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与石达开_第1页
洪秀全与石达开_第2页
洪秀全与石达开_第3页
洪秀全与石达开_第4页
洪秀全与石达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洪秀全与石达开

一石达开的矛盾斗争石大凯来自广西贵县纳邦村,1831年出生。“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工作。”。《石达开自述》中说自己“自幼读书未成,耕种为业”。有的材料说他“一向在家耕田,也兼做些小生意”1851年3月,起义军攻下武宣东乡,洪秀全称天王,封石达开为“左军主将”。11月,永安建制时,又封石达开为翼王。永安突围北上,石达开和萧朝贵为开路先锋,萧朝贵在长沙战死,石达开则独当重任。据凌善清记载,“太平军自永安趋湖南,攻长沙,破岳州、汉阳、武昌,经安庆而下金陵,与清军大小数百战,独达开所部未尝挫,清军称之曰‘石敢当’,所至争避之”定都天京以后,随着主客观形势的变化,天国领导集团成员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但总的来说,矛盾斗争主要集中在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身上。石达开则由于他耿直侠义的性格,对洪秀全、杨秀清恭谨从命,办事认真,以及在重大军事斗争和安抚百姓中的卓越贡献,故能在较长时期中受到洪秀全的赏识和信任。如在政治上,石达开确有突出的才能,又是一个比较注重实际的人物,他善于针对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1854年,天国派石达开到安庆安民。当时,由于《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在实际中执行,皖省民众,因此与太平军对立情绪很大,甚而抗命不从。这是关系天国政权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石达开对抗命群众,不是武力镇压,而是采取比较实际的办法,撇开脱离实际的《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实行“督民造粮册,按亩输钱米”的办法,以利百姓各安其业,“于乡里之豪暴者抑制之,无告者赈恤之。立榷关于星桥,以铁锁巨筏横截江面,阻行舟,征其税,军用裕而百姓安之,颂声大起”二石达开,犯罪不干,神圣不可侵犯正当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发展到全盛的时候,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了严重的斗争。1856年8月,杨秀清伪托天父下凡,传洪秀全到东王府,假借天父旨意,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并世袭罔替。洪秀全一面假意答应封杨为“万岁”,一面在天王府外积极布防,同时密诏在江西瑞州的韦昌辉、在武昌前线的石达开回京“勤王”。韦昌辉接到密诏,率亲军3000人星夜赶回天京,9月1日深夜,冲入东王府,杀死杨秀清和他的全家,接着又用阴谋手段,诱杀东王部下官兵2万多人。10月,石达开从湖北赶回天京,他向洪秀全奏问情况后,责备韦昌辉杀人过多,韦又要杀石,石达开连夜缒城逃走,韦昌辉杀了他的全家,这就是“天京事变”,。石达开逃到安庆,起兵靖难,要求天王严惩韦昌辉。他领兵从安庆渡江过池州(今安徽贵池),进入泾县。恰值清军进攻宁国,陈玉成作战失利,天京南面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危急时刻,石达开又移靖难之师去救援宁国。韦昌辉的滥杀暴行,已经引起天国广大军民的愤慨。11月2日这时,在天国首义诸王中,多数已死,只剩下洪秀全和石达开两个人。洪秀全的威信已大大下降,无论从资历、威望、才干来说,石达开确是辅理政务、统帅军队、安抚百姓的理想人物。洪秀全虽然难免对外姓人有些猜忌,但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环视满朝文武,要找一个能力挽狂澜,收拾人心,重振危局的人来,除石达开以外,也确无别的人了。因此,从解救当时燃眉之急考虑,也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召石达开回京辅政。从广大群众说,刚经过刀光剑影的“天京事变”,谁不盼望有一个像石达开这样的人物来辅助国政,稳定局势呢。11月中旬,石达开率军从宁国经芜湖回到天京,受到天京军民的热烈欢迎,“合朝同举义王提理政务”石达开回京辅政,是他勇敢抗击韦昌辉滥杀暴行斗争的胜利。对洪秀全曾给他加以“反顾偏心罪”25岁的石达开回京辅政,他以正义的行为,竭尽全力,把天国从面临覆亡的危机中挽救过来。在他辅政的半年里,政治上,安定人心,加强团结,重用人才,甚至连杀害了他全家的韦昌辉的父亲和兄弟都得到保护,显示出他多么的宽宏大量。他又重用19岁的青年英雄陈玉成,主持江北军事,显示出他用人的胆略和魄力。他争取主动,力挽危局,在清军全面进攻下,他采取南守北攻的战略,在西线,坚守长江中游重镇九江、瑞州、临江、抚州、吉安等战略要地,稳固江西根据地。在东线,固守天京东南的门户句容、溧水、镇江等。他通令各该地守将们坚守不战,用固守方针挫败了敌人的攻势,稳定了长江以南的军事形势。在皖北战场,则向清军发动进攻,陈玉成、李秀成等联络捻军,全力出击,屡败清军,收复了皖北、淮南许多地方。1857年5月,陈玉成部分道进入鄂东,太平军兵锋威逼武汉,迫使敌人从九江分兵救援。石达开南守北攻的战略,抑制了敌人的疯狂进攻,稳定了军事形势,特别是北线的进攻,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初步争回了战场的主动权。战争的胜利,又极大地鼓舞了太平军的士气,安定了人心。石达开半年间辅政的成就,粉碎了敌人立即扼杀太平天国的阴谋,使天国转危为安。在这里,我们看不出他有什么利用军民对他的拥戴而“乘机擅权”以谋私的迹象,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为排挤驾空、取代洪秀全而显露出的“个人野心”。相反,这一切,正好表明石达开没有辜负广大军民对他的热爱和拥戴,正好表明他没有辜负天王洪秀全对他的委托,正好表明石达开忠于天国事业,也忠于洪秀全的一片赤诚之心。天国的形势稍微有了转机,洪秀全又把斗争的目光转向内部。原来,洪秀全并没有从“天京事变”中吸取正确的教训,而杨秀清独揽大权和逼封万岁的情景却不断在他的眼前出现。因而他时生疑忌,对石很不放心。石达开提理政务,是出于“合朝同举”,这只是洪秀全在困难危急时的被迫作法,而不是出于他的本意。现在,眼见石达开辅政功绩卓著,又见其“所部多精壮之士,军力雄厚”,对兵权集中于石达开之手更为忌讳。再加上石达开为首义之王,威望极高。这都使洪秀全惊恐不安,他“时有不乐之心”,日思夜虑,深“恐人占其国”洪秀全对安、福二王的封赏,直接破坏了太平天国前期非金田同谋首义、建有殊勋者不封王爵的规定;也是他不信外臣,组建洪氏集团控制政权的开始。接着,他又“专用安、福王”,使“主军政”。在挟制、驾空石达开的同时,还要夺取他的兵权,限制他的行动,“终疑之,不授以兵事,留城中不许出”石达开被逼出走前,怎样对待洪氏集团的挟制与谋害,他的面前有这样几条道路:取而代之;叛变投敌;束手待毙;委曲求全;率军远征。石达开和他的亲信将领,对当时形势是非常清楚的,深知他们不可能以“愚忠”取得洪秀全的谅解和信任。谋士张遂谋分析指出,石达开“身挟震主之威,体兼高人之德,而势在人臣之位”,则“虽欲效股肱之力,竭忠贞之节,其可得乎!”1857年6月2日(咸丰七年五月十一日),石达开离开天京,前往安庆,一路张贴布告,说明他在洪氏集团挟制下不得不离京出走的苦衷,表明他要继续革命,希望天朝军民坚持斗争,或者留在当地,或者随他出走。又劝告不跟他出走的,应忠天王,守本分。许多将领激于义愤和对他的敬仰,纷纷带队跟他出走,出走的太平军将士约20万人。太平天国一时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旡将”的局面,清军乘机反扑,天京外围许多地方又陷入敌手。石达开是被逼出走的,而有人却说他“是一个野心家和分裂主义者”石达开出走后,洪秀全见形势危急,“屡遣人追赶”,“百计挽留”,又“将洪仁发、洪仁达伪号削去,并镌伪翼王金牌一道,及合各城大小伪职求救表章,送往安庆”石达开处,请其回归天京石达开能“委曲求全”吗?大家知道,李秀成是天国后期一味想“委曲求全”的人物,我们不妨将李秀成与石达开加以比较。李秀成有“委曲求全”的可能,他是天国的后起人物,资历、功劳、威望与石达开相差很远,只要他俯首听命,洪秀全是可以容忍他存在的。石达开则是除洪秀全外唯一资格最老、功劳最大、威望最高的领袖。洪秀全深知,石有与自己争夺最高权力的条件,石达开知道洪秀全发动内讧,袭杀杨秀清而夺其权的秘密;石达开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盲目顺从的人物,他曾以武力要挟天王严惩韦昌辉,不然要“班师回朝,攻灭天京”;洪秀全在石达开全家遭难后,又下令缉捕石达开,并下诏悬赏,购其首级。因此,洪秀全对石达开的猜疑是不能消除的,这是客观事实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委曲求全”应有利于促进历史的发展,而不是要人们追求苟且偷安。李秀成在洪秀全的领导下,委曲求全,却多次给天国事业造成严重的损失。1862年冬,天京破围战失败,洪秀全强命他进军皖北,李秀成明知不对,又不敢力争,委曲求全,奉命而行,结果,使他统帅的军队主力基本丧失。后来,天京即将合围,他向洪秀全提出“让城别走”,实行战略转移的正确建议,却遭到洪秀全的严厉训斥和断然拒绝我们再看洪秀全这个“最高领袖悔悟和改正错误”的诚意和程度到底怎样?首先,洪秀全削去二兄王爵,奉送“义王”金牌,请石达开回京辅政,这是他在当时天国内部与外部各种压力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手法。在外部,清军利用洪秀全逼走石达开的机会,发动进攻,东线溧水、句容相继失陷,江南大营出兵反攻,洪秀全在军事上感到了极大压力。在内部,石达开的布告,虽说没有列举洪氏集团的具体问题,但却在太平军中引起极大的同情,25万人跟着出走,表明了人心的向背,再加上天国内李秀成、陈玉成等一致拥护石达开的呼声,使洪秀全在政治上感到极度的孤立。因此,他不得不故作姿态,俯顺群众,削去安、福二王,奉送“义王”金牌,派人请石回京,但内心的真实思想并非这样。因石达开不愿回京,洪秀全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李秀成见当时国乱纷纭,自己“任大职重”、向洪秀全进谏,要求天王“择用贤才,定制恤民,申严法令,肃正朝纲,明正赏罚……宽刑以待万方,轻世人粮税,仍重用于翼王,不用安、福王。”洪秀全一听勃然大怒,立即革掉李秀成的爵位其次,石达开与洪秀全共事多年,“天京事变”后提理政务又半年之久,对当时形势与洪秀全的为人处事,有亲身体会和深刻的了解,自然能分辨出洪秀全召他回京的决定究竟有几分诚意,也能预测到他们合作共事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从而作出自己的抉择。从后来历史事实的发展看,洪秀全依靠洪氏集团,独专朝政,猜忌臣下的毛病不但没有改正,而且更有新的发展。因此,石达开没有回去的抉择也是合乎情理的,无可厚非。他的出走既然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如何走法,走向何处,那就另当别论了。有的论者对石达开的出走予以指责,认为他不顾大局,不顾洪秀全“最高领袖悔悟和改正错误”的高风亮节,是不可饶恕的分裂主义。其实,现在又有那一个人能像当年石达开那样了解洪秀全呢!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石达开是在洪秀全的逼迫下出走的。作为天国最高领袖的洪秀全,不能正确处理与其他领导人的关系,杨秀清、韦昌辉先后被杀,虽然有一定原因,但石达开在洪氏集团的猜忌挟制下,已经丧失辅政的客观条件。为了避免内部残杀,保存斗争力量,开辟新的基地,以便在摆脱洪氏集团的挟制下,继续坚持抗清斗争,石达开才有此出走决策。这是一个农民领袖在无力解决内部矛盾的情况下而采取的迫不得已的作法。洪仁玕在回忆当时的形势时也说:“翼王见大局如此,不满意,乃决意离京远征。”三抗清斗争失败,影响了犯罪人员的自身石达开毕竟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物,他虽然被逼出走,但却从未想把自己置于和洪秀全誓不两立的地位。他出走时曾发出布告,既声明自己尊奉洪秀全为领袖、继续革命的态度,又说明自己不得不离京出走的苦衷。关于出走的原因,只透其大端,而不作具体的罗列和叙述。这个布告,确实经过一番精心的设计,掌握分寸,留有余地四洪、石关系的公开破裂,给太平天国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首先,洪秀全逼走石达开,使天国革命力量遭到自“杨韦事变”以来的又一次惨重损失。从石达开自己来说,虽然他是被迫出走,但他后来远离天国斗争的中心地区皖赣一带,没有全盘的战略计划,缺乏明确的战略进攻目标,也没有建立巩固的斗争基地,与其他抗清力量缺乏紧密配合,成为一支长期流动作战、没有支援的孤军,处处遭到清军和地方团练的袭击,队伍内部也不断发生叛降离散的事件,最后终于在1863年5月于大渡河紫打地全军覆没。从天王洪秀全来说,他逼走石达开以后,使天国又陷入空前严重的危机。石达开走后,许多将士,纷纷带队跟着出走,形成天国军事战线防守的空虚,许多地方成为弃而不守的局面,有的将领虽未出走,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的形势,不知所措,无法应付,连洪秀全都大起恐慌。李秀成说当时的情况是“朝中无将,国内无人,翼王将天朝之军尽行带去。杨辅清已在福建;韦志俊避逼林泉;林绍璋因在湘溧失军,革职闲居;林启荣被困于九江;黄文金在湖口有清军制困;张潮爵、陈得才孤守皖省无兵”其次,石达开被逼出走,实质上是领导集团争权夺利的“天京事变”的继续,它是洪秀全封建家天下思想和实行宗派主义的必然结果,是他从“天京事变”中吸取消极教训,猜忌外臣的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