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心理障碍辅导措施_第1页
农村小学生心理障碍辅导措施_第2页
农村小学生心理障碍辅导措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小学生心理障碍辅导措施象州县大乐中心校教师:韦丘玲电话校是教育的前线,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原动力,而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因素,因此,学生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我们农村的教育教学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他们的这一缺点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针对这一体现,我谈谈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障碍及辅导措施。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魏书生认为,要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像园丁养花必须先了解花的习性一样,他说,尽管学生,“合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一旦叩开,走入学生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以此,我对本班的部分学生采取谈话与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取材料。谈话的内容主要围绕是否愿意向别人倾诉自己的心事以及如何排解自己的烦恼等问题展开。此项内容开始进展十分不顺利,因为他们的内心世界相对封闭,不愿向别人坦言,于是,我采取与他们交朋友,处处关心,帮助他们,建立了一种“平等、和谐、真诚”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而慢慢走入他们“封闭”已久的内心世界;与此同时,我又抽出相当多的时间观察他们课下的表现。结果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抑郁型。这类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言语,不喜欢集体活动,其主要表现为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性格相对比较孤僻。在课上,他们很少举手回答问题,学习十分被动,往往是容易被教师及其他学生遗忘的角落。通过调查,他们当中90%成绩不够思想,因此对学习缺乏兴趣。在课下,他们总爱躲在偏僻的角落,不喜欢课外活动,因此在不强迫参加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参加的。另一种是叛逆型。这类学生带有一定的破坏性,在学校主要表现为不服从管理。在课上,他们不遵守纪律,扰乱课堂秩序,对学习缺乏兴趣,经常搞一些“恶作剧”来表现自己。在课下,他们喜欢几个性格相似的凑在一起组成二小团体;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有极强的“独立”意识;自由散漫,易冲动,偶尔也会出现打架等恶性事件发生。通过分析,发现学生出现上述情况有以下原因:1、对于那种“抑郁型”的学生,他们主要由于学习成绩或其它方面不如别人,从而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比如:有的教师当众公布成绩或名次,此举会严重地刺伤孩子幼稚的童心,再如:在组织各种活动及游戏中,他们总是充当“可有可无”的角色,时间久了,他们便会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所以变得抑郁,进而出现不合群,沉默寡言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以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去医治,抚慰一颗颗受伤的心灵,激励他们奋起直追,奔向全新的目标。(1)融人快乐的集体,抚慰受伤的心灵,开展多采的活动。要充分利用学生群体的教育资源,通过学生间的交互作用,影响提高学生情绪调控能力。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一个健康的集体舆论导向能使群体中的个体自觉地融人其中,和大家同欢乐,共奋斗。一个充满凝聚力的集体必然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另外,发挥群体资源的作用还体现在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激励上。如有位女学生,平时胆小怕事,一讲话就紧张不安,满脸通红,很少自觉回答问题。经过开展的多种活动,学生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该生后来在同学的影响下,先是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后来在学校演讲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学生和老师都感觉她变了,变得大方、活泼了。“抑郁型”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获得关心和爱抚,因此,更应主动去关心和受护他们,更要尊重和维护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意愿和情感、要求和意见。只有通过关爱和信任,才能启发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才能鼓励他们告别昨天,振作起来,面向明天。(2)走出失败的阴影,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乐学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学习好的学生屡屡成功,对学习便更加有兴趣;而学习差的学生因学习屡屡受挫,对学习便越加没兴趣,直至厌学。因此,要转变学习差生,教师应该特别珍视他们经过努力,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并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感,以培养学习兴趣。课堂上,抑郁型的学生往往沉默寡言,因此,在上课时我极力寻找适合他们水平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让他们表演,回答对了,就给予表扬,使他们逐渐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成绩。2、对那种“叛逆”型的学生,产生此心理的原因与社会影响、学校教育、性格特点和个人经历有关,归纳起来,主要由三种心理因素所致:第一,在认识上有片面性,对我们的教育有不信任的态度;第二,强烈的自我表现和虚荣心,不能正确地估价自己,过于自信或自负;第三,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要因人而异,因情而变的。因此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1)治。所谓心治,就是在理解的前提下沟通思想。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理解引起的。因此,我们以诚相待,沟通思想,统一认识,赢得学生的信任。同时,我还要求自己做到,尊重学生,关心爱护他们,真正做到以情动人。(2)理治。所谓理治,就是“疏导”。当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时,向学生心平气和地讲清道理,做到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在理治的过程中,我尽量做到避免正面冲突,避其锋芒,从侧面进行疏导。(3)法治”。“法治”就是指必要的纪律约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此种方法主要是对因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造成的严重破坏行为采取的纪律约束。这样给犯错误的学生以教训,抑制逆反心理的扩散与蔓延,并使这种心理在教育中淡化,从而使他们走向正轨。例如:上学期的一天,班里的黄立旺没有及时回家,一直到晚上7点多,他母亲也没等到他,就给我打了个电话,于是我们一起去寻找他。通过与他母亲的交谈才知道,他今天上学前因无理取闹被他母亲打了一顿,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于是我们到各处去寻找他的踪影:学校里、同学家、网吧间……一直到9点半都没找着。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立刻把此事向学校领导汇报。李校长冒雨赶过来,和我们一起分析、寻找。10点半时,终于找到了这位不愿意回家的学生。我了解了原因:黄立旺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慢慢养成了自卑、散漫的个性。进入学校后,又因为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变得性格孤僻,行为偏激,自暴自弃而甘居落后。于是我这样做: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经常性与其家长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并希望家长改变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导,逐渐使他走上正轨。2、讲究辅导的方式。平时我对他多加关注,发现他的闪光点:热爱劳动,与同学能友好相处等后及时表扬。以平等、商讨式的方式与其交流,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课堂上,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慢慢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树立信心后他也不再恶意破坏纪律了。3、帮助制定近期目标。我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马上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通过一个阶段的耐心帮助,该生在学习上树立了自信心,能按时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作业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他感受到了老师、同学、家长平时对他的关爱,表示要做个文明、守纪的好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模索与实践,无论是抑郁型的学生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