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菌及螨类检查技术-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_第1页
控制菌及螨类检查技术-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_第2页
控制菌及螨类检查技术-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_第3页
控制菌及螨类检查技术-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_第4页
控制菌及螨类检查技术-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九控制菌检查及螨类检查技术任务3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知识点3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步骤3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当建立药品的控制菌检查方法时,应进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是用于药品的控制菌检查。若药品的组分或原检查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查结果时,检查方法应重新验证。验证时,各品种向下控制菌检查标准中规定的菌种进行选择,验证大肠杆菌检查法时,采用大肠埃希菌作为验证菌株。

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步骤3.1方法验证用标准菌株控制菌检查要进行阳性对照,其阳性对照菌种如下。菌种的选择以《中国药典》附录为准,具体如下。3.1.1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3.1.2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3.1.3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Salmonella

paratyphi)3.1.4铜绿假单孢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3.1.5生孢梭菌(

Clostridium

sporogenes)3.1.6白色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步骤3.2方法验证用菌液制备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的新鮮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培养18-24h;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养基中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8-24h。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1ml含菌数为10-100cfu的菌悬液。菌悬液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h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h内使用。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步骤3.3方法验证用供试液的制备根据被检药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宣的方法制备供试液。所用乳化剂、分散剂、中和剂或灭活剂及其用量应证明是有效的,并对微生物无毒性。供试液的制备若需用水溶加温时,温度不应超过45℃,时间不得超过30min。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供试品制备方法如下。3.3.1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3.1.1.液体供试品

取供试品10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匀,作为供试液。油剂可加入适量的无菌聚山梨酯80使供试品分散均匀。水溶性液体制剂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步骤3.3.1.2固体、半固体或黏稠液供试品

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用匀浆仪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混匀,作为供试液。必要时加适量的无菌聚山梨酯80,并置水浴中适当加温使供试品分散均匀。3.4验证方法3.4.1试验组:取规定量供试液及10~100cfu试验菌加入增菌培养基中,按相应的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当采用薄膜过滤法时,试验菌应加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冲洗后,取出滤膜接至增菌培养基中。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步骤3.4.2阳性对照组:取10~100cfu试验菌加入增菌培养基中,按相应的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3.4.3阴性对照组:取相应的稀释液替代供试品,按相应的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3.5结果判断阳性对照组应检出试验菌,阴性对照组应无菌生长。若试验组检出试验菌,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