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课件_第1页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课件_第2页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课件_第3页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课件_第4页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三节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第四节水环境污染控制管理第五节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建议:请同学们在课后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完成思考题内容第一节概述建议:请同学们在课后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完成思2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3一、基本概念地面水定义:河流(河口)、湖泊、水库、有关海湾(海岸带)水污染源:性质:持久性污染物非持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一、基本概念地面水定义:4二、常用水环境标准常用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常用水环境标准常用标准5《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环境功能分类和保护目标,依次划分五类:I类: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III类: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IV: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农业用水、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环境功能分类和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掌握水域功能和标准的分类;了解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常规项目(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的标准限值;了解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常规项目的监测分析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7了解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常规项目(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的标准限值

序号标准值项目分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1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控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2pH值6~93溶解氧≤饱和率90%(或7.5)65324高锰酸盐指数≤24610155化学需氧量COD日生化需氧量BOD5≤3346107氨氮NH3-N≤0.150.51.01.52.08总磷(以P计)≤0.02(湖、库0.01)0.1(湖、库0.025)0.2(湖、库0.05)0.3(湖、库0.1)0.4(湖、库0.2)9总氮(湖、库,以N计)≤0.20.51.01.52.0了解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常规项目(水温、pH值、溶解8了解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常规项目的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基本项目分析方法测定下限(mg/L)方法来源1水温温度计法GB13195-912pH值玻璃电极法GB6920-863溶解氧碘量法0.2GB7489-89电化学探头法GB11913-894高锰酸盐指数0.5GB11892-895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法5GB11914-896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2GB7488-877氨氮纳氏试剂比色法0.05GB7479-87水杨酸分光光度法0.01GB7481-878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0.01GB11893-899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0.05GB11894-89了解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常规项目的监测分析方法序号9《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分五类:I:天然低背景含量。各种用途;II:天然背景含量。各种用途;III: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生活饮用水及工、农业用水;IV:农业和工业用水。V:不宜饮用。用水根据使用目的选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本标准适用于10了解地下水水质监测的监测频率和监测项目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了解地下水水质监测的监测频率和监测项目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11了解地下水质量单组分评价的方法

和原则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地下水质量时应遵循的原则: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使用两次以上的水质分析资料进行评价时,可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年平均值和多年平均值或分别使用多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均值进行评价。例: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单项组分评价方法与地表水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相同。了解地下水质量单组分评价的方法

和原则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地下12《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分四类:一类: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二类: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三类:一般工业用水、滨海风景旅游区;四类: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分四类: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掌握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掌握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分级;掌握污染物按性质及控制方式进行的分类;掌握污染物排污口设置的有关要求;熟悉新、改、扩建项目按年限执行不同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的有关规定;了解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掌握本标准的适用范围;14掌握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按照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下列行业执行各自的排放标准:造纸工业、船舶、船舶工业、海洋石油开发工业、纺织染整工业、肉类加工工业、合成氨工业、钢铁工业、航天推进剂使用、兵器工业、磷肥工业、烧碱、聚氯乙烯工业。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在本标准颁布后,新增加国家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行业,按其适用范围执行相应的国家水污染物行业标准,不再执行本标准。掌握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标准分级:排入GB3838III类水域和GB3097中二类海域,执行一级标准;排入GB3838IV、V类水域和GB3097中三类海域,执行二级标准;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污水、执行二级标准;未设置的按相关规定执行。GB3838中I、II、III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业新建排污口《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标准分级:16掌握污染物按性质及控制方式进行的分类

本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类。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本标准按年限规定了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掌握污染物按性质及控制方式进行的分类本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17熟悉新、改、扩建项目按年限执行不同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的有关规定

在本标准中,以1997年12月31日之前和1998年1月1日起为时限,对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规定了不同的限值。对于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单位)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单位)。1998年1月1日起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8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1998年1月1日后建设单位)。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为准划分。对于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除执行本标准外,还须符合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熟悉新、改、扩建项目按年限执行不同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18了解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总汞0.052烷基汞不得检出3总镉0.14总铬1.55六价铬0.56总砷0.57总铅1.08总镍1.09苯并(a)芘0.0000310总铍0.00511总银0.512总α放射性1Bq/L13总β放射性10Bq/L了解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三、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1、明确工程项目的性质拟建工程是否符合产业政策与区域规划;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属性:环境污染型、生态破坏型;界定新、改、扩建项目,明确是否有“以新带老”的问题三、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1、明确工程项目的性质202、划分评价工作等级分三级、按级别评价

按级别一级最详细,依次简化低于三级-表-污染物类型、给排水情况、排水去向及简单分析评价的必要前提是水质、水量排放符合GB8978-19962、划分评价工作等级分三级、按级别评价21四、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四、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22五、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分级原则:按可能影响大小来分级,可能影响大的一级,以此类推。影响因素:建设单位-水量、水质复杂程度环境情况-受纳水域自净能力(规模)、水质要求(功能)五、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分级原则:按可能影响大小来分23分级的依据二方面(建设方、环境特征);四点: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复杂程度--针对建设单位;水域规模、水质类别--环境容量、水域功能。关键是:污染量和污染性质;环境许可(环境容量和功能)。分级的依据二方面(建设方、环境特征);24污水排放量(5级):水量:≥20000m3/d;<20000≥10000m3/d<10000≥5000m3/d<5000≥1000m3/d<1000≥200m3/d污水排放量(5级):水量:25水质复杂程度:按污染物类型、水质参数数量划分污染物类型:持久性(难降解、毒性、积累)非持久性酸和碱(PH)热(温度)水质复杂程度:按污染物类型、水质参数数量划分26复杂程度的划分分复杂;中等、简单三种。复杂:污染物类型≥3;二类参数≥10中等:污染物类型=2、参数<10污染物类型=1、参数>7简单:污染物类型=1、参数<73、2、1和10、7复杂程度的划分分复杂;中等、简单三种。27水域规模-大、中、小河流:依据: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大河≥150m3/s中河15-150m3/s小河<15m3/s

水域规模-大、中、小河流:28湖泊和水库依据:湖泊枯水期,水库平均水深平均水深≥10m大湖(库)≥25km2中湖(库)2.5-25km2小湖(库)<2.5km2平均水深<10m大湖(库)≥50km2中湖(库)5-50km2小湖(库)<5km2相差一倍湖泊和水库依据:湖泊枯水期,水库平均水深29表1-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一级二级三级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别)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质要求(水质类别)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别)

≥20000复杂大Ⅰ―Ⅲ大Ⅳ、Ⅴ

中、小Ⅰ―Ⅳ中、小Ⅴ

中等大Ⅰ―Ⅲ大Ⅳ、Ⅴ

中、小Ⅰ―Ⅳ中、小Ⅴ

简单大Ⅰ、Ⅱ大Ⅲ―Ⅴ

中、小Ⅰ―Ⅲ中、小Ⅳ、Ⅴ

表1-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30表1-2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一级二级三级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别)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质要求(水质类别)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别)<20000≥10000复杂大Ⅰ―Ⅲ大Ⅳ、Ⅴ

中、小Ⅰ―Ⅳ中、小Ⅴ

中等大Ⅰ、Ⅱ大Ⅲ―Ⅳ大Ⅴ中、小Ⅰ、Ⅱ中、小Ⅲ―Ⅴ

简单

大Ⅰ―Ⅲ大Ⅳ、Ⅴ中、小Ⅰ中、小Ⅱ―Ⅳ中、小Ⅴ表1-2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31表1-3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一级二级三级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别)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质要求(水质类别)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别)<10000≥5000复杂大、中Ⅰ、Ⅱ大、中Ⅲ、Ⅳ大、中Ⅴ小Ⅰ、Ⅱ小Ⅲ、Ⅳ小Ⅴ中等

大、中Ⅰ―Ⅲ大、中Ⅳ、Ⅴ小Ⅰ小Ⅱ―Ⅳ小Ⅴ简单

大、中Ⅰ、Ⅱ大、中Ⅲ―Ⅴ

小Ⅰ―Ⅲ小Ⅳ、Ⅴ表1-3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32表1-4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一级二级三级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别)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质要求(水质类别)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别)<5000≥1000复杂

大、中Ⅰ―Ⅲ大、中Ⅳ、Ⅴ小Ⅰ小Ⅱ―Ⅳ小Ⅴ中等

大、中Ⅰ、Ⅱ大、中Ⅲ―Ⅴ

小Ⅰ―Ⅲ小Ⅳ、Ⅴ简单

大、中Ⅰ―Ⅳ

小Ⅰ小Ⅱ―Ⅴ表1-4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33表1-5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一级二级三级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别)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质要求(水质类别)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别)

小Ⅰ小Ⅱ―Ⅴ<1000≥200复杂

大、中Ⅰ―Ⅳ

小Ⅰ―Ⅴ中等

大、中Ⅰ―Ⅳ

小Ⅰ―Ⅴ简单

中、小Ⅰ―Ⅳ表1-5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34表2海湾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

污水排放量m3/d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一级二级三级≥20000复杂各类海湾

中等各类海湾

简单小型封闭海湾其它各类海湾

<20000≥5000复杂小型封闭海湾其它各类海湾

中等

小型封闭海湾其它各类海湾简单

小型封闭海湾其它各类海湾<5000≥1000复杂

小型封闭海湾其它各类海湾中等或简单

各类海湾<1000≥500复杂

各类海湾表2海湾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污水排放量m3/d污水水质35第二节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二节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6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调查方法调查范围和时间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现有污染源调查水质调查水域功能的调查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调查方法371.了解确定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原则按照污染物排放后可能达标范围、水量、受纳水域特点及评价等级;当有敏感区时,适当扩大到敏感区上游边界。影响到哪,评价到哪!+敏感区1.了解确定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原则按照污染物排放后可能达标382.掌握不同评价等级建设项目进行水质现状调查时各类水域的调查时期调查时间和水文特征、评价等级相对应:河流、河口、湖泊、水库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划分;海湾按大潮期、小潮期划分;最不利条件具体见表4.3。2.掌握不同评价等级建设项目进行水质现状调查时各类水域的调查39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河流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参考表*指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河流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参考表*指排污口下40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湖泊(水库)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参考表污水排放量m3/d调查范围调查半径km调查面积*(按半圆计算)km2>500004-725-8050000-200002.5-410-2520000-100001.5-2.53.5-1010000-50001-1.52-3.5<5000≤1≤2*为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为半径的半圆形面积。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湖泊(水库)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参考表污水排放量41表5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海湾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参考表污水排放量m3/d调查范围调查半径km调查面积*(按半圆计算)km2>500005-840-10050000-200003-515-4020000-100001.5-33.5-15<5000≤1.5≤3.5*为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为半径的半圆形面积。表5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海湾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参考表污水排放42表4.3各类水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水质的调查时期

一级二级三级河流一般情况,为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条件许可,可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调查枯水期和平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调查河口一般情况,为一个潮汐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况,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调查湖泊(水库)一般情况,为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况,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调查海湾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表4.3各类水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水质的调查时期

一433.了解各类水域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收集资料为主辅以测量、判读地形图;内容:河流-流量、流速、河宽平直情况等;感潮河口加涨落潮情况;湖泊、水库-面积、形状、水深等。3.了解各类水域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收集资料为主辅以测444.熟悉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收集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再调查、测试,注意受纳水域情况;点源排放的位置、方向等;排放数据用水情况;企事业单位废水处理情况。4.熟悉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收集资料为主、只有在十455.了解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间接收集资料,一般不实测概况:原料、废弃物的推放位置等排放方式、去向、处理情况排放数据5.了解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间接收集资料,一般不466.熟悉水质调查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调查原则:使用现有资料,不足时实测;水质参数选择:分二类,常规水质参数-反映水域情况(PH、DO、高锰酸盐指数、BOD等)。特征参数-反映建设项目特点。参数的选择与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有关。6.熟悉水质调查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调查原则:使用现有资料,477.熟悉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取样点的原则取样断面分河流、河口、湖泊河水库河流:调查范围两端;重点保护对象;水位特征突然化(支流汇入等);水文站附近;排污口上游500米处。河口(感潮段内):下游同河流、上游根据感潮实际情况设置断面数目与位置。湖泊、水库:原则上应覆盖整个调查范围,并能反映其水质、水文特点。取样位置以建设项目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7.熟悉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取样点的原则取样断面分河48取样点:小河在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大、中河河宽小于50米设二条取样垂线,各距岸边1/3;大于50米设三条,在主流线、和各距岸不少于0.5米处。特大河适当增加。取样深度,水深大于5米时,水下0.5米、距河底0.5米;水深为1-5米只取水下0.5米;水深小于1米。则0.3米(但距底也不小于0.3米);河口类似;湖泊和水库:平均水深小于10米,一个点(水下0.5米,但距底不小于0.5米);平均水深大于10米二个点。取样点:小河在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大、中河河宽小于50米498、地表水现状评价现状评价:文字描述;数学模式计算;因子选择:(1)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2)危害大的水质因子;(3)国家和地方水质管理要求严格的水污染因子8、地表水现状评价现状评价:文字描述;数学模式计算;50水质参数值的确定:(1)算术平均值;(2)内罗梅平均值水质参数值的确定:51评价方法:一般水质因子评价方法:52特殊水质因子:(1)DO的标准指数特殊水质因子:53(2)pH(2)pH54第三节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第三节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55一.熟悉水污染物在地表水中的输移、转化、扩散的主要过程1.1、概述水中污染物迁移与转化主要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1)物理过程(作用)

只对水中污染物的存在位置变化产生作用,而不对其性质变化产生作用。其主要过程(作用)包括:移流(推流、对流)、扩散(包括紊动扩散和离散等)、沉降或再悬浮,以上过程(及作用)常称稀释混合。一.熟悉水污染物在地表水中的输移、转化、扩散的主要过程1.56(2)化学过程(作用)

主要是水中污染物在不同化学反应过程(作用)下,其污染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如:有机变无机、高分子变低分子、溶解物生成难溶物等)。其主要过程(作用)包括:氧化或还原、分解或化合、溶解或再析出、酸碱中和、混凝及吸附等。(3)生物过程(作用)

水中污染物在水中生物(主要是水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其性质或存在位置(状态)发生变化。其主要过程就是水生物对水中污染物的利用过程。主要原因是水中生物将某种(些)污染物作为自己的食物及营养(能量)的来源,它们消耗利用了水中的这种(些)污染物,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2)化学过程(作用)

主要是水中污染物在不同化学反应571.2、河流中污染物对流和扩散对流(也称移流、推流等)

主要是说水中污染物受到水流运动作用,随水体流动一同迁移的情况。扩散(包括离散、弥散等)

主要是说水中污染物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迁移。它包括分子态扩散、水流紊动扩散和水流不均匀的离散等.1.2、河流中污染物对流和扩散58(3)混合(也称稀释混合)

主要是说水中污染物分布由不均匀到均匀的过程(作用)。从排污口至水质均匀混合前的水域,称为混合区。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其影响水域的边界(即受排放污水影响水域与没有受到排放污水影响水域相接的边界线)称为污染带(河流、湖库)或污染锋面(海洋)。(3)混合(也称稀释混合)

59

由于一般河流的河宽远大于水深,因此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垂向(沿水深方向)容易混合均匀,且水体流动(流速)对污染物的迁移作用要大于扩散。因此,如要进行污染带(或超标水域)预测时,常采用二维模式,在实用水质模型公式中,纵向(沿水流方向)主要考虑对流作用,横向(沿河宽方向)仅考虑扩散作用,垂向一般为水质分布均匀。由于一般河流的河宽远大于水深,因此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垂向60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预测原则预测范围和预测点的布设影响时期的划分和时段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地面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各种点源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面源的环境影响预测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预测原则611.熟悉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的原则

原则上可以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或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方法;单项水质参数评价:以法律、法规、标准为以据,评定、评价。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方法与水质参数与环境现状综合评价相同。

1.熟悉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的原则原则上可以采用:单项水质622.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的划分原则

预测时期一般划分为:建设期、运行期、服务期满后;所有项目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对地面水环境的影响,包括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大型项目根据:项目特点、评价等级、水环境特点、当地环保要求决定是否预测建设期的影响;同理决定是否预测服务期满后预测(个别);一、二级评价预测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两个时段的环境影响;三级或二级(时间较短)只预测自净能力最小时段的环境影响。2.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的划分原则预测时期一般划63在现状调查的水质参数中筛选;拟预测参数应既说明问题又不过多(一般少于现状参数);根据: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评价等级当地环保要求四点进行筛选;不同时期(建设期、运行期、服务期满后)参数不一定相同;也可用水质参数排序指标(ISE)选取。3.掌握拟预测水质参数筛选的原则

在现状调查的水质参数中筛选;3.掌握拟预测水质参数筛选的原则64(1)河流简化要求:8种情况断面宽深比≥20,视为矩形河流;大中河流弯曲较大(系数大于1.3)视为弯曲河流,否则简化为平直河流;大中河流水深变化很大且评价等级较高(例一级)视为非矩形河流,其它简化为矩形河流;小河可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河流水文、水质有急剧变化河段,在急剧变化之处分段,分别简化。4.熟悉各类地面水环境水体简化和污染源简化的有关要求

(1)河流简化要求:8种情况4.熟悉各类地面水环境水体简化65(2)对于江心洲、浅滩的简化:三级评价:按无江心洲、浅滩简化;二级评价:江心洲位于充分混合段,按无江心洲简化;一级评价:江心洲较大,可分段简化;较小可不考虑;位于混合段,可分段简化;人工控制河流可视为水库或河流分段简化。(2)对于江心洲、浅滩的简化:66(3)河口的简化:除要求很高(一级评价),河流感潮段一般可按潮周平均、高潮平均和低潮平均三种,简化为稳态进行预测。河流汇合部可分为支流、汇合前主流、汇合后主流三段分别预测;河口断面沿程变化较大时,分段预测,口外滨海段可视为海湾。(3)河口的简化:67(4)湖泊与水库的简化:湖泊、水库简化为大湖(库)、小湖(库)、分层湖(库)等三种情况:一级评价时,中湖(库)停留时间较短,按小湖(库)对待;三级评价时,中湖(库)可按按小湖(库)对待,停留时间很长时也可按大湖(库)对待;二级评价时,简化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4)湖泊与水库的简化:68(5)海湾的简化:预测一般只考虑潮汐作用,不考虑波浪作用;一级评价时:海流(风海流)较强时,可以考虑海流对水质影响,潮流简化为平面二维非恒定流场;三级评价时:只考虑潮周期的平均情况;较大的海湾可视为封闭海湾;注入海湾的河流:大河及一、二级评价应考虑对海湾流场和水质影响;小河及三级评价中,可视为点源。(5)海湾的简化:69(6)污染源的简化:分排放形式简化和排放规律简化二类;排放形式可简化为点源和面源;排放规律可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和非连续恒定排放;通常将排放规律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点源位置(排放口):排入河流两排放口间距较小时,简化为一个排放口,其位置假定在二者之间,排放量为二者之和;排入大湖(库)两排放口间距较小时,简化方式与上相同;排入小湖(库)的所有排放口简化为一个,排放量为总和;排入海湾类似。(6)污染源的简化:705.掌握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水质模型参数确定的方法类别有:实验室测定法、公式计算法(包括经验公式、模型求解等)、物理模型率定法、现状实测及示踪剂法。

5.掌握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水质模型参数确定的方法类别有716.掌握各类水质数学模型的适用条件

水质模式按使用时间分为:动态、稳态、准稳态(准动态);水质模式按使用空间分为:零维、一维、二维、三维;水质模式按模拟水质组分为:单一组分、耦合组分模式;按数学模式求解方法分为:解析解、数值解;数学模式使用按水利条件分为:恒定、动态、时段平均;点污染源排放分为:连续恒定排放、非连续恒定排放(瞬时排放、有限时段排放);6.掌握各类水质数学模型的适用条件水质模式按使用时间分为:72解析解模式适用于恒定水域中点源连续恒定排放,其中二维解析模式只适用于矩形河流或水深变化不大的湖泊、水库;稳态数值模式适用于非矩形河流、水深变化较大的浅水湖泊、水库水域内的连续恒定排放;动态数值模式适用于各类恒定水域中非连续恒定排放或非恒定水域中的各类排放;单一组分水质模型中可模拟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废热;持久性污染物(定义);非持久性污染物(定义):酸和碱(定义):废热(定义):解析解模式适用于恒定水域中点源连续恒定排放,其中二维解析模式737、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及使用条件

(1)河流完全混合模式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恒定流动;废水连续稳定排放。7、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及使用条件(1)河流完全混合模式适74(2)河流一维稳态模式适用条件:

河流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河流恒定流动;废水连续稳定排放。(2)河流一维稳态模式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非持75

平直、断面形状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为恒定流动;连续稳定排放;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3)河流二维稳态模式适用条件:岸边排放:非岸边排放:平直、断面形状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为恒76(4)河流二维稳态混合累积流量模式适用条件:

弯曲河流、断面形状不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为恒定流动;连续稳定排放;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式中:(4)河流二维稳态混合累积流量模式适用条件:弯曲河流、77(5)S-P模式适用条件:

河流充分混合段;污染物为耗氧性有机物;需要预测河流溶解氧状态;河流为恒定流动;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5)S-P模式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污染物78(6)河流混合过程段预测范围分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上游河段。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混合过程段:是指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混合过程段长度:一、二级评价,且排放口下游3-5公里内有集中取水口或特别重要的环保项目,均应采用二维模式。

(6)河流混合过程段预测范围分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上游798、常用河口水质模式与适用条件

(1)一维动态混合模式与适用条件公式:适用条件:潮汐河口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物排放为连续稳定排放与非稳定态;需要预测任何时刻的水质。8、常用河口水质模式与适用条件(1)一维动态混合模式与适用80(2)O’connor河口模式(均匀河口)上溯(x<0,自x=0处排入)下泄(x>0)适用条件:均匀的潮汐河口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只要求预测潮周平均、高潮平均、低潮平均水质。(2)O’connor河口模式(均匀河口)上溯(x<0,自819、常用湖泊(水库)模式与适用条件(1)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

分动态模式和平衡模式适用条件:小湖(库);非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动态模式适用于预测需反映随时间变化,平衡模式只反映长期平均浓度。9、常用湖泊(水库)模式与适用条件(1)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82(2)湖泊推流衰减模式

适用条件:大湖、无风条件;非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2)湖泊推流衰减模式适用条件:大湖、无风条件;非持久性83河流及污染物特征适用的水质模式持久性污染物(连续排放)完全混合过程段河流完全混合模式横向混合过程段(1)河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直角坐标系)(2)河流二维稳态累积流量模式(累积流量坐标)沉降作用明显的河段河流一维稳态模式,沉降作用近似为非持久性污染物(连续排放)完全混合过程段河流一维稳态模式,一级动力学方程横向混合过程段(1)河流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直角坐标系)(2)河流二维稳态累积流量衰减模式(累积流量坐标)沉降作用明显的河段河流一维稳态模式,考虑沉降作用的反应方程式近似为溶解氧河流一维DO-BOD耦合模式(如S-P模式)瞬时源(或有限时段源)中、小河流河流一维准稳态模式(流量定常-污染负荷变化)大型河流河流二维准稳态模式河流及污染物特征适用的水质模式持久性污染物(连续排放)完全混8410、常用水质模式(1)完全混合模式与适用条件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为恒定流;废水连续稳定排放。10、常用水质模式(1)完全混合模式与适用条件适用条件:河85(2)河流一维稳态模式与适用条件

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

河流为恒定流;废水连续稳定排放。(2)河流一维稳态模式与适用条件86(3)S-P模式与适用条件适用条件1、评价河段受纳水体的水质、水量较稳定;2、工程外排废水的水质与水量较稳定;3、易降解污染物在小河流评价河段或大、中河流均匀混合断面以下河段的水质预测。4、S-P模式仅限于BOD5和DO的水质影响预测。(3)S-P模式与适用条件适用条件87(4)河流混合过程段与水质模式选择

混合过程段的长度可下式估算:

(4)河流混合过程段与水质模式选择混合过程段的长度可下式估8811.了解湖泊、河口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注意湖(库)的分层型、混合型和临时混合型等不同水文(环境水力学)状态的水质分布特点,合理选用水质预测模型;河口及感潮河段根据不同水文(环境水力学)条件,可分别选用河流或狭长水库(河道型水库)水质模型;主要的湖泊、河口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为数学模型法。11.了解湖泊、河口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注意湖(库)的分层型89附1:现场实测法附1:现场实测法90附2:超标水域超标水域的定义:工程排污口附近,废水主要受河水稀释混合等物理净化作用,且水质允许超标的水域。

超标水域的三要素(统计特征)(1)位置——敏感水域(重要功能区)不允许超标水域存在;(2)大小——超标水域涉及的范围,不影响鱼类通道和邻近水域的功能(即水质要求);(3)形状——简单且易界定边界。

大、中河流由于水量较大,稀释混合能力较强(工程排放的废水量相对较小),因此,对这类问题的水质影响预测的重点是:污染带分布及超标水域界定问题,常采用二维模式预测。附2:超标水域超标水域的定义:工程排污口附近,废水主要受河水91第四节水环境污染控制管理第四节水环境污染控制管理92废水、污水1、处理技术分类按作用原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四大类按处理程度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一、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类型废水、污水一、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类型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