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郑和远航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新课导入著名航海家哥伦布、麦哲伦的传奇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明朝时中国也有一位这样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87年,比麦哲伦早114年。他是谁呢?他远航时都到过哪些地方呢?今天,我们就随他一起扬帆远航,去看看沿途的风景吧!相关知识郑和:原姓马,出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昆阳市晋宁县),我国明初航海家。12岁时,郑和入宫做太监,后被提拔为内官监,赐姓郑。他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访遍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字词学习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笔顺学习吧!迎风招展:镇定自若:壮观:流传:魁梧:撕裂:
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忙。景象雄伟。(身体)强壮高大。撕开扯裂。传下来或传播开。形容旗子等随风飘扬。浩浩荡荡:化险为夷: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险:危险。夷:平坦,平安。本文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浩浩:水势盛大的样子。整体感知
你知道郑和一共进行了几次远航吗?课文重点写了哪一次远航呢?远航过程中经历了什么?郑和又是怎样应对的呢?远航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呢?精读课文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他们在途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者读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1)郑和远航:时间:1405年7月11日地点: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物:郑和及随行的人员(人山人海)(2)大船之所以成为宝船的原因是:A.这些船大,长约148米,宽约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B.船上有指南针、航海图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C.船上满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
用具体数字着重介绍了62艘大船的详细情况,让人充分领略了宝船壮观的气势。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通过描写郑和的动作、语言,表现了郑和的果敢干练,突出了场面的庄严。郑和下西洋路线图郑和的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第五节。(1)险恶的风浪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了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郑和表现:镇定自若、奋勇向前、化险为夷。结果:战胜了风浪。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狂风呼啸”“脱缰”“咆哮”“疯狂地扑向”写出风大浪高,这是遇到的自然之险。“镇定自若”“化险为夷”表现了郑和出色的指挥才能和临危不惧的精神。(2)海盗的袭击郑和表现:严阵以待、迅速、包围、丢、烧着。结果:俘虏了海盗。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船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这段话表明了什么?“海盗的袭击”这是遇到的第二个危险,这是人为造成的,比自然危险更麻烦,说明了郑和远航不但要和天斗,还要和人斗,表现了远航的艰辛,也从侧面反映了郑和出色才能和不惧艰险的精神。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郑和出使历时之长,次数之多,访问的国家之多,范围之广,这正是远航的巨大成果。说明郑和为伟大的航海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郑和经历了重重困难,完成了一次次远航的任务,那么郑和远航有何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七节。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广为“流传”,说明它具有深远的影响。从三个层面上点明了郑和远航的巨大历史意义:一是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二是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三是促进了国际交流。这三个层面在范围上越来越广,在意义上越来越深刻。
本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当时出色的航海技术和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总结:
写作指导——详略得当一篇文章,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安排得很恰当,叫做详略得当。详写是浓墨重彩,生动具体;略写是淡笔勾勒,概括精炼,画龙点睛。1.观察事物时要有详有略。要对能体现事物特点的内容进行细致观察。2.要按照顺序围绕主题安排详略。3.根据表达方式确定详略。如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描写景物部分应略写;在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中,描写景物的部分应详写,抒情部分应略写。本课记叙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作者并没有冷冷地写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过程,而是重点写了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其他六次远航只是简单写了一下。这样使文章详略得当,层次分明。板书设计1.看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图书。2.给你的父母讲郑和下西洋的故事。3.收集有关我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突出成就,如: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万里长城、大运河等有关资料,开展览会或介绍会,从而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发奋学习,振兴中华。课后作业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听写吧!
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它,我们将不能生存。——叔本华2.查字典,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词语的意思。携,拉着(手)。扶老携幼: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已,停止。惊叹不已:不停地惊讶赞叹。待,等待。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夷,平坦,平安。化险为夷: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课后题参考答案3.默读课文,根据“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老师指导:首先同学们要通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扬帆启航”这部分写1405年7月11日,在苏州府刘家港码头,郑和受命第一次率船队出使西洋的壮观场面,复述时可抓住一些重点词语,如“人山人海”“雄伟壮观”等,突出场面的宏大;另外抓住一些具体数字,如“62艘大船”“宝船长约148米”“宽约60米”等,这样有利于把握主体内容。
“友好交往”这部分先写船队所走的路线,然后写与各国君臣的交往,郑和的船队虽然“规模宏大”却不“炫耀武力”,“态度友好亲切”,受到各国君臣的热烈欢迎。最后写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凝心聚力·追求卓越
- 公司部门的2025年度工作方案
- 2025年销售工作方案格式演讲稿
- 2025年春幼儿园德育工作方案
- 2025年老师个人教育教学工作方案
- 护理生理学:消化与吸收
- 破宫产手术的术后护理
- 2025年人事工作总结与方案演讲稿
- 生产主管述职报告
- 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
- 东方财富在线测评题答案
- 铁路货车偏载偏重标准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及答题技巧+课件
- 诗歌创作课(2023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临摹字贴(带笔顺)
- 广东省高考物理考纲
- 2024年电工(高级技师)考前冲刺必会试题库300题(含详解)
- CJJT 164-2011 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技术标准
- 2024-2030年中国艾叶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光伏与水处理技术结合
- 动力厂房中央控制室锅炉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备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