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课题第1课:悠悠老街/共2课
时
1.通过探访活动,了解、感受老街与当地建筑物的文化特点,让学生学习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结构等美术语言,来描绘有特色的历史建筑物。
2.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观察、感受、写生、描绘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
教学目标
察力、鉴赏力、造型表现力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3.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探访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尊重、热爱地方传统
文化的情感。
通过用美术的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描绘,培养学生关注和尊重传统文化的
教学重点
情感。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可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学生: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教学准备
教师:老街图片、范作、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1.谈话导入
(1)悠悠老街,在岁月的沉淀中显露出独特的古韵和浓郁的人文气
息,让我们走进老街,领略它们的特有风采。
(2)对当地风光的了解和欣赏。
欣赏湖州衣裳街、屯溪老街、绍兴老街、西塘老街和南汽水巷,感受
这些老街的风光。
(3)你寻访过这些老街吗?假期里有外出旅游的学生,谈谈到过什
么地方?老街边的建筑物有何明显特色?
揭示课题《悠悠老街》
2.对杭州北山街的文化背景感受。
(1)课件出示:春润庐、新新饭店、秋水山庄、孤云草舍、西湖博
览会博物馆、菩提精舍、等图片,欣赏并了解其建筑风格。
(2)请学生谈谈图片中历史文化建筑的艺术美感。
(3)课件出示:现代建筑图片若干张,谈谈它的形式美感。
(4)课件同时出示古现代建筑物,谈谈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对老街文化遗存的关注
(1)引导学生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
思考:春夏秋冬、朝霞夕阳都赋予老街不同的色彩魅力,你能感受到
吗?
小结:老街在一年四季中有如此迷人的景色之外,还有许多历史文化
遗存。
(2)出示课件:秦始皇缆船石、栖霞岭摩岩题刻、紫云洞诗词题刻、
宝石山稚僧担物造像等,引导学生欣赏到文化遗存的感受,并提出疑难问
题,师生共同解决。
小结:北山街,是一座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一条历史悠久、
风景迷人的街道。
4.探究活动
(1)提问:杭城要进行整体改造,这几处建筑是否该拆除?
(2)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说明理由。
小结:现在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在逐渐消失,我们必须积极保护,
并给予记录。
5.引导学生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1)欣赏反应老街上保留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
(2)说一说:你还了解老街上哪些传统风俗?你认为这些习俗是否
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关注?为什么?
总结:老街是历史,老街是文化,老街更是艺术。
任务布置:
课后和同学一起去寻访老街上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
在探寻老街文化历史时,课随身携带相机、画笔及时记录,作为创作
的素材。
搜集、欣赏不同艺术形式表现老街的作品。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课题第1课:悠悠老街
/共2课
时
1.通过探访活动,了解、感受老街与当地建筑物的文化特点,让学生学习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结构等美术语言,来描绘有特色的历史建筑物。
2.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观察、感受、写生、描绘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
教学目标
察力、鉴赏力、造型表现力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3.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探访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尊重、热爱地方传统
文化的情感。
通过用美术的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描绘,培养学生关注和尊重传统文化的
教学重点
情感。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可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学生: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教学准备
老师:老街图片、范作、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1.导入:
(1)播放老街的视频,直观的了解历史建筑的特点。
(2)板书课题:《悠悠老街》
(3)交流:和伙伴们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老街的历史文化时,有什么
困难?又有什么乐趣?
2.探究:
(1)现在请同学们欣赏同龄人是怎样记录老街文化建筑的。
课件出示:欣赏儿童优秀作品,鼓励创作信心,讲究创作的童趣性。
说说这些作品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构图的特点。
(2)欣赏部分绘画艺术家用线描、色彩速写描绘建筑物的作品,启
发学生进行创作构思。
(3)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奏,学习取景构图。
教师范画
(1)结合欣赏,以图片为例,在黑板上演示创作方法
步骤:观察选景一一构图描绘一一修改调整
(2)对景物要进行取舍,要选择能够打动自己的景物为写生对象。
选景要简单些,选景范围不宜太大,如一座桥,几幢房,一条街,一条小
河等都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
画面主体突出,要处理讲建筑与树木的主次关系、构图的疏密、饱满,
以及如何抓住历史建筑特点进行描绘。
(3)教师讲解:
在透视变化中,老街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并示范用线条表现老街的
美。
(4)同龄人作品欣赏,引导学生发现有变化的线条会使得画面变得
生动,注意线条的长短,粗细及疏密。
3.学生创作
(1)认真观察老街的文化建筑,选择一张合适自己的图片进行临摹
创作。
(2)表现手法不限,线描、钢笔水彩均可。
4.评价拓展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评一评:谁的作品最吸引你。
(构图比较完整,主题突出,层次丰富。)
建议利用课外时间对当地的建筑物进行写生。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课题第2课:传统门饰/共1课
时
1.了解中外传统门的类别、装饰特点。
曰尸2.通过对门饰的观察、欣赏,初步学习运用剪纸或绘画形式,创作自己喜
教,目标欢的具有不同风格的门。
3.培养学生热爱中外优秀文化传统的品质。
教学重点用线面的形式表现中国传统的门饰。
教学难点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一定的装饰风格。
学生:刮画纸、竹签、剪刀。
教师:课件、已完成的门范画三幅、一幅门的造型简图。刮画纸、刮画竹
签、吸铁石。展示的房子二幅大图,围墙展示图2份。门的装饰课题,门
教学准备簪4个,门钉数个,门钱两个。传统门两扇。文字部分:门头、门楣、门
槛、门枕石、门框、门扇。每组的照片、信封及信封内的问题。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一、猜字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手掌,请学生猜字。师:老师的手心里写着一个字,我想请
同学们猜猜它是什么字?(门)
师:你们真聪明。对了这个就是象形文字中的“门”字,在古代单扇
门为户,两扇相并才是门。(课件展示)
2、对比图片,认识门的特点。
师:门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你们都知道哪些
门?我这也有几扇门,这扇是什么门?这扇门见过吗?这扇是传统有钱人
家的住宅大门。
提问:这几扇门有什么不同?(门的外形,门上的花纹都有所不同,)
(1)北京天安门。
(2)雕花木门。
(3)住宅大门。
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门的装饰”。(出示课题:门的装饰)
二、小组探究学习门的特点。
师:我们中国地域辽阔,由于地域、民族的差异,中国传统的门装饰
风格和样式也是不一样的。到底有哪些差异呢?我请四个小组的同学一起
来完成四个有关门饰的问题。桌头信封里面有照片和问题,请同学们根据
照片中的门请将讨论的结果写在纸上,时间为2分钟。
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件出示问题)
(1)门的制作材料有哪些?
(2)门的形状主要分为哪几种?
(3)请找出门的各部分结构。(门头、门楣、门槛、门枕石、门框、
门扇)
(4)门有哪些装饰方法?
2、学生交流反馈,课件展示答案。
(1)门的制作材料以木头,铁片、竹子、竹蔑。
(2)门的形状主要分为拱形、方形和圆形。图片展示。
(3)请学生代表上台贴出大图中各部分结构。(门头、门楣、门槛、
门枕石、门框、门扇)
(4)门的装饰方法主要有雕刻、彩绘和镶嵌。中国门饰一般以雕刻
为主,北方以彩绘木雕为主,南方则以浮雕和镂空雕为主。
三、深入学习门的装饰。
1、学习雕刻和彩绘的装饰特点。
(1)出示实物。师:这是我们南方的特色,浮雕和镂空雕有什么区
别?大家来摸一摸,感受一下。
(2)装饰的内容:
提问:刚刚看到的门上都有哪些图案?
装饰的内容有几何图形或线条,人物,动物,花鸟。人们通常会用蝙
蝠象征幸福。用牡丹、玉兰花代表富贵。用寿字或者桃子来寓意长寿。用
葫芦、葡萄、石榴代表多子多孙。在花瓶上面插上月季花代表“四季平安”。
(3)装饰的形式:
提问:那么,门上的纹样以什么样的形式安排的呢?
门饰的形式主要是对称,图案的重复排列。
2、学习镶嵌门饰的装饰特点。
师:在中国古代门饰中门饰不仅是美观,而且不同的门饰象征着不同
的身份和地位。
(1)门钉。出示北京天安门城门图。师:门上这些又圆又大
的叫门钉,,过去可是只有皇帝家的门上才有,横九颗竖九颗,一共九九八
十一颗。后来慢慢发展成有钱人家的门饰,门钉造型也开始变得更为丰富。
(2)门钱。(走到门边摸着教室门)出示门图。我们家的门上
都有把手,古代的人门上也有,叫门钱。你看,这些门钱都是什么形状的?
(圆形六边形八角形),而这种兽行铺首是门钱的极品,也代表着这个家
族的尊严和地位。
(3)门簪。在门框的上面还有一件很重要的构件叫门簪。造型像古
代女人头上的发簪,有两枚也有四枚或者更多,(出示门簪图贴大图上),
门簪也有许多造型,你看(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花朵形等),
两枚就会雕上“吉祥”,四枚会刻上什么呢(吉祥如意,天下太平)。
(4)门枕石。课件展示。你们猜猜这门枕石有什么作用?(加固作
用)为了让开门关门时大门不会摇晃,门枕石可以强固门框的作用。因为
雕成枕头形或箱子形,所以叫门枕石。而且还是区别家族地位的标志。
(5)门神。
3、谈一谈感受与想法:欣赏了这么多的门,如果让你来设计,你
会将哪些元素画进你的作品中?门的形状和纹样你会什么想法呢?
四、教师示范
听了这么多大家的想法,我也想尝试一下。先从门框开始吧,我想给
它加上门楣,门钱,加上自己喜欢的纹样……门扇上有粗有细的变化,能
突出门扇的装饰。
五、欣赏不同作品。
1、教师作品欣赏。
出示三幅作品。我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了几幅作品,谁来说说自己
的想法?
2、欣赏垂花门和雕花门。
3、学生作品欣赏。
课件出示学生作品。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
说一说这些作品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幅,哪些地方的设计最特别?
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你喜欢哪一幅?我也很喜欢这幅,说
说你的想法是不是和我的一样?
六、学生作业。
1、布置作业:用各种各样的线为横店影视城的围墙设计一扇具有传
统风格的门。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播放音乐,课件图片循环播放。
七、作业展评。
1、让学生将作品展示在围墙上。
2、评价:在我眼中,你们每个人都是设计师,在你的眼中,这么多
的门哪一幅作品设计得最出色?哪一幅最具特色?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八、课后拓展。
1、课件展示不同民族和欧洲建筑的门。师:除了那些传统的门饰外,
我们中国各个民族的门饰也富有一定的特色,还有欧洲建筑的门饰也富有
特点,和我们中国传统的门饰对比,欧洲建筑的门饰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2、总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了解中国传统的门饰,感受了传统门饰的造型特
点和门的文化,设计了大家心中的门。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有关门的文化
不仅仅只有这些,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多多关注。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课题第3课:适合纹样/共1课
时
1.认知目标:认识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
2.操作目标:学会用多种方法设计适合纹样。
3.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感受生活中的艺术美。
教学重点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并能自己设计适合纹样。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适合纹样。
热,M准会教师用具:教学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范例、绘画工具
数十低亩学生用具:绘画工具、作业纸、圆规、小尺、书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一、通过欣赏,感悟纹样的魅力。
1.教师:老师搜集到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说一说你
的第一感受。(多媒体播放图1-12)。
(欣赏时,学生忍不住发生阵阵惊叹声“哇”“太漂亮了”,并讲述自己
的切身感受:发现生活中的纹样都很漂亮、生活中的色彩很丰富、生活中
美很多、美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菜肴拼盘、体操等形式……)
图1图2图3
图7图8图9
图10图11图12
2.揭题:漂亮的纹样装点了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只要
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纹样的世界,
感受纹样的精彩魅力。(板书:纹样)
【设计意图】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纹样,如餐具上、瓷砖上、窗帘
上……因为它的普遍,常常被学生的眼睛忽略,因此在教学中我以欣赏生
活中的纹样导入,
优美的音乐伴奏中,生活中的纹样图片交替播放,轻松的氛围使学生
自然地走进艺术殿堂。通过视觉盛宴,直观地感受生活美,培养学生学会
观察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
二、通过比较,发现纹样的特征。
1.教师:(出示两只纸盘,如图13-14),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只纸
盘中的纹样,你认为哪种纹样比较适合装饰在圆形的盘中?
图13图14图15
2.教师:很多同学们选择了鱼形图案装饰的纸盘,认为装饰图案与
盘子的圆形比较适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适合纹样:美丽的图案,
设计在一定的形状之中,即使去掉了边框,也仍能显示出原来的形状,这
些图案被称为适合纹样。(补充板书:适合)
(幻灯片出示图15)
【设计意图】了解适合纹样特点这个环节中,如果只是枯燥的概念阐
述,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采用比较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
观察与比较,发现适合纹样的独特之处,直观轻松的掌握适合纹样的重要
特点——纹样与外形相适合,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同学们利用自
己学过的构图知识进行了两张纹样图案的比较,在此过程中也提高了美术
鉴赏能力。
三、通过探究,寻找设计的规律。
1.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不同的适合纹样(图16-24),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答题竞赛,每组思考一个问题,若能帮助其他小组,还可以另外加分。
①第一小组思考:适合纹样有哪些外形?
②第二小组思考:可以用哪些图案内容来设计装饰?
③第三小组思考:发现了哪些图案规律及设计方法?
图16图17图18
图19图20图21
图22图23图24
2.每组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并积极帮助其他小组思考问题,加上教
师的适当提示,共同总结出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及规律:(同学们认真投
入地欣赏,有的同学还用笔在记录着小组思考的相关内容,欣赏完后,同
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①外形各种各样,以三角形、方形、菱形等简单几何形为多。
②设计图案可有动物、人物、植物、点线面的组合等。
③两种不同形式:(多媒体出示图25-29)
◊适合纹样有规律,同样的设计图案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排列,表
现了美术的韵律美与节奏美。(适合纹样的骨架可分为离心式、旋转式、
向心式、综合式等。)
◊适合纹样也有不对称的均衡式。
商心式旋转式
向心式
图28图29
【设计意图】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规律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难点。教师
的“独白式”教学,只能使学生设计单一呆板,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出答
案,会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环节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教学方式,激发学
生共同参与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欣赏、讨论、交流的过程,
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氛围,在自己和同伴的共同探讨中,轻松简单地掌
握了适合纹样的特点及设计规则。
四、通过尝试,学习纹样的绘制。
1.教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设计一张适合纹样首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简单的部分由学生在投影仪上进行操作,遇到困难时,教师
适当伸出援助之手,进行部分示范。)
2.同学们和教师在动手尝试的过程中共同总结出设计步骤:
①首先要选择一个外形,一般选择几何形体。
②接下来设计图案(设计的图案要适合你选择的图形)。
对称式:先画出基本骨架线,再进行图案的设计。
均衡式:将图案根据装饰形状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变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进行提示并适当示范图案细节设计:设计时主
体图案构图饱满、巧妙利用点线面的结合、纹样可进行适当变形夸张。)
③将设计的图案涂上颜色。
(小提示:合理运用色彩搭配。)
3.欣赏同龄学生作品,交流欣赏感受,吸取同龄同学作品的优点。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在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教师的单一示范,
容易限制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学生共同探讨绘画步骤,在学生感到有困难
的时候,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提高示范的有效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
热情与动手尝试的创作欲望。
五、通过实践,体验创作的乐趣。
1.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根据形状,设计相适应的图案,并
搭配上适当的色彩。
2.学生大胆想象,将自己的所感所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师根据需要给予适当适时的指导。
【设计意图】播放轻音乐,为学生创造出适合大胆想象的轻松氛围,
对学生的创作进行适当简洁的指导,让学生的创作思维在想象的天空中自
由徜徉。
六、通过展评,总结学习的经验。
1.以设计博览会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其他同学进行
点评。(附:部分学生作品图30-38)
2.课后拓展:为一次性纸盘设计适合纹样。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方式多角度评价,使学生的创作成果受到不同
程度的肯定,让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再加上拓展活动,提高学生对
生活美的感知能力,学会将美术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课题第4课:好看的装饰画/共1课
时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教学目标2.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线描)创作一幅装饰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教学准备图画纸,水彩笔、铅笔,勾线笔粗细各一支。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一)、(欣赏导入)
K课件出示装饰画和写实绘画各一幅,从欣赏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
作品,引入装饰画这一概念。
2、课件出示课题:装饰画
(二)、讲授新课
1、定义:装饰画是一种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
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
过渡语:装饰画与写实画有什么区别呢?
2、课件出示装饰画特征:
装饰画的特点:装饰画与写实画不同,它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不
强调真实光影和透视关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多以夸张、
变形、的手法作画,给人以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
过渡语:你对装饰画还有哪些了解呢?上节课我布置大家回去查资料
了下面来检验一下。
3、让学生汇报搜集的有关于装饰画的资料
学生分别从装饰画的起源、题材、分类、等方面说一说。
4、总结过渡:装饰画的种类太多。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种,手
绘作品装饰画。我们以非常实用的线描装饰画为主来学一学绘制装饰画。:
5、讲解线描装饰画的概念。
线描装饰画:线描装饰画简称线描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想像,
运用单色笔先用线条勾画自然物象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再运用点、线、
面、进行装饰美化的艺术品。
6、出示线描装饰画作品欣赏
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线描装饰画是怎样画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画
法步骤。
7、出示线描装饰画的画法:
1)、先用长线勾画自然物像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运用变形手法省略局部和细节,简化大的形体。
3)、在画面经过适当省略和变形后,根据构思和
构图需要以添加法丰富局部形态使构图饱满。
4)、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像进行局部或整体装饰、
夸张、美化。
8、针对步骤2出示范画并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9、针对步骤4出示课件欣赏让学生直观上理解什么是点线面,以及
点线面的组合变化规律。
(三)、创作作品:
学生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四)、展示作品:师点评
(五)、总结:从今天学生的作品上来看,同学们能够对今天学习的
装饰画知识活学活用。下结课继续学习装饰色彩。来更好地表现装饰画。
(六)、―板书设计
5、装饰画
构图:均衡、和谐
造型:夸张、变形
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课题第5课:生活中的民族纹样/共2课
时
1.了解生活中的民族纹样,认识民族纹样的内容美,感受民族纹样的形式
美。
教学目标
2.画画自己喜欢的名族纹样,能在平面图形设计中选择喜欢的民族纹样来
饰。
3.尊重民族文化,感受民族纹样的艺术魅力,发现并创造生活美。
感受民族纹样的造型美和形式美,把自己喜欢的民族纹样装饰在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
设计中。
教学难点能把喜欢的民族纹样应用于平面设计,体现出较好的色彩搭配和构成。
学生:课前搜集具有民族纹样的物品,彩笔、画纸。
教学准备
教师:有民族纹样相关物品,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1、欣赏引入。
(1)教师: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而丰富多彩的
传统艺术形式。你觉得这些民族纹样好看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⑵出示课题:《身边的民族纹样》。
(3)教师讲解装饰画的起源,师生共同感受装饰画的悠久历史。
2.认识身边的民族纹样。
(1)美在变化与统一。
①出示:白族刺绣小围兜。
猜一猜:这个小围兜是为谁设计的?美在哪里?
小围兜上有什么纹样?
纹样是怎么构成的?
小结:图案中有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对称的构成方式,色彩丰富。
②出示:彝族刺绣肚兜。
看一看:肚兜上的图案美在哪儿?
肚兜上有什么纹样?
纹样是怎么构成的?
选用那些颜色搭配的?有什么寓意?
小结:直立对称的构成方式:中间是人物纹样和花草纹样,周围是连
续花草纹。
它主要有三种颜色:红色表达热情、豪放;黑色表达严肃、尊贵;黄色表
达和平、亲切。
(2)美在对称和平衡。
出示:白族扎染方巾。
想一想:在抽象的图案中你看出了哪些纹样?
这个图案花纹是怎样构成的?
用什么颜色搭配的?
小结:本团是圆形放射的骨式,主要由几何纹和花草纹组成;典雅的蓝
底白花源于植物染料蓝草的作用。
(3)美在对比与调和。
出示:适合纹样蓝印花布。
找一找:这个蓝底白花的图案中有哪些植物和动物?
木m—*力日.
/匕、J匕、・
美观的同时又有什么寓意?
小结:石榴寓意多子多福;喜鹊寓意吉祥;猫寓意富贵(民间有将猫、
蝶和牡丹组合在一起,称为“耄耋富贵”,作为对长寿和富足的祝福)
3.了解民族纹样的应用。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把民族纹样运用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
(1)出示:民族风的服装、包、鞋。
教师:你发现设计师是如何对民族纹样的元素进行组合设计的?
体会:民族纹样使服装、鞋、包更漂亮。
(2)出示:民族风的家居布艺。
体会:民族纹样使布艺更美丽、环境更舒适,传统的民族纹样为现代生
活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和风采。
(3)尝试练习。
教师示范;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纹样来试着画一画。
(4)学生习作赏析。
①同学们的作品参照了民族纹样进行创作,使两件作品既整体统一,
又有局部变化,美在哪里?(民族纹样变化又统一)
②变化中求整,平中求奇。
4o作业要求。
试一试:利用民族纹样的元素为一件生活用品进行装饰设计。
5.作品展示。
展示学生的作品,和同学交流民族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说一说:我用民族纹样装饰了什么东西?表达了自己什么想法和感
受?
(2)评一评:你喜欢哪幅作品?你能看出来作者用了什么纹样装饰的
吗?
总结:今天我么了解了生活中的民族纹样,认识了民族纹样的内容美,
感受到了民族纹样的形式美,还能在平面图形设计中选择喜欢的民族纹样
来装饰,美化生活物品。
6.课外拓展。
民族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课题第6课:运动会奖杯设计/共1课
时
1.认识运动会奖杯的独特特点和多样的造型美。
教学目标2.发挥想象,尝试用泥塑表现一个造型新颖、制作别致的运动会奖杯。
3.通过学习活动,体验为学校运动会设计奖杯的参与感、成就感,感受设
计对于提升运动会文化内涵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尝试用泥塑表现一个新颖的奖杯造型。
教学难点奖杯造型设计的独特和新颖。泥塑制作中的部件连接。
学生:陶泥、搜集的各种奖杯图片,了解知名运动会奖杯背后的故事和艺
教学准备术特点。
教师:奖杯造型设计的独特和新颖。泥塑制作中的部件连接。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1、营造聚焦奖杯的话题情境,在视觉回忆中导入。
(1)老师打开奖杯王国的大门,和大家聊天:你看到过哪些比赛的奖杯
(如美术、体育、科技等)?都有哪些特点?
(2)猜一猜: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种类的奖杯?为什么?
(3)教师小结:指出运动会奖杯时体育健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得到的
荣誉,是奋发向上的象征。今天,我们也来为学校的运动会设计奖杯,随
即引出学习主题:《运动会奖杯设计》。
2.解读奖杯背后的人文故事,在初步交流中感知。
运动会的奖杯上,有的以某个运动项目的一些元素为造型,易于辨认,
如足球形;有的,背后有着捐赠人或主办方的故事,需要我们研究一番才
知。
(1)你认识这些奖杯吗?你知道这些奖杯背后的故事吗?
(2)你觉得这些奖杯的外形都像什么?难道奖杯都像“杯行”吗?
3.探析多样奖杯的多样造型,在视觉分析中拓思。
(1)这些奖杯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像什么形状?(学生感受其形状不同,
说得有道理即可)。
(2)发连线卡,引导学生连连线,感受奖杯的多样造型可能?
4O探究泥塑奖杯的个性技巧,在猜想观看中领悟。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索用泥塑的方式来进行奖杯的设计,根
据你的观察,你认为这个奖杯应该怎样做出来?奖杯上采用了哪些泥塑方
法?
(2)结合示意图或视频,说说:制作过程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
5.探索奖杯作品的创意之处,在视觉欣赏中提升。
(1)这三个奖杯的形状有哪些不同?
(2)在泥塑表现上,哪些地方特别精彩?是怎么表现的?
6.采用泥塑手法的奖杯设计,在制作表现中创意。
(1)用泥塑的方法为运动会比赛设计、制作一个奖杯。
(2)要求造型别致、美观。
7.多元赞赏创意的展示评价,在成功体验中超越。
采用泥塑展示架或橱窗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说一说:
(1)向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奖杯创意之处。
(2)学生相互比一比谁的奖杯做的做好。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课题第7课:泥娃娃/共1课
时
1.欣赏和了解泥塑人物的形式和特点。
2.学习运用多种泥塑方法来表现儿童的活动,运用泥板、泥条、泥块、泥
教学目标
团来塑造人物的动态特征,并注意刻画表情。
3.感悟泥塑人物的艺术魅力,提高对泥塑人物的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多种泥塑方法塑造富有动态的泥人,并注意刻画表情
教学难点泥塑人物动态的稳定性。
学生:黏土、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黏土、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1、欣赏导入。
(1)欣赏惠山泥人《大阿福》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是由什么材料制作而
成的?作品哪些地方最吸引你?
(2)小结:惠山泥人的造型形神兼备,缩短了身体比例,突出了主要部位,
外轮廓线柔和、弯曲,尽量形成一个圆团,构成了惠山泥人在造型上的鲜
明个性,并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3)揭示课题:《泥娃娃》。
2.深入研究:
(1)欣赏宋代的泥塑人物的作品《泥孩儿》,说说这些泥娃娃的可爱之
处。
(2)欣赏一组现代优秀的动态人物泥塑作品《刘海戏金蟾》、《放鞭炮》,
仔细观察人物头部、身体、四肢的细微变化,进一步学习艺术家泥塑表现
人物动态的造型方法。
(3)学习课本第17页的泥塑人物制作的方法,思考:怎样才能把泥团
变成一个泥娃娃?
(4)交流、归纳泥娃娃的制作要素,教师讲解并示范制作:
①塑造头部;②链接身体;③整体组合;④完成作品。
(5)提示:运用泥板、泥条、泥块、泥团来塑造人物的动态特征,并
注意刻画表情。
(6)欣赏同龄人创作的“泥娃娃”,分析其不同的造型与制作方法。
3.创作实践。
(1)作业建议:
运用不同的方法以半身像的形式来塑造娃娃形象。
(2)提示:可以刷上白底,待干后进行彩绘。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4o展示,评价。
(1)作品展示,向同学介绍自己作品特点。
(2)评一评:谁制作的泥娃娃最吸引你?
5.拓展延伸。
优秀的泥塑人物作品赏析。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课题第8课:吹吹打打/共2课
时
1.学习抓住人物在吹打乐器表现中的动态特征,进行适当的夸张表现手法,
并尝试用泥塑进行圆雕造型表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操作等活动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和泥塑
教学目标
造型表现能力,知道用美术的方式表现生活。
3.体验泥塑造型活动的乐趣,在夸张人物动态的造型活动中提高对泥塑人
物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用泥塑圆雕的形式表现演奏吹打乐器的人物。
教学难点抓能住人物形、情调整进行适当的夸张,表现出人物演奏时的动态.
教学准备学生:陶泥、泥刀、木板一块、抹布(或旧报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陶泥、泥塑作品若干。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一、欣赏导入,讨论回忆
引导学生欣赏《击鼓说唱俑》等经典陶俑泥塑作品。
教师简单介绍吹打乐的历史,出示课题《吹吹打打》。
你在生活中见过吹吹打打这些乐器的场景吗?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场景
是什么?
二、赏析探究、学习感悟
欣赏、了解安塞腰鼓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知识,初步感受吹打乐
表演时活泼欢乐、激情四射的魅力。
引导学生欣赏杨奇瑞的现代雕塑作品《丑娃参军》,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有
什么特征?最与众不同的是哪一部分?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重点对“爷爷”这一人物进行深入的赏析,深刻体会夸张造型的方法和作
用。
结合学生回答小结:今天的泥塑人物与前一课的泥娃娃不同之处是要突出
人物的动态造型,一般可抓住人物的眼睛、嘴、鼻子和体态等的造型变化
来进行适当的夸张。
三、示范步奏、实践设计
引导欣赏19页的步骤图,学习步骤。
教师演示示范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在人物的整体泥塑时要把握好整体简单
刻画和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对比。
布置作业要求:
能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一个正在表演吹打乐器的人物,要注意夸张人物的动
O
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四、交流评价、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谈制作时候的收获和困惑。
指导学生互相观摩作品,互相欣赏并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观看学校鼓号队的演出视频。
布置课外收集有关打击乐表演的各种图片素材。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课题第8课:吹吹打打/共2课
时
1.学习抓住人物在吹打乐器表现中的动态特征,进行适当的夸张表现手法,
并尝试用泥塑进行圆雕造型表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操作等活动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和泥塑
教学目标
造型表现能力,知道用美术的方式表现生活。
3.体验泥塑造型活动的乐趣,在夸张人物动态的造型活动中提高对泥塑人
物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用泥塑圆雕的形式表现演奏吹打乐器的人物。
教学难点抓能住人物形、情调整进行适当的夸张,表现出人物演奏时的动态.
学生:陶泥两块、泥刀一把,木板一块,报纸一张。
教学准备
教师:锣鼓实物、喷呐实物、美术课本、陶泥、泥塑工具一套等。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1、欣赏导入
教师将上节课学生的泥塑作品实物展示在黑板上,请学生来谈谈感受。
然后揭示本课学习任务: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表现一个小乐队演奏的场景。
同时板书:吹吹打打。
2、讨论交流
教师请学生在组内展示、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资料,并重点说说鼓号队。
你知道鼓号队是如何组成的吗?每个乐手是怎么样的分工的?又是怎么
样和同伴进行合作演奏的?
3、启发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在组内讨论问题:假如你是乐队的一员,你最想
承担什么任务?会怎样做?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简单地范画一个乐队的成员位置场景图,并告
诉学生乐队成员之间也有一个安排上的紧凑和疏密的变化关系,还要注意
高高低低的节奏关系。
4、创作表现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一一与同学合作,塑造一个乐队演奏的场景。教师请学
生小组讨论、自由确定要表现的吹打主题。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5、评价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知道学生互相观摩,完成学习评价。
6、拓展延伸
全班合成一个大舞台,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课题第9课:飞天/共2课
时
1、运用讲故事、配演说词、示范、临摹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飞天的故事、
飞天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
教学目标2、认识敦煌莫高窟中飞天的形象,了解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造型特点和飞行姿态,
掌握飞天的三个典型样式,同时能用简单的线条临摹或描摹飞天作品。
3、体会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形象特点,从而促进审美情感的升华。
认识中国敦煌莫高窟中飞天的形象,掌握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造型特点和
教学重占
飞行姿态,辨别出飞天的三种基本样式。
教学难点分析飞天形象的时代特征,使学生能用简单的线条临摹或描摹飞天作品。
物再准名(学生)固体胶、彩色水笔、剪刀、4K硬卡纸一张。
教于准备(教师)各种飞天图案若干组,圆形、方形、三角形构图框若干组,课件一个。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一、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分步局部出示敦煌莫高窟第320窟双飞天壁画。
问题一:你们认识这个艺术形象吗?它是谁?引出《双飞天壁画》以
及这幅壁画的所处地址。
学生活动(一):观察,独立发言。
二、深入:探索感知,欣赏分析。
教师引导:讲述飞天形象的来历及历史。
问题二:听了上述故事,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做一做这些题吗?
问题三:看视频,听教师概括讲述飞天的发展历史和用途。你还知道飞天
被画在莫高窟的哪些地方?
问题四:飞天形象给你留下哪些印象?
学生活动(二):听故事,完成填空练习。
学生活动(三):看视频,听讲解,完成教师提问。
学生活动(四):小组讨论,表述欣赏感悟。
三、作业:体验实践,学以致用。
教师引导:出示敦煌莫高窟飞天图一组。
学生活动(五):当回小导游,请为这组图配上解说词。
学生活动(六):请学生朗诵。
学生活动(七):看锦囊,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图配上解说词。
学生活动(八):请学生朗诵图配上解说词。
四、课后:拓展开发。
教师引导:
问题五:如果请你临摹飞天,你会选择哪些绘画工具和材料呢?为什么?
问题六:美丽的飞天会是用哪些工具材料绘制的呢?为什么?
学生活动(九):小组交流表述。
教师总结:毛笔勾线,矿物颜料绘色。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课题第9课:飞天/共2课
时
通过学习飞天的艺术作品,飞天让学生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飞天的艺术特点。增
教学目标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
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
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
教学重占
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教学难点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勃“准冬(学生)固体胶、彩色水笔、剪刀、4K硬卡纸一张。
教子准备(教师)各种飞天图案若干组,圆形、方形。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介绍:
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飞天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他们是优雅、
美好的化身,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家喜闻乐见。
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
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不断地给人们以
启迪和美的享受。
二、欣赏和思考:
1、课本中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
3、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出示北凉、南北朝、唐朝三个典型时期飞天各一个,让学生进行对
比分析,并让学生初步尝试画出三个不同时期飞天的飞行姿态,特别注重飘带的变
化。
三、小组交流:
1、飞天的造型婀娜多姿、形态各异、你最喜欢哪一件飞天作品?
2、和同学说一说你的看法。
四、学生做业,教师巡视指导。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要求:
1、大小要合适,构图要饱满.
2、运用线条的形式来表现。
3、注意把握人物的动态。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感受飞天的美感以及线条的感染力,鼓励学生继续练
习,画出更好的作品。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课题第10课:指墨画/共1课
时
1.认识指墨画的基本概念,了解指墨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目标2.学习指墨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运用指墨画技法做各种指墨效果练习。
3.感受指墨画独特的韵味美感,体验指墨画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各种指墨效果技法的掌握及运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手指作画,体现水墨效果。
(学生)调墨盘、墨汁、颜料与宣纸等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毛笔和指墨中国画各两幅、墨汁、宣纸等工具材料。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1.导入教学。(教师以谜语导入按顺序分别出示:手指、墨汁、一幅画)
问:表示的意思是什么?打字谜。
(1)课件展示:认识指墨画,欣赏我国清代高其佩等名家的指墨画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考。
①毛笔画与指墨中国画有哪些不同之处?指墨画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②猜猜指墨画有几种指墨表现方法,说说指画墨色变化的感觉。
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考。
①毛笔画与指墨中国画有哪些不同之处?指墨画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②猜猜指墨画有几种指墨表现方法,说说指画墨色变化的感觉。
(2)揭题:这堂课,我们就尝试用指墨的方法来创作完成一幅中国画。
2.深入教学。
(1)课件展示:近现代指墨画名家潘天寿等的指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
赏作品中指墨的各种效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指墨画用指表现方法,并作示范。
(3)教师在宣纸上作各种指墨效果示范,完成一幅指墨画。
3.指墨游戏。
(1)学生在一张宣纸上,试作各种用指方法,体验、观察形成的指墨效
果。
(2)教师展示两幅学生习作,分析指墨效果,提示操作要领。
4.指墨画尝试。
(1)学生在另一张宣纸上,再次用手指作水墨画,完成一幅指墨画。
(2)引导学生互评作品并互相交流,教师分析点评、归纳总结。
(3)收拾工具材料。
5.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到美术馆或在网上欣赏指墨中国画作品,感受体
会指墨画表现的特点和韵味。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课题第11课:泼墨山水/共1课
时
1、初步认识泼墨画的基本概念,了解泼墨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泼墨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懂得泼墨、泼彩的运用,在泼墨的基础
坳“口+一上作简单的添画练习。
教子目标
3、感受泼墨画独特的韵味,体验泼墨的乐趣,培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
感。
教学重点学习泼墨画方法及泼墨效果的巧妙利用。
教学难点泼墨、泼彩方法的掌握及有效利用。
物》准攵(学生)调墨盘、墨汁、国画颜料、纸杯、宣纸、毛笔。
数/件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中国画若干幅、8开宣纸两张、墨汁、颜料、纸杯。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一、游戏导入,轻松激趣
让学生上台做泼墨的游戏。然后教师对此进行添画。引出这种将墨泼洒
在宣纸上,然后根据自然外形及墨色进行简单、巧妙地添画而成的作品叫
做泼墨画。(出示课题)
(目的:让学生带着玩的心情进入课堂,能减轻学生对本课“难”的印象。)
二、随意泼墨到有目的泼墨
1、教师示范浓破淡的泼法,举一反三,引出淡破浓。
2、将一幅泼墨效果的图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添画出来的
效果会完全不用。
3、教师示范有目的的巧妙泼墨。(入荷)
4、欣赏同龄学生的泼墨作品,并巩固以上所学的知识。
(目的:从随意泼墨添画而成的作品,到有目的的巧妙泼墨,是本课的一
个提升,解决本课的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使他们心领神会,
了解泼墨画的墨色运用,干湿笔的运用,更能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三、泼墨泼彩,走进大师
1、从张大千《春水归舟》中引出泼彩更能丰富泼墨的效果,并让学生了
解画面的哪些地方适合泼墨,哪些适合添画。
2、同样是瀑布,在泼墨和一般写意的不同表现方法中,体验泼墨带来的
独特魅力。
(目的:同样题材的不同表现方法对比,能让学生更清晰地发现他们之间
的奥秘,留下深刻印象。)
五、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1)课件展示:近现代泼墨画名家张大千等人的泼墨画作品,引导学生
欣赏作品中泼墨的各种效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泼墨画用具及泼墨方法,并作操作示范。
(3)教师在泼墨形成的自然外形上作想象添画,完成一幅泼墨画。
3.泼墨游戏。
(1)学生将调好的墨汁泼洒在一张宣纸上,做泼墨游戏,体验观察形成
的自然外形特点。
(2)教师展示两幅学生习作,欣赏同龄人泼彩的作品,并取上合适的题目。
分析泼墨效果,提示操作要领。
4.泼墨画尝试。学生在中国古筝乐器的音乐中作画。
(1)学生在另一张画纸上,再次进行泼墨或泼彩,并在形成的自然墨色
及外形上进行想象添画,完成一幅泼墨画。
(2)引导学生互评作品并互相交流,教师分析点评、归纳总结。
(3)收拾工具材料。
(目的:从随意的泼墨,到有目的的泼墨,再到利用意外的泼墨效果来作
画,也是解决本课难点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古筝声中作画,画后取名
都是中国画的一种意境,提高作品效果。)
5.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到美术馆或在网上欣赏泼墨中国画作品,感受体会
泼墨画表现的韵味意境、
六、个性效果,课后延伸
欣赏指墨画,皱纸后作画,画面上撒盐,用肥皂水的特殊肌理效果作品,
给学生注入创新的思想。
(目的:感受现代中国画的现状,触动学生创作的欲望。)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课题第12课:江南民居/共1课
时
1.通过图像和余数作品的欣赏,感受江南民居的美。
2.学会以水墨的形式,个性、童趣地表现一幅江南民居图。
3在多元欣赏、个性选景及相关的创作活动中,发展独特的审美眼光,感
受水墨艺术、江南民居建筑艺术之间交相辉映的美。
教学重点在欣赏画家笔下江南民居美的基础上,以水墨的形式表现一幅江南居民图。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江南民居的独特视角,加以个性、童趣的水墨表现。
学生:收集各种江南民居图片,了解画江南民居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等。准
教学准备备好水墨创作相关的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及示范的笔墨工具等。
设计理念
课时要点教练结合。
教学过程二度修改
1.寻找我眼中的江南民居印象,初步视觉认识。
(1)打开吴冠中的水墨画。提问猜一猜画中画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
出来的?从画面中,说说你对江南民居的印象。
(2)寻找你对于“江南民居”感受最深的视觉关注点。
江南民居一般沿河而建,黑瓦白墙呈现出古朴、雅致的幽静。
(3)揭示课题:《江南民居》
2.欣赏吴冠中的水墨江南,提升视觉审美。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画家吴冠中的《水乡周庄》,提问:江南水乡民居美在
哪里?
学生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恩节讲话稿集合15篇
- 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材料集合15篇
- 年度考核个人述职报告15篇
- 抖音全课程培训
- 房产基础知识培训
- 企业安全知识竞赛
- 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 2024年妇联业务知识
- 幸福终点站观后感10篇
- (高清版)DB21∕T 3298-2020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规范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 销售与销售目标管理制度
- 2025年第一次工地开工会议主要议程开工大吉模板
- 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9)-江西省(解析版)
- 糖尿病高渗昏迷指南
- 壁垒加筑未来可期:2024年短保面包行业白皮书
- 环保局社会管理创新方案市环保局督察环保工作方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水质监测系统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产业前景规划报告
- 运动技能学习
-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手术护理配合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