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音韵学研究的新范式梵汉对音法的提出及其在音韵研究中的影响
这也被称为中国藏文对音(sino神圣),是用中文翻译的梵语名词和罗尼西亚州密码。我国从汉代开始翻译佛经直到宋初,留下了大量的佛教文献,其中保存有大量的原文为梵文的名词术语和密咒,正可以作为梵汉对音的丰富材料。利用梵汉对音材料,通过梵文的读音来了解汉字的读音,是汉语音韵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早在清代,我国的一些学者已注意到了佛经文献在汉语古音研究中的价值。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在考证“古无轻唇音”时就用到了这类材料。钱氏的考证用的是翻译后的汉字,并没有用到原文梵文,且这类考证大都只关注于音类的划分或归并,而不是音值的推测或构拟,故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梵汉对音。真正把梵汉对音作为汉语音韵研究中的一种方法来提出的,是俄国汉学家钢和泰。1923年,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一期发表了由胡适翻译的钢和泰的《音译梵书和中国古音》一文。文中认为研究古代的汉字读音有三种材料可用,一是汉语方言和日本、朝鲜、越南的汉字音,二是古代的韵书和韵图,三是“中国字在外国文里的译音与外国字在中国文里的译音”。钢和泰在指出对音是研究各时代汉字字音的重要材料的同时,尤其强调了梵咒的特殊价值:在那些外国字的汉文译音之中,最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梵文的密咒(Mantras)一类。这些梵咒(亦称“陀罗尼”Dhaāranī,译言“总持”)曾经用汉字译音,使那些不懂印度文的人也可以依汉字念诵……因为咒语的功效不在他的意义,而在他的音读,所以梵咒的要点在于严格的选择最相当的字音。况且这两三千年以来,梵文的音读不曾经过变迁。只要我们能寻出梵文原文来和音译的咒语对照,便可以知道那些汉字在当时的音读了。钢和泰从宋代印度高僧法天所翻译的密咒和宗教颂诗里找出几百条对音材料,考证出它们在当时的读音,再与高本汉拟测的《切韵》音系相比照,证明法天的译音和高本汉构拟的中古音大致符合,从而肯定了梵汉对音的价值,在汉语音韵研究的方法上做了很有意义的探索。在文章的末尾,钢和泰说道:我盼望读这篇短文的中国学者能承认法天音译的梵咒,即使不够改正那从字典韵书得来的材料,至少也有参考互证的价值。此外,还有许多梵文的音译也许比法天还有更大的用处,因为有些译本是三国时吴国的,有些或真是后汉的。如果有人把那些译音也都像法天的梵咒那样研究分析出来,我们定可得很重要的结果。在钢和泰研究方法的启发下,汪氏从普通音理出发,不满于传统古音研究中没有麻韵a的看法,遂求证于魏晋六朝时的梵汉对音、日文假名中的古代汉音、古代西人游记中所译的汉字读音以及古西域中亚诸国名地名等,以考证歌戈鱼虞模诸韵的古读。在该文中,汪氏完全摆脱了汉字形体的局限,具体讨论了如何拟测古音音值的方法:夫古之声音既不可得而闻,而文字又不足以相印证;则欲解此疑问者,惟有从他国之记音文字中求其与中国古语有关者而取为旁证而已。其法有二:一则就外国古来传述之中国语而观其切音之如何,一则就中国古来音译之外国语而反求原语之发音,是也。在所有对音材料中,汪氏尤其强调华梵对音在拟测古音中的功效:若夫中国古来传习极盛之外国语,其译名最富而其原语具在不难覆按者,无如梵语;故华梵对堪,尤考订古音之无上法门也。汪氏在文中列举了数十条梵汉对音材料,以证歌戈鱼虞模诸韵的古读,最后考证的结论是唐宋以上,凡歌戈韵之字皆读a音,不读o音;魏晋以上,凡鱼虞模韵之字亦皆读a音,不读u音或ü音。对这一结论,虽然汪氏自谓“南山可移,此案必不可改”,十分自信,但钱玄同在《古读考》后的附记中有评论道:鱼虞模部的读ㄚ韵,似乎只是战国到晋代的读音。宋齐以后不再读ㄚ,这是汪君已经证明的了。我以为战国以前所谓西周和春秋的时候,鱼虞模部的字也不读ㄚ韵;因为三百篇中鱼虞模部的字和歌戈部的字画然有别,不相通用,所以知道它们并不同韵。若那时的鱼虞模部读ㄚ韵,则歌戈部一定不读ㄚ韵。至于汉代的韵文,则鱼虞模和歌戈往往通用,所以说那时牠们都读ㄚ韵,的确不错。王力在《汉语音韵学》中针对汪氏的结论,也说:关于歌戈,汪氏之说大约可成定论;鱼虞模则在魏晋以上与歌戈分得很清楚,未可混为一谈。再者,中古的外国译音不适宜于做上古音值的证据,所以汪氏所谓魏晋以上似乎只能直溯到汉音,先秦的音值是不能单靠外国译音来断定的。虽然在具体考证的结果上汪氏的看法未可完全视为定论,后人对此也多有考订补苴,但在方法论上,这篇文章的出现则无疑可以看作是汉语音韵研究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汪文的发表使传统的汉语音韵研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传统的古音研究只注重古音音类的划分,而较少关注于具体音值的描写,而汪氏此文则利用译音对勘为歌戈鱼虞模诸韵拟测出了具体的音值,其开创之功不仅较清儒的研究大为不同,也比章炳麟在《二十三部音准》中用汉字来说明古音音值的方法更为清楚明白。这种研究材料和方法上的根本性变化为汉语音韵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影响深远。钢和泰的《音译梵书与中国古音》和汪荣宝的《歌戈鱼虞模古读考》在当时引起一场关于译音材料可靠性问题的大辩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除了上文所引钱玄同附记外,唐钺《歌戈鱼虞模古读管见》、林语堂《读汪荣宝〈歌戈鱼虞模古读考〉书后》等都同意或基本同意汪荣宝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反对者则主要是章炳麟和徐震等人。章炳麟《与汪旭初论阿字长短音书》一文,认为汪氏的做法是“以不甚剀切之译音,倒论此土古音声势”,对梵汉对音材料的可靠性持否定态度:内典译音,自隋以上,皆略取相似,不求谐切。玄奘、窥基、义净之书,译音渐密,然亦尚有疏者,如宋明人书,译金元音不能正确,盖不足为典要矣。徐震《〈歌戈鱼虞模古读考〉质疑》一文则从语音的地域差别和历史变迁两方面对译音的准确性提出疑问:声音之变,不独随时代而殊,亦复因方域而异,故有一字可读数音者……今汪先生所取证者,外国译音也。然西人文字,虽以声为主,亦决无经久不变之理若乃梵英字汇所译印度之音,与中国所译之内典,其时相去已远,梵音岂一无变迁耶……夫声音至于重译,势难毫厘不爽,即以华文同出一本,一经音转,其韵斯异。针对章徐二人的反对,汪氏在《论阿字长短音答太炎》中反驳道:当时名僧,大都兼精华梵,译音细事,岂有全体疏讹,毫无准率之理?其间或歧异,皆由古今音不同,吾人正可据以考见历代声韵流变之迹。林语堂《再论歌戈鱼虞模古读》则根据不同译音材料却得出一致结论出发,再次肯定了汪氏所定结论:倘是日译、高译、梵译及安南音,歌韵俱读a,证据相符,我们总不能不承认a音为歌韵正读,非出于传讹的了。这次辩论的结果虽然以汪氏等人的胜出而告结束,但是作为反对者的章徐二氏对梵汉对音材料的可靠性所提出的质疑也是很值得重视的。两种语言中很难找到绝对相同的音,在译音时用近似的语音去代替外来的语音,在翻译时应该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在对译那些本族语言所没有的外语发音时,往往会用自己语言中本有的音去代替外来语言中没有的音,这就更需要处理好源语言的读音和本族语言的读音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至于源语言梵文本身,也一定存在地域方音和历史音变问题,像钢和泰所认为的那样“这两三千年以来,梵文的音读不曾经过变迁”,一定是与事实本身不相符合的。方状猷《三种古西域语之发现及其考释》与季羡林《吐火罗语的发现与考释及其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都曾指出,隋唐以前的中印文化交流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通过西域诸国的中介,承载佛经的语言也不一定是梵文原文,而很可能是经过古代西域语言的转写然后再传入中土的正是有鉴于对音材料的复杂性,高本汉在《中国音韵学研究》中虽然也把梵汉对音当作构拟古音的材料之一,但是他对这类材料本身则持一个非常谨慎的态度:不过我们对这一类材料得要当心一点。因为各民族要迁就自己语言的读音习惯,对于外来的借字都有曲改读音的倾向,甚至改的认都认不出来了,所以有时简直连相近的音值都不一定找得到了……所以从这些对音材料上所拟出的音系决不能就算是古代汉语的音系。至多只能算是中国古音最粗的一个轮廓罢了。对音的材料固然很重要,不过最好是先从本国的材料得了结果,然后再拿对音当一种试金石对一对。罗常培在《唐五代西北方音·自序》中虽然认为梵汉对音的方法“对于拟测汉字的古音确实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对材料本身也非常审慎:汉梵对音的材料只限于一些零碎的译名,并且新旧译的纠纷,底本来源的异同,口译者跟笔受者的方音差别,在在都得经过一番审慎的考察。罗氏曾在1931年发表过《知彻澄娘音读考》一文,即是用梵汉对音法来考证汉语中古时期知彻澄娘四母的音读,进而订正了高本汉在《中国音韵学研究》中的拟测。但从此处所言可以看出,罗氏仍对音译类材料不盲从轻信,足见这类材料本身在其可靠程度上是极其复杂的。虽然考订上古汉语音值的主要材料,是形声字系统和先秦韵文,主要方法也是将考求的结果与《切韵》音系做比对参照,以求得古音音值,梵汉对音只能作为测定古音的旁证,并且“现今所能引用的外国译音的资料,只是限于东汉以后,适可为考订隋、唐古音的证据”徐通锵、叶蜚声在《译音对勘与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建筑工地材料装卸合同
- 2025上海市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家具购买合同书模板
- 2025标准中介版房屋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合作协议:土地项目共同开发合同
- 2025关于地暖系统安装合同书
- 2025销售行业简易劳动合同(参考文本)
- 2025国内劳务合同(5)范文
- 《青少年骨折与关节损伤》课件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国有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土的渗透性完整版本
- 强化业务运营管理优化业务流程的工作总结及计划
- 普通话培训知识篇
- 2023灾难现场脊柱和骨盆损伤评估与处理要求
- GB/T 43299-2023机动车玻璃电加热性能试验方法
- 初中微机考试试题
- 《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
- 云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污染治理及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
- 制度型开放的内涵、现状与路径
-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