气急败坏一饮而尽懊悔不

已小心翼翼删繁就简见微知著

三、练习题

四、按要求写句子

1、今天已经晚了,我就不要去上学了。(改成疑问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