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了解作者人生经历、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赏析地坛的三处景物描写,找出“地坛”与“我”的对应、统一之处;2、探究“地坛”景物与“我”的精神高度对应的原因,理解文本背后所内蕴的物我交融的生命状态,体会作者从地坛景物中所获得的坦然、顽强等生命哲思。3、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欣赏自然,从自然天地中汲取生命哲思,进而在散文创作中借鉴作者融情入象的写法。教学重难点细读文本,把握景物特点,将地坛的景物风貌与史铁生的生命状态有机关联。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出示地坛图片及简介、史铁生在地坛的照片)地坛于我们而言,可能仅仅意味着明清帝王的祭祀场所,是一处沧桑的历史遗迹;而对史铁生而言,他却“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把地坛视作宿命般的精神慰藉所、灵魂栖息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眼中的地坛,看一看地坛的风物,听一听史铁生的心魂。教学内容:一、标题解读——我与地坛活动:标题是“我与地坛”,而非“我的地坛”,说明史铁生是将“地坛”放在和“我”的生命的同等视角下观看的。“我与地坛”是二元命题,二元命题之间可能是对立关系,也有可能是对应统一的关系,那么我与地坛这二者呈现出怎样的关系呢?提示:我与地坛——对应统一二、文本分析——物我对应活动:找出文中关于地坛的三处景物描写,并思考地坛的景物风貌与我的生命状态有何相似之处?完成下列表格。1、第一处:(1)文本:……一座废弃的古园,……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2)文本解读:地坛曾经辉煌繁华,如今是被人遗弃的古园,荒芜冷落;而我曾经青春狂妄,而如今是被社会遗弃的人,失魂落魄,两者同病相怜,引发共鸣。2、第二处:(1)文本: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不衰败。(2)文本解读3、第三处(1)文本: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天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2)文本解读:三、思考探究——对应之因活动:在作者笔下,“地坛”景物风貌和“我”的生命状态深度融合,但是我们普通读者却很难在地坛中找到如此契合的生命折射。这是为什么呢?提示:读者是以游客的视角游览地坛,而史铁生在解读地坛的同时也是在思考自我、思考生命。残疾之初,史铁生迷茫颓废,一心想要逃避现实世界。但进入地坛后,表面荒芜,实则自然坦荡、充满生机、永恒不息的地坛景物启发我了悟了坦然平和、顽强生活的生命之道。我与地坛的“对应”——物我交融,景中悟道四、总结提升——生命之道地坛是史铁生从世俗世界向自然世界的逃避;也是史铁生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进军。我与地坛相互交融,故而作者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地坛强大的生命力量灌注我的内心,帮助我度过人生困境,完成自我救赎,也帮助我成长为更加坦然平和的史铁生,完成自我重塑。当然,史铁生不仅救赎了自我,“他用思考,为众生闯出一条可行的救赎之路,他以轮椅和文学的方舟,泅渡了自己,也普度了众生”。正如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颁奖词所说“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与快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我们的人生充满遗憾,生命总是短暂又残缺,但我们又何其幸运,当我们身处困境时,曾有史铁生这样明朗的生命形式烛照我们幽暗的内心。史铁生的身躯虽然只能瘫坐在轮椅上,但是他伟大的灵魂必将永远屹立不倒。正如作者所言:“毁坏的肉身让它回去,不灭的神魂永远流传。”作业:本单元的文章在写景状物的同时,反映了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融情入象,景中悟道,于地坛的一草一木中品悟出人生哲理。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散文片段,记写某一处景物给你带来的思考和感动。要求:情景交融,情理结合,300字左右。物我交融物我交融,景中悟道地坛我荒芜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现代建筑企业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工学院《免疫学原理及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后期特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中国当代文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大同大学《仪器分析(光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民族大学《工程训练(Ⅱ)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型混凝土预制件标准化生产管理办法》
- 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Culture 2 Going Green 第二课时 广东开心英语
- 警察叔叔是怎样破案的演示文稿课件
- 青年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课文翻译
- 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真题
- 《网店运营与管理》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案
- 打印版 《固体物理教程》课后答案王矜奉
- CAD术语对照表
- 中考《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及答案(1-12)
- Q∕GDW 11612.43-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