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课件_第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课件_第2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课件_第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课件_第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荒凉的阿尔卑斯山地,见证一位牧羊人是怎样把这里变成洋溢着幸福的绿洲。

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让•乔诺的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作者介绍

第一步,读课文,校正读音,积累词语,把握结构。

戳(

)tān塌(

山毛榉(

)废xū()

chóu()劳

水qú()缝隙(

)干涸(

kānɡkǎi(

薄荷()坍墟酬渠

慷慨

chuō

bòhe

字音识记物产多,财富多。富饶:不毛之地:干涸:刨根问底:词语释义不长草的地方。干枯,没有水。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1.本文的顺序?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将人物的活动放在一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以突出人物的品质,以及生命的价值。2.理清线索人称: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

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文章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典型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塑造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3.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

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

,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三次见牧羊人(典型的故事情节)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初遇牧羊人再见牧羊人最后一次相见55岁,平和安静荒地秃山,干旱无比身体还硬朗,种树养蜂看到溪水,树木长高87岁,信念坚定充满生气,变得富饶

学法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表现牧羊人品格的文字,用(

)标出环境描写的文字,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

生动的人物形象

人物活动的环境4.选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写牧羊人植树作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人物活动的环境5.“创造有如一种连锁效应”,文中所讲的连锁效应具体指的是什么?

种树成林之后,自然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现在居然流水淙淙,当水回到大地,柳树、牡丹草、野花等一一复现,猎人们回到高地,开始猎野兔或野猪。人物活动的环境分析牧羊人人物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1)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牧羊人的描写,适当做批注。(2)结合示例,以“牧羊人是一个……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找出表现人物品格或性格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假如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观察:看看他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大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我很幸运地认识一位“种树的男人”,他正好符合以上所说的条件。

明确:无私、慷慨。2.他很少说话,但可以感觉得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

明确:自信,果断。

3.他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衣服也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看不出任何补丁。

明确:积极生活,爱整洁。4.他说,这块高原因为没有树,正走向死亡。反正他没事业的压力,正好可以担负起拯救大地的任务。

明确:目标远大而高尚。

5.或许正因为布非耶拥有无私的心灵,加上住在有益健康的山林,过着俭朴的生活,上帝才赐予他如此强健的体魄。

明确:无私,俭朴。6.“他不理会1939年的世界大战,如同不理会1914年的世界大战。”作者这样有怎样的言外之意?

明确:牧羊人一直潜心种树,心无旁骛;战争在毁灭,而牧羊人在创造。课文首尾两段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议论,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首段的议论起到了总领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结尾的议论既照应前文,又给主人公以高度评价,立意深远、使文章主题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一个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一件事,这个人就是值得人们歌颂的伟大的人。

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种主旨: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课文总结

由植树的牧羊人想到了哪些在现实中为改变中国生态环境而努力奋斗的“种树”人?拓展延伸默默种树人杨善洲

杨善洲曾任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自1988年6月退休以后,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捐赠给国家。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