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合材料界面第1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颗粒增强原理
弥散增强原理和颗粒增强原理(1)弥散增强原理
可用位错绕过理论来解释。载荷主要由基体承担,弥散颗粒阻碍基体的位错运动,微粒阻碍基体位错运动能力越大,增强效果越好。
在剪切应力τi的作用下,位错的曲率半径为:
Gm:基体的剪切模量;b:柏氏矢量2第2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当R=Df/2时,屈服强度为:
若微粒直径为dp,体积分数为Vp
时有:
微粒尺寸越小,体积分数越高,强化效果越好。3第3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颗粒增强原理
增强体是尺寸较大(粒径大于1μm)的坚硬颗粒。虽然载荷主要由基体承担,但颗粒也承受载荷并约束基体的变形,微粒阻碍基体位错运动能力越大,增强效果越好。
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颗粒尺寸越小,体积分数越高,增强效果越好。4第4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单向排列连续纤维增强原理
对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多用层板理论,纤维复合材料被认为是单向层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叠放。
5第5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纵向强度和刚度
a.复合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阶段
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纤维、基体对复合材料性能的贡献正比于各自的体积分数,称为“混合法则”。
6第6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复合材料中,在已知各组分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主要取决于组成复合材料的材料组分的体积百分比(vol.%):Pc:复合材料的某性能,如强度、弹性模量、热导率等;Pi:各组分材料的对应复合材料的某性能;V
:组成复合材料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i:表示组成复合材料的组分数。7第7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SiC/硼硅玻璃复合材料的强度随纤维体积含量线性增加8第8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与颗粒体积分量的关系9第9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0第10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纤维与基体弹性模量比值越大,纤维体积含量越高,则纤维承载越大。因此,对于给定的纤维/基体复合材料体系,应尽可能提高纤维的体积分数。但要考虑基体对纤维的润湿、浸渍程度问题,界面强度降低以及气孔率增加会破坏材料性能。11第11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b.复合材料初始变形后的行为四个阶段:
纤维和基体均为线弹性变形
纤维继续线弹性变形,基体非线性变形
纤维和基体都非线性变形
随纤维断裂,复合材料断裂
对于脆性纤维复合材料,可能看不到第三阶段。12第12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c.断裂强度纤维控制复合材料断裂所需的最小体积分数:当基体断裂应变>纤维断裂应变时,
σfu:纤维强度;(σm)εf:对应纤维断裂应变值的基体应力13第13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当基体断裂应变<纤维断裂应变时,
σmu:基体强度;σf*:对应基体断裂应变值时纤维承受的应力(2)横向强度和刚度
纤维对横向强度不仅没有增强作用,反而有相反作用。纤维在与相邻的基体中所引起的应力和应变将对基体形成约束,使得复合材料的断裂应变比未增强基体低得多。14第14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短纤维增强原理
作用于复合材料的载荷并不直接作用于纤维,而是作用于基体材料并通过纤维端部与端部附近的纤维表面将载荷传递给纤维。当纤维长度超过应力传递发生的长度时,端头效应可以忽略,纤维可以被认为是连续的,但对于短纤维复合材料,端头效应不可忽略,同时复合材料性能是纤维长度的函数。
将能够达到最大纤维应力(σf)max的最短纤维长度定义为载荷传递长度lf:
载荷从基体向纤维的传递就发生在纤维的lf长度上。载荷传递长度的最大值lc称为“临界纤维长度”。15第15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复合材料的界面
定义:是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纳米以上)、结构随基体和增强体而异的、与基体有明显差别的新相——界面相(界面层)。一、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界面的形成:第一阶段:基体与增强纤维的接触与浸润过程;增强纤维吸附那些能降低其表面能的物质。第二阶段:聚合物的固化阶段。聚合物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而固化,形成固定的界面层。16第16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界面的结合力界面的区域(厚度)界面的微观结构宏观结合力:材料的几何因素
(机械铰合力)微观结合力:化学键和次价键界面层结构17第17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界面作用机理:指界面发挥作用的微观机理。(A)界面浸润理论
1963年Zisman提出,指出填充剂被液体树脂良好浸润是重要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F:自由能;A:面积基体和增强体两表面结合,自由能下降,可定义为粘合功WA::固气的界面张力;:液气的界面张力;:固液的界面张力18第18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如果一滴液体滴在固体表面,θ为接触角:θ>900:液体不能润湿固体(θ=1800时,完全不润湿固体)θ<900:液体能润湿固体(θ=00时,完全润湿固体)根据力的合成:θ19第19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由(4-2)、(4-3)得到可见,当θ=00时,WA最大,表明液体全部铺平在固体上,同时和热力学说明了结合的可能性;动力学表明了结合的速度问题。1964年,Zisman提出了能产生良好结合的两个条件:
(1)液体粘度要尽量低
(2)略大于问题:复合材料中增强体表面越粗造,界面结合就越好?20第20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及改性方法(1)改善树脂基体对增强材料的浸润程度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a.基体熔体与基体与增强材料间的接触和润湿;b.复合体系冷却凝固定型。措施:延长浸润时间,增大体系压力,降低熔体粘度,改善织物结构。热固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措施:常采用预先形成预浸料(干法、湿法)的办法,以提高聚合物基体对增强体的浸润程度。
先决条件:充分浸润,使界面不出现空隙和缺陷。21第21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适度的界面结合强度结合方法:a.物理机械结合b.化学结合结合强度要适中,为什么?
界面黏结太弱,界面容易发生脱粘,纤维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界面黏结太强,容易导致增强材料的脆性破坏。22第22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3韧性断裂脆性断裂第23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4(3)减少复合材料成型中形成的残余应力
增强材料与基体之间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均不同,成型中界面处形成热应力,如果不能有效松弛,将成残余应力。降低应力传递能力,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
解决方法:在增强材料与基体间引入一层可形变的界面层。第24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4)调节界面内应力和减缓应力集中内应力的形成:a.界面黏结强度不均匀b.界面结晶成核作用c.界面附近的聚合物分子链发生取向解决方法:控制复合材料成型中的冷却历程;对材料进行适当热处理;25第25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及改性方法界面结合方式:a.化学结合(主要的)b.物理结合c.扩散结合d.机械结合(1)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构及界面反应界面区:基体与增强体的接触连接面;
反应产物和析出相;
增强体的表面涂层作用区;
元素的扩散和偏聚层;
近界面的高密度位错区。26第26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典型结构:a.有界面反应产物的界面微结构轻微的界面反应有利:局部区域中形成粒状、棒状、片状的反应产物严重的界面反应有害:形成界面反应层27第27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b.有元素偏聚和析出相的界面微结构
由于增强体表面吸附作用,金属基体中的合金元素在增强体表面富集,形成界面析出相。28第28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c.增强体与基体直接进行原子结合的界面反应
增强体和基体直接原子结合的界面结构,界面平直,无中间相存在。29第29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d.其他类型的界面结构
不同金属元素在高温下发生扩散、吸附和偏聚,在界面形成浓度梯度层。e.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
增强了金属基体与增强体界面结合强度产生脆性的界面反应产物
造成增强体损伤和改变基体成分
30第30页,课件共33页,创作于2023年2月d.其他类型的界面结构
不同金属元素在高温下发生扩散、吸附和偏聚,在界面形成浓度梯度层。e.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
增强了金属基体与增强体界面结合强度产生脆性的界面反应产物
造成增强体损伤和改变基体成分界面反应分三类:弱界面反应
中等强度界面反应强界面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分能力七分责任心得体会模版(2篇)
- 二零二五版煤炭物流运输新能源车辆采购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养殖场承包运营管理协议3篇
- 龙湖地产龙湖一期土石方工程二零二五年度质量保证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对公司养老产业借款合同(养老产业发展支持版)2篇
- 2024药店药品追溯系统建设及运营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内墙涂料施工与绿色建筑认证合同
- 2025年退休人员创业扶持劳动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肉牛良种引进与推广合同
- 中小微企业2024合作创新发展合同稿版B版
- 物业民法典知识培训课件
- 2023年初中毕业生信息技术中考知识点详解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寒假作业(综合复习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万方数据资源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第一章-地震工程学概论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交通运输类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