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述评_第1页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述评_第2页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述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11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述评?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金观涛、X青峰著,法律2009年12月版。金观涛现任XX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XX〕南山讲座教授;曾任XX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X青峰XX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前主编。二人长期合作学术研究,合著的主要代表作有:?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构造?〔XX人民,1984年;XX中文大学,1992年增订版〕、?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构造?〔XX中文大学,1993年〕、?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构造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XX中文大学,2000年〕。

书评:一个词语的演变史就是一部观念史白锐一个数据库,一份观念史地图金观涛与X青峰著?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无疑是一本经典。此书独特之处显而易见。这本由13篇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成章的论文汇编的思想史研究专著,在方法论上独树一帜。作者以十年之功,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这个包含了大约一亿两千万字的文献数据库以关键词为中心,分别对重要的概念进展时间分布上的统计,并且根据其不同的意义归类解读,从而找到一份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形成时期的观念史地图。作者在书中重点考察了十数个政治学观念,如“真理〞、“科学〞、“XX〞、“个人〞、“权利〞、“社会〞、“革命〞以及“经济〞甚至“世界〞,这些看似人人皆知的常识性政治词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加以深入剖析的意识与现实互动的历史。根据“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权利〞、“义务〞的使用次数表〔1864—1915〕。引自本书。“义务〞这个词在1899年以前很少使用,而在1900年至1914年间,“义务〞一词的使用次数遽增,虽然没有“权利〞那么多,但两者的分布曲线形态却相当接近。这说明个人自主性让位于道德化的集体观念。

本书方法论上的开创性,源于此研究观察政治思想流变的独特视角。作者将研究重点从宏大的思想体系沉入不可再化约的具体观念,因为“只有厘清观念的起源,才能理解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演变〞。作者认为从前的思想史研究,通常以人物或文章为研究着力点,而本书以观念为焦点,层层剖析其译介、演变与消逝,这种思想史研究方法将文献的解读具体化、细化为观念,为原先自说自话的思想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共享平台〞。其次,由于有数据库的支撑,人们可以从较长的时段上分析观念的发生、演变以及消失,这是一般的思想史研究难以做到的。书后附录了近一百个重要术语,分别加以剖析归类,就此而论,?观念史研究?一书甚至可以作为思想史工具书使用。来源:(blog.sina../s/blog_3f6712670100jamu.html)-?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_观澜雪飞_新浪博客权利观念的起源和演变对西方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潮的讨论以及研究此种种主义在中国之影响的著作与文章数不胜数,观点繁杂,莫衷一是。本书那么将自由主义体系聚焦到“权利〞一词上,从文献统计的计量与意义解读两个向度剖析权利观念在中国的引入与展开并最终获得其独特的含义,书中第三篇论文着重分析了近代中国权利观念的起源和演变。Rights一词最早引入中国时,翻译家颇费了一番思量。严复认为以“直〞字来翻译rights是最好的,因为rights具有正当性以及正直的内涵,然而最终“权利〞一词得以普及。以“权利〞一词最终代替其他词汇来表示rights,展示出中国文化有选择性地吸收并重构了西方观念。现代西方观念中的权利,核心的内涵是强调个人之自主性,其正当性起源是非道德性的。根据伯林的研究,虽然权利观根植于古老的自然法法那么,但上述近代化的意义,是最近约五百年才开场出现在欧洲的。作者根据文献资料的分析,认为汉语语境中的“权利〞,主要是指“权势〞与“利益〞,顺理成章地,这个观念最早被学者普遍承受的用法,是用来指称国家权益或利权(用于翻译?万国公法?)。其实早在1833年由德国传教士在XX出版的刊物中,已经开场宣扬基于基督教信仰的人人自主之权,然而这个观念并未内化为中国社会的普遍价值。作者利用数据库的资料检索发现,“权〞或“权利〞两个词在1895年以前的使用都相当少,也即是说,现在权利观念中的个人自主性在当时的中国文化中,并未得到确立。但是甲午战争后,“权〞字大兴自1897年到1900年,有关“权〞的使用到达13000次,通过甄别与分析,作者发现其中三分之一的用法开场接近现代观念,显示“自主性为正当的理念开场受到广泛的重视〞。然而,根据作者对数据库文献的检索与解读,真正代表了非道德的正当性理念的权利观念,是在1900年到1911年间才成为最常用的政治用语的,数据库显示1899年“权利〞一词的使用开场超过“利权〞,并从1902年后大大超过后者,“反映中国人开场普遍用‘权利’一词来表达自主性(国家、群体和个人自主)为正当〞。之所以如此,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组织蓝图之改变,带来了传统道德化儒家伦理体系的动摇,从而推动非道德性正当观念的深入人心。(图片说明:?万国公法?清同治三年(1864年)京都崇实馆刻本。该书原名?国际法原理?,美国法学家惠顿著,初版于1836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译成中文,晚清国际法的系统输入,即始于此。汉语之中的“权利〞,最早被用来指称国家权益或利权,就是在?万国公法?之中出现的。)但是一战以后,“权利〞观念再次与功利的及道德的理念结合,一方面,权利表达了权威与力量的含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占了上风;另一方面,权利与义务成双作对出现,显示个人自主性让位于道德化的集体观念。为什么时至今日还有不少读书人分不清“权利〞与“权力〞的意义?为什么人们普遍地认为要享受权利必须先尽义务?从权利观念在一百多年来的引进与流变上,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从历史的角度,为什么?新青年?知识群体最终选择了苏联式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而不是自由主义理念,我们也可以循此寻得一丝端倪。打通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节综合观之,本书的13篇论文涉及到三类问题,首先,是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社会的变迁,如从“群〞到“社会主义〞概念等考察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变迁,或从思想史研究中考察中国社会的“儒学式公共空间〞;其次是在历史的大背景下研究政治观念或思潮的形成与演变,如中国个人观念的产生、演变,或从“格致〞到“科学〞概念的演化,等等;第三类是本项研究的根本理论探讨,如关于历史真实性与现实性的讨论。这三类问题在书中时而相对独立地进展讨论,时而相互交汇,互为印证,显示出非同一般的学术意义。首先,本项研究打通了政治思想史中的观念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关节,其实所谓观念,即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现代性展开的观念之维。在对历史现实与观念史的分析中,作者始终关注着最根本的三个要素,其一是“观念〞,其二是“事件〞,其三那么是两位作者所称的“观念史图像中的事件〞。观念是纯粹主体性的意识,事件是客体性质的,而“观念史图像中的事件〞,那么能够将事件放在历史观念的图像中寻找其位置,或者说在观念史地图中为现实找到坐标。而事实上,只有进入了“观念史图像〞中的事件才能成其为事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雅斯培曾经说,史前史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历史,因为它没有进入人类的知识地图。按伯格和卢克曼的话说,观念与事件,都是人们对当下的现实进展“社会建构〞的材料。其次,本书的学术意义还在于打通了从清末到现代甚至当下的不同时间段之间的关节,将中国近代史作为一个整体追寻其历史逻辑。本书质疑人们惯常的历史分期方法,而认为近代应该从1895年算起,且1895年至1915年的历史时期,对于中国现代思想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并不是要重新划分历史阶段,而是看到一个通常人们无视的问题:1895年到1915年间形成的观念体系,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推动力,“中国人至今仍然生活在五四时期形成的当代思想中〞。从这样一个不同的角度,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认识就会跳出陈旧的框框,达成更富有启发力的解释。同时,从一百多年的历史里蓦然回首审视现实,会对不少现实问题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虽然有“以史为鉴〞的陈词滥调,但我们还是习惯了从现实的角度批评历史,而忘记透过历史的镜头反思现实。本书的统计方法与对历史真实性的论述,无疑会成为学术争论的重点问题。例如,如何阅读与诠释如此庞大的数据库文献(一亿两千万字)?不同的词汇可能表达同一个观念,如“公共〞与“公〞;而同一个词汇又可能表达不同的观念,如“公共领域〞与“公共厕所〞———假设不同的诠释者可能有不同的诠释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