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反射时识别与模拟计算的电缆沉放深度计算_第1页
基于虚反射时识别与模拟计算的电缆沉放深度计算_第2页
基于虚反射时识别与模拟计算的电缆沉放深度计算_第3页
基于虚反射时识别与模拟计算的电缆沉放深度计算_第4页
基于虚反射时识别与模拟计算的电缆沉放深度计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虚反射时识别与模拟计算的电缆沉放深度计算

0天然气水合物解释海洋天然气中的水合物分布在平坦的松柏层中,深度通常小于1000m。因此,有必要对其勘探技术具有较高的平坦分辨率。平截面、单通道地震和高分辨率多通道地震是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常用技术。平截面测量分辨率约为1m,但勘探深度一般小于100m。单通道地震勘探深度大,信噪比低,地震速度信息不足,限制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识别的应用。因此,高分辨率多通道地震勘探已成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的重要手段。1基于深度控制装置的电缆沉放深度偏移采样短排列、小道距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采用20kJ电火花震源作为激发震源,沉放深度2m,激发间隔12.5m,接收道数48道,道间距6.25m,电缆沉放深度2m,最小偏移距37.5m,采样间隔0.5ms.在采集过程中为了减少噪声,提高信噪比,没有使用深度控制装置控制电缆沉放深度.这种采集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更高的垂直与横向勘探分辨率,但是其固有的特点使后期地震数据的成像处理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由于缺少深度控制装置,调查船的速度、拖曳拉力及潮流方向等因素的改变会造成电缆沉放深度的非均一性,从而使CMP道集的同相轴错段;其次,较短的排列长度使依赖能量谱判别法则的速度分析敏感性下降;第三,激发、接收端虚反射走时及多次波压制的难度较大等.1.1地震分辨率的确定电火花震源的特点是激发的地震波频率高、频带宽(地震分辨率取决于地震信号的主频和频带宽度,主频越高,频带越宽,地震分辨率越高(1.2虚拟反射多次波虚反射对海洋地震数据的影响存在于整个海洋地震采集和处理过程中,所有反射波中均存在虚反射多次波,引起陷波效应1.3电缆单炮记录的正演模拟理论上,同一测线的震源和电缆沉放深度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未使用深度控制装置,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的海浪作用、海流运动方向、大小及拖曳拉力变化等因素都会造成震源和电缆沉放深度偏离设计深度,使电缆纵向倾斜或弯曲,误差造成动校正时同相轴无法完全校平,使同相轴叠加时无法同相叠加,降低了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和叠加成像精度.在地震剖面中表现为同相轴扭曲,速度谱中表现为能量团不聚焦,速度分析精度较差;另一方面,造成检波点虚反射与海底反射不平行,严重时则出现与有效波同相轴相交或交叉的现象,造成虚反射压制困难,同时引起速度分析的多解性增加和成像噪声的增大.图4是采用基于波动方程的正演模拟技术获得的不同电缆沉放模式下的单炮记录,图4a表示两种电缆倾斜状态,图4b和4c分别为其对应的正演模型和正演模拟的单炮记录.图5是实际采集资料的单炮记录,图5a、5b、5c分别为三种不同电缆姿态及其对应实际资料的单炮记录.由图可见,检波点虚反射同相轴与海底反射同相轴不平行,且随电缆姿态的变化呈不同特征:当电缆水平时,虚反射同相轴与海底反射基本平行;当电缆姿态呈近道浅,远道深时,虚反射同相轴表现为下拉特征;而当电缆姿态呈近道深,远道浅时,虚反射同相轴表现为上翘特征.图6为未校正由于电缆沉放深度变化造成剩余时差的叠加剖面,由图可看出,在叠加剖面中通常表现为同相轴发生错动或扭曲,叠加成像发生畸变.当电缆倾斜时,由于叠加地震道中剩余时差的存在,难以实现完全的同相叠加,造成速度谱能量团不聚焦,从而降低了速度分析的精度.图7为一条测线在校正电缆倾斜造成剩余时差之前的速度谱,速度谱中叠加能量团分散、聚焦性差,难以拾取正确的叠加速度.一方面,剩余时差的存在使CMP道集内叠加同相轴不能完全校平.由于地震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基本恒定不变,利用海水速度对海底反射波进行动校正,可以根据其是否拉平来评价电缆沉放深度是否相同,如图8a为单炮记录,海底反射波在动校正后并未得到校平(8b),可见电缆沉放深度存在差异.通过拾取虚反射走时,计算得出原始数据电缆深度变化范围为6~15.75m,与设计的沉放深度2m差异巨大.虽然在常规地震勘探中,这种剩余时差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高分辨率地震而言,消除由于震源和电缆沉放深度变化引起的剩余时差,实现CMP道集的同相叠加,是提高短排列小道距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成像精度的关键.另一方面,电缆沉放深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优势.虚反射陷波频率为f=nc/2h1.4排列长度对速度分析精度的影响地震波速度是贯穿地震勘探全过程的重要属性信息,速度分析的精度决定了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各个步骤成果的准确性,尤其对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地震速度信息是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依据.常规速度分析采用速度扫描的方法,该方法要求排列长度的设计要以引起叠加值或相关值的明显变化的动校正时差为标准,要求速度分析的精度越高,排列长度应越长(虽然电火花震源的高主频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排列长度较短的缺陷实际资料的排列长度是固定的,不可能通过增加排列长度提高速度谱能量团的聚焦性,因此,如何在排列长度一定的情况下,提高速度谱能量团的聚焦性,是提高小道距高分辨率地震速度分析精度的关键.上述模拟结果为基于地震模型学相似性原理的精细速度分析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是本文后续探讨的内容之一.2短带间隔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2.1剩余时差校正在电缆等浮(沉放深度相同)的情况下,地震记录中虚反射同相轴和一次波同相轴平行,表现为光滑的双曲线形态,在小偏移距范围内可以忽略虚反射周期随入射角的变化,且炮点和检波点虚反射延迟时是沉放深度的双程走时.但在实际采集过程中由于沉放深度的差异,不同接收点具有不同的沉放深度,使地震记录中的海底反射波存在明显的同相轴扭曲现象,对应的虚反射同相轴也不完全和一次波平行.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本文数据中虚反射多次波与一次波彼此分离,电缆沉放深度是影响走时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数据中缺乏电缆沉放深度的准确数值,因此,利用虚反射走时特征进行电缆沉放深度的求取,进而评价电缆的工作姿态并进行校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通过虚反射射线走时公式计算可以得到虚反射与主反射时差dT公式:式中:D由公式(1)可以反推出的通过主反射与虚反射旅行时计算相应检波点深度的公式:在偏移距、海底深度以及虚反射时差已知的情况下,可以由公式(2)计算出实际的检波点(电缆)沉放深度,由此可以计算出检波点的剩余时差dT本文根据上述理论公式,首先采用交互式的拾取方法,拾取每炮的海底反射波及其对应的检波点虚反射走时,由虚反射时差计算每炮记录的实际电缆沉放深度,进而计算剩余时差并进行校正,将电缆沉放深度统一校正到海平面,实现同相轴同相叠加,提高地震分辨率.同理,拾取每炮对应的炮点虚反射时差可以计算炮点沉放深度变化引起的剩余时差,从而将炮点沉放深度统一校正到海平面.图12为剩余时差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对比图,由图可以看出,剩余时差校正后,叠加同相轴光滑,海底扭曲现象消失,有效反射波连续性明显提高,剖面整体信噪比和分辨率均得到提升.2.2压制虚反射算子虚反射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干扰波,其波形、频率、视速度等都与一次波相似,从而严重干扰一次反射波,降低地震分辨率,甚至产生假的同相轴,给地震解释造成困扰.随着地震资料处理向精细化发展,消除虚反射的影响已经成为海上地震资料处理的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通过虚反射压制,可以达到拓宽频带,提高地震数据分辨率的作用.压制虚反射的方法较多在F-K域采用如下算子压制虚反射:其中,R是界面反射系数;V一般取值为1500m·s在采用F-K域虚反射压制之后,剖面上仍然存在一套与海底反射平行的虚反射残余,分析认为该套虚反射是由于计算获得的震源和电缆沉放深度与实际沉放深度仍存在微小误差,并且受到海水速度误差、海浪以及虚反射拾取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使虚反射压制因子的求取不够理想造成的,因此,为了更进一步压制虚反射,在F-K域虚反射压制基础上,又采用了预测反褶积虚反射压制技术,较好的压制了虚反射残余.图13是虚反射压制前后的叠加剖面和频谱对比.从剖面可以看出,通过组合应用F-K域压制虚反射技术和预测反褶积技术处理后,虚反射引起的子波旁瓣得到了很好的压制,剖面上地层的反射特征更加突出、可靠,陷波效应得到了明显补偿,高低频信息得到了拓展(图13c).2.3基于速度模型学的速度分析由正演模拟可知,地震叠加速度的分析精度主要取决于排列长度.为了提高速度分析精度,基于地震模型学相似性原理,采用放大排列长度、相应降低数据主频的方法,进行叠加速度分析处理.相似性原理(当以上公式表明,在波动方程成立的前提下,当波速相等或相似,实际地质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尺度和时间应等比例增大或缩小,而频率则呈反比例变化,且模型尺度相似比和波长相似比也应相当.借鉴地震模型学中的相似性原理,在地震速度分析过程中,将地震数据在排列长度和时间尺度等比例放大,增加远炮检距道上提供速度分析所需的时差信息,增强速度谱能量团的聚焦性,从而提高速度分析精度.具体的做法是,根据图11的模拟结果分析,考虑到时间同时放大的因素.在观测系统定义中将炮间距、偏移距、道间距同时放大4倍,使最大偏移距达到1325m,同时修改地震记录的道头信息,使炮间距、道间距等信息与观测系统同步,时间采样间隔同步放大4倍,地震主频随之降低至原来的1/4.通过该方法,在进行速度扫描时,相邻地震道动校正时差的差异增大,相关振幅值对速度变化的敏感度明显增强,速度谱上能量团得到有效聚焦,从而提高速度分析精度.在完成速度分析,拾取到准确的叠加速度后,恢复观测系统,并利用实际观测系统和地震数据进行后续成像处理.图14(a,b)分别为实际资料同一CDP道集参数调整前后的速度谱剖面,可以看出,在扩大了排列长度之后,由于增加了远炮检距道所提供的时差信息,速度谱能量团聚焦性更好,从而具有更高的速度分析精度.图14c是速度谱拾取结果及对应的层速度,可以看出,在BSR处具有明显的速度反转特征,符合BSR上覆含水合物沉积层及下部游离气的特征.3bsr周边地震波场特征为图15为实际地震资料的常规处理成像结果与本文方法处理结果的对比图.在原处理成像剖面中(图15a),由于未对电缆沉放深度误差进行校正,且常规的速度分析精度较差,BSR附近的地震反射波成像不够清晰,部分断点位置不够准确;而采用本文处理方法后(图15b),成像剖面上BSR特征突出,断裂位置和断点准确、清晰,波组的接触关系明了.虽然两个偏移剖面中都能看出明显的BSR特征,但图15a中的BSR与地层反射波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特别是在BSR特征不太明显的部位,区分BSR和地层反射较困难,而15b中的BSR特征更为突出,对于一些相对较零散的BSR也能准确识别.4炮点、检波点虚反射走时分析通过对海洋小道距高分辨率地震原始资料的分析和试验,针对这种地震资料的特点,采用了针对性的处理技术,获得了较高的成像质量.(1)针对震源和电缆沉放深度空间动态变化的特点,对单炮记录的海底反射波及其对应的炮点和检波点虚反射走时进行拾取分析,计算单炮记录的震源和电缆的实际沉放深度,从而将震源和电缆校正到同一深度;(2)在准确求取炮点、检波点沉放深度的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