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指导答案_第1页
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指导答案_第2页
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指导答案_第3页
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指导答案_第4页
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指导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第一章自测习题

一、填空题

1.教学活动是学校实现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1.途径

),因此教学活动在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学校教育意义上的“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学就是以课程内容

为(2.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开展的学习活动。

3.学校教学活动是实现人类认识和个体认识之间有效联系的重

要(3.纽带)0

4.教学(4.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5.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

种(5.阶段)性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

利实现之外,还起着协调年级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作用。

6.(学科)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指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

从它所针对的教学设计的任务来说,可以称它为(6.长期)设计。

7.一般来说,“设计”是指人们在创造某种具有实效性的新事物

或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之前,所进行的探究性的(7.系统)计划过

程。

8.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

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8.系统)方

法”。

9.教学系统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组成的一个教学活动的(9.运

行)系统,教学系统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10.教学系统设计是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一种

“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10.系统)方法”

11.用信息传播理论来分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则是(11.多样)

化的教学信息,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

12.教学(12.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

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13.我们比较常见而且比较易懂的(13.系统论

)工具就是流程图,这种流程图也被经常用来表示从分析学习任

务到教学设计模式完成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

二、单选题

1.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教学设计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他们是指(LA)0

A.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B.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C.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D.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2.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2.A)等四个方面。

A.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

B.教师、学生、教室、教学内容

C.教务部门、教学部门、学生、教材

D.校长、教师、教室、学生

3.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

(3.A)特点。

A.目的性、可控性、适应性

B.组织性、高效性、先进性

C.目的性、高效性、可控性

D.可控性、灵活性、适应性

4.依据教材中的观点,下述选项中正确的是(4.A)o

A.学校教学系统的宏观功能主要表现在:教学对社会的发展功

能和教学对个人的发展功能。

B.学校教学系统的宏观功能主要表现在: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功

能和教学对学校的发展功能。

C.学校教学系统的宏观功能主要表现在:教学对教育的发展功

能和教学对个人的发展功能。

D.学校教学系统的宏观功能主要表现在:教学对科学的发展功

能和教学对学校的发展功能。

5.从教学信息的传播者(教师)和教学信息的接受者来看,至

少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教学信息传播的效果。分别是(5.A

)o

A.传播技能、态度和情意、知识和认知水平、社会及文化背景

B.交互能力、态度和意境、知识和技能、文化和行为背景

C.传播能力、传播通道、编码和译码、情境脉络和传播内容

D.传播技能、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传播内容及文化背景

三、简答

1.为什么说学校教学活动是实现人类认识和个体认识之间有效

联系的重要纽带?答

⑴学校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多门课程使学生获得的系统性的知

识,系统性的知识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总体认识的成果,这些成果是人

类长期以来在探索世界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人类这些智慧的结晶通过

教育与教学的加工凝结成为教学中的知识。

⑵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向自己智慧挑战的过程,学生通过充分调

动自己的智慧,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能力,理解、掌握和运

用知识。

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性的认识逐渐有效地汇聚成为

人类的总体认识。

2.学校教学活动有哪些重要意义?

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是由教学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所处的地位,

以及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学习者个体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决定

的。

⑴学校教学活动是实现人类认识和个体认识之间有效联系的重

要纽带。

⑵教学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3.简答一般系统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

⑴一般教学系统理论为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工具。人

们比较常见而且比较易懂的系统论工具就是流程图,这种流程图也被

经常用来表示从分析学习任务到教学设计模式完成的整个教学设计

过程。

⑵一般教学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把一般系

统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领域,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和研究问

题或事物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考查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每个

因素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可以为教学设计提供一种发展的远景。例如,

在教学设计的系统中,要用系统的方法来思考和设计教学的各个部分

(各个子系统),必须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和考查各个部分的问

题。

⑶根据系统论的思想,教学设计系统又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

统,教学设计的性质、内容、方法要受到教育这个大系统的制约;而

教育又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所组成的更大的社

会系统的影响。

4.从学校教育的意义看,教学系统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内容?

⑴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

⑵为学生奠定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基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

现代社会公民素养。

⑶培养个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5.简答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

教学设计归纳为:(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

设计等三个层面。

⑴(学科)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指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从

它所针对的教学设计的任务来说,可以称它为长期设计。

⑵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

阶段性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之

外,还起着协调年级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作用。

⑶课堂教学设计一般是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

行的教学设计活动,所以也称为即时教学设计。

6.简答教学设计的涵义

⑴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

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⑵具体来说,教学设计有着比较具体的操作程序,它是以现代传

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系统理论的思想与方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教学观念、教学经验、个性风格,分析教

学中的问题与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和组

合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为达到预期的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

教学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⑶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制

定蓝图的过程。

7.进行教学设计活动,对教学设计者有哪些特殊技能要求?

⑴教学时间的规划技能。科学地设计安排教学的先后顺序,合理地计

划和安排设计教学时间,对教学设计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基础性技能,

一个教学设计者必须清晰的知道怎样按照有效的顺序分配教学时间

和对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

⑵教师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以计算机为

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文字与

图表处理技术、电子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与应用技术等,是教学设计

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⑶教师的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选择以及优化组合的设计能

力。

8.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有哪些

意义?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的基本意义在

于:

一是有利于教师比较恰当地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有利于教

师合理准确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和设计教

学过程;二是有助于教师科学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为

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意义和有效的背景知识;三是有助

于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力

求通过实际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自己的最好发展程度和

水平。

9.对教学设计者个人个性素质条件有哪些要求?

教学设计者个人个性素质应当包括:良好的职业态度与职业修养,

积极的热情和坚韧的创新精神,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和教

育与教学基础理论,优良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有着良好的

教学实践经历和教育教学培训过程,这是因为教学活动中有着许多内

隐的因素(如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教学活动中的认知策略、学生的

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等)只有在实际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才能显现出

来,这些因素仅仅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教学设计者只有

通过实践经验的过程才能获得特别的设计技能或技巧。

四、论述题

1.试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⑴指导性⑵整体性⑶操作性⑷创造性

2.试述教学设计的一般任务

⑴确定教学目标⑵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⑶研究学生的特点和

需要⑷教学过程相关措施的研究与分析

3.试述教学设计的优势

⑴教学设计比较充分地注意到学习者的特点

⑵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⑶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⑷教学设计促进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有效使用

五、实践题

1.结合教学实践说明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1.要点

教学设计作为的教学活动的系统规划和决策的过程,所遵循的设

计程序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设计和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

⑵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基本技能,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与

状态,设计和确定教学活动的起点状态;

⑶分析设计教学活动中,学生从教学的起点状态向教学的最终目

标状态发展过程中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应当形成的态度与行

为习惯等;

⑷考虑并研究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与方法,以

及所应提供的学习指导;

⑸研究和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所要进行的测量与评价的方式和方

法等。

实例略。

第二章自测习题

一、填空题

1.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

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L操作)样式和简约方式。

2.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

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2.操作)样式。

3.教学设计的模式是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因此,教学设计的

模式也往往表现为一个(3.有序

)的过程。

二、单选题

1.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在研究了40多种教学设

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A)步骤,这些步骤反映

了教学设计模式的一般要素。

A.14个B.9C.6个D.4个

2.根据美国学者迈克尔-艾劳特(MichaelEliot)等人的研究,

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状况可以大致划分为(A)阶段。

A.4个B.9个C.14个D.6个

3.肯普模式(1977)这一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四个基本要素,分

别为(A)o

A.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B.教材组织、学习者特征、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C.媒体选择、教学目标、可控性和学习者分析

D.学习者特征、灵活性、适应性和教学目标

4,,从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呈现形式、呈现要素三个方面考察

了教学材料设计过程的教学设计模式被称为(A)。

A.梅里尔的“部分呈现理论”教学设计模式

B.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

C.迪克和凯瑞的教学设计模式

D.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

三、简答

1.瑞奇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模式的6个要素分别是?

⑴确定学习者的需要;⑵确定各个层次的目标;⑶建构评价过

程;⑷设计和选择教学传递的方式和方法;⑸试用所设计的教

学系统;⑹安装和维持系统。

2.按照教材的观点,教学设计可以分为那8个基本环节?

⑴学习者的分析;⑵教学目标的设计;⑶教学内容的选择

与组织;⑷教学过程的设计;⑸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⑹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⑺教学情境媒体的选择与运用;⑻

教学评价的设计。

3.肯普模式中的十个教学环节分别是什么?

⑴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⑵选择课题与

任务;⑶分析学习者的特征;⑷是分析学科内容;⑸是阐明教学目标;

⑹是实施教学活动;⑺是利用教学资源;⑻是提供辅助性服务;⑼是

进行教学评价;⑩是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在这十个环节中,有九个

(即第一、二、三、四、五、七、八、九、十个)环节都由教师自己

完成,只有第六个环节是在教师主讲或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由师生共

同完成的。

4.简答史密斯一雷根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

⑴将教学活动分为教学分析、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三大环节。

⑵将教学分析明确地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环境分析;二是学

习者特征分析;三是学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和教学内容

的分析)。

⑶三类教学策略:一是教学组织策略,包括教学内容应该按哪种

方式组织、教学程序应该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该如何安排等

方面的策略;二是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指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使用

以及如何将学生组织起来等方面的策略;三是教学资源管理策略,即

如何对教学资源进行计划和分配等方面的策略。

5.教学设计模式有那几项功能?

教学设计模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直接的指导

⑵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素材

⑶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⑷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指南和依据

6.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五个领域?

⑴创设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探索社会的特点和意

义;二是创设未来系统的图景;三是准备设计。这个领域侧重于背景

的创设,它是教学设计的准备阶段。

⑵知识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对知识系统进行探

索,包括探索其社会特征和意义;二是构建中心价值和图景;三是探

讨如何进行设计和对社会系统进行描述。

⑶形成设计和解决问题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形

成设计的中心定义和系统的特点;二是设计系统的作用,设计可行的

系统。

⑷探索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评价和选择。⑸描述未

来模式的空间。

这五个领域在空间上相互关联,从而形成一个教学设计系统。

第三章、自测习题一、填空题

1.认知(1.发展)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

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知觉、

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的发展变化。

2.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等人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并不是由于认知结构(2.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而是通过原有认

知结构的功能的不断激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以及认知结构间各

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3.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等人认为,人的认知结构由元成分、操作

成分和(3.知识)获得成分3种成分组成,这3种成分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推动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4.心理学家(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上具有极为

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至今仍然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

5.皮亚杰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个体的认知发展在连续性

中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他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5.感

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

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o

6.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主动地产生策略、选择策

略、(6.自我)控制及调节的过程。

7.有关的研究还表明,元认知能力的获得并不单是由于个体的

成熟,而更是由于个体的学习,个体若缺乏基本(7.训练),那么即

使到了成人阶段,在这方面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水平。

8.有关的研究发现,年幼儿童有时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

这并不是缺少完成认知任务的(8.基本)能力要素,所缺少的是将

这些能力要素协调起来,组成策略并从中获益的能力。

9.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有关学习者

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9.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这一差距就

是学习需要。

10.学习需要(10.分析)是指对通过系统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

教学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

要性和可行性的过程。

11.学习需要分析的核心是(11.确定)学习者学习中存在的问

题。

12.学习动机也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的(12.内部)因素,为了使

教学收到好的效果,就有必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13.学习风格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带有(13.个

性)特征的学习倾向与策略。

14.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与

策略,这种学习倾向与策略是与学习者的(14.个性)特征联系在一

起。

15.学习风格体现出个人的(15.独特)性和时间上的稳定性,在某

种意义上说是个人的一种偏好。

16.学习方式是指为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达到教育目标而规定

的学生(16.学习)活动的类型、方法、途径的总和。

17.学习者需要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17.内部)参照分

析法;二是外部参照分析法。

18.(18.内部)参照法指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将学习者

的现状与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即期望状态)进行比较,找出再者之

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出学习需要的一种方法。

19.(19.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教育机构之

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

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单选题

1.一位心理学家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

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位学者是(A)。

A.皮亚杰B.加涅C.梅里尔D.布鲁纳

2.按照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等人的观点,人的认知结构由元成分、

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这3种成分组成。其中元成分的作用是

(A)o

A.制定计划、选择策略及监控具体的过程

B.执行具体的加工过程,包括编码、联系和反应

C.选取问题情境中有关的信息,忽略无关信息,并将新信息与

记忆库中储存的知识相联系

D.信息的获得、提取和转换

3.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

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理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前者是指

(A)0

A.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

B.在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

理容量

C.构成整个的心理加工空间

D.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

空间范围

4.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心理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

儿童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这3种元认知成

分的特征培养的研究,发现(A),并认为这是导致年幼儿童不能

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的重要原因。

A.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这3种成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B.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体验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C.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监控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D.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5.从4个选项中选出不属于学习需要分析的工作内容的选项,

并填写在(D)中。

A.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教学中是否存在要解决的问题

B.分析所存在的问题的性质,以判断教学设计是不是解决这个

问题的合适途径

C.分析现有的资源及制约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

D.分析传播技能、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传播内容及文化背景

6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A)。

A.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

技术

C.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

技术与方法

D.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

7.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

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

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

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这位学者是(A)o

A.奥苏伯尔B.加涅C.梅里尔D.皮亚杰

8.依据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关系的描述,则

(A)。

A.学习动机的强度以适中为宜

B.学习动机越强越好

C.学习动机越弱越好

D.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产生消极作用

9.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其主要目的

在于(A)o

A.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于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B.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之好坏优劣

C.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D.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

10.劳特斯(Lotas)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划分为情感I、情感

II、认知I和认知n等四种类型。情感I是指(A)()

A.学习者喜好在群体中进行学习,对他人的举动非常敏感,往

往倾向于根据他人的情感进行学习上的决策。

B.学习者则关心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他们倾向于根据道德的美

学的原则进行学习上的决策

C.学习者喜好关心生活的实践层面,并往往倾向于根据精确的

信息进行学习上的决策

D.学习者则喜欢用事实建构和理解有关的理论

三、简答

1.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

这一阶段对应于儿童入学之前和入学之初。

⑴知觉的集中倾向性,即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

时,只凭知觉所及,集中注意于事物的单一维度或层面,忽略事物的

其他维度或层面,不能守恒.这个阶段的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

缚。

⑵不可逆性,这是与可逆性相对的。所谓可逆性是指思考问题时

可以从下面去思考,也可以从反面去思考;可以从原因去看结果,同

时也可以从结果去分析原因。不可逆性即指儿童无法改变思维的方

向,使之回到起点。

⑶自我中心主义,即指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时,

只会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观点思考问题,而不会考虑别人的不同看

法,换言之,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不能够客观地分析世界,而只能

主观的看世界。

2.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

⑴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

性,能够进行如下的简单逻辑推演:如果A>B,B>C,则A>C。

⑵处于此阶段的儿童基本上克服了思维中的自我中心主义。

⑶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具有了心理操作能力,儿童可以用这种心

理操作能力去认识、表征和反映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其认知活动具

有一定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广泛性,例如能够在心里自如地转换物体

的空间排列方式,能找到物体之间的某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⑷但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的抽象性程度还不高,在很

大程度上还局限于具体的事物与过去的经验,在面对某些数学问题、

物理问题以及社会问题时,还显得无能为力。

⑸在语言方面,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通过下定义的方式

获得概念,但是在获得和使用这类概念时,仍需要实际经验或具体形

象的支持。

3.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

“形式运算”指对抽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换。处于这个阶段的

儿童已经完全具备进行以下思维的能力:

⑴进行假设一演绎思维,即不仅能够在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境,

而且能够根据可能的情境进行思维;

⑵进行抽象思维,即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思维;

⑶进行系统思维,即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在心理上控制若干变量,

同时还能够考虑到其他几个变量;

⑷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趋于成熟,因而逐渐摆脱了具体实际

经验的支持,能够理解并使用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

4.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

机制包括哪些内容?

⑴个体的心理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前者是指用来储存信

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而后者是指在进行具体的认知

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理容量,两者相加则构成整

个的心理加工空间。

⑵随着个体储存空间的逐渐增大及操作空间的逐渐缩小,操作空

间的心理能量向储存空间的不断转换,儿童的认知结构会变得越来越

巩固,认知策略会越来越丰富,相应的认知能力也因此而获得了发展。

5.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等人的研究对于认知发展阶段提

出了那些观点?

⑴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由于认知结构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而

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的功能的不断激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以及

认知结构间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⑵认知结构由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这3种成分组

成,其中元成分的作用是制定计划、选择策略及监控具体的过程;操

作成分的作用是执行具体的加工过程,包括编码、联系和反应;知识

获得成分的作用是选取问题情境中有关的信息,忽略无关信息,并将

新信息与记忆库中储存的知识相联系,包括信息的获得、提取和转换

3种途径。

⑶认知结构的这3种成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推动认知水平的

不断提高。

6.学者伯顿和梅里尔把与教育有关的需要分为哪6类内容?

⑴是标准的需要,即个体或集体在某方面的现状与既定的标准之

间的差距。

⑵感到的需要,这是个人认为的需要,是个体必须改进自己的行

为或某个对象行为的需要和渴望,它表达了一种现在行为或技能水平

与所渴望的行为或技能水平之间的差距。

⑶表达的需要,这是个人或集体认识到有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

而表达出来的要求。

⑷比较的需要,即同类个体或或通过相互比较而显示出来的差

距。

⑸预期的需要,这是指将来的可能的需要。

⑹紧急事故的需要,是指通过分析潜在的、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

就会引起重大后果的问题所引起的培训的需要。

7.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⑴发现学习者学习所面临的问题,这种问题集中表现为学习者的学习

现状与期望值之间存在的差距。

⑵分析学习者学所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从而为寻求在教

学设计中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提供前提条件。

⑶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并确定教学设计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⑷分析现有的教学资源及制约因素,从而论证解决该问题、达到

目标的可能性。

⑸寻求解决学习者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合适的方法。

8.学习需要分析中需注意哪几个的问题?

在进行学习需要分析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⑴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方面的需要,即学习者的现状与对学习者

的期望之间存在的差距,而不是教师的需要,更不是对教学过程、手

段的具体需要。

⑵获得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地反映学习者和有关人员的情况,

它包括现在的状和将来应该达到的状况,而不能仅凭主观想象或感觉

来处理学习需要方面的问题。

⑶要注意协调参加学习需要分析的所有合作者,包括学习者、教

师、社会人士等方面的合作者的价值观念,以取得对有关问题的尽可

能接近的看法。

⑷要以学习行为结果而不是过程(手段)来描述差距,要避免用

方法或手段找问题,避免在确定问题之前就急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

案。需要明确,在学习需要分析阶段,重要的是确定问题,而不是寻

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手段。

⑸要明确学习需要分析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不断的、无止

境的过程,应该在实践中经常地对学习需要进行检验和评估,随时修

订有关的资料。

9.学习需要分析具体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工作?

⑴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教学中是否存在要解决的问题,诸如:在

学校教学中,学生的成绩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⑵分析所存在的问题的性质,以判断教学设计是不是解决这个问

题的合适途径,例如,学生学习成绩未能达标,这是由教学或培训中

计划的实施或评价方面存在缺陷所引起的,还是由学生生人数太多、

教学质量下降所引起的,还是由教学管理混乱所引起的。

⑶分析现有的资源及制约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

10.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哪4个基本步

骤?

第一步是计划。这个步骤包括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

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包括问卷、评估量表、面谈、小组会议

和案卷查寻等)、选择参与学习需要分析的人员等工作。

第二步是收集数据。即根据第一个步骤所作的计划,收集所需要

的资料数据,具体包括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

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实施计划收集资料。

第三步是整理和分析数据。通过第二步,收集到了需要的有关资

料数据,第三步就是对这些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第四步是撰写分析报告。

11.分析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特点

⑴场独立型的学习者在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而不受或很少受外界

环境因素的影响,习惯于单独学习、个人研究、独立思考。他们在与

人的交往中,不易被个人感情所左右,也不易受群体压力的影响。他

们一般都有很强的个人定向,且比较自信,自新心较强。他们似乎对

数学与自然科学更感兴趣。

⑵场依存型的学习者较易受别人的暗示,如往往受教师的鼓励或

别的暗示所决定,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他们

乐意于在集体环境中学习,在集体中又比较顺从,与别人相处充满情

意。他们喜欢交往,似乎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

⑶需要注意的是,真正属于典型的场独立型学习风格或场依存型

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只有少数,而大多数学习者都是介于两者之间。

12.比较内部控制型和外部控制型的特点

⑴内部控制型的人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是由自身具有

的内部因素决定的,他们自己的能力和所做的努力能够控制事态的发

展。而外部控制型的人则认为自己受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的控制,

是这些外部的、且难以预料的因素决定着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

⑵在学习中,一般地说,内部控制型的学习者往往具有较高的成

就动机,而外部控制型的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则较低。

⑶在学习上,内部控制型的学习者往往会把学习上的成功归

因于自身的能力和勤奋,因此,学习上的成功往往会带给他们更多的

鼓励,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失败也往往成为对他们的需

要付出更大努力的鞭策。这样,他们对待困难的学习任务常常会抱积

极的态度,并常常会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能力的适度的学习任务。相反,

外部控制型的学习者往往会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外因,因而他

们往往会缺乏自信,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他们不能

恰当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任务,也不能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

适合于当时的学习任务。

13.学习方式设计的一般要求

学习方式的设计需要达到以下一般要求:

⑴多样性、完整性。如,语文、外语学习的听、说、读、写、思

等活动;数学学科的阅读、观测、想象、思维和计算等活动;自然学

科的阅读、观测、实验、分析和计算等活动;社会学科的阅读、观察、

调查、分析和辨别等活动;劳技学科、体育学科、艺术学科中的一系

列智力活动与操作活动等;活动课中的社会政治活动、科学技术活动、

文学艺术活动、体育保健活动、旅游参观活动、公益劳动等,都应该

完整地设计。

⑵有序性。一般要体现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

⑶适度的强化,即每一种学习方式都应该有适当的强化的时间,

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之间也应该起到相互强化的作用。

⑷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学习活动总量是指一个学生

平均每天用于学习活动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所谓学习

量是学生所学习的一切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总和。学习活动总量的

确定和分配要依据一定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学习活

动总量太小,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而总量太大,又会影响学生的自

主性的体现、个性的发挥和身心健康。

四、论述题

1.试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

⑴引起并维持注意力的技术。如:变化材料的呈现方式、用具体的事

例说明以使概念具体化、清晰化、使用类比的方法、似是而非和令人

惊奇、用各种方法使教学材料中包含一些矛盾、冲突和惊奇等。

⑵加强针对性的技术。如: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联

系起来以降低所呈现的新学习材料(内容)的生疏程度、向学习者说

明正在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现有价值、让学习者当前的学习

与学习者爱好的、感兴趣的活动活动联系起来、逐步使学习者相信现

在所学习的东西对将来有价值。儿童通常都怀有对于未来生活或活动

的目标,在引导学习者学习知识、技能时,将这些知识、技能与他们

未来的目标联系起来,让他们意识到这些知识、技能对未来的价值,

意识到对这些知识、技能的掌握是达到未来目标所需要的。

⑶建立自信心的技术。如:清楚明确地向学习者阐明学习目标。

学习者一般都希望知道学习目标,即希望预先知道学习结束后要掌握

什么,这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

发挥重要的作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和学习任务循序

渐进,使得学习内容容易掌握。如果通过排序,使得各项学习任务能

够循序渐进地排列起来,而且这些任务都能保证准确地得到执行,那

么这将会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允许学习者不断提高自我控制学习进

程和达到成功结果的程度0如果给学习者以控制教学过程的适当的权

限,那么他们的自信心将能得到维持与增强。可以允许或鼓励学习者

自己决定某一步骤做什么、选择什么新的任务,通过这种自主性决定

来控制行为和反馈。如果这一过程进行得审慎,那么允许学习者判断

自己所掌握的程度和估计可能存在的难度,这有利于学习者形成自信

心。而且,通过自我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学习者还能够掌握自我管理

的策略,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

⑷产生满意感的技术。如:对学习者的学习业绩提供反馈。当学

习者完成某一学习任务,达成某一学习目标时,就给他们提供适当的

反馈,那么就能够向他们展示他们所形成的能力,使他们产生满意感,

从而推动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反馈应该是及时的,才能得到最佳效果0

反馈应该显示学习者有关的行为反应是正确的、接近正确的还是不正

确的,如果不正确,则需要告诉学习者为什么不正确,并给他们指出

一条能够得出正确答案的途径。鼓励作出概括、迁移。当学习者掌握

了一种技能之后,鼓励他们将这种技能加以概括并迁移到类似的或新

的情境中去,有助于他们形成满意感,并进而强化学习动机。

2.试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要求

在教学设计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已成为日益重要的一块,

如何对这一块进行设计呢?一般来说,要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研

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计除了本书第三章中有关教学

目标设计的知识都可以适用之外,还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目

标:科学精神目标;科学探究能力目标;科学探究兴趣的目标;社会

责任感的目标。

⑵教学程序。教学程序也是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程序与一般的课堂教学程序有较大

的不同。在多数情况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遵

循科学研究的程序。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应该包含以下

几个步骤:①提供问题情境;②明确研究问题;③进行研究设计;④

收集研究的资料;⑤分析处理资料;⑥得出研究结论;⑦检验。当然,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应该有较大灵活性,因具体情境的不同而不

同。

⑶师生地位与师生关系。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需要特别注

意:学生的主体性是很显著的,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强。教师不再是知

识的来源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尽

量降低教师对学习活动控制,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在

处理师生关系上,比在其他种类的教学活动中更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民

主。

⑷教学评价。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的设计特别

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仅要重视评价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评

价学习的过程,即注重过程评价;第二,注重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自

主性,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而

不能仅仅由教师去对学生进行评价;第三,在作为评价之标准的教学

目标上,要特别注意科学精神、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兴趣、社会

责任感等方面的目标;第四,在评价方式上,要尽量注重采用表现性

评价、真实性评价,即注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和学生的实

际研究成果,而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考试与测验;第五,评价的标准、

过程和方式都要尽量地个性化,符合学生个人的特点,以促进学生的

个性发展。

3.试述分析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

⑴基本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内部参照分析法;二是外部参照分析法。

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前一种方法即内部参照分析法用得更多,而且

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和省时、省力。

⑵内部参照分析法。所谓内部参照法,是指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

机构内部,将学习者的现状与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即期望状态)进

行比较,找出再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出学习需要的一种方法。

现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因此可以将新

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作为教学任务的依据和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

准,这也是内部参照分析法,因为这是教育系统内部制定的标准。

由于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已经由教育机构内部制定,分析学习需要

所参照的期望值大多已存在于有关的文件之中,因此,收集分析资料

的重点就是收集关于学习者目前状态的信息了。而收集关于学习者目

前状态的信息的具体做法有许多,如:使用测验、问卷来测量或了解

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使用观察的方法对学习者在相关问题上的现状进

行评价;查阅学习者近期的测试项目和成绩;召开教师座谈会,听取

他们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意见,从而收集关于学习者学习现状的信

息;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他们对已经安排的新的学习任务的看法。

总之,从各种形式的调查中获得的信息,经过归纳整理,可以被用来

与既定教学目标作比较以找出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的分析往往还需要将已规定的教学目标(即期望状态)

具体化,并形成完备的指标体系,这样就便于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

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

运用内部参照分析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学习者的期望

状态是既定的,体现为教育组织机构在学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

中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或课程目标);第二,可以把期望的状态用可

测量的行为术语描述出来,使教学目标具体化,这样就便于将学习者

的现状与教学目标做比较;第三,重点收集能够反映学习者目前学习

状态的信息资料,收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⑶外部参照分析法。所谓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

状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

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将以社会

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作为准则和价值尺度去揭示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并进而制定出教学的目标,将此目标作为对学习者的要求(期望

状态)。这种分析方法要求我们根据校外机构目前或不久将来的要求

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所存在的差距,判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

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用外部参照分析法,由于是将校外机构的要求与学习者的学习现

状进行比较,因此需要收集以下两个方面的信息:

其一,由于这种方法中的期望值是根据社会需要决定的,因此要

收集与期望值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收集这方面的信息的主要途径包

括:①对各种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调

查表调查等,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各种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通过此而了解各种企事业单位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期望值);②到各

种企事业单位作现场考察,以获取关于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第一手

信息资料。对有关专家进行调查(包括访谈、问卷调查等),了解有

关专家关于社会目前及未来对人才需要的看法、预测。④对已从本校

毕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包括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等),听取他们

对社会需要的感受以及毕业后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⑤

分析已毕业学生所在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考核,了解单位对职工的要

求和对职工的评价,通过此而了解关于社会需求和社会对学校教学要

求的信息。⑥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资料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

的要求。

其二,与内部参照分析法一样,在外部参照分析法中,还要收集

关于学习者现状的信息。收集这类信息的方法已如前所述。

上述两种学习需要的分析方法各有优点和缺点。相对而言,在内

部参照分析法中,期望值明确、具体而直接,而且往往已经存在于有

关的教育文献之中,操作起来也省时省力,但是它所依据的目标是否

合理、是否符合社会需求还很难确定,也就是说,教育机构内部确定

的目标有可能会脱离社会实际,脱离社会的需求。外部参照分析法能

够直接保证符合社会的需求,保证目标的合理性,使教学设计、学习

者的学习能够有效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但是它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因

为要确定社会的需求,根据社会的需求来确定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目

标,是一件复杂的工作,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本身是一个包

括范围很广的概念,它包括多方面复杂的需求,这些需求有可能是以

保持现状为前提的,也可能是以面向未来为指向的。而且,过分强调

以社会需求为参照、依据,这容易导致教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⑷为了同时发挥内部参照分析法和外部参照分析法的优点,避开

两者的缺点,我们可以将这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其具体操作

是:将教育机构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比较,

以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来调整教育机构确定的教学目标,并

将这种得到了调整的目标作为期望值来要求学习者,找出学习者学习

所存在的差距。教学设计比较充分地注意到学习者的特点。

五、实践题

1.结合教材的内容分析自己的学习风格

1.举例:

我的学习风格分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同的人学习风格不同。所为学习

风格是指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后这两个方

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根据美国教学技术专家克内克等人于

1986年提出的有关学习风格的内容及其分类框架,本人归纳了自己

的学习如下:

一、沉思的风格

我是一个理科生,常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对学习过的教材

内容,我都把它归纳起来。这样有利于掌握课文的结构,也有利于复

习。归纳时要分重点、难点和疑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比较容易

理解记忆。遇到难题,我都进行思考,而不急于去问老师,当自已经

过思考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时,都会有一种成就感。

二、独立学习的风格

我学习的环境与一般人不同,不易受干扰,注意力容易集中。我

喜欢一个人学习,不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人越多我的学习效果越

差。

三、受情绪影响的风格

在这方面,我的学习常受情绪的影响,高兴时学习效果较好,受

到鼓励和安慰,总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心里十分踏实。

反之,遇到烦恼时,学习的兴趣很小,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不高,易

受情绪影响。

四、社会性需求的风格

我学理科,理由很简单,因为理科容易找工作;我学教育技术,

也因为教育技术是一门新的专业,社会性的需要较大。认为学习的专

业应和社会性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使学有所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又和自己的兴趣联系在一起。这样,学习才有动力,学习的作用才有

所体现。

五、刺激感官的学习风格

不知从何时起,就喜欢一边学习一边听音乐。而且,这样并不分

散我的注意力,反而促进我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也喜欢多媒体教学,

这样的感官刺激学习很适合我。

第四章自测习题一、填空题

1.教学目标即指关于教学活动的预期(1.结果)所要达到的标

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

2.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有四种:普遍性目标取向、(2.行为)

目标取码向、形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3.普遍性目标是以抽象的、普遍的(3.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

4.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4.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

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5.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认为,在课程与教学设计及

评价中,应该准备行为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和()5.表现性目标这三

种类型的目标。

6.1948年,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大会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建立一个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还计划写一部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著

作,该著作包括(6.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部分。

7.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按照

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六个层次:知识、领会、运用、(7.分析)、

综合、评价。

8.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知识是指,对具体事物、普

遍原理、方法、过程,或某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8.回忆)。

9.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综合是指把各种要素和组成

部分组合成一个(9.整体)o

10.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分析指把某一信息剖析为各

种组成要素或部分,藉以弄清楚诸概念的相对层次,并使所表达的各

(10.概念)之间明确化。

11.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运用是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

体的情境里(1L使用)抽象概念、原理。

12.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

个层次:接受、(12.反应)、价值评价、组织、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

形成的性格化。

13.辛普森的运动技能目标分类体系中,动作技能的目标分为七

个层次:知觉;(13.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

适应;创作。

14.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

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

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14.社会)社会取向等。

15.教学目标的来源主要的有三个方面:(15.学习〉者的需要和

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

16.纵向组织又称序列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16.准则)以先后

顺序排列教学内容。

17.横向组织是指打破(17.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将

各门学科的知识横向地联系起来,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将各门学

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

18.教学内容的直线组织方式,是指将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

条在(18.逻辑)上前后相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19.教学内容的螺旋组织方式,是指在不同(19.阶段)上重复呈

现特定的教学内容,但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使之呈“螺旋式上

升”的形状。

20.教学内容的直线式组织方式的优点主要在于,它能够较完整

地反映一门学科的(20.逻辑)体系,能够避免教学内容的不必要的

重复。

21.教学内容的螺旋式组织方式的优点主要在于,它有利于照顾

到学生的(21.心理)特点,有利于既尽可能早地将学科发展的前

沿成果反映在教学内容中,又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逐渐加深。

22.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

是作为(22.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二、单选题

1.普遍性目标的有2个基本特点,分别是(A)o

A.普遍性和模糊性B.原则性和直观性C.直观性和普

遍性D.明确性和实用性

2.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A)的教学目标来使

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而如果是上的教学目标,则不适

合于采取这种取向。

A.高层次B.具体层次C.低层次D.中间层次

3.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的观点,解决问题的目

标是(A)«

A.不能预先规定的B.特定的行为C.预先规定的

D.开放性的

4,,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的观点,表现性目标

是(A)。

A.开放性,它只是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活动的主题

B.要求学生作出统一的、一致的行为反应

C.事先规定的结果,即预先规定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必须获得某

种行为

D.非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固定的活动领域和主题模式

5.在布卢姆等人看来,教学目标的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

为教育评价、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变化做出假设、为课程编制服务的

一种(A)»

A.工具B.理论C.方法论D.模式

6.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A)

领域。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

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

C.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这3个

D.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领域和原认知领域4个

7.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A)5

个层次的目标。

A.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

B.获取、同化、理论、施行、模式

C.获取、同化、方法、施行、达成

D.获取、同化、方法、模式、综合

8.(A)将确定教育目标的过程分为:首先,根据学生、社会和

学科这三个基本来源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育目标;接着使用教育

哲学和学习理论两个筛子,对已经提出的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育目标

进行筛选,然后得出精确的具体化的教育目标。

A.泰勒B.布卢姆C.霍恩斯坦D.梅里尔

9.“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

够识别出它的风格”。在这个例子中,行为主体是(A)o

A.学生B.识别C.帮助D.文章

10.“给予20个要填写形容词的未完成的句子,学生能在15分

钟内分别写出形容词以完成句子在这个例子中,行为动词是(A)o

A.写出B.给予C.填写D.完成

11.教学内容直线式组织方式的优点主要在于能够(A)o

A.较完整地反映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避免教学内容的不必要

的重复

B.很好地体现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利于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成

果尽可能早地反映在教学内容之中

C.照顾到学生心理的特点,避免教学内容的不必要的重复

D.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逐渐加深,有利于既尽可能早地将

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反映在教学内容中

12.教学内容的螺旋式组织方式的优点主要在于能够(A)。

A.照顾到学生心理特点

B.较完整地反映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

C.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逐渐加深

D.避免教学内容的不必要的重复

三、简答

1.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包括哪几方面?

⑴导向功能,即把教学活动导向一定的方向的功能

⑵激励功能,即激励教学活动的功能。如:①当教学目标与学生

的内部需要相一致时,学生为了满足有关的内部需要,就会努力地去

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努力。因为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它会起到驱动个

体活动的作用。②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时,这种教学目标

就将较明显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为达到这种教学目标而努

力。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往往是通过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

而发挥作用的。所谓直接兴趣,是指直接地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所

谓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从而间接地对活动本身感兴

趣。通过指明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从而激励学

生的学习活动。③当教学目标的难度适中时,这种教学目标能够较明

显地起到激励学习活动的作用。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就是要教学目标适度超出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达到学生的可能发

展水平,这样最容易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维持学生较持久的学习动

力。而如果教学目标的难度太高,就会使学生觉得难于达到,因而望

而却步,“知难而退”。如果教学目标的难度太低,则会缺乏挑战性、

刺激力,使学生感到“没劲”,因而很难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

⑶标准功能,即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的功能。首先,教学效果评

价,最重要的就是要评判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多

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要评判教学活动是否或在多大程度

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其基本的标准显然应该是教学目标。其次,教师

授课质量评价、课程评价等,虽然不是以教学目标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但却是以它为评价标准之一,因为教学工作、授课质量如何,最终要

看学生的身心变化对教学目标的符合情况怎么样,看教学活动是否或

者在多大程度上实际了教学目标。

2.普遍性目标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优点

⑴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很广泛的领域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

⑵灵活性强,有利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出创造性,即

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境灵活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缺点

⑴会导致随意性。普遍性目标由于太抽象,概括水平太高,因此

要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直接指导,就需要经过具体化,而在具体化过

程中,往往会受到执行具体化的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出现随意性,

具体地说就是,经过具体化,原先的普遍性目标可能会因执行具体化

的人的不同而不同,或者甚至会受到歪曲。

⑵不易观测。由于普遍性目标太抽象,不明确,因此教学活动是

否在按照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很难观察到,

很判断,也很难测量出来。

3.行为目标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3.优点

⑴能为教学活动提供明确而具体的指导。行为目标是明确的、具

体的,因此当确定好教学活动的行为目标之后,教师就可以清晰地按

照教学目标指明的方向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清楚的判断教学活动是否

按照教学目标规定的方向进行,并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调节自己的教学

活动。

⑵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直接的依据。由于行为目标是清晰的、可观

测的,教学活动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

标,可以直接用行为目标来测量和判断,这使得教学评价就得清晰而

客观。

缺点

⑴如果教学目标都采取行为目标的形式,那么教学就会趋于强调

那些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而那些很难测评、很难被转化为行为的内

容就会被忽视而消失。

⑵行为目标将学习分解成为各个独立的部分,认为各个独立的部

分是可以分别对待的,这就破坏了学习的整体性,不利于通过整体性

学习来陶冶学生的个性。

⑶事先明确规定教学目标的做法也存在问题,因为这些预先规定

的教学目标很可能成为不适合实际情况、强加给教师和学生的东西。

4.行为目标有哪些主要特点?

4.⑴强调目标的具体性、可操作性、可观测性。就是说,行为目

标要求表述得很具体,即直接指明学习者能够完成什么样的具体行

为;是否按照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这是可以操作的,即教学目标

指明了如果要按照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应该如何操作;是否实现

了教学目标以及在怎样的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这是可以观察和测

量的。

⑵具有统一性,即行为目标适应于所有的人,而且对所有人都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