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Microbiology)学时数:32其中: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学分数:2适用专业:化学及相关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微生物学》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和育种、生态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

本课程是为化学及相关化学专业四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对本课程各类微生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分类、生理生化特征、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类鉴定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在细胞、分子和群体水平上认识和掌握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并熟悉微生物在工业、农业与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或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打好坚实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各类微生物的基本特征,特别是一些常见和常用的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及病毒的形态特征及分类方法;(二)掌握各类微生物的生理生化、代谢、生态及遗传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三)掌握各种微生物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对人、动植物造成的危害;(四)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五)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六)熟悉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七)了解国外微生物学最新进展及应用。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简要讲述微生物的概念、基本特征、与人类的关系。一、什么是微生物二、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三、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第二节.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及研究内容一、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二、微生物学及其分科第三节.21世纪微生物学展望。重点:了解微生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难点: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一、无菌技术二、微生物保藏技术及显微镜的原理三、纯种分离技术和培养技术第二节.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重点:了解无菌技术的意义、微生物保藏技术及显微镜的原理;掌握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即无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难点:纯种分离技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第三章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第一节.细菌形态生活习性工业用途培养方法第二节.放线菌形态生活习性工业用途培养方法第三节.古生菌形态生活习性工业用途培养方法第四节.酵母菌形态生活习性工业用途培养方法第五节.霉菌形态生活习性工业用途培养方法重点:细菌、放线菌、古生菌以及酵母和霉菌的基本结构特点和生活特性,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难点:细菌的细胞壁结构。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nutritionaltypes)第三节

培养基第四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重点:了解微生物营养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以及根据不同微生物各自的营养要求,配制相应的培养基对微生物培养的理论知识。难点: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第一节

代谢概论第二节生物产能代谢一、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二、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第三节微生物的特殊合成代谢举例。一、CO2的固定二、生物固氮第四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一、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二、次级代谢的调节重点:生物固氮、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难点: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控制第一节

细菌的个体生长。一、

染色体DNA的复制和分离(一)、细胞壁扩增(二)、细菌的分裂与调节

第二节

单细胞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一、细菌群体生长规律二、生长的数学模型三、主要生长参数四、同步培养⑤、连续培养

第三节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一、控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二、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重点: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难点: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第七章病毒

第一节病毒的特点和定义一、病毒的特性二、病毒的形态和大小三、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第二节病毒的复制一、病毒的繁殖二、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三、溶原性

第三节亚病毒一、类病毒二、拟病毒三、朊病毒重点:了解病毒的生活周期,掌握反映病毒生长繁殖规律的一步生长曲线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及噬菌体溶原性反应的基本概念。难点:噬菌体溶原性反应。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一、DNA作为遗传物质二、RNA作为遗传物质三、朊病毒的发现和思考第二节基因突变及修复一、基因突变的类型及其分离二、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三、诱变育种第三节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第四节微生物育种第五节菌种保藏一、菌种的衰退与复壮二、菌种的保藏重点:掌握微生物基因突变、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难点:微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第九章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工程概述第二节基因的分离与合成第三节微生物与克隆载体第四节微生物与基因工程工具酶第五节外源基因在细菌中的表达重点:基因的分离与合成。难点:外源基因在细菌中的表达。第十章微生物的生态第一节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一、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二、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二节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1、微生物群落2、陆生生境的微生物3、水生生境的微生物4、大气生境的微生物5、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6、动物体中的微生物7、植物体中的微生物8、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及生物性霉腐的控制

第三节微生物与人体疾病及环境保护的关系。1、人体微生物2、病原微生物的传播3、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4、重金属的转化5、污染介质的微生物处理6、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7、污染环境的微生物监测重点: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微生物与人体疾病及环境保护的关系。各类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难点: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微生物与人体疾病及环境保护的关系。各类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中,新内容讲授课28时,讨论课2课时、习题课2课时。采用陈忻研制的多媒体电子教案通过计算机投影进行教学。五、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题量备注章节主要内容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小计1绪论1112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2213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62814微生物的营养2225微生物的新陈代谢31436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3327病毒和亚病毒2228微生物的遗传21329微生物与基因工程22210微生物的生态553合计28223219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在学完有关基础课,尤其是《生物化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本课程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生理、分类、遗传变异、生态和代谢及有益微生物的利用和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本课程讲授时,重点应放在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及有益微生物的利用和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内容上,有关微生物代谢中的部分内容如微生物对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的分解等放在《生物化学》中讲解。在讲授本课程时,还应适当介绍国内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