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铝板冷轧工艺计算及校核之欧阳光明创编_第1页
3.铝板冷轧工艺计算及校核之欧阳光明创编_第2页
3.铝板冷轧工艺计算及校核之欧阳光明创编_第3页
3.铝板冷轧工艺计算及校核之欧阳光明创编_第4页
3.铝板冷轧工艺计算及校核之欧阳光明创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第四章:冷轧工艺理论和计算欧阳光明(2021.03.07)4.1轧制规程的设计1.1基本概念轧制规程也叫做轧制制度,它包括压下制度、速度制度、温度制度、张力制度和辊型制度,是指轧制过程中各道次的压下量分配以及相应的力能参数设定。它主要式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原料条件及生产设备的情况,运用数学公式(模型)或图表进行计算,从而确定轧制方法,确定压下制度、速度制度、温度制度、张力制度和辊型制度,以便在安全操作条件下得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的。4.2制定轧制规程的原则和要求在设备能力容许的条件下尽量(提高道次压下量、缩减轧制道次、缩短轧制周期、确定合理速度规程等等)提高产量。在保证操作稳定的条件下提高质量。总之,充分而又合理地发挥轧机的设备能力,通过适当减少轧制道次和提高轧制速度来增加产量,保证产品的质量。压下规程的分配依据和要求制定压下的依据是产品厚度精度、板形和表面质量规定、最大轧制力Pmax、最大轧制力矩Mmax、最大电机功率Nmax、成品尺寸等;压下规程的中心内容就是要确定由一定的板坯轧成所要求的成品的变形制度,即采用的轧制方法、轧制道次及每道压下量的大小。冷轧板带铝压下规程的制定一般包括原料规格的选择、轧制方案的确定以及各道次的压下量的分配与计算。①冷轧各道次的分配:由于第一道次的后张力太小,而且热轧来料的板形与厚度偏差不均匀,甚至呈现浪形、飘曲、镰刀弯或锲形断面,致使轧件对对中难以保证,给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第一道次不宜过大也不要太小;中间道次的压下分配,基本上可以从充分利用轧机能力出发,或按经验资料确定各压下量;后几道次虽然绝对压下较小,但带钢的加工硬化程度很大,变形抗力大,因此后几道次压下量则受带钢对轧制压力的限制,最后1-2道次为了保证板型及厚度精度,一般按经验采用较小的压下率。常用制定制定压下规程的方法:①由于道次的分配受各种因素因素的影响,要用精确的理论公式来计算出来是不太实际的,一般先按经验并考虑规程制定的一般原则和要求,分配各道的压下量,最后较核设备的负荷及各项限制条件,予以修正。4.3轧制压力的计算合金牌号轧机选择原料尺寸2024铝卷500/1250x1700mm四6x1332.5x200125mm重可逆冷轧机。冷轧带式生产的轧制规范,带式生产的铝合金热轧卷需要预先退火后再进行冷轧退火规范如下:合金牌号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2024铝合金390-4401h以小于30度/h的冷却速度缓冷。当温度为250度以下出炉

1.总加工率的确定:硬铝合金加工率可达80%以上2,压下量分配及基本参数:3.轧制变形区主要参数:咬人角:冷轧变形率小可用此公式计算)咬人角:冷轧变形率小可用此公式计算)aaaa1=0.0692=0.069a3=0.066a4=0.0534.冷轧轧制力计算:a=d=Ua=d=Ua.0H1HH:开坯时坯料厚度mm①°01=05=20%②°o2=2O%°12=40%③°o3=4O%°13=58%④°o4=58%°14=70%由上查《铝》3-2-16图得:①b(0.2)01=130Mpab(0.2)11=230Mpa②b(0.2)02=230b(0.2)12=280③b(0.2)03=280b(0.2)13=290④b(0.2)04=290Mpab(。讪=295Mpak+k因为k=1.15bk=1.15bk="^2^因为0(0.2)01(0.2)1由上得:k=207Mpa由上得:k=207Mpak2=293.25Mpak=327.75Mpak4=336.38Mpab.k'b.k'=k一宁b0=(4.3-0.5h0)9.8,1=(5.67-0.60h1)9.8k'3=295.12Mpa由上得:k'1=186.96Mpakk'3=295.12Mpak'4=298.99MpaC・不考虑弹性压扁时的接触弧长度:**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1=tR'Ah(mm)l1=17.32mml2=17.32mml3=16.43mml4=13.42mmflm—(亍)2d.hf:摩擦系数,在此用煤油润滑取0.16由上得:m1=0.26m2=0.44m3=0.24m4=0.16n二2CRfk,e・求出h其中对于钢轧辊c=1.06xio-4n1=0.03n2=0.05n3=0.09n4=0.15f・根据《铝板带轧制》图4-20得:由上得:叫=0.54m;=0.70叫=0.55m4=0.50所以I:=18.23mm12=18.38mm13=10.52mm14=6.75mmg.平均单位轧制力p的计算P二(k-〒)PMF《铝板轧制》图3-2-20PMF:压力倍增系数由上得:N=243.05Mpap2=400.11Mpap3=413.17Mpap4=388.69Mpah・冷轧轧制力P由上得人代=1.64mm(宽展除在热轧及冷轧开坯道次考虑,冷轧其余道次不考虑)所以:p1=5906694N=590t2=980t3=579tp4=349t4.4轧制力矩的计算4.4.1制定轧制规程必须遵守下面两个条件:第一、在负荷最大的道次中电机输出的转矩不应超过电机本身允许的最大转矩。**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第二、根据负荷图确定的平方根转矩(或等效转矩)不应超过电机长时间工作的额定转矩。4.5冷轧轧制力矩计算——冷轧时不考虑轧机变速,只考虑静力矩部分。MZ扎件变形给轧辊轴承的轧制力矩MU轧辊轴承的摩擦力矩MK轧辊空转时的空转力矩a.Mz=2刊厂w为力臂系数,冷轧板带一般取:0333-0.42MZ1=80.71KN.mMZ2=134.06MZ3=44.00MZ4=17.90b/u=PdUd.轧辊直径。U轧辊轴承摩擦系数冷轧机一般取0.05-0.08MU1=177.00KN.mMU2=294.00MU3=173.70MU4=104.70KN.mC.M=(0.060.1)MKzmk1=6.46KN.mMK2=8・85MK3=2.90MK4=1・07KN.m――因为叫=Mz+MU+Mk由上得:M刃=103.46KN.mMz2=436.85Mz3=219.90M斗=123.90KN.m4.6张力制度的确定当卷取机的线速度大于工作辊的线速度产生前张力,而工作辊的线速度大于开卷机的则产生后张力。具有张力才能让轧件顺利咬入轧机进行轧制。主要是选择平均单位张力0z即作用于在带材断面上的平均张应力,一般应小于带钢屈服度的為,实践证明较大的后张力可降低单s位压力的35%,而前张力仅能达到20%的水平。故通常用后张力大于前张力的轧制方法,这可减少断带的可能性。一般不超过0.6as,最后道次即成品卷张力不能太高。3.3.1辊型的调节制度在轧制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入轧辊的受力弯曲、沿辊身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等,将是辊型发生变化,导致板材横向厚差的变化,或由于板材在轧辊辊身边部和中部变形的不均而出现波浪。为了获得较为理想的合格板材,就需要采取措施来调节轧辊的辊型。除了使轧辊的凸形补偿等施外,采用调节液压弯辊力的方法使很常用的方法。在设计和使用液压弯辊力的时候,必须计算弯辊力,但由于其计算方法较多,而且计算时要涉及到众多参数,比较繁琐,故在设计时的弯辊力的长参考某些经验数据来选取,一般弯曲轧辊的最大弯曲力约为最大轧制力的15%-20%,在具体的轧制过程中,由操作者根据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给定合适的弯辊力。4.7轧辊的校核4.1弯曲强度的校核根据以上计算可知,各道次的轧制力小于轧机的最大轧制力10500KN,故轧辊的弯曲强度校核通过。所选500x1250x1700mm轧机参数如下:4.2强度的校核为了计算简便,对轧辊的校核,我们只选取轧制力最大的那个道

次来进行校核。所以有计算产品可知,轧制力最大的那个出现在轧制2024铝板的第二道次上,其最大轧制力为1655t。在轧制过程中,四辊轧机的工作辊与支承辊接触处,以及工作辊与轧件的接触处,都会产生接触应力。工作辊与支承辊的接触面积比工作辊与轧件的接触面积小得多,因此,在同样大小的作用力下,工作辊与支承辊间的接触应力要大大超过工作辊与轧件的接触应力。所以,在设计时,只需计算工作辊与支承辊间的接触应力。1、轧辊表面的最大接触应力可按以下公式求得:式中:a,式中:a,a,axyza,a,a,单位kg/cm2)。xyzp---辊间最大压力,0轧辊表面的径向、切向、轴向应力(即主应力kg/cm2。式中:q作用于轧辊单位长度上的压力,q—辛(kg/cm)。RR

g——工作辊、支承辊辊身半径zcm则RR

g——工作辊、支承辊辊身半径zcm则2、3、5764.6(25.0+62.5=10925825.0x62.5kg/cm2根据主应力值可求得当量应力值a及最大剪应力值Tdmax已知:工作辊辊身硬度:肖氏HS9。—96q(R+R)P=608g丄=6080RR1gZ对于硬度为HS90—100(相当于HB700)的冷轧工作辊,可得[a]=10000kg/cm2[t]=5000kg/cm2dmax4可彳号.a—6555.5<10000;所以轧辊校核通过。4.7轧制速度的确定主电机的加速度a、b取决于主电机的特性及其控制线路,通常可逆式轧机的主电机加速度a—般在15一30rpm/s之间,减速度b—般在30—60rpm/s之间,取本轧机主电机加速度a=20rpm/s=1200r/min,减速度取b=40rpm/s=2400r/min。传动比:1:1。取咬入速度n=20r/min,抛出速度n=30r/min,13稳定轧制速度n=380r/min;2t——为空转加速时间;pt——为带锭轧制时的加速轧制时间;1t——为等速轧制时间;2t——为带锭轧制时的减速轧制时间;3t——为空转减速时间。0纯轧制时间为:t二t+1+1m123等速纯轧时间t的决定由纯轧时间的轧件长度L来确定。2带卷长度:因为L=l+1+1123式中1,1和1分别表示加速纯轧时间,等速纯轧时间和减速纯轧时TOC\o"1-5"\h\z123间所轧过的轧件长度。而二L-1-1;13将1,1,1带入L式中得123古攵:t=t+1+1=138.4+0.3+0.1=138.8sm1234.9轧机主电机功率计算与校核1.等效力矩计算及电动机的校核按等效转矩校核设计计发热是否安全,或者选择电机时的普通方程式中叫晒等效力矩,KNm;**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stn――轧制时间内各段纯轧时间的总和,s;叫――轧制周期内各段间隙时间的总和,S;Mn――各段轧制时间所对应的力矩,KNm;M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