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品质决定孩子的未来及某中学心理咨询手册_第1页
母亲的品质决定孩子的未来及某中学心理咨询手册_第2页
母亲的品质决定孩子的未来及某中学心理咨询手册_第3页
母亲的品质决定孩子的未来及某中学心理咨询手册_第4页
母亲的品质决定孩子的未来及某中学心理咨询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母亲的品质决定孩子的未来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由母亲承当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的模式下,这个命题不无道理。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家庭教育中父爱的缺失,并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与父亲疏远或者隔绝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往往缺乏性格中的坚毅,而多了两分奶气。

一个家庭,哪怕穷的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善良、节俭、乐观和整洁的女人在料理,这样的家庭仍是心灵的圣堂与快乐力量的源泉。

母亲为了社会贡献的最主要的产品就是你的孩子,除了自发的爱以外,母亲必须学习教育的艺术,否则,任何教育改革都将是徒然。

母亲的形象至始至终都会影响每一个人的人生,也许很多人不会认真地思考和承认这个问题,但是这确实是一个不能否认的真理!

一个人从小到大,只要他(她)的母亲伴随着他们的成长里程,母亲的一切,包括母亲的形象;母亲的做人原则;母亲的思想......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始终影响他们的孩子,那些孩子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

一·【坚强的母亲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不会怯懦】

在人们的一些思维里都是把女人当作柔弱的代表,似乎只有男人才能配得上“坚强”二字。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地遇到困难,能够不惧艰难困苦,一直坚持下去的往往就是那些看起来比较软弱的女人,她们甚至在有些方面比男人显的还要坚强的执著。

像王桂荃(梁启超的二夫人)女士,在梁启超离世之后,带着九个孩子度过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岁月,即使在文革的动乱年代也没有动摇她的坚强信念,在她去世以后,梁思成和兄弟姐妹一起在父亲墓旁种下一棵“母亲树”,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坚强母亲。

二·【心胸宽阔的母亲让孩子学会展望未来】

女人的胸怀历来被文人描写的及其狭窄,甚至还有民间的俗语: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好像世界上只有男人的胸膛是宽阔的大道;而女人的心胸只是山间的羊肠小路。然而有很多的女人的胸怀让我们敬佩,真是这些女人的胸怀让我们懂得一个母亲的宽阔胸膛会对孩子起多大作用。

佐藤富子——(郭沫若在日本的同居女人)这个现代人也许并不知道她的名字的女人,在被郭沫若无情抛弃之后,一个人居然抚养着五个未成年的孩子,直到十五年以后见到郭沫若。

三·【善良的母亲让孩子懂得悲天悯人】

人类社会最可怕的就是行为的残酷和精神的冷漠,可是我们谁也不能否认很多人好像无法躲避这两种悲惨的现实。虽然有时候这两种状况是一种“不可抗力”造成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人为的现象铸就的,那就是一些人从小就没有一个善良的母亲,从此他们的人格受到严重的扭曲。“悲天悯人”的情怀虽然有后天的修养与教育形成,但是它仍然是来源于孩子母亲的善良根基。

比尔盖茨就曾说过,自己在母亲那里得到的是“虔诚和善良”,我们在比尔盖茨对全世界贫困地区的大量捐款上就可以看到母亲的印记。

四·【冷静镇定的母亲使孩子学会坚韧不拔】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或者是有形宣传影像中,我们大多是情况下看到的是遇到灾难时候的母亲,不是嚎啕大哭就是绝望的想到自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在如今人们难以形容的场面上,一个母亲的镇定和冷静足以让人终生不能忘记。

当年中国的第一夫人王光美先生(此称呼是对任何值得尊敬的人可以使用)被造反派在万人大会上批斗侮辱,她那叫人敬佩的表情,不但激励着她自己的孩子坚韧不拔地度过了十年的非人岁月,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母亲典范。

五·【有修养的母亲会铸就孩子的品质】广德三中心理咨询手册目录一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二心理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三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四学校心理咨询的原则五11条不合理信念六艾利斯的ABC理论七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特点八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法九安慰朋友的“心理手段”十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特征十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有哪些特点十二精神分析理论十三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及在教育领域的贡献十四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十五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十六人的不合理的信念的解析十七人格发展八段论

十八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十九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与种类二十依恋理论详解二十一贝克的认知治疗法一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和机构须遵守保密原则。保密不仅涉及咨询内容,同样也涉及心理诊断。在心理诊断中,咨询人员收集到的所有关于来访者的资料,包括个人生活、成长状况、个人成长过程、个人恋爱、婚姻、交友、工作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咨询人员未经来访者同意,绝不可将这些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包括来访者的亲属。另外,对来访者的心理测量结果和诊断也属保密范围之内,都要受职业道德中保密原则的制约。但在咨询过程中,一旦发现来访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但应将有关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心理咨询师在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做虚假的陈述或报告。如有必要,咨询师可以和来访者签订保密协议,典型的保密条款如下:"对于您向我提供的信息,我绝对严格保密,没有您的书面同意,我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然而,根据法律规定,当您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或者您违反了当地的法律法规——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时,我无法保证绝对保密,因为这样我可能会涉嫌违法。如果我需要与同事讨论对您实施的咨询,我会尽力隐瞒有关您身份的信息,包括使用化名。"关于是否能够在咨询中使用录音和录像设施,咨询师会被要求使用录音设施,因为咨询谈话带有治疗和处方的性质,你很难想象医生开处方会没有记录,这是对来访者权利的保护。当然,录音、录像内容也在保密之列。是否采取这样的措施需要咨询师和来访者商定。如果咨询人员或机构违反保密原则,来访者可以选择诉诸法律。二心理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一)、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二)、咨询师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来访者;3、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4、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三)、咨询师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来访者。三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3)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四学校心理咨询的原则(一)、平等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学校心理咨询人员要从尊重信任的立场出发,努力和咨询对象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以确保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圆满的咨询结果。由于师生关系在教育与受教育意义上的不平等地位,平等性原则对于学校心理咨询特别重要。从实际情况看,下述两个问题对建立平等信赖关系十分重要。第一,关于如何看待来访者提供信息的可靠性问题。这个问题对咨询双方能否建立信赖关系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对于抱着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前来求询的人,其提供的信息出现矛盾或不实之处,咨询人员不应大惊小怪,更不应表露出不信任的情绪或态度,而应投以信任的目光,委婉地提醒来访者注意自己的言语表达和回忆中的疏漏,以便在不损害咨询双方领带关系的前提下尽量获得准确的信息。至于那些抱着疑虑、观望和试试看心理前来求询的人,其提供的信息往往比较含混或失真。对这种情况,咨询人员也不应责怪或不悦,而应看准来访者的心思和顾虑,进行真诚的交流与排解。只要打消这些来访者的顾虑,求得他们的信任,要获得可靠的信息并不存在很大困难。第二,关于对来访者一视同仁的问题。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学生,而这些来访者的情况又是千差成别的。有的来访者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有的则衣帽不整,语粗情急;有的来访者谈吐自若,微露傲气,有的却词不达意,畏缩自卑。无论对什么样的来访者,咨询人员都应满怀热望,以诚相待,一视同仁,而不应该厚此薄彼。这对于和来访者建立平等信赖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二)、发展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学校心理咨询人员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来访者的问题,不仅要在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咨询结果的预测上也要有发展的观点。来访者所反映的问题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为例,有些学生的考试焦虑可能最初是由于父母的过高要求所形成的,以后又由于升学或就业的压力而逐步加剧;有些学生的考试焦虑一开始可能是因为渴望在学校取得较高分数、以便受到教师和家长的赞扬而引起的,这种自我期待的逐步升级与间或遇到的挫折,增强了其内心冲突,因而导致较高的考试焦虑水平。应该注意深层心理的动态考察。在各种内容的学校心理咨询中,遵循发展性原则都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以发展为内容的学校心理咨询中,对这一原则更有其特殊的要求。发展性咨询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个体已有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结果,更重要的还在于提示个体今后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咨询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洞察能力和预见能力。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发展条件有准确估计;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有恰如其分的揭示和把握,这样才能达到发展性咨询的目的。(三)、保密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咨询人员有责任对来访者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来访者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保密是学校心理咨询的一项重要原则。保密既是咨询双方建立和维系信赖关系的基础,也是维护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名声信誉的大问题。在学校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来访者常常叮嘱千万不要把他们的事情宣扬出去,更不要披露他们的真实姓名。当然,替来访者保守秘密并不是说咨询过程中的一切都不能公开。如果因为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的需要而不得不引用某些案例或有所公开,也不是绝对允许的。不过在这样做的时候,最好能事先征得案主的同意,或者对案例内容作技术性处理。如果在咨询过程中预见到可能出现自杀、暴力等危急情况,也是可以协调多方关系,寻求解决之道的。在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上,重要的并不是形式上的公开或保密,而是在于是否尊重来访者的各种权利,包括来访者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替来访者保守秘密是维护社会伦理道德和公民权利的必然要求。从道义上讲,来访者反映的隐私或缺陷既涉及到个人今后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名誉和前途,又有可能牵扯到来访者与家庭成员、学校师生和其他人的矛盾和冲突。如果来访者这些深层的自我揭露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就很有可能激化矛盾,引发事端,甚至有可能造成来访者的绝望和轻生。对此,咨询人员切不可掉以轻心。如果遇到学校领导试图干预咨询双方交往活动的现象,咨询人员应坚持原则,不得随意将咨询内容向外泄露。从法律上来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通信自由,是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了的。作为学校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应牢记个人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坚持为来访者保守秘密,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或缺陷,千方百计保护来访者的合法权益,这是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四)、多样性原则1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心理咨询除了直接咨询这种常见的形式而外,还有间接咨询。学生通常是学校心理咨询的直接对象。但由于学生的问题及教育通常与其老师或家长有关,间接咨询也会经常开展。间接咨询一般不承担矫治任务,咨询的重点通常放在适应、发展和预防问题上,这样便于教师和家长在咨询以后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对教师或家长认为确有心理障碍需要矫治的学生,咨询人员应要求教师或家长陪伴他们接受直接的检查和治疗。这时,间接咨询过程更是与直接咨询过程有机结合到了一起。2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心理咨询除了"一对一"式的个别咨询这种常见的形式而外,还有团体咨询,或称小组咨询。团体咨询的含义,是指将有共通或类似问题的来访者,以组建小组的形式开展咨询。团体咨询由于组员之间的互动关系而有特别的价值。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很多都是发展性的问题而颇具共性,加上学校环境易于组织,应大力提倡和开展团体咨询。实践经验表明,像学生的考试焦虑、社交障碍等问题,采用团体咨询收效更为明显。3多样化的形式心理咨询除了会谈这种常见的形式而外,还有电话咨询、信函咨询、网络咨询、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应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灵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五)、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咨询人员不仅应重视求询学生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的诊治工作,更重要的是应重视咨询过程中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只有把后一项工作做好了,使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深入人心,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是在学校心理咨询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为人们所理解、所接受的。现在,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意义已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显然,只治不防,无益于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只能使极少数学生从中获益,这同学校心理咨询尽可能地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宗旨是不相称的。相反,防重于治,不仅可以使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应有的治疗,而且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懂得心理卫生的意义,掌握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预防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贯彻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除了应在咨询过程中向广大来访者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之外,咨询人员还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心理障碍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努力掌握学生各种常见心理障碍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不仅对矫治求询学生的心理障碍有积极意义,更重要的是可以依据这种规律性的认识,促进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五11条不合理信念1.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绝对需要得到其他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扬。艾利斯不反对人需要别人的称赞与喜爱,而且认为能够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与称赞是一件好事。但他认为,如果把这当作是绝对需要的话,就是一个不合理信念了。因为它是不可能实现的。假如一个人相信这个信念,就会花很多的心思与时间曲意取悦他人,以求得对自己的赞赏。这样不但会使人丧失自己,使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追求其他快乐,也会使人丧失安全感(如时时担心能否被别人接纳或接纳的程度如何等),结果只能令自己感到失望、受挫、沮丧。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至少在某方面有才能、有成就,这样才是有价值的。艾里斯认为,一个有理性的人,凡事会尽力而为,但不会过分计较成败得失,因为重要的是参与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要求自己十全十美,或过分要求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成就,为自己制定不能达到的目标,只能让自己永远当个失败者,在自己导演的悲剧中徒自悲伤。3.有些人是坏的、卑劣的、邪恶的,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与惩罚。艾里斯认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责备与惩罚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使事情更糟。所以对犯错误的人,要做的是接纳、帮助他,使之不再犯错误,而不能因此否定他的价值,对其采取极端的排斥与歧视态度。4.事不如意是糟糕可怕的灾难。一个有理性的人应该正视不如意的事,寻求改善之法;即使无力改变,也要善于从困境中学习。5.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痛苦与困惑。艾里斯认为,外在事物并不能伤害我们,倒是我们自己对这些事物的信念与态度让我们自己受到了伤害。所以,只要我们尝试改变自己有关的非理性思维内容,就可以有效地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6.对可能(或不一定)发生的危险与可怕的事情,应该牢牢记在心头,随时顾虑到它会发生。艾里斯认为,考虑危险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计划如何避免,或思虑不幸事件一旦发生如何补救,不失为明智之举。但过分忧虑,反而会扰乱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使生活变得沉重而缺乏生气。7.对于困难与责任,逃避比面对要容易得多。艾里斯认为,逃避困难与责任,固然可以得到暂时的解脱,但问题并没有解决,而且会因贻误时机而使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所以,理性的人会通过实际的行动增加自信,使生活过得更加充实。8.一个人应该依赖他人,而且依赖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艾里斯认为,由于社会的分工、个人经历的多寡、闻道的先后等原因,有时我们确实需要他人的帮助,此时,如为了证明自己的所谓价值而拒绝他人的帮助,反而是不明智之举。但这并不是我们时时事事都依赖他人的理由。在生活中,任何人都是具有独特价值的个体,在大多数时候,他需要独立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所以,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9.一个人过去的经历是影响他目前行为的决定因素,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不可改变的。艾里斯认为,无可否认,过去的经历对人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影响还比较大,但这并不是说它们就此决定了一个人的现在与未来。因为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客观地分析过去对现在可能存在的限制,善用自己的能力和机会,就可突破这种限制,使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充满希望与生机。10.一个人应该关心别人的困难与情绪困扰,并为此感到不安与难过。关心别人是人的一种美德,但我们无须为别人的困难与不安感到难过,需要的倒是帮助他们面对自己的困难与情绪困扰,并早日走出阴影。11.碰到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正确而完美的的解决办法,如果找不到这种完美的解决办法,那是莫大的不幸,真是糟糕透顶。艾里斯认为,世界上有些事物根本就没有答案,凡事都要追求完美的解决是不可能的。完美主义只能使自己自寻烦恼。六艾利斯的ABC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60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他认为人有其固有本性,人的先天倾向中有积极的取向,也有消极的本性,换句话说人有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这样的内在倾向,同时也具有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倾向,而且艾利斯更强调后一种倾向,他认为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心理失调。艾利斯将人类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归纳为以下几种:①倾向于进行畸形的思维(如强迫思维)。②倾向过于易受暗示影响。③倾向于过度概括化以偏概全。④倾向于要求尽善尽美,认为不是完美的就是无用的。⑤倾向于对他人的过分要求。⑥倾向于追求绝对化,肯定化,不能忍受不确定性。⑦倾向于夸大负性事件的危害性。⑧倾向于自暴自弃。⑨倾向于自我贬低。⑩倾向于过分关注自身的机体的变化。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牛鼻子”,把认知这个“牛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艾利斯将以上观点概括称之为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著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在ABC理论中,D代表治疗(disputing)通过D来影响B,认识偏差纠正了,情绪和行为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解除或减轻,最后达到E效果(effects),负性情绪得到纠正七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特点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接受了弗洛伊德(S.Freud)的人格结构理论,但他并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生物学方面的原因,尤其是性的原因,而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认为人格发展会受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埃里克森在研究了几种文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的情况后推断说,尽管不同文化中存在某些差异,但情感的发展变化及其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却遵循着相似的方式。出于对文化和个体的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埃里克森提出了把自我发展和环境影响结合起来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内在好的感觉,信任自己和他人,乐观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1~3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意志训练,自我培训,能作决定积极严厉,自负怀疑,关注自我,空虚3~5岁主动对内疚成功的欢乐,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感到内疚5~12岁勤奋对自卑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不适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任务12~20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对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有信心,生活充满憧憬角色混乱,没有固定的标准,感到虚伪20~24岁亲密对孤独感情的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避免亲密,关系淡漠24~65岁繁殖对停滞能投人工作,有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系贫乏65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有秩序感和意义感怕死,对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的或没发生的事情感到痛苦、失望埃里克森也认为,上述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重要影响人物(significantrelations),也就是存在着人际关系的焦点。具体地说就是:第一阶段——母亲;第二阶段——父亲;第三阶段——家庭成员第四阶段——邻居和学校师生;第五阶段——同伙和小团体;第六阶段——友人;第七阶段——一起工作和分担家务的人;第八阶段——整个人类。正如其他儿童发展阶段论者(如皮亚杰)一样,埃里克森没有把各阶段看成完全相互独立的。他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因此每一阶段都要受前一阶段所发生情况的影响,并对下一阶段的发展也产生影响。例如,个体能够发展起稳定的同一性,这可能得益于其早期在成就和方向性中获得的快乐(主动性),而非得益于对目标和成就感到的罪疚(内疚感),并且建立了这种稳定的同一性的个体更能继续形成稳定而亲密的人际关系。再如,在第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由于这个阶段的危机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所以,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母亲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就将会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这也将有利于下一个阶段自主性的顺利发展。相反,如果儿童在第一阶段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和悲观,则更可能导致下一阶段产生消极的结果。事实上,在埃里克森看来,所谓健康人格就是以八个阶段各种危机的积极解决所形成的相应品质为特征。但是,任一危机解决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后面的发展阶段有其自身的相关问题,可以为新的发展和可能结果提供改变的机会,所以,在某一阶段未获得积极结果的人,还可以通过以后的发展阶段逐渐得到补偿;同样,曾经获得积极结果的人,也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失掉。①婴儿期(0-2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主要任务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②儿童早期(2-4岁):基本的自立感对羞耻感和疑虑。主要任务是获得自立感,克服羞耻感和疑虑,体现着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4-7岁):基本的主动感对内疚感。主要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实现。④学龄期(7-12岁):基本的勤奋感对自卑感。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⑤青春期(12-18岁):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避免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有何地位,将来会怎样等等稳定的自我形象和自我历程的体验.实现自我同一感有以下三种体验:a.他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而有自己个性的个体,虽然他与别人共同活动,共同承担任务,但他是可以喝别人分离的;b.自我本身是统一的,他的需要、动机、反应模式是可以整合一致的。而且从时间上看,自我有一种发展的连续感和相同感。“我”是由童年发展而来,将来还会发生变化,但我还是我,不是别人;c.自我设想的我与我所觉察到的其他人对我的看法是一致的,并深信自我所努力追求的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采取的手段是为社会所承认的。这一阶段埃里克森提出了延缓期的概念,他认为这时的青年承续儿童期之后,自觉没有能力持续的承担义务,感觉要作出的决断未免太多太快。因此,在作出最后的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用以千方百计的延缓承担的义务,以避免认同提前完结的心理需要。虽然同一性寻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它最后是能导致个体整合的一种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⑥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⑦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克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⑧成年晚期(50-):自我完善感对失望和厌倦感。主要任务是获得自我完善感,克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八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法(一)、理性情绪治疗法概述RET(Rational-EmotiveTherapy)是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里斯(AlbertEllis)倡导的。1、本治疗法是以改变病人的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它以理性思维方式和观念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理性治疗非理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理念给他们的情绪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此使自己的心理臻于健康。2、不合理的信念:(1)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如:我做事必须尽善尽美);(2)对他人的不合理信念(如:对不好的人应给予惩罚);(3)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不合理信念(如:已注定的事无法改变)。3、不合理信念特征:(1)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即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某事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应该”、“必须”。其不合理在于,人们不可能在每件事情上获得成功,既是某件事取得了成功,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赏。而一旦这样的现实出现,持有此类信念的人就会受不了,因而产生情绪上和行为上的障碍,这种绝对化的要求反映了他不合理、走极端的思维方式。(2)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即以某件具体事件,某一言行证明自己进行整体的评价。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是思维的专制主义。人们在对自己的绝对化要求中常常会走极端,认为自己某一件事情上办的不好,未获得成功,就是自己一无是处,只说明只是这件事上办不好。因此,人们应当就自己的某一行为的表现而进行评价,不能因一件事而否定个人的价值。人们对他人也常有某种不合理的要求,如果对他人持有绝对化要求,就会发现他人的言行总是与自己作对,因而陷入消极的情绪体验中,如“愤怒、怨恨、压抑”等。(3)槽糕至极论(awflizing)即如果某一件不好的事情一旦发生,其结果必然非常可怕,槽糕至极,灾难性的。这种思维方式导致焦虑、悲观、压抑、犹豫等不良情绪。将一件事情的负面结果夸大到极点,反映了个体走极端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艾里斯认为,人一出生就有一种心理倾向,即要坚持自己的向往和追求都能得到满足,期望自己的愿望会实现,生活中某些向往和要求的确如意地实现了,这种积极的记忆强化了我们的“全能幻觉”,使我们认为我们一定能比所有的人幸福,一定比其他人更成功,应当与他人不一样。当我们一旦遇到挫折和逆境时,我们就无法接受,认为这些不该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导致不良的情绪。此外,文化、父母和竞争的社会,都在强化事事超过他人的非理性信念。这些信念虽然是上进的动力来源,但一旦过头,就会使人在思想上钻牛角尖,形成心理负担。(二)、合理情绪疗法的ABCDE理论一般人总习惯于认为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归结于环境事件,但ABC理论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A(Activatingevent)直接引起来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Belief)引起的,而解释和评价则源于人们的信念。就是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onsequence)。ABCDE理论的独特之处在强调B的重要作用,认为A只是造成C的间接原因,B才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一旦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个体就应当努力认清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并善于用新的信念取代原有的信念,这就是所谓的D(Disputing),即用一个合理的信念驳斥,对抗不合理信念的过程,借以改变原有信念。驳斥成功,便能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E(Effect),使来访者在认知、情绪和行动上均有所改善。ABCDE理论包括一套通过认识不合理信念到改变不合理信念,进而调整情绪和行为的步骤和阶段,它始终强调现在,重视人的理性力量,相信人最终通过自我调节而顺应环境,把人的主动性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合理性情绪治疗法实质上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它承认富裕、家庭幸福、事业美满、爱与被爱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能拥有一切固然是美好的,但我们不能把生命的全部基础都投在获得这些美好的事物上。(三)、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1、心理诊断阶段通常在第一来访中进行。当取得来访者的信赖后,咨询者要探讨来访者的诱因。根据ABCDE模式找出它的不合理信念。他叙述的问题可能看上去千头万绪,十分复杂,但涉及的不合理信念数量很少,可能只有几种不合理信念在不同的情境下的反应而已。2、领悟阶段此阶段是治疗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让来访者了解此疗法的知识,使其对合理性情绪疗法的原理及实施有思想准备。领悟的不同层次:A、首先向来访者强调人的信念,讲述ABC理论,帮助他们认识到B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B、向来访者解释不合理信念是在过去经验中习得的,并通过思维、行为多次重复而一直存在于人的头脑中。C、帮助来访者认识引起并使自身症状持续的原因,即找出不合理信念(最重要的领悟)。D、帮助来访者领悟到,从前未加分析的某些观念并非真理,未经验实,不符合逻辑,为下一步合理信念的取代做准备。3、修通阶段治疗者要使用逻辑的、经验证实的方法与不合理观念进行论辩,其论辩方式可参考如下:A、质疑式:直接质询当事人他这种信念是否有足够的事实证据;B、价值式:质询当事人目前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否确有价值。如:一旦考不好,就可以整天愁眉苦脸,放弃继续努力吗?C、极端式:质询当事人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如果考试没有进前5名,最坏的结果是什么?真的就那么可怕吗?D、更新式:提醒当事人,“从另一个角度想一想,考试成绩不像你预期的那样,是否也是一件好事呢?”E、夸张式:故意夸大当事人的信念,使当事人看到它的不合理之处。如:是不是广而告之说你考试未达到预期成绩,以至于天就要塌下来,提醒别人小心呢?4、建立新的合理观念阶段在通过上述阶段,使当事人原有的不合理观念发生动摇后,干预者要帮助对方及时发展新的合理的观念,并且在发现合理观念后要及时的巩固,可要求当事人多次重复诵读该观念以获得巩固效果,以使其能更习惯地采用合理的思维方式。(四)、治疗技术1、辩论法。对于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反省能力的人十分有效。要求治疗者大胆地、毫不客气地对来访者持有的不合理信念进行挑战和质疑。可采用不断深入地提问方式质疑。2、假设最坏的可能。帮助对方从不合理方式走出来,并且不总会发生。假设最坏的可能性有助于帮助对方认识到情绪的困扰不在于这种不利的事件,而从内心的恐惧,对恐惧的恐惧才是真正的祸根。3、角色扮演分析。进行时,让当事人与干预者互换角色,为不合理观念进行辩护,让当事人扮演干预者进行反驳和质询。镜子的作用。当事人通过寻找理由和证据进行反驳的过程,为自己建立新的合理观念提供了依据和材料。4、认知家庭作业。可采用布置作业形式,把治疗的进展带回到日常生活中,一种是固定格式的作业,让其找出A和C,然后是B,做D做辩护,最后填E辩护效果。另一种自由格式作业,完全由当事人合理的自我分析,找出不合理信念并与之辩论。5、合理的情绪想象。情绪通过改变想象而改变。首先让当事人想象其引发情绪困扰的场景;其次让当事人保持想象,但要求改变自己的情绪,使之适度,并加以体验;最后停止想象,报告是怎样想,怎样做方使情绪体验有所改变。干预者要及时强化合理观念补充,使来访者新的合理观念和认知情绪新观念产生了。(五)、合理情绪治疗法在学校中的应用合理情绪治疗法用于学生身上,有其不同的特点,通常分5个阶段:1、友好相处阶段。要设法让学生相信治疗干预者不会强迫他们改变自己,而是帮助他们更清楚地思考问题,重在消除学生的心理抵抗,成为朋友。鼓励他们自我表露。2、评价。评价学生存在的问题是正常发展中的问题,还是属于其他,如家长、老师的过分担心,或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还可评估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其重点评估:①学生歪曲现实吗?②学生以自我挫败方式评价环境吗?③是否缺少适当的自己认知?④学生缺少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评估总结阶段,制定干预计划、目标、步骤。3、教授解决问题的技能(1)理解自我情绪。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2)教给学生批判思维的技巧和合理的信念(3)教给学生改变自己的认知4、练习阶段应将干预方法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通过表格、作业等方式让学生经常练习。5、对变化和技能获得的评估评估干预目标是否已达成,如可问“学生能解决情绪烦恼吗?”“他能解决实际问题吗?”“老师或家长对他的进步满意吗?”(六)、合理情绪治疗法的注意事项1、以改变认知为重点2、把握辩论和质询的火候和分寸3、保持耐心4、防止新的认知偏差出现5、进行新观念言语操作时,应注意某些非言语因素6、把握合理情绪疗法的适宜对象九安慰朋友的“心理手段”当朋友伤心难过时,很多人要么好言相劝“别哭了,坚强点儿”。要么帮助分析问题,告诉他“你应该怎么做”,还有人会批评对方:“我早就给你说过……”其实,安慰人也要讲心理技巧,要根据对方的心理活动,给予最贴心的抚慰。要倾听对方的苦恼由于生活体验、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等不同,形成了每个人对于苦恼的不同理解。因此,当试图去安慰一个人时,首先要理解他的苦恼。安慰人,听比说重要。一颗沮丧的心需要的是温柔聆听的耳朵,而非逻辑敏锐、条理分明的脑袋。聆听是用我们的耳朵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不要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做判断,要给对方空间,让他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聆听时,要感同身受,对方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波动。如果我们对他的遭遇能够“悲伤着他的悲伤,幸福着他的幸福”,对被安慰者而言,这就是给予他的最好的帮助。要接纳对方的世界安慰人最大的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体会、认同当事人所认为的苦恼。人们容易将苦恼的定义局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中,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是“苦”得没有道理了。由于对他人所讲的“苦”不以为然,因此,安慰者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抗拒,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安慰者需要放弃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承认自己的偏见,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他所面临的问题。心理专家说的“放下自己的世界,去接受别人的世界”,就是这个道理。最好的安慰者,是暂时放下自己,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用他的眼光去看他的遭遇,而不妄加评断。要探索对方走过的路安慰者常常会感,到自己有义务为对方提出解决办法。殊不知,每个被苦恼折磨的人,在寻求安慰之前,几乎都有过一连串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的探寻经历。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探索对方走过的路,了解其抗争的经历,让他被听、被懂、被认可,并告诉他已经做得够多、够好了,这就是一种安慰。心理专家提醒安慰者一个重要的观念:“安慰并不等同于治疗。治疗是要使人改变,借改变来断绝苦恼;而安慰则是肯定其苦,不试图做出断其苦恼的尝试。”实际上,在安慰人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任何解决方法都很可能会失灵或不适用,令对方再失望一次,故而不加干预、不给见解,倾听、了解并认同其苦恼,是安慰的最高原则。另外,陪对方走一程也是一种安慰。对方会在你的陪伴下,觉得安全、温暖,于是倾诉痛苦,诉说他的愤恨、自责、后悔,说出所有想说的话,当他经历完暴风雨之后,内心逐渐平静下来,坦然面对自己的遭遇时,他会真心感谢你的陪伴,也觉得是靠自己的力量走过来的。十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特征自我防御机制有很多,可给予不同的分类。如成熟性防御和不成熟性防御、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等等。现将几种常见的防御机制介绍如下:(1)否认,是指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由于不承认似乎就不会痛苦。鸵鸟把它的头埋在沙子里就意味着不可接受的东西不存在,否认正是如此。一个心爱的人已死亡,可仍相信或认定他还活着或即将回来,甚至还为他做些什么;一个癌症病人可否认自己患了严重的迫近残废的疾病,尽管他也可能就是一位通晓该疾病的知名度很高的医生。这一过程可使一个人逐渐地接受现实而不致一下子承受不了坏消息或痛苦。否认是一种保护性质的、政党的防御。只有在干扰了正常行为时才能算是病态的。(2)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抑制到无意识中去。它虽不能随意回忆,但可通过其他心理机制的作用以伪装的形式出现。如对痛苦体验或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遗忘就是压抑的表现。(3)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如对儿童的躯体虐待可说成是“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伐不成材”、“打是疼骂是爱”。合理化有两种表现: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两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4)移置,是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如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怒,难以回敬,转而踢倒身边板凳,把对妈妈的怒气转移到身边的物体上(如“替罪羊”)。这时虽然客体变了,但其冲动的性质及其目的仍然未改变。在心理治疗中,情感的无意识移置既是移情的基础,也是反移情的基础。(5)投射,是指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投射)于客观或别人。这在婴儿可认为是相对正常的,在成年人则可由于极度地歪曲现实而成为偏执妄想。(6)反向形成,是指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如一个有强烈的性冲动压抑的人可积极参与检查淫秽读物或影片的活动。(7)过度代偿,又称过度补偿,是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心理缺陷可通过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这是一个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过程。如有些残废人可导致惊人的努力而变成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变成一位说话流利的演说家。(8)抵消,是指一个不能接受的行为象征性地而且反复地用相反的行为加以显示,以图解除焦虑。如说了不吉利的话就吐口水或用说句吉利话来抵消晦气或不吉详的感觉。除夕打碎了碗,习俗上说句“岁岁平安!”(9)升华,是指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从文艺家的一些著名创作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均可见到升华机制的作用。这是把本能主要是性能量转移到一个有社会价值的对象或目标上去。(10)幽默,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它没有个人的不适及没有不快乐地影响别人情感的公开显露。它与诙谐、说笑话还不完全一样。幽默仍然允许一个人承担及集中注意于困窘的境遇上,而诙谐、打趣的话却引起分心或使从情感的问题上移开。(11)认同(自居——identification),是指无意识中取他人(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之长归为己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借以排解焦虑与适应的一种防御手段。如高官显贵的子女常以父辈之尊为己尊,遇到挫折则自抬身价,作出坦然自苦的神态,以免除在别人面前的尴尬局面。儿童在作业时遇到困难时,常说:“我要学习解放军叔叔”,从而有力量和信心把作业坚持下去,直到成功。仅以上述就可以看出,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固然我们时常会作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迭地表达。例如,某工人在车间受到组长批评,于是说:“我才不在乎呢!”随后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废品以消心中之愤,就是合理化与迁怒的双重作用。十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有哪些特点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患者经历过的情绪经验受到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外,潜伏在无意识之中,因此产生了病症。从这一早期的设想开始,弗洛伊德逐渐形成了他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这样,导致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的两部分。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而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本能、欲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不相容而被压抑或被排挤到到意识阈之下(所谓意识阈,是指能否意识到的分界线),但是,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然在不自觉地积极地活动着,追求满足。所以,无意识部分是人们过去经验的一个“大仓库”。由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人们把他的无意识称为“潜意识”(英文是subconsciousness,又译为“下意识”)。弗洛伊德又认为,在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之间,还有一种“前意识”。前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即前面所说的“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那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看来,前意识处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它是可以召回来的部分,也就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而无意识(潜意识)则是不可召回的。这样,实际弗洛伊德就把人的心理分为三个部分或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的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基础。在后来修正古典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后来被称为古典的精神分析,以区别于新精神分析)的所有的人当中,不管修正的程度如何,都没有抛弃这一基本概念,否则,就不是精神分析学家了。弗洛伊德在自己的理论中,把无意识(潜意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意识只占一个次要的地位。他认为,“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他反对把心理学说成是“意识内容的科学”。他不但认为,“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过程”,而且还认为有一种“类似无意识的思维、无意识的意志这样一种东西”,对无意识过程的认可与否是影响到世界和科学一个决定性的倾向。因此,弗洛伊德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应该是人的各种无意识的精神过程,也就是说,心理学应该是无意识(潜意识)内容的科学。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关于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之间的关系,在弗洛伊德看来,如前所述,前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从前意识到意识,或者从意识到前意识,都是转眼之间的事,二者虽有界限,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我们可以用虚线来表示。而无意识(潜意识)要回到意识里来,在弗洛伊德看来,是很困难的,因为二者之间壁垒分明,似乎在意识的门口有着严密的防守,不准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随意侵入。因此,我们可以用实线来表示。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中,把这种防守作用叫做“检查作用”或“检查员”。●无意识动机所谓无意识动机,在弗洛伊德看来,就是构成无意识(潜意识)的那些个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等。(从这里我们看到,在弗洛伊德那里,无意识是由无意识动机组成的)。无意识动机是行动的原因。弗洛伊德是强调对行为动机的探讨的。他在《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一书中,搜集了几百个关于无意失言、无意错误和不由自主动作的实例,用以说明或多或少的隐蔽的动机。弗洛伊德在一个年终翻阅他的帐簿时,因为看见一个病人的姓名重复出现而感到惊异,虽然他当时不知道这个病人究竟是谁。--其实,这个病人是他在前一年夏天的几个星期内在一个疗养所里每天看见的一个病人。弗洛伊德最后想起来了,这个病人是一个年轻的姑娘,患有歇斯底里症状,经他治好,只是在临别时她仍苦诉胃部有些痛,两个月之后,因胃癌而死。弗洛伊德以他的独特方式,解释了这一类的事例,从而得出一种新的遗忘学说:凡是已经熟知的东西,虽然可以被排除于无意识中,却永远不会遗忘。他喝在没有断言记忆的一切失败都是由有意的遗忘,但他肯定对任何显著的遗忘事例,都有充分的理由来设想某种动机的存在。关于任何失言,或任何“偶发事件”,例如遗失或打破东西,弗洛伊德也这样认为。他觉得这种行为是有意的,虽然这种有意可以是无意识的。一个新娘遗失结婚戒指--这标志她有一种重新获得自由或至少从她的现在的新郎那里得到自由的隐蔽的愿望。弗洛伊德认为,任何特殊事件的隐蔽的动机,都可以象梦的分析那样,通过自由联想来揭露。在这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有可以保证探索无意识动机的一些指导原则。这样的原则之一是:凡是被禁止的东西,一定是被欲望的。如果不是人们愿望做的事,禁止就是不必要的。严厉禁止的事,一定是愿望的。另一个类似的指导原则是:凡是怕的东西大概都是被欲望的,怕是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假面具。弗洛伊德揣测,怕里藏有无意识的、被禁止的愿望;同理,过分焦虑一个人的平安,可以隐藏一种要伤害他的无意识欲望。弗洛伊德指出,重要的行动和决择总是归因于动机的,只有在不重要的事件上,我们才会说我们能这样或那样行动而任意决择。他断言,哪儿没有意识的动机,那儿必有一种无意识的动机。失言或任何“偶然事件”,一定是由某种隐蔽的欲望所激动的。这种隐蔽的欲望对一定的目标,虽然不一定完全达到它的目标,但可以干涉当时意识的目的,产生意外的结果。基于无意识动机,使弗洛伊德成为一个精神决定论者,当然是一个唯心的精神决定论者。他对精神决定论深信不疑。所谓精神决定论,是指人类的行为(每一动作、思想或情绪),都各有其充分的原因,虽则这些原因由于有机体和环境的复杂性,可以是很复杂的、难以清理的。在弗洛伊德那里,“精神的因”就是愿望、动机、意图。弗洛伊德的精神决定论思想,当应用于神经病的时候,意思是指每一变态的症状都有一种目的,为一种无意识的动机所驱策。●压抑学说如前所述,无意识的动机是由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所构成的,而这些冲动、本能、欲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不相容时,就被压抑或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但它们在意识之下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它们的活动有时变得急迫,力求在中行动中得到表现。当它们将要“侵入”到意识行动中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和一种罪恶感,因而意识就予以“抵抗”,试图压抑。--无意识的动机向上向外推,而意识门口的“检查员”,就发挥它的检查作用施以相反的力量,向下向内压。由于无意识的动机有时是突击的,意识门口的“检查员”就必须采取种种措施“防御机制”来保护,不让其侵入。意识门口的“检查员”所采取的防御机制之一是“反动形成”--这一名词是费解的,意思是指“向后歪曲”,即夸张反面的动机。例如,你所喜爱和赞扬的一个人,有时可以引起你的敌对和厌恶之感。而你则以尽量扩大你对他的敬爱来对待他。另一种不甚明显的防御机制叫做“投射”--这是指你否认对你的朋友的仇恨。而反认为他对你的仇恨;罪过的一面在他不在你,因而你的罪过感转化为一种被巫害感。弗洛伊德认为,这些防御机制,不是意识的措施,不是故意相出和采取的;它们是“无意识的”。压抑和抵抗,也是“无意识的”。意识的抵抗是存在的。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精神病时发现,很难使患者说出自己的情绪经验;当暗示患者努力回忆过去的情绪经验时,这些经验遇到很大的抵抗。例如,病人在自由联想过程中遇到某件难以为情的私事时就不愿说出。但无意识的抵抗是由病人随着一定的线索追忆一定经验的真正困难而显示出来的。弗洛伊德认为,治疗精神病患者时所遇到的抵抗,这是精神分析的一件最难于应付而又重要的工作。如果患者继续拒绝承认被压抑的经验的存在,分析治疗便无法进行;只有当患者不再抵抗而接受分析时,病情才以得到改善。因此,为了使患者从无意识(潜意识)中挖掘出过去被压抑的情绪经验,从而使患者的疾病痊愈,精神分析者就得帮助患者进行自由联想以便克服抵抗。前述的“转移作用”即“移情”现象,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患者克服抵抗的一种迂回方式。●梦的学说前面说过,弗洛伊德在使用自由联想法的过程中,发现有的病人所回忆的和所报告的内容是他们入睡时所做的梦。于是,他用自由联想法对梦进时行分析,并于1897年开始对自己进行自我分析,他发现,梦是通向无意识(潜意识)的一条迂回道路。弗洛伊德认为,通过对梦境的解释,可以发现精神病患者的最终的被压抑的欲望。因此,梦的解释也可以成为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学说,体现在他于1900年发表的、轰动一时的《梦的解释》一书中。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无意义的,并不是荒谬的,并不是以我们的观念储蓄的一部分休眠而另一部分开始觉醒为先决条件的。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它在清醒时我们可以理解的精神动作的长链中占有它的位置,它是通过一种高度错综复杂的理智活动而被建造起来的。”他说:“我必须坚持,梦实际上是具有重大含义的,一种释梦的科学程序是可能的。”梦的实质,就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我们从前面的叙述中已经知道,欲望虽然被压抑在无意识(潜意识)中,但它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寻求满足,由于在意识的门口有“检查员”的检查作用而不能得到满足;但是,当人们在睡眠的时候,由于检查作用的松懈,无意识(潜意识)中的欲望得以绕过“检查哨”(或者说绕过抵抗),并以化装(即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成梦。所以,就是梦的内容,也并不是是欲望的本来面目,还得加以分析和解释,才能寻得真正的根源。有些梦,例如,口渴的人梦见喝水,就是容易理解的。但是,有时人会梦见各种各样的、不愉快的、甚至使人感到痛苦或焦急的、以及东拉西扯毫无意义的梦境,这又怎样解释为“一种欲望的满足”呢?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弗洛伊德创用了两个名词--“显梦”和“隐义”。所谓显梦,它类似于假面具,是“梦所叙述的东西”、“梦的外显的内容”。所谓隐义,是假面具所掩盖的欲望是“那种隐匿的我们只有通过观念分析才能达到的东西”,是“内隐的梦的思想”。做梦好比编造谜语,显梦是谜语所说出来的内容即谜面,隐义是谜语未说出来的让人猜测的内容即谜底。这样,弗洛伊德就把梦境分成为两个部分--显梦和隐义。弗洛伊德指出,“把内隐的梦改变为外显的梦的过程”叫做“梦的工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做梦;“以相反的方向所进行的、从外显的梦到内隐的梦的工作就是我们的‘释梦的工作’”,即释梦。弗洛伊备认为,梦的工作(即做梦)共有四种基本过程(或者说是四种工作方式):第一种过程是“压缩作用”,即几种隐义以一种象征出现,也就是说,显梦是隐义的一种“简略的译本”。第二种过程是“转移作用”,即:一方面,将隐义中的因素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用引喻代替原文;另一方面,把梦的思想的精神重点或中心加以转移。“梦的转移作用和梦的压缩作用是两个主要负责塑造梦的工匠。”第三种过程是戏剧化,即“梦中的描述手段”,就是把思想翻译成为视觉意象,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欲望。第四种过程是润饰,即“二级加工”,这是指醒后把梦中颠倒的材料再加以条理化,使其更能掩饰真相。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把梦的工作的最后产物发展为某种统一的东西,某种近于连贯的东西。”弗洛伊德认为,我们不必过高地估计梦的工作。“除了压缩作用,转移作用,灵活的描述作用,以及使全体经受一次二级处理而外,它就再不能做其它的事情。”“梦不可能意味着别的,而只能意味着梦的工作的结果,也就是内隐的梦的思想由梦的工作所译成的形式”。梦的解释,就是要把梦的重重的伪装揭开,由显梦寻求隐义。弗洛德说过:“释梦就意味着寻求一种隐匿的意义”。他说:“我们可以确切不疑地设想,我们的三千多年以前的祖先做梦的情况在很大的程度上和我们一样。就我们所知,所有古代的人们都给梦附加以巨大的重要性而且认为梦具有实践的价值。他们从梦决定前途的吉凶,在梦里探求各种预兆。当时,对希腊人和所有的东方人来说,一次不用释梦师的战役一定有如今天一次不用航空侦察机的战役那样是完全不可能的。当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从事他的历次征服战役时,最有名释梦师们总是在随侍。那时仍位于一个岛上的太罗斯城进行了那样凶猛的抵抗,以致亚历山大考虑想要撤围。然后一个夜里他梦见一个森林之神仿佛在凯旋仪式上舞蹈,而当他把他的梦告诉了他的释梦师的时候,他得到了攻城的胜利已经向他预告的解释。他就下令攻打而且夺取了太罗斯”。弗洛伊德还认为,“今日的精密科学曾经反复地论述过梦,但只为了把它的各种生理学学说应用于梦的目的。”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学说,引起了学者们的很大兴趣和大量的观察以及实验研究。梦本来是很难理解的心理现象。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学说认为,大脑皮层的抑制的扩散产生了睡眠,但由于还有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以致形成了梦。这是对梦的生理机能的解释。至于梦为什么会有种各奇特的内容呢?这是属于梦的心理解释的问题。可以说,弗洛伊德对于这种解释是有创造性的贡献的。通过他的研究,开始了对梦的新的心理学的解释。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还不是十全十美的,他在《梦的解释》一书中曾经表达了睡眠时有梦、醒后回忆不起来是由于压抑的结果的观点,但实验研究证明,压抑的强弱和回忆的难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许多学者对弗洛伊德的梦的学说作了公允的批评。至于他以性的各种象征来揣测梦的隐义,是令人遗憾的。⒌泛性论弗洛伊德是个泛性论者。要了解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必须了解他对性的理解,因为性的问题,是他的理论的重要内容。一般认为,生物的需要有两种:保存个体生命的需要和延续种族生命的需要。人类最初也是这样。要保存个体生命就需要吸取营养;要保持种族的延续,就需要寻求配偶。所以,弗洛伊德把性本能看成是完成这两项生命活动的必然倾向。一般人是把性同生殖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把二者看作同义词。弗洛伊德认为,生殖活动虽然是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除此之外,性还有其它的表现形式--例如,唇舌、乳房、皮肤,这些都不是生殖器官,但也可以产生快感(如接吻、触摸)。弗洛伊德由此推论,一切快感,都直接或间接地和性有关。比如说,儿童的许多快乐活动(咬东西、把东西放进口袋、扔掉东西)及幼儿的一切肉体快感的活动,成年人有关性行为的梦,对艺术或者音乐的爱好,等等,都是性欲活动或冲动。根据弗洛伊德的这种广义的性欲学说,凡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我爱什么”、“我爱做什么”等,都是性欲的表现。因此,弗洛伊德所说的性的含义,是极为广泛的。人为什么会有性的要求和性的活动呢?弗洛伊德认为,在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在力能(潜力或潜能),这种潜力经常驱使人去寻求快感,弗洛伊德把这种潜力叫做“里比多”。“里比多”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里比多”经常用来的指心能,尤其是性本能的能、性欲,所以“里比多”又称性力。在正常的情况下,“里比多”可以在正当的性的活动中得到发泄;但在失常的时候,它会走向别的非正常的途径,附丽在别的活动上,所以,许多表面上看来似乎与性无关的活动,在弗洛伊德看来,也都是性的表现。弗洛伊德把“里比多”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也就是性的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口腔期,即“嘴巴的阶段”,弗洛伊德认为,“这样我们晓得吮吸的婴儿所进行的动作除了获得一种性的满足而外,别无其它目标。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母亲的乳房是性本能的第一个对象。不久,婴幼儿就放弃了它而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去填充它的位置,如吮吸自己的手指。这个阶段,大约是从出生到一岁半。第二个阶段:肛门期,即“肛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肉欲快感是通过消化了的废物排出体外面获得的。这上阶段,大约是从一岁半到三岁。第三个阶段:性器期,即“崇拜男性生殖器的阶段”。大约三岁至六岁的儿童处于这个阶段。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的儿童是凭生殖器得到满足的。这个时期的男孩总认为两性都有同样的男性生殖器,而女孩羡慕男孩,并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男人。弗洛伊德认为,以上三个阶段,对一个人的人格(西方心理学中所说的人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的发展极为重要。儿童将来的心理生活是正常的或者是异常的,在五六岁以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此这后,性的发展出现一次停顿和颠倒,形成“潜伏期”。在“潜伏期”,儿童开始把自己的兴趣集中于同年龄的儿童,而且尽量避免性的表现,甚至不喜欢异性儿童而情愿和同性儿童交往。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第四个阶段:青春期,即“生殖的阶段”。从青春期起,性的发展进入生殖期,导致了正常成人所有的性的关系。如果停留在生殖期前的某一阶段,裹足不前,这就是执著;如果走回头路,倒退到较早的发展阶段,这就是倒退。无论执著还是倒退,都是病态现象。前者是由于性能的停滞,后者是由于性能的倒流。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发展这几个阶段,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心理生活是否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弗洛伊德还认为,在“里比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儿童身上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现象--恋亲情结。这种恋亲情结,一直影响儿童成年以后的生活和心理。“情结”,有的人译为“情欲综合感”或“情意综”。由于人的以性本能冲动为核心的欲望虽然部分地或全部地被压抑在无意识(潜意识)中,但仍继续在活动,并且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所以叫“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恋亲情结”可以分为“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恋父情结”又称“爱列屈拉情结”。由于女孩子的异性爱本能倾向,使得女孩子要求恋父而妒母。这种“恋父妒母”就产生了“恋父情结”。希腊神话中说,爱列屈拉是迈扬尼王阿伽门农和克吕泰涅斯特拉的女儿。克吕泰涅斯特拉由于有了“外遇”,使把她的丈夫阿伽门农危害了,爱列屈拉在父亲被母亲杀害后,就把弟弟俄瑞斯特托付给父亲的好友收留抚养,待弟弟长大以后,她就同弟弟共谋杀了母亲及其奸夫,为父亲报了仇。爱列屈拉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认为母亲做得不对,做了不光彩的事情,对不起父亲。弗洛伊德取了这个神话的外表的个别情节,认为爱列屈拉有恋父妒母之情。“恋父情结”由此而来。最使人们不满和反感的是“恋母情结”。“恋母情结”又称“奥狄普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子最亲近的是母亲,睡在母亲的怀里,得到母亲的抚爱以及在吸乳时所得到的快感等,都带有性的意义;以后,男孩子随着感情的发展,就把母亲当作他性爱的对象而对父亲产生嫉妒。这就是弗洛伊德所指的“恋母情结”。奥狄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跛英雄,是忒拜城国王莱奥斯及其妻约卡斯塔的儿子。神预言莱奥斯:他将来死于他的亲生儿子之手,而且他的儿子将来娶其生母为妻。因此,当莱奥斯和约卡斯塔生下奥狄普斯之后,就用铁钉刺穿了奥狭普斯的脚,并命牧羊人把他弃在山野间。牧人可怜这个小生命,就把他交给了科任托斯国王的牧人。科任托斯国王的牧人看了他的脚有伤,就为他取名叫“奥狄普斯”(“肿疼的脚”之意),并把他带回交给了科任托斯国式波吕坡斯。因为波吕玻斯没有儿子,就把奥狄普斯留在宫中,收他做儿子。奥狄普斯长大后,他完全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一次,他参拜神殿,受到杀父娶母警告。奥狄普斯为了杜绝杀父娶母这一灾难,就离开了科任托期,前往忒拜城。他在飘流途中,与一个老头争路发生了冲突,把这老头打死了。这个不相识的老头,就奥狄普斯的生父莱奥斯。奥狄普斯来到忒拜城时,又遇到了长有翅膀的人面狮身的女妖斯芬克斯要他猜谜语(斯芬克斯常拉拦着人们猜谜语,谁猜不着就被吃掉,是当地的一害),他一下子就猜中了,斯芬克斯跳崖自杀。忒拜城国王克瑞翁普告示全国,谁能除掉斯芬克斯,就立他为王。为了感谢奥狄普斯为民除害,克瑞翁就立奥狄普斯为拜城国王,并将他的姐姐嫁给奥狄普斯为妻。克瑞翁的姐姐就是前王莱奥斯的妻子、奥狄普斯的生母约卡斯塔。过了若干年,这对天真犯罪的夫妻生了四个孩子。神的预言,--实现了。后来奥狄普斯和约卡斯塔终于知道了真相,约卡斯自杀而死,奥狄普斯挖掉了自己的双眼,出国行乞流浪,以洗涤这奇耻大辱和不再见世界与人群。经过长时间的漂泊和良心的呵责,这个盲目的老人奥狄普斯,只有他的忠实的女儿安提戈尼为伴,终于在雅典近郊的科隆诺斯山岗上找到了他最后归宿。弗洛伊德只是利用这个神话的轮廓来论证他的“恋母情结”。即使这样,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起码的一点是,利用神话故事来论证科学结论或一种科学观点,往往是站不住脚的。弗洛伊德认为,婴儿最初的性爱对象是他自己,稍后,才把“里比多”转移到别的人身上--首先是他自己的母亲。因为,他最亲近的、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母亲。他要独占他母亲的爱。因此,他对自己母亲所爱的人常怀嫉妒,特别是对自己的父亲常怀嫉妒。“奥狄普斯情结”是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弗洛伊德信徒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个情结不仅在精神病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个体的正常发展和社会风俗及制度,包括一切道德和一切宗教的形式上,也有重要的关系。弗洛伊德对于这样情结非常重视,非常强调。他认为,这样的情结,大而成为人类“宗教和道德的根源”,小则成为个人心理失常的病因。在他看来,可有当这种情结得到解决或被压制之后,儿童的人格才有可能渡过“里比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向前发展。通常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儿童的“自居作用”。即男孩子以父亲自居,女孩子以母亲自居,并且各依父亲或母亲的样子行事。由上所述,我们看到,弗洛伊德不仅是一个泛性论者,而且是一个唯性论者。⒍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既受本能的支配,又受现实的限制。因此,他提出了两个原则--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这样,人的心理也就有两种系统,每种系统各受特殊的原则支配。似乎婴儿的生活原则是受快乐原则支配的,从而构成了他的初级心理系统,也就是说,受快乐原则支配的第一种系统形成于婴儿期。稍后,现实原则在他的生活中起着作用,从而导致了他的次级心理系统,也就是说,受现实原则支配的第二种系统形成于婴儿期以后。婴儿的初级心理系统有一个特点,就是顺从人的本能冲动,追求快乐是绝对自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习俗和教育的影响也逐步地加深,于是,人的本能冲动、欲望,往往和社会道德法律规定不相容,便退回到心理弧的感觉的一端,而只能提供虚幻的满足,不符合现实的要求,发现自己除了寻求快乐之外,还要能够适应现实。因此,次级心理系统就开始活动了,这个系统把本能冲动、欲望,导向心理弧的运动的一端,针对外在的世界,引起必要的变化,实现真实的知觉和真实的满足而不是一种想象的满足。如果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本能冲动、欲望,以适应现实生活的要求,那么,不但不能得到快乐,而且还会遭受痛苦。次级心理系统是受现实原则指导的。这就是现实原则的意义。十二精神分析理论1.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一)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压抑的童年事件、种系发生的天赋)无意识存在的证据——神经症或精神病症状、梦、日常生活中的过失、催眠、灵感与直觉等。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