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项目代码/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雅安市经济开发区永兴片区(四川天力锂能有限公司厂区东北侧)地理坐标110kV专用变电站:东经103度08分38.941秒,北纬30度00分14.650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第“五十五核与辐射”中“161输变电工程—其他(100千伏以下除外)”类用地(用海)面积(m2)/长度(km)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3343环保投资(万元)49.5环保投资占比(%)8%施工工期2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附录B,本项目“应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规划情况《雅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四川雅安工业园区扩区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四川雅安工业园区扩区规划环评》、《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1)根据雅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与住房保障局出具的“关于四川天力锂能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选址的情况说明”(附件4),项目选址符合规划,本项目为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的配套—2—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项目,选址亦符合规划。(2)根据《雅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雅安中心城区规划:城市建设以优先保护“生态基底”为前提,依据山形地势布局建设用地,形成“多组团、一主两次多中心、两带夹绿轴”的总体空间格局,九个组团:两个城市综合服务组团(老城片区、姚桥片区和大兴北片区组成的主城组团;名山中心区为副城组团)、四个产业组团(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雅安经济开发区名山片区、草坝片区、永兴片区)、三个专业服务组团(多营汽车服务组团、北郊旅游服务组团和蒙顶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组团),本项目位于规划的产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相关要求。(3)雅安工业园区管委会委托编制了《四川雅安工业园区扩区规划》和《四川雅安工业园区扩区规划环评》。2012年2月,扩区规划环评由原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出具了审查意见(川环建函[2012]30号),园区总规划面积30.66平方公里(其中名山园区8.66平方公里、永兴园区13平方公里、草坝园区9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为: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机械制造、精细化工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科技研发为纽带的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结构,将园区打造成为雅安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201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函[2013]207号”文对雅安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进行了重新核定并同时更名,更名为“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核定的园区.13平方公里。2019年,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于2019年12月23日下达了关于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意见的函(川环建函[2019]84号)。本项目拟选址于雅安经济开发区永兴片区,位于雅安永兴化工园区范围线:—3—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表1-1项目与雅安市工业园区规划、规划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的符合性项目规划、规划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本项目符合性产业定位重点发展光伏产业下游产业链和节能环保装备与产品制造,合理发展芒硝深加工等精细化工业。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积极打造现代物流园区。本项目不属于园区鼓励类的主导产业,同时不属于园区禁止类项目,为允许类用地布局规划区划分为名山园区、永兴园区和草坝本项目位于永兴园区永兴园区禁止入园企业类型1.大气污染企业:电石、炼铁、球团及烧结、铁合金冶炼、焦化、煤化工、黄磷等对大气环境污染重的企业;2.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不能执行清洁生产的企业。3.除禁止类外,经充分论证后的其它产业即为永兴片区允许类产业。本项目属于输变电工程,为允许类项目。不属于禁止入园铁合金冶炼等对大气环境污染重的企业,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源规划规划区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电。本项目以电为能源废水处理实施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园区内各企业废水预处理达标后方可进入园区污水处理。项目实施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废水自行处理达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排入经开区工业园污水管网。地下水污染园区、厂区、企业生产车间均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防止由于跑、冒、滴、漏造成区域地下水污染。项目在厂区采取了地面硬化措施和分区防渗措施。废气治理引进企业必须采取先进、可靠治理措施,确保废气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或相应行业标准。本项目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废气。固废处置入区企业产生的工业固废(含危险废物)按“三化”的原则(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落实妥善的综合利用和处置措施。生活垃圾各集中区统一收集送环卫部门处置。项目危险废物全部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一般固废外销或综合利用等,均得到妥善处置,符合“三化”原则;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符合雅安经济开发区规划、规划环评及环评批复要其他符合性分析、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9号令,2020《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9号,2021年—4—其他符合性分析12月30日实施),本工程属于第一类鼓励类(四、电力——10、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电网建设符合性国网四川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具了“高压供电方案答复单”(附件3),同意项目供电方案,符合雅安市电力规划。3、项目建设“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原环境保护部文件《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要求: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等应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进行对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川府发〔2020〕9号)对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简称“三线一单”),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并监督实施提出了要求,具体如下:(1)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川府发[2018]24号),划定了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本工程位于雅安市,与《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中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结果相对照,本项目不涉及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2)环境质量底线环境质量底线是国家和地方设置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基准线。本工程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电磁环境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无影响;变电站采用无人值设计,不产生生活污水;现状监测表明项目区声环境、电磁环境现状满足标准要求;预测结果表明运营期声环境和电磁环境影响亦满足标准要求。因此,本工程的建设—5—其他符合性分析未突破区域的环境质量底线。(3)资源利用上线资源利用上线是各地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本工程为输变电工程,为电能输送项目,不消耗能源、水,占用少量土地,对资源消耗极少。(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清单的方式列出的禁止、限制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条件和要求。根据《四川天力锂能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项目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2022年版)》的符合性分析,磷酸铁锂项目建设符合指南要求,本项目为磷酸铁锂项目的附属配套工程,其建设亦符合指南要求。根据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雅府发〔2021〕17号),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将全市行政区域划分为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类,共35个环境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8个,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单元内应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土空间管控要求,确保生态环境功能不降低。重点管控单元21个,主要包括10个县(区)县城规划区(城镇重点管控单元)、8个工业产业园区(工业重点管控单元)和3个要素重点管控单元。单元内应强化城镇开发边界对开发建设行为的刚性约束,推动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不断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有针对性地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加快局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维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管控单元6个,为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之外的其他区域。单元内以生态环境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为主,开发建设中应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本工程位于雅安市,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系统查询结果和对照雅安市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分析,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雅安经—6—其他符合性分析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综合管控单元工业重点管控单元(管控单元名称: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控单元编号:ZH51180220003)。本项目所在地本项目所在地图1-1本项目与管控单元相对位置图图1-2四川政务服务网“三线一单”查询界面图结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技术要点(试行)》和《项目环评“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技术要点 (试行)》的通知(川环办函[2021]469号),其分析见表1-2:—7—其他符合性分析表1-2项目与“三线一单”相关要求的符合性分析“三线一单”的具体要求项目对应情况介绍析类别对应管控要求 (ZH51180220003)普适性清单管控要求空间布局约束禁止开发建设活动的要求:-禁止在青衣江河道管理范围界限水平外延十米的河岸控制区内新建工业企业。限制开发建设活动的要求:-磷肥行业需满足《肥料制造(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二级及以上要求。不符合空间布局要求活动的退出要求:-现有属于禁止引入产业门类的企业,应按相关规定限期整治或退项目属于电子材料制造项目的配套建设项目,距离名山河最近距离超过500m,项目不属于禁止引入产业门类建设项目。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现有源提标升级改造:-名山区、雨城区属大气污染重点区域,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值要求。-名山区执行《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要求。-到2025年底前,现有钢铁行业80%以上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烧结机机头、球团焙烧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其他主要污染源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原则上分别不高于10、50、200毫克立方米。-实施最新排放标准、老旧车淘汰、摩托车淘汰、公交车燃气车辆管控、小型载客车保有量管控、新能源车推广、货运结构调整、工程机械燃油品质改善、高排放工程机械禁用及改造。钢铁与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玻璃、砖瓦、采矿、有色冶炼行业深度治理、工业锅炉深度治理,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新增源等量或倍量替代:-上一年度水环境质量未完成目标的,新建排放水污染的建设项目按照总量管控要求进行倍量削减替代。项目属于新建工程,位于雅安市雨城区,输变电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均不属于国家总量控制指标。故本项目环境影响因子在满足国家相应控制标准的前提下,不需再进行总量控制。符合—8—其他符合性分析 (ZH51180220003)普适性清单管控要求-上一年度空气质量年平均浓度不达标的城市,建设项目新增相关污染物按照总量管控要求进行倍量削减替代。削减排放量要求:-为了达到2025年及2035年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根据雅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污染治理现状测算,2025年底前,雅安市全市大气VOCs0.51%;2035年底前,雅安市全市大气污染物在2019年基础上削减:SO21.26%、NOx2.21%、PM2.51.57%、VOCs1.57%污染物排放绩效水平准入要求:-重金属重点排污企业达标排放率达100%,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重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行业、皮革及其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铅酸蓄电池制造行业等应满足重点重金属排放行业污染治理相关要求,重金属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总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汽车、包装印刷、橡胶、合成革、家居、制鞋等排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重点行业,应当按照有关有机物控制技术指南进行综合治理,有机废气应在密闭装置或空间内进行并有效收集,禁止露天和敞开式汽修喷漆作业,严禁露天焚烧建筑垃圾;新建涉及VOCs排放的工业企业入园区-按照“减量置换”或“等量置换”的原则,前置审批新(改、扩)建重点行业(包括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铅锌矿采选、铜矿采选、锑矿采选、金矿采选等)、重有色金属冶炼业(铅锌冶炼、铜冶炼等)、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业(电镀)、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聚氯乙烯、铬盐等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硫化物矿制酸等))生产类项目重金属总量替代与削减要求。-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应当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的规定建设贮存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或者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9—其他符合性分析 (ZH51180220003)普适性清单管控要求和环境保护标准要求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提升发展冶炼、化工、水泥、石膏、家具制造等重点产业,严格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要求。符合符合环境风险园区风险防控体系要求:-构建三级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危化品泄漏应急处置措施,确保风险可控。针对化工园区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园区应做好与下游需保护目标的联动,其中四川石棉工业园区应与汉源县与下游相关的甘洛、雅安市、乐山市的联动机制。企业环境风险防控要求:-涉及有毒有害((根据GB8978中第一类污染物以及《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确定))、易燃易爆物质新建、改扩建项目,严控准入要求。用地环境风险防控要求:-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天然(页岩)气开采、铅蓄电池、汽车制造、农药、危废处置、电子拆解等行业企业及其他可能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的拆除,按照有关规定制定残留污染物清理和安全处置方案,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安全处理处置,防范拆除活动污染土壤。-到2025年,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到2030年,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项目不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和使用。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总量要求:-到2025年,全市平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5%以上,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下,自来水普及率达90%;到2030年,平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2%以上,管网漏损率不超过8%,自来水普及率达100%能源利用总量及效率要求:-实施新建项目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挂钩机制,耗煤建设项目实行煤炭消耗等量减量替代。-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天然气利用占比,工业领域有序推进“煤改电”本项目取用水纳入永兴片区集中供水体系,工业和生活分质供水,工业用水由名山工业水厂供给,生活用水由名山生活给水厂供给,水消耗指标满足《四川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指标》综合类生态工业园要求;本项目能源结—10—其他符合性分析 (ZH51180220003)和“煤改气”。禁燃区要求:-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项目和设施,已建成的应逐步或依法限期改用天然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构为电力,不涉及高污染燃料的使用。单元级清单管控要求空间布局约束禁止开发建设活动的要求:-禁止引入电石、炼铁、球团及烧结、铁合金冶炼、焦化、煤化工、黄磷等对大气环境污染重,禁止引入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不能执行清洁生产的企业;限制开发建设活动的要求:-严格涉重项目环境准入不符合空间布局要求活动的退出要求:-草坝场镇居住用地区域及园区靠中心城区方向:加大小化工(按国家工信部有关淘汰落后产能公告(2010第122号)执行)、小钢铁 (20吨以下的转炉(不含铁合金转炉)和电炉(不含高合金钢和机械铸造电炉);300立方米以下高炉)、小冶炼(125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矿热电炉;电解金属锰5000千伏安以下的整流变压器生产线)、小造纸(单条年生产能力3.4万吨的非木浆生产线;单条年生产能力1.7万吨的化学木浆生产线;单条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废纸为原料的纸浆生产线)、小水泥(年产规模小于20万吨和环保或水泥质量不达标企业;仍在使用或尚未拆除直径1.83米以下的水泥粉磨;仍在使用或尚未拆除的立窑)等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项目属于电子专业材料制造项目的配套建设项目,位于雅安经开区永兴片区,不涉及重污染排放,项目不属于禁止和限制开发建设项目,不属于不符合空间布局要求活动的项目。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现有源提标升级改造:-经开区名山片区、永兴片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排水须达《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推广使用高固体分、粉末涂料,到2025年使用比例达到30%以上;有机废气收集率不低于80%,喷漆与烘干废气采用吸附燃烧等方式进行处理。到2025年,综合去除率达到50%以上。-现有排放超标的工业炉窑配套建设高效除尘脱硫脱硝等废气处理设施。新增源等量或倍量替代:项目属于新建工程,位于雅安经开区永兴片区,生活污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放入名山河;不涉及五类重点控制的重金属排放。符合—11—其他符合性分析-名山河水环境质量达标前,新增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按照总量管控要求实施倍量替代。污染物排放绩效水平准入要求:-名山河水环境质量达标前,新增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按照总量管控要求实施倍量替代。污染物排放绩效水平准入要求:-名山片区、永兴片区应加快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执行《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暂未制订行业排放标准的工业炉窑、包括铸造、日用玻璃、玻璃纤维、耐火材料、氮肥、工业硅、金属冶炼废渣(灰)二次提取等有色金属行业,电石、有机磷、活性炭等化工行业,应参照相关行业已出台的标准,全面加大污染治理,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名山、雨城区、经开区)的前述行业企业按照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分别不高于30、200、300毫克/立方米实施改造,其中,日用玻璃、玻璃棉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不高于400毫克/立 (ZH51180220003)单元级 方米。企业环境风险防控要求:-落实规划提出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除已开展应急预案的企业外,控要求环境项目不涉及有毒有害、易管委会应督促区内其余企业积极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工作,风险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和使管委会应督促区内其余企业积极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工作,完善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措施。防控完善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措施。水资源利用效率要求:-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水资源利本项目能源结构为电力,不涉及高污染燃料的使。资源用效率需达到电子器件本项目能源结构为电力,不涉及高污染燃料的使。符合开发符合利用能源利用效率要求:效率-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需达到电子器件(半导体芯片)制造业清洁生产II级基准值及以上。根据《四川天力锂能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磷酸铁锂项目的“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磷酸铁锂建设项目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本项目为磷酸铁锂项目的附属配套工程,其建设亦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结合表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控要求,本工程为输变电工程,不属于管控要求中严格控制和禁止建设项—12—其他符合性分析目,项目建设符合区域管控要求,综上,本工程所在区域不涉及四川省及雅安市的生态保护红线,资源消耗极少,不属于须提出最严格环境准入要求的产业,项目建设不会突破环境质量底线,因此,本工程的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13—其他符合性分析4、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符合性《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规定了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选址选线、设计、施工、运行各阶段电磁、声、生态、水、大气等要素的环境保护要求。本工程目前处于施工设计阶段,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中基本规定、选址选线及设计等主要技术要求符合性分析见表1-3。表1-3与“HJ1113-2020”主要技术要求符合性分析“HJ1113-2020”主要技术要求本工程情况是否符合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应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对可能产生的电磁、声、生态、水、大气等不利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进行防治,在确保满足各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持续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本工程正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阶段将依法依归进行信息公开。落实本报告表提出的措施,对可能产生的电磁、声、生态、水、大气等不利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能起到防治作用是输变电建设项目在开工建设前应依法依规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正在开展是加强建设项目及其环境保护工作的公开、透明,依法依规进行信息公开审批阶段将依法依归进行信息公开是变电工程在选址时应按终期规模综合考虑进出线走廊规划已按终期规模综合考虑进出线走廊规划是输变电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避让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确实因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无法避让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输电线路,应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对线路方案进行唯一性论证,并采取无害化方式通过本工程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是变电工程选址时,应综合考虑减少土地占用、植被砍伐和弃土弃渣等,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本工程变电站选址现状为空地,不涉及植被砍伐,变电站建设采用户内站,减少了占地面积是变电工程应设置足够容量的事故油池及其配套的拦截、防雨、防渗等措施和设施。一旦发生泄漏,应能及时进行拦截和处理,确保油及油水混合物全部收集、不外排本工程变电站所配套设施齐全是变电工程的布置设计应考虑进出线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工程设计时采用电缆进线,已考虑进出线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是—14—其他符合性分析响变电工程应采取节水措施,加强水的重复利用,减少废(污)水排放。雨水和生活污水应采取分流响变电工程应采取节水措施,加强水的重复利用,减少废(污)水排放。雨水和生活污水应采取分流制本工程对水资源消耗极少,采取的雨污分流是工程设计应对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直流合成电场等电磁环境影响因子进行验算,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电磁环境影响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本工程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是根据上表分析,本工程建设符合《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中相关要求。—15—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110kV专用变电站位于雅安市经济开发区永兴片区(四川天力锂能有限公司厂区东北侧):东经103度08分38.941秒,北纬30度00分14.650秒。项目组成及规模一、项目由来新能源的不断开发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可移动能源的需求愈来愈强烈,特别是对纯电动交通工具的要求随石油及环境危机的加剧而不断加强。电动汽车要取代燃油汽车,动力电池是关键,由于传统化学电池存在着储存能量低、重量大、寿命短和不安全等因素,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电动汽车中的锂电池的使用率正在明显上升,锂离子电池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动力电池。国家也将电动汽车列入863重大专项,其中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密度列入重点攻关的化学电源之一。国家发改委《2011-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中明确把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锂离子电池是当今二次电池的代表,它优异的性能是其它电池无法相比拟的,是国家鼓励重点发展的产业。磷酸铁锂作为生产锂电池的基础材料,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为了企业的发展,公司拟在雅安市经济开发区内新建厂房,购置相关生产设备设备,建设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目前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环评已取得通过专家评审的意见(附件6)。由于生产过程中中断供电将造成贵重生产原材料报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公司需配套建设相应的配电系统,建设专用变电站,主要解决公司厂区生产发展所需负荷的需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属于厂区的电力配套工程,因此,建设配套建设110kV变电站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四川天力锂能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企业概况的描述:四川天力锂能有限公司拟在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永兴片区永兴大道布局年产2万吨的磷酸铁锂生产项目,目前该选址由天力公司出资21000万元正在进行标准厂房及附属设施工程的建设(厂房建设项目于2021年7月13日取得四FGQB-0042号。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该项。在天力在建的标准厂房内布—16—项目组成及规模故本次需对变电站土建施工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项目投资协议(附件9),雅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甲方)为天力公司(乙方)提供“六通一平”建设条件,电力红线从电源接入点至用户用地规划红线,在红线处设置分界点,分界点之后受电工程由天力公司(乙方)出资建设。因此,本项目仅涉及新建110kV专用变电站1座,线路工程由不在本次工程评价范围内,目前线路工程环保手续正在办理中。图2-1系统接入图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生态环境部部令第16号,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属于“五十五核与辐射”中“161输变电工程—其他(100千伏以下除外)”类建设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又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权限的公告》(2019年第2号),本项目为110kV输变电工程,应报雅安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四川天力锂能有限公司委托四川众投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对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附件1)。《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基于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110kV专用变电站项目初步设计》,若在施工设计阶段工程规模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动,则需另做环评。—17—组成及规模一、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110kV专用变电站1座,采用一栋单式配电综合楼方案,不单独设置围墙,线路工程不在本次工程评价范围内。本次评价类容详述如下:110kV专用变电站位于雅安市经济开发区永兴片区(四川天力锂能有限公司厂区东北侧)。主变采用户内布置,配电装置采用户内GIS布置;主变容量本期2×31.5MVA,终期2×31.5MVA;110kV出线本期2回,终期4回(考虑二期项目接入电源),其中一回由板桥110kV变电站引入,另一回由草坝220kV变电站引入;10kV出线本期42回,终期42回。本评价对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按终期规模进行评价。表2-1本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一览表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施工期营运期天力专用变程电压等级声扬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声事故废油废蓄电池变压器容量及数量本期:2×31.5MVA终期:2×31.5MVA110kV出线期2回,终期4回布置方式主变户内布置,110kV配电装置户内GIS布置。辅助工程配电综合楼建筑面积4396m2给排水系统由自来水管网供给。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雨水排入站外雨水管网。事故油油水分离后污水:排入园区污水管公用工程进站道路进站道路采用4.0m宽公路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环保工程事故油池位于配电综合楼外东北侧,容积38m3危废暂存间依托厂区北侧设置的危废暂存间,占地面办公生活设施办公楼依托厂区西侧办公楼,占地面积1223.64m2消防工程消防水池依托厂区,容积450m3二、本项目公辅设施、环保设施依托情况(1)本项目供水纳入永兴片区集中供水系统,工业和生活分质供水,由园区管网统一向厂区内供给,消防工程依托厂区设置的450m3水池供水,消火栓系统设置地埋式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沿站内配电综合楼周边环形道路设置4套室外地上消—18—组成及规模火栓,配电综合楼内设置6套建筑室内用消火栓,依托可行。(2)本工程为无人值守变电站,无需考虑生活用水,变电站内不需设置生活用水设施,站内没有生活污水排放。(3)本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主要是产生的事故废油,其产生量约为0.02t,产生后依托厂区的危废暂存间进行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定期统一清运,根据公司《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其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为20m2,每年产生的危废约5.42t,分类分区暂存,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本项目危废产生量约为0.02t,产生量很少,厂区暂存间有足够的余量供本工程产生的危废进行暂存,依托可行。三、主要原辅材料表2-2本工程主要原材料消耗表序号名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1110kV变压器SZ11-31500/110,110±8x1.25%/10.5kVdUk台22中性点保护成套装置BTK-110内含:中性点隔离开关:GW13-72.5/12501台氧化锌避雷器:HY1.5W-72/1861套中性点间隙放电棒:QZ-NGD-1101套中性点间隙电流互感器:LJW-101套套23110kV配电装置主变电缆进线间隔个2线路电缆进线间隔个2母线连接间隔个1电压互感器间隔个2汇控柜/面7分支母线/m按需主母线伸缩节/m按需分支母线伸缩节/m按需4配电装置10kV小车开关柜馈线柜面42主变进线柜面4母线设备柜面2站用变进线柜面2电容器进线柜面2母线分段断路器柜面2母线分段隔离柜面210kV站用变S11-200/10.5,Uk%=7,D,yn11台210kV电容器补偿装置TBB10-4800/200-AKW台2—19—组成及规模5610kV电力电缆YJV22-8.7/15-3*240m12111111层设备公用测控柜含110kV公用测控装置2套、母线测控装置2套、110kVPT并列装置1套面每面柜含主变高压侧、低压侧及本体测控装置共3台面110kV线路保护柜含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2套面110kV线路测控柜含110kV线路测控装置2套面110kV分段保护测控柜含110kV备自投装置1套,分段保护测控面110kV母线保护柜110kV母线保护装置1套面110kV故障录波柜含1套故障录波装置面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DL/T860标准套总平面及现场布置一、110kV专用变电站概况1、110kV专用变电站外环境关系110kV专用变电站位于雅安市经济开发区永兴片区,变电站位于四川天力锂能有限公司厂区内东北侧,整个厂区设置有围墙,。变电站采用一栋单式配电综合楼方案,配电综合楼不单独设置围墙,变电站北侧200m范围内为厂区绿化带、厂区围墙、农田,东侧200m范围内为厂区绿化带、厂区围墙、农田,东南侧约89m处为广华村7组居民房,南侧200m范围内为厂区道路、动力站一厂房、厂区绿化带、成品库房,西侧200m范围内为厂区绿化带、露天设备区、动力站二厂房、排污站、员工宿舍及食堂,西北侧约128m处为广华村10组居民房。从外环境关系来看,变电所选址于工业园区内,变电站周围无学校、医院等敏感点,外环境关系相对简单。本项目主变电所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外环境关系图见附图2。2、110kV专用变电站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全站采用一栋单式配电综合楼方案:长56m,宽19m,10kV配电装置室布置于站区南侧,主变室布置于站北侧,GIS配电装置室布置于站区东侧,电容器成套装置室西北侧,变电站整体布置简明清晰,紧凑合理,能够满足无人值班的要求。变电站采用全户内布置方式,占地面积较小,建筑布局紧凑合理,运行管理方便,变电站功能分区明显,主变布置尽量远离保护目标,增加了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衰减距离,对电磁及噪声都有很好的屏蔽作用。从环境合理性角度分析,该总图布置较为合理。110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20—总平面及现场布置3、竖向布置及挖填方场地平整由公司统一实施,变电站场地标高与厂区场地标高相同,且应高于当地2%的洪水位,以及高于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变电站配电装置楼外西北侧设置有38m3的事故油池一座,当出现事故时主变压器事故油进入储油坑通过钢管引入事故油池,大部分油回收,不能回收的变压器油作为危险废物,交由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配电装置楼紧邻厂区规划道路,道路宽4m,道路内侧转弯半径约为9m。二、工程占地情况本项目新建变电站占地面积统计情况见表2-3。表2-3本项目占地面积统计表工程名称占地类型及面积(m2)建设用地绿化用地小计110kV专用变电站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合计三、现场布置本项目不涉及土建施工,不施工营地,变电站施工占地均位于厂区红线内,施工期主要为设备安装,均在配电综合楼内部进行。四、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表2-4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统计表序号名称单位主变电所输电线路合计1永久占地m2-2临时占地m2---3挖方m3---4填方m3---5余方/借方m3---6总投资万元3343施工方案一、施工工序根据前述分析,由于变电场坪工作已在前期厂房建设中统一实施,所以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主要施工工序为:基础施工—钢筋加工—基础模板—脚手架搭建—综合楼建设—装饰工程—设备安装。—21—施工方案①基础施工:根据基础埋深和地质情况,确定采用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开挖是采用垂直开挖,必要时进行支护,基坑挖好后,预留30cm土层待下道工序开始前挖至设计标高。挖出的土体就近堆放并进行防尘网覆盖。②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均在场地内进行,尽量购买半成品,包括除锈、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等工序。③基础模板:包括综合楼条形模板,框柱架构造柱模板。④脚手架搭建: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⑤综合楼建设:综合楼主体工程建设。⑥装饰工程:包括水泥砂浆地面和地砖地面工程,外墙装饰、内墙乳胶漆、内墙防火涂料、内墙面砖、防水、主变室降噪工程等。⑦设备安装工程:包括所有电器设备、电子元件和软件等设备的安装。二、施工周期和人员配置变电站施工周期约需2个月,平均每天需布署施工人员30人左右。其他结合厂区布置及用电负荷需求,110kV专用变电站位于天力公司厂区内,不需要额外征地,同时靠近用电负荷中心;选址位于厂区内东北角,已尽量远离保护目标,选址唯一,无比选方案。—22—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生态环境现状一、综述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A:“表A.1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其他”属于Ⅳ类。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为电力供应行业,属于“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中的Ⅳ类,根据(HJ964-2018)4.2.2,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故本次不开展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第“E电力—35送(输)变电工程—其他(不含100千伏以下)”,编制报告表的属于Ⅳ类。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属于编制报告表的Ⅳ类,又根据(HJ610-2016)4.1一般性原则,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故本次不开展地下水现状监测及评价。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本工程主要污染因子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昼夜等效声级(Leq)、pH、COD、BOD5、NH3-N、石油类。该导则对电磁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的要求如下所述:(1)电磁环境现状评价:HJ24-2020中4.10.2要求,对于变电站,其评价范围内临近各侧站界的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电磁环境现状应实测,站界电磁环境现状可实测,也可利用已有的最近3年内的电磁环境现状监测资料,并对电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由于高碑坝道主所为新建主所,无历史电磁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故本次将对主变所站界和敏感点电磁环境均进行实测。(2)声环境现状评价:HJ24-2020中6.4要求,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内容、方法、监测布点参照HJ2.4中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工作要求执行。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HJ2.4中7.2.2规定,三级评价的项目,对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可利用已有的监测资料,无监测资料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声环境保护目标进行现场监测,并分析现状声源的构成。HJ2.4中7.3.1.1要求现状监测点位包括厂界(或场界、边界)和声环境保护目标。综上,本次对变电站站界和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声环境现状进行实测。—23—生态环境现状(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HJ24-2020中6.5要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参照HJ19的要求开展。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三级,HJ19中7.3.6三级评价现状调查以收集有效资料为主,可开展必要的遥感调查或现场校核,故本次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合现场勘查和借鉴已有资料进行。(4)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HJ24-2020中6.6要求,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参照HJ2.3的要求,概要说明输变电建设项目污水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现状。本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B,HJ2.3中6.6.2.1d),三级B评价可不开展区域污染源调查,6.6.3.2规定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应优先采用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一发布的水环境状况信息。故本次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引用雅安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1年雅安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公告》(2022年1月)信息。4、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中未对大气环境现状调查进行要求,且项目运营期不涉及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但考虑施工期会产生少量扬尘,故本次仍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数据引自雅安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1年雅安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公告》(2022年1月)信息。二、电磁环境现状(一)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布置与合理性分析1、电磁环境监测布点原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中6.3.2相关要求,本项目电磁环境监测布点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布点方法以定点监测为主;对于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输电线路,需对沿线电磁环境现状进行监测,尽量沿线路路径均匀布点,兼顾行政区、环境特征及各子工程的代表性;站址的布点方法以围墙四周均匀布点为主,如新建站址附近无其他电磁设施,可在站址中心布点监测。②监测点位附近如有影响监测结果的其他源项存在时,应说明其存在情况并分析其对监测结果的影响。③有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资料的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串补站进行改扩建,可仅在扩建端补充测点;如竣工验收中扩建端已进行监测,则可不再设测点;若运行后—24—生态环境现状尚未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则应以围墙四周均匀布点监测为主,并在高压侧或距带电构架较近的围墙外侧以及间隔扩建工程出线端适当增加监测点位。④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监测点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中4.10条相关要求布点;线路沿线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时,线路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的点位数量要求为:①路径长度L<100km,最少监测点位数量为2个;②100km≤L<500km,最少监测点位数量为4个;③L≥500km,最少监测点位数量为6个。2、现状监测点位布置情况根据电磁环境监测布点原则,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2022年5月5日,编制单位委托四川省永坤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对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的电磁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布点如下:(1)新建变电站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为新建变电站,新建站址附近无其他电磁设施,在拟建变电站中心及四周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1-5#),以了解新建站址处电磁环境现状。(2)敏感点据现场踏查拟建变电站评价范围内厂区外无敏感点,厂区内仅南侧的主车间及动力站一部分厂房区域在评价范围内,由于目前厂房均未建成,本次不在对厂区内拟建厂房单独布设监测点位,采用拟建变电站站界南侧监测数据作为电磁环境现状监测数据。2。表3-1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监测布点一览表点位编号点位名称监测时间备注1拟建变电站站界东侧20220505/2拟建变电站站界南侧2022.05.05代表厂区南侧未建成的主车间及动力站一3拟建变电站站界西侧2022.05.05/4拟建变电站站界北侧2022.05.05/5拟建变电站站址中心2022.05.05/(二)现状监测与监测规范合理性分析监测工频电场时,监测人员与监测探头距离不小于2.5m,监测探头与固定物体的距离不小于1m;监测工频磁场时,监测探头用1个小的电介质手柄支撑,使其位置在—25—生态环境现状681-2013)规范。(三)监测仪器表3-2监测仪器一览表监测仪器监测项目仪器名称技术指标检定有效期检定证书号检定单位工频电场强度NBM-550/EHP-50DYKJC/YQ-05检出下限2021.07.26至2022.07.25校准字第202107007817号校准字第202107009180号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工频磁感应强度检出下限磁场:0.1nT校准因子:X=0.98Y=1.022021.07.28至2022.07.27(四)质量保证本工程环境现状监测单位四川省永坤环境监测有限公司,通过了原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计量认证号:182312050067),有效期至2024年1月28日,具备完整、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在允许范围内开展监测工作和出具有效的监测报告,保证了监测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1)根据《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HJ681-2013)制定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2)严格按照监测单位《质保手册》、《作业指导书》开展现场工作;(3)监测仪器每年经计量部门检定,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4)监测人员经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5)监测时获取足够的数据量,以保证监测结果的统计学精度。监测中异常数据以及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按照统计学原则处理;(6)建立完整的文件资料。仪器校准(测试)证书、监测方案、监测布点图、测量原始数据、统计处理程序等全部保留,以备复查;—26—生态环境现状(7)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校核,最后由技术负责人审定。(五)监测点及监测期间自然环境条件天气状况:晴。(六)电磁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详见专项报告)本次监测5个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在3.24×10-4kV/m至3.53×10-4kV/m之间,均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区4kV/m的评价限值。本次监测5个点位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在2.52×10-5mT至3.73×10-5mT之间,均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区0.1mT的评价限值。三、声环境现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本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要求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声环境质量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并对声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为了解本项目新建变电站的声环境现状,报告编制单位委托四川省永坤环境监测有限公司于2022年05月05日对本项目新建变电站的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1.监测方法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确定的监测方法进行。2.监测仪器表3-3声环境现状监测仪器监测仪器监测项目仪器名称技术指标检定有效期检定证书号检定单位噪声噪声监测仪检出下限20dB(A)2021.07.30至2022.07.29第21006004843号成都市计量检定测试院3.监测期间环境条件—27—生态环境现状天气状况:晴。4.监测频率昼、夜各监测一次。5.监测点布设(1)新建变电站在拟建变电站中心及四周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1-5#),以了解新建站址处的声环境现状。(2)敏感点据现场踏查拟建变电站东南侧89m广华村7组、西北侧128m广华村10组分别有1处声环境敏感点,故在2处声环境敏感点处分别布设1个声环境监测点(6-7#),以了解敏感点处声环境现状。本工程布设的声环境监测点中,其中敏感点声环境监测点位选在墙体外1m,地面1.2m高处,昼夜各监测1次。上述监测点位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监测要求。6.监测结果本项目噪声监测结果见表3-4。表3-4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点位位置监测数据dB(A)执行标准dB(A)备注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拟建110kV专用变电站站界东侧453865552022.05.052拟建110kV专用变电站站界南侧463965552022.05.053拟建110kV专用变电站站界西侧493965552022.05.054拟建110kV专用变电站站界北侧443865552022.05.055拟建110kV专用变电站站址中心454165552022.05.056居民房454165552022.05.057村10组38号居民房474365552022.05.05本次监测7个监测点位的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在44dB(A)~49dB(A)之间,最大值出现在拟建110kV专用变电站站界西侧监测点位处;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在38dB(A)~43dB(A)之间,最大值出现在广华村10组38号居民房监测点位处。—28—生态环境现状从表3-4可知,本次监测的110kV专用变电站声环境监测点位的昼间和夜间声环境质量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昼间65dB(A),夜间55dB(A))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四、地表水环境现状根据雅安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1年雅安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公告》(2022年1月)信息调查结论:(1)国控断面2021年雅安市共设置有9个国控断面(均为河流型断面),大岗山断面、三谷庄断面水质类别(指标年均值)均为Ⅰ类,水质状况均为优;槐子坝断面、团结堰断面、葫芦坝电站断面、灵鹫塔断面、天全河两河口断面、龟都府断面水质类别(指标年均值)均为Ⅱ类,水质状况均为优;两合水断面水质类别(指标年均值)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与2020年相比,两合水断面水质有所好转,大岗山断面、三谷庄断面、龟都府断面、天全河两河口断面、团结堰断面、槐子坝断面、灵鹫塔断面水质状况均无明显变化。(2)省控断面2021年省控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为多营断面、石棉丰乐乡三星村断面、瀑布沟青富断面。多营断面、石棉丰乐乡三星村断面水质类别(指标年均值)均为Ⅱ类,水质状况均为优。瀑布沟青富断面水质类别(指标年均值)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青富断面综合营养状况指数年均值为37.8,属于中营养,单独评价指标粪大肠菌群符合Ⅲ类水质类别要求。与2020年相比,多营断面、石棉丰乐乡三星村断面水质状况均无明显变化;瀑布沟青富断面水质有所下降,瀑布沟青富断面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有所上升,状态分级无变化。(3)市控断面2021年,雅安市重点流域共设置13个市控监测断面。大渡河三谷庄断面水质类别 (指标年均值)为Ⅰ类,水质状况为优;周公河八角亭断面、玉溪河团结堰断面、青衣江多营断面、玉溪河金鸡峡断面、宝兴河灵鹫塔断面、荥经河槐子坝断面、大渡河三星村断面、大渡河青富乡断面水质类别(指标年均值)均为Ⅱ类,水质状况均为优;蒲—29—生态环境现状江河两合水断面水质类别(指标年均值)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牌坊蒙顶桥断面水质类别(指标年均值)为Ⅳ类,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高阿嘴断面、名山河金龙村断面水质类别(指标年均值)为Ⅴ类,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与2020年相比,蒲江河两合水断面水质有所好转,其他断面水质均无明显变化。(4)河长制断面2021年,雅安市重点流域共设置16个河长制考核断面。石棉县草科乡田湾河段断面、三谷庄断面水质类别(指标年均值)均为Ⅰ类,水质状况均为优;石棉县先锋乡松林河金坪下游断面、石棉县回隆乡南桠湾南瓜桥电站断面、汉源县流沙河大田乡向阳村老太庙断面、永定桥水库大坝断面、天全河两河口断面、宝兴河西河—江源断面、陇西河雨城区北郊镇峡口村断面、青衣江雨城区水中坝断面、周公河八角亭加油站断面、濆江河雨城区观化乡上横村断面、荥经河槐子坝断面、经河坪溪河大桥断面、玉溪河团结堰断面、名山区百丈水库断面水质类别(指标年均值)均为Ⅱ类,水质状况均为优。与2020年相比,石棉县先锋乡松林河金坪下游断面水质状况有所下降,但依然为优;其他断面水质均无明显变化。五、大气环境质量现状2021年,雅安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总天数为365天,有效监测天数为365天。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有效监测天数内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达标天数为340天,达标率为93.2%,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其中优195天,占重污染。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93,AQI指数范围为14~138。2021年雅安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较2020年有所波动。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40.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为28.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SO2)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二氧化氮(NO2)为20.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1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0.8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六、生态环境现状—30—生态环境现状1、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雅安市技术经济开发区内,根据《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该区域属于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成都平原地区,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渝地区的核心区域之一。该区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经济、城镇密集,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备,科技和人才集聚,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对外开放程度高,发展条件好,是全省经济核心区和带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该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本项目为输变电项目,可为区域发展提供电能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符合《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现状(1)土地资源境内大部为老冲积台地,南北两端有较为开阔的冲积平坝,东南和西北边缘为低山地形,低山广泛分布着砂岩,丘陵多出露尼岩和页亡,台地复盖着大量第四纪黄色堆积物(即老冲积)。南北部份和低山地区之间的气侯差异较大,低山与平坝、丘陵的植被也不相同这些较为复杂的自然因素,加之长期人为生产活动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土壤类型。(2)动物资源项目选址于雅安市经济开发区永兴片区,原为多年开发的农业种植区,现为已经完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及部分企业入驻的工业区。野生动物仅有鼠类、蛙类、麻雀等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匮乏。(3)植物资源区域内栽培作物种类较多,大春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红苕、黄豆、巴山豆等,甘蔗、花生、芝麻、烟叶、黄麻也有少量种植,小春主要种植小麦、油菜、葫豆、豌豆、洋芋,以紫云英为主的绿肥作物有一定面积,茶叶种植也有相当的面积。自然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林种、树种的分布情况如下:低山地区,以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为主,落叶阔叶林也较多。常绿阔叶树有—31—生态环境现状扁刺拷,全苞石栎、石栎、丝栎、栲、刺果米储、十大功劳、雅安琼楠、白毛新木姜子、润楠、杜英、薯豆、灰木、木荷等。常绿针叶树有杉木、马尾松等。落叶树有栓皮栎、麻栎、桷栎、杨叶木姜子、山胡椒、领春木、珙桐、灯台树等。地被物有四块瓦、大蕨箕等。坪岗丘陵地区,在老冲积黄壤上,以马尾松林为主,但也有大量常绿阔叶树生长,如黄杞、灰木、川灰木、大头茶、栲树、油茶等。还有少量落叶阔叶树如麻栎、八角枫等。主要地被物为铁芒箕。在紫色土上,主要生长栓皮栎、柏树、杉树、桤木、水香、桢楠、黄荆、马桑等。缓丘坪坝地区,除马尾松外,还有杉树、麻栎,丝栎、桢楠、栓皮栎、山茶、柏树、桤木等生长。道路、溪河和渠系防护林主要有桉树、云南梧桐、干丈、枫杨、柏杨、桤木、苦栋等树种,农村住宅周围多种植竹子、桢楠、香樟、茶叶、柑桔等经济林木。项目选址于雅安市经济开发区永兴片区,原为多年开发的农业种植区,现为已经完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及部分企业入驻的工业区。项目用地为已征备用地,无野生珍稀动植被分布。(4)矿产资源地层以沉积岩为主,故金属矿较少。现己发现的矿产多属沉积矿床。主要有非金属矿11种,金属矿2种。已探明储量的有煤、钙茫硝、地热水、矿泉水、泥炭等。本工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等特殊生态敏感目标。与项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一、与本项目相关的输变电设施本项目仅涉及新建110kV专用变电站,不涉及其他变电站及输电线路。二、现状监测结果根据本次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现状监测报告(附件7),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和噪声现状监测值均低于相应评价限值。三、生态破坏问题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站址处现状为空地,目前未开工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未—32—造成影响,不存在环境遗留问题。综上,不存在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遗留问题,不存在原有生态破坏问题。生态环境保护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本项目不涉及生态敏感环境》(HJ2.4-2021),经现场踏勘确定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保护目标具体分布情表3-6天力110kV专用变电站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序号环境保护目标位置及距离规模环境影响1居民房N2广华村10组38号居民房西北侧约128mN3主厂房及动力站一厂房/评价标准一、环境质量标准根据项目区域所处环境功能区,本评价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为: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4.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5.电磁:工频电场强度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公众曝露区4kV/m控制限值,工频磁感应强度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公众曝二、生态环境1.以不减少区域内濒危珍稀动植物种类和不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为目标。2.土流失以不增加土壤侵蚀强度为准。三、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项目区域所处环境功能区,本评价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为:1.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2.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33—3.噪声: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限值,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昼间65dB(A),夜间55dB(A)限值;4.固废: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相关标准;其他本项目输变电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均不属于国家总量控制指标。故本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因子在满足国家相应控制标准的前提下,不需再进行总量控制。—34—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一、环境影响识别本项目变电站施工期主要工序为设备安装,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见表4-1。表4-1本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识别环境识别施工期声坏境施工噪声大气坏境施工扬尘、机械排放的废气水环境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固体废物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弃土生态水土流失二、施工期工艺及产污流程图4-1本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与产污示意图根据工艺流程可知,本项目施工期主要流程为综合楼修建、设备安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设备安装过程产生的噪声。三、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设备安装期内的施工作业主要是将设备安装到位,该时期内噪声源主要是运输车辆、吊装设备等,噪声级为80dB(A)。施工期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工业噪声中室外点声源预测模式。当声源的大小与测试距离相比小得多时,可以将此声源视为点声源,声源噪声衰减的计算公式如下:—35—Lp——预测受声点声级增值[dB(A)];L0——主要噪声源的室外等效源强值[dB(A)];r——受声点距声源的距离(m)。110kV专用变电站场界外施工噪声随距离衰减情况单位dB(离场界距离135203250土建施工期9075747066626055设备安装期70666055545046424035由表4-2可知,设备安装期场界外3m处、土建施工期场界外32m处昼间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昼间70dB(A)的限值要求;设备安装期场界外18m处、土建施工期场界外178m处夜间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夜间55dB(A)的限值要求。表4-3110kV变电站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单位dB(A)敏感点位置及最近距离现状值贡献值评价值昼间夜间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距站界东南侧最4541614161614644号居民房距站界西北侧最4743583858584844从表4-3可知,设备安装期敏感点处昼间噪声最大为46dB(A)、夜间噪声最大为44dB(A),分别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昼间65dB(A)、夜间55dB(A)的标准要求;土建施工期敏感点处昼间噪声最大为58dB(A)、夜间噪声最大为58dB(A),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夜间55dB(A)的标准要求,因此建设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以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2、地表水环境影响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变电站施工废水沉淀—36—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2t/d,利用场地内移动厕所收集,不外排,施工期对周围水环境影响很小。3、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