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核心工作制度(护理部)-课件_第1页
护理核心工作制度(护理部)-课件_第2页
护理核心工作制度(护理部)-课件_第3页
护理核心工作制度(护理部)-课件_第4页
护理核心工作制度(护理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核心工作制度护理部2016.6.301ppt课件1ppt课件

思考四个问题1、为什么要学习护理核心制度?2、护理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3、初涉临床的你最害怕什么?4、你该怎样去应对你的害怕?2ppt课件思考四个问题1、为什么要学习护理核心制度?2pp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一、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二、病区护理管理制度三、危重患者抢救管理制度四、护理分级管理制度

五、护理交接班制度六、查对制度

七、用药指导制度

八、护理查房制度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十、护理会诊制度

十一、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十三、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十四、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3ppt课件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一、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二、危重患者抢救管理制度

1、患者病情危重,有可能危及生命时,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下达病危通知及护理级别医嘱,必要时设专人护理。2、抢救工作由护士长、科主任与值班医生一起负责现场组织与指挥,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3、护理人员熟悉抢救措施,掌握急救技能,备齐抢救物品,服从指挥,配合医生准确完成各项工作。4、抢救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护士需复述一遍,与医生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4ppt课件危重患者抢救管理制度1、患者病情危重,有可能危及生命时,由危重患者抢救管理制度5、抢救时,在医生未到达之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等,并立即报告医生。6、抢救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做好护理记录,来不及记录时,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7、各班应严格执行危重患者的床旁交接制度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8、危重患者外出检查或转科时,应有医生或护士护送,必要时携带抢救药品和物品。9、各种抢救药品和器械、物品应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抢救结束后,及时检查、整理和补充。5ppt课件危重患者抢救管理制度5、抢救时,在医生未到达之前,应根据病情6护理分级管理制度

护理分级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共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临床护理护士应实施与病情相适应的护理服务,保证患者安全,提供护理质量。

6ppt课件6护理分级管理制度6ppt课件7护理分级管理制度

1、特级护理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3)各种复杂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患者。2、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7ppt课件7护理分级管理制度1、特级护理7ppt课件8护理分级管理制度2、一级护理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护理要求:(1)每1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8ppt课件8护理分级管理制度2、一级护理8ppt课件9护理分级管理制度3、二级护理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患者。(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重度依赖患者护理要求:(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9ppt课件9护理分级管理制度3、二级护理9ppt课件10护理分级管理制度4、三级护理分级依据: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三级护理。护理要求:(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10ppt课件10护理分级管理制度4、三级护理10ppt课件交接班制度目的:交接班是各班次护士之间对护理工作进行衔接的必需方法,确保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中顺利进行,突出了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交接班的不严格而导致一些不该发生的护理差错,更甚于发生护理事故。因此交接班制度是护理人员工作实践中要执行的重要制度之一。11ppt课件交接班制度目的:11ppt课件交接班制度交班者的要求:①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工作,完成各项护理记录。②要向接班者详细交待:本班患者病情变化及下班应注意的问题,需要完成的护理措施。③病房未输完的液体要有书面交班。接班者的要求:提前十五分钟到岗“四看”

“五查”

“一巡视”12ppt课件交接班制度交班者的要求:12ppt课件交接班制度1、值班护士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2、交接班内容包括:⑴患者情况:科室患者总数、患者流动情况(出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以及新入院人数)、危重患者人数、抢救患者、手术或特殊检查处置患者的病情变化,有行为异常、自杀倾向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变化等。⑵高危事件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预警:压疮、导管滑脱、跌倒、走失等。⑶医嘱执行情况: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处置完成情况,护理记录完成情况。13ppt课件交接班制度1、值班护士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1交接班制度⑷物品:贵重、毒、麻、精神药品、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性能。⑸环境:安全、清洁、整齐、安静,符合各项要求。3、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应提前到科,着装整洁,符合要求后上岗,阅读护理记录,交接物品。4、交班者交班前应检查患者的处理是否妥当,各班医嘱执行情况和护理记录完成情况,巡视病房,观察患者情况,整理办公区,并为下一班备齐必要的物品。14ppt课件交接班制度⑷物品:贵重、毒、麻、精神药品、抢救药品、器械、仪交接班制度

有以下情况者不得交接班:

⑴衣帽穿戴不整齐不交接;⑵工作未完成不交接;⑶为下班准备工作未做好不交接;⑷交班物品不齐全不交接;⑸输液、输血不通畅不交接;⑹病人饮食未处理好不交接;⑺卧床病人不整洁不交接;⑻重病人衣着不整、皮肤不清洁不交接;⑼病人数未点清不交接;⑽治疗室办公室不清洁不交接。

5、护士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发现医嘱有凝问或药物剂量超量时,要及时与开具医嘱的医师核对并提出凝问,待双方确认医嘱无误后后再转抄、打印执行。15ppt课件交接班制度15ppt课件交接班制度5、危重患者实行床旁交接班,要求认真做好“四看、五查、一巡视”。⑴“四看”:看医嘱本(医嘱转抄本),看病室交接报告本,看体温本,看各项护理记录。⑵“五查”:查新入院患者的初步处理是否完善,病情有特殊变化者是否已得到及时处理;查手术患者准备是否完善,各种需要带去手术室的用物是否备齐;查危、重、卧床患者是否按时翻身,床铺是否平整、无碎屑,皮肤有无压疮;查大、小便失禁患者处理是否妥善,皮肤、衣被是否干燥;查大手术后患者创口有无渗血,敷料是否妥贴,是否排气排尿,各种引流管道是否通畅在位,各种处理舒服妥善、及时、安全。16ppt课件交接班制度5、危重患者实行床旁交接班,要求认真做好“四看、五交接班制度⑶“一巡视”:对重危大手术后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患者,交接班人员应共同巡视,进行床旁交接。同时,接班者还需了解全科室患者的在位情况和去向,注意病区环境安全等。6、凡在交接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交班护士负责解决,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护士负责。若经常出现同类问题,护士长应调研在工作流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7、遇有抢救患者等特殊情况时,交班者应主动参加工作,不得离岗。8、护士长应参加交接班工作,检查护士工作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长期拖班现象应进行分析,必要时补充人力,调整工作流程,保证护士按时上下班17ppt课件交接班制度⑶“一巡视”:对重危大手术后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患者交接班制度交接班的三种形式(1)病区医护人员集体交接班:早晨集体交班首先听取夜班护士交班报告,交班者报告的顺序:离开病室的病员(出院、转出、死亡),进入病房的病员(入院、转入),本班重点护理病员(手术、危重和有异常情况的病员)。随后值班医师做主要病情及各种处理的交班,最后由主任、护士长布署工作,提出要求。(2)医护人员各自交班。

18ppt课件交接班制度交接班的三种形式18ppt课件交接班制度(3)医护交班有分有合,以集体交班为主。床旁交接班排序:高职称、高职务护理人员、护士长、交班者、接班者,交班者站病人左边,接班者站病人右边。中午班、上夜班及下夜班交班均应进行床旁、口头及书面交班。19ppt课件交接班制度(3)医护交班有分有合,以集体交班为主。19ppt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应注意的问题:(1)交班中发现患者病情、治疗及护理不符时,应立即查问、核实。(2)在接班者未到岗与交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3)接班时间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4)接班后出现问题由接班者负责。20ppt课件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应注意的问题:20ppt课件

查对制度

1、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或采集标本时均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各种操作前、中、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时间、用法。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失效期,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3、给药和进行各种治疗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品要反复核对。4、静脉给药应检查输液瓶及输液器有无破损、污染,瓶口有无松动、裂缝。药液有无变质、有无沉淀、絮状物等。静脉给多种药物时,应注意配伍禁忌。21ppt课件

查对制度

1、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或采集标本时均应严格查对制度5、取血时,应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查对姓名、住院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号、血液成分、血量、采血日期、血液质量。输血前,需经2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中再查对一遍,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输血后,血袋保留24小时,以备需要时查对。6、“危急值”或重要检查结果口头报告查对制度(1)护理人员在接获的口头“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检查报告时,须完整、详细地记录接获的检验、检查结果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项目、报告者姓名、报告时间等内容,并在电话中复述接获内容,经对方确认后方可供临床使用,且在“危急值”登记本上作详细记录。22ppt课件查对制度5、取血时,应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查对姓名、住院号、床查对制度(2)护士及时将患者的“危急值”当面报告给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准确记录报告时间并要求医生签名。7、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2)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3)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4)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23ppt课件查对制度(2)护士及时将患者的“危急值”当面报告给主管医生或查对制度(5)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24ppt课件查对制度24ppt课件查对制度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6)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25ppt课件查对制度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查对制度(7)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8)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9)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督促落实。26ppt课件查对制度(7)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27查对制度8、消毒供应安全管理制度(1)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建立科室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专科技术操作规范,防止差错事故发生。(2)建立健全如停气、停电、失火、设备故障灯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定期培训,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类预案。(3)各班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及交叉感染的发生。(4)加强公共区域设施的管理,注意门、窗、水、电的安全;消防通道保持通畅;室内严禁吸烟、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禁止使用明火;禁止带入食品或在室内进食;消防设施明显无遮挡,定期检查,保证完好。27ppt课件27查对制度8、消毒供应安全管理制度27ppt课件查对制度(5)设备仪器管理参见《消毒供应中心(科)仪器设备的管理、保养及维修制度》。(6)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发生职业暴露。(7)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参见《消毒供应中心(科)消毒隔离制度》。(8)科室定期召开会议反馈护理质量与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改进,遇有紧急问题随时召开会议。28ppt课件查对制度(5)设备仪器管理参见《消毒供应中心(科)仪器设备的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2、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3、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4、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5、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等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29ppt课件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6、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7、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8、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30ppt课件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6、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还必须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患者身份识别程序

在采血、给药或输血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两种身份身份识别方法(床头卡、腕带双向核对)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卡以外,必须使用腕带。在各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身份。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31ppt课件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还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治疗护理过程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护理事故,以及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32ppt课件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治疗护理过程中以及医院33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按规定的报告时限主动上报(1)Ⅰ级事件(警讯事件),护理部对发生的警讯事件应主动及时向医院相关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