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彼得·卒姆托
---作家建筑师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
---作家建筑师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PeterZumthor)1943年4月生于瑞士巴塞尔,建筑设计师,早在80年代就为人熟知了。到了90年代,他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这些作品有着重建永恒价值的独特视角,令人刮目相看。凯悦基金会主席托马斯·普茨克解释卒姆托获奖原因时说,卒姆托“专注、不妥协且非凡坚定……所有卒姆托作品都呈现一种强烈永恒感。他以旷世才华将清晰、精确的观念与诗意空间融合,作品灵韵涌动。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彼得•卒姆托(PeterZumthor)2009年普利兹克评论家安德烈.赫劳斯基这样说道:“如果说今天的瑞士代表了现代建筑思想最重要的中心之一,那么彼得·卒姆托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主要成就。不仅仅由于其作品形式的漂亮及其表现出的精巧的材料知识,而且更在于他对建筑物流露出的最终空间印象的巧妙控制。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评论家安德烈.赫劳斯基这样说道:“如果说今天的瑞士代表了现生平介绍
1943年4月26日,PeterZumthor出生于瑞士巴塞尔(Basel),他的父亲是一位专门制作家具的木匠,1958年时,Zumthor曾在一位木匠那边以学徒的身份学习木工相关技术,因为有这层关系,一般认为Zumthor从他的父亲身上学习到许多事物以及对于材料的了解等,Zumthor自己也体悟到那种不畏艰难的心裡,认为工匠应该要克服技术上的问题,然后将作品以最完美的形态呈现出来;1963年Zumthor二十岁时进入了巴塞尔艺术与工艺学校(Baselschoolofartsandcrafts)学习设计,其后到了美国纽约的普瑞特学院(PrattInstitute)学习,在那被严格的工艺训练清楚了解到现代主义的想法和感觉。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生平介绍1943年4月26日,PeterZumthor1968年Zumthor成为建筑师,在瑞士东部的格劳宾登任建筑规划咨询师。12年的古迹保护经历,祖索尔深刻了解到传统城市和古典建筑的精华,他的建筑探讨触觉与空间材料所塑造的感官品质,汲取建筑其潜藏本质的精华,而非拷贝表面的形式。1979年,他在瑞士一个偏远的小镇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目前仍和15名员工一起工作。与那些明星建筑师不同,这位低调的建筑师很少出门,不会在世界各大都市规划高形象项目。他的工作也很少见诸报端,他认为必须是第一手的、有经验的作品才能发表,目前发表的书面文字主要是叙述性的和相关现象。他工作和生活了近30年,常拒绝找上门来的项目,专注于自己心爱的工程。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1968年Zumthor成为建筑师,在瑞士东部的格劳宾登任建曾任教于美国洛杉机南加州建筑研究所、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瑞士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1994年,进入德国柏林艺术学会科学院;1996年,成为德国外滩建筑师(汇业银行)的名誉会员。他并非一位建筑明星,他的名字也并未和知名的音乐厅或博物馆项目相连,不为建筑圈以外所熟知。他的建筑数量或许还没有国内一个普通建筑师来得多,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在阿尔卑斯山中的一个温泉Spa。他有30年的时间在一个偏远的瑞士小镇中做着手艺活。但就是这位瑞士建筑师彼得·祖索尔(Peter
Zumthor)成为普利兹克奖第33位得主,他将获得10万美金的奖金并被授予一枚铜质奖牌。颁奖仪式于2009年5月29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曾任教于美国洛杉机南加州建筑研究所、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门德祖索尔在山中隐居数十年,自称“作家建筑师”,喜欢打网球,喜欢雪茄、玛格丽塔鸡尾酒及爵士乐,同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生活在一起。不太喜欢接商业大单,但对接受的每个设计委托均倾注数年心血,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且多数还位置偏僻、规模偏小,但都工艺精致,呈现出“一种朴素的精致”。他的作品类型包括住宅、浴场、教堂、博物馆等,多位于瑞士,也负责过欧洲其他各国的建筑设计,但无一在美国或者英国。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祖索尔在山中隐居数十年,自称“作家建筑师”,喜欢打网球,喜欢作品列表1983年ElementaryschoolChurwalden,Churwalden,Graubunden,瑞士1983年HouseRath,Haldenstein,Graubunden,瑞士1986年罗马考古基地保护所SheltersforRomanarchaeologicalsite,Chur,Graubunden,瑞士1986年AtelierZumthor,Haldenstein,Graubunden,瑞士
1989年SaintBenedictChapel教堂(SumvitgChurchinSognBenedetg),Sumvitg,Graubunden,瑞士1990年ArtMuseumChur,Graubunden,瑞士1993年Residentialhomefortheelderly,Masans,Chur,Graubunden,瑞士1994年GugalunHouse,Versam,Graubunden,瑞士1996年Spittelhofhousing,Biel-Benken,Basel,瑞士作品列表1983年ElementaryschoolCh作品列表1996年
HotelThermeVals,Vals,Graubunden,瑞士
1997年ArtMuseumBregenz,Bregenz,Vorarlberg,奧地利
1997年TopographyofTerror,InternationalExhibitionandDocumentationCentre,Berlin,德国
1997-2000年瑞士展览馆SwissPavilionEXPO2000,Hannover,德国
1997年VillainKusnachtamZurichseeKusnacht,瑞士
1997年LichtforumZumtobelStaff,Zurich,瑞士
1997-2000年
Kolumba-ErzbischoflichesDiozesanmuseum,Cologne(Koln),德国
1999年CloudRockWildernessLodgeMoab
2002年LuziHouseJenaz,Graubünden,瑞士
2007年BruderKlausKapelle(BruderKlausChapel),德国
2007年Cologne美術館(ArtMuseumoftheArchbishopricCologne),德国作品列表1996年HotelThermeVals,主要成就1987
AuszeichnungguterBautenimKantonGraubüunden,Switzerland1989德国汉诺威理工大学海因里希•特森诺金奖1991
Gulam,Europeanwiid-glueprize1992瑞士新建筑运动国际建筑奖1993瑞士格劳宾登最佳建筑奖1995意大利维罗纳国际石建筑奖1998卡尔斯伯格建筑奖1999艾维米斯•冯•鲁尔欧洲建筑奖2006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2006弗吉尼亚大学托马斯杰弗逊基金会建筑奖2008日本艺术协会皇家世界文化奖2009普利兹克建筑奖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主要成就1987AuszeichnungguterB他人评价“他为他的每一件作品仔细地思量,寻找到了独特的建造方式。”普利兹克奖的九人委员会这样评价卒姆托,“他发展了建筑伟大的整体性和永恒性——不为一时的潮流和狂热所侵蚀。只有当他感到和这个建筑物之间有着某种契合,他才会接受这个项目,这种使命感在当今的建筑界正在逐渐消逝。而一旦产生了这种使命感,他将全心投入,彻底检视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以确保呈现出最完满的效果。”“就像那些追求完美的手艺人,无论是用雪松制成的墙面板还是磨砂玻璃,在祖索尔灵巧的双手中,这些材料都体现出各自的特质,并一同为建筑的永恒性服务。”“剥下了建筑的各种虚幻外皮,而裸露出其最本质的、同时也是最高贵的要素,卒姆托重申了一个建筑师在这个脆弱的世界上不可替代的位置。”“他为他的每一件作品仔细地思量,寻找到了独特的建造方式。”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他人评价“他为他的每一件作品仔细地思量,寻找到了独特的建造方卒姆托的设计理念及表现方法卒姆托的作品不多,但都经过长时间的精心设计。他的作品都运用基本的形体,关注对空间的感知、材料特性及材料之间和谐配置。他认为建筑无论大小,都要让人感到亲切、尊严和自由,让人乐于使用。真实整体感知卒姆托的设计理念及表现方法卒姆托的作品不多,一、真实(Realm)卒姆托关注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生活。他认为:“只有当一个项目确实对人或城市有所裨益时,人才能享受到建筑的乐趣。”他还说:“建筑有它自己的真实性。它与实际生活存在着的物质有一种看得见的特殊的联系。我并不认为建筑是一种信息或象征。它首先是生活的容器和背景,敏感地容纳着地板上脚步的节奏,容纳着工作的专注,容纳着睡眠的寂静。”Part1设计理念他注重建筑的形式的纯粹与建筑空间最后所散发出来的氛围,希望人们能从中找到乐趣。而且,因为人和生活的真实性,建筑也应有真实性,应顺应、承载人的真实生活。一、真实(Realm)卒姆托关注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生活。他认为Part1设计理念▲设计方案的中心理念倾向于:让建筑看起来成为周围景观的一部分,以退让谦逊的姿态覆盖于同山体一色的草皮之下。建筑如同生长而来位于瑞士山区的瓦尔斯温泉浴场是卒姆托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他成功处理建筑与场地之间复杂关系的代表作。在对场地地理条件详细分析后,如何呼应有力的地质条件,如何让建筑融入阿尔卑斯山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地形地貌之中,成为卒姆托设计的起始点。Part1设计理念▲设计方案的中心理念倾向于:让建筑看起来成▲新建的温泉浴场如同一块巨大的方形岩石般嵌入山体之中,一侧与山体紧密结合,另一侧暴露在外的建筑本体上开着巨大的方形孔洞,仿佛是对山体沉积岩风化形成的深洞的呼应与现代诠释。瓦尔斯温泉浴场正立面面山开窗▲整座浴场的内部材料全部选用瓦尔斯当地的石材,石壁触摸可以让人安心,比起美丽这一点,它以一种更特殊的方式定义了人类的存在感。浴室场内Part1设计理念▲新建的温泉浴场如同一块巨大的方形岩石般嵌入山体之中,一侧与二、整体性(Wholeness)Part1设计理念“我在一个雨天首次拜访了康斯坦丁湖畔。我所见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这个城镇本身而是沿山路而下时光所产生的奇妙变化。这便让我有了想要创造一个能够将湖畔边笼罩在湖面上并让光线清晰可见的薄雾吸纳进建筑的想法。这作为设计的灵魂一直延续下来。”▲美术馆建筑外皮由切割精良的玻璃构成,固定在金属夹钳上的尺寸完全相同的玻璃板既没有在上面打孔也没有进行额外的切割。布雷根茨美术馆二、整体性(Wholeness)Part1设计理念“我在一个▲布雷根茨美术馆所呈现的建筑内部空间几乎完全被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墙壁上没有额外的装饰,为观赏者创造出一览无余的整体空间。与外界的联系除了从墙壁与楼板之间涌入的自然光线,便没有任何关系了。三、感知(Sensuousness)Part1设计理念“每个建筑都该为它的地点说些什么,也该为世界说些什么。”他认为一个建筑设计如果仅仅从传统出发并且只反映场所的需要,就缺少了对世界和当代的真正的关心。有什么样的视野就会有什么样的坐标。▲布雷根茨美术馆所呈现的建筑内三、感知(Sensuousne▲这个由3万根松木有序叠放组成的“瑞士共鸣箱”,使人们建筑本体的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奇特感观。游客可以从任何角度不受限制地进入其中,感触木材的肌理,嗅闻木料的清香,倾听瑞士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感知自然的阳光、雨滴、清风以及丰富的自然光线变化。2000年德国汉诺威博览会瑞士馆Part1设计理念任何一个概念都需要有一个恰当的形式来成为载体。他对整体性的理解不会被无关紧要的细部所转移、干扰。每一次的接触、连接、结合点都是为了强化建筑作品的概念。▲这个由3万根松木有序叠放组成的“瑞士共鸣箱”,使人们建筑本穿行于这样的独特“木制”通道、内院和中庭之中,必须调动起全身各种感官,来体验这个北欧国度所特有的民族风情。木材的搭接光线变化音乐人在演奏Part1设计理念穿行于这样的独特“木制”通道、内院和中庭之中,必须调动起全身极少主义设计思想Part1设计理念极少主义建筑始于密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集大成于密斯。自从他提出“少就是多”的口号以来,建筑朝着单纯、逻辑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形成了现代主义千篇一律的盒子式国际主义建筑。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思想跟密斯的“少就是多”的设计思想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卒姆托认为建筑必须被视为一个联合体,这个联合体中所有的细部都已经被正确定位并且互相之间的关系也是真实的,同时他还强调将内容简化到最真实的状态,而对花费大量力气去刻意寻找特殊形式的建筑表现出极大的厌恶。卒姆托认为从一个过分混乱的环境进入一个十分简单的环境,这样的感受是令人震惊的。卒姆托本身对于现今社会上太过于复杂的现象以及对过去旧有事物的尊重,使得他希望他的建筑作品以一种较低的姿态呈现,去除矫饰的事物,剔除创作中不客观的自我情感表现,以抽象隐喻的外形表现出对外在事物的应对,坚持以极其简约、朴素的形式来表达丰富的内涵,他的作品表达的是建筑本身,体现着对场所和环境的尊重。极少主义设计思想Part1设计理念极少主义建Part2表现方法1.空间的纯净几何性2.材料与空间表现力3.光线塑造空间4.强调建筑的空间体验1,卒姆托沉醉于对建筑本质的追求,他倾向于采用简洁建筑形体体现朴实无华的构建纯净的形式剔除了装饰的干扰与手法的造作,更容易使人体验到建筑与空间的真实存在。罗马遗址保护馆克勞斯弟兄田中的教堂Part2表现方法1.空间的纯净几何性1,卒姆托沉醉于对建筑西方古典几何学对平立剖的深化和谐的比率:即两个相邻长方形对角线垂直具有黄金分割比的长方形西方古典几何学对平立剖的深化和谐的比率:即两个相邻长方形对角古典几何学深化建筑的平立剖古典几何学深化建筑的平立剖Part2表现方法2.卒姆托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中明显地受到地域主义的影响,因而形成了能够唤醒人们归属感与场所感的空间体验他并没有简单地采用地方材料,而是巧妙的利用材料的肌理与质感,嗅觉与触觉的体验,并充分调动材料的其他品质与潜能,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形式魅力和空间感染力。屋顶采用片麻岩,与环境完美融合感知木材的清香与肌理材料与空间表现力Part2表现方法2.卒姆托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中明显地受到地域3.光作为一种充满诗意的建筑语言,被卒姆托所钟爱纯净的形式与富有表现力的材料为光提供了表现的舞台与介质,并且在卒姆托的组织下,光也成为空间构成的虚质材料卒姆托通过独具匠心的构造处理使空间充满个性并充分调动起人们的情绪在他的建筑中,光线有时静谧有时明朗,他对光线的经营如同诗歌的韵律一般,给人以美感与惊喜。瓦尔斯温泉浴场室内布列雷茨美术馆室内Part2表现方法光线塑造空间3.光作为一种充满诗意的建筑语言,被卒姆托所钟爱纯净的形式4.现象学哲学思维在卒姆托的空间设计得到了强烈的体现,他重视通过对空间场所的感知和体验来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复杂联系和意义,在观察事物的方法一文中卒姆托谈到:对建筑的知觉来源于直接的感觉体验和场所感甚至包括孩童时代的生活经验。Part2表现方法瓦尔斯温泉室外休息平台瓦尔斯温泉浴场平面▲在瓦尔斯温泉浴场的设计中,他选用瓦尔斯当地的石材作材料,将温泉浴场设计成如同一个有很多孔穴的巨石浴场中,石中有水,水中有石,在这里仿佛泉水从山石中流出在人能所及的各个界面都采用石材,徜徉其中,仿佛所有的空间都是用石头雕凿出来的通过卒姆托的精心设计内部空间与外部景观相互影响,人造空间实现了人的自然体验。4.现象学哲学思维在卒姆托的空间设计得到了强烈的体现,他重视瑞士乡村小教堂SognBenedetg(St.Benedict)Chapel瑞士乡村小教堂SognBenedetg(St.Bene这些山村间的公共建筑本身就有一层迷人的色彩,尤其对旅行而路过的人来说。原先村子的一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在1984年被一次雪崩给毁坏,新教堂的选址在通向山林的路边被森林保护免受自然灾害,村子想建一座现代一点的教堂以适合年轻一代人。
这些山村间的公St.Benedict教堂整体是一个水滴形,从饱满的圆弧过度到尖点,我看过一幅图把这个形状和无穷大符号的一半相比较,饱满的圆弧一段提档着山谷吹来的风,尖点则是朝向森林。建筑的外形也充分考虑到雪崩的影响,尖端能减少冲击力,防止倒塌。St.Benedict教堂整体是一个水滴形,红铜屋顶如同树叶状的像两侧倾斜的弧面,脊棱上有一个十字架。屋顶下是一圈窗户,而建筑的主体外部是木瓦如鳞片一样裹满一身红铜屋顶如同树叶状的像两侧倾斜的弧面,脊棱上有一个十字架。屋木瓦由于不同的光照就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向阳面的红棕色,被暴晒的部分则变成了黑色(一张瓦片上也有不同的颜色区域),而背影面却是灰色(因为水分散发)木瓦由于不同的光照就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向阳面的红棕色,被暴晒一片(一部分露出,露出的部分盖住下面一张的一部分)挂到里面的木板墙上(应该是使用木钉吧?),每一块可以单独更换,鱼鳞状或者羽毛状的木瓦如同皮肤一样保护着此地雨雪天气下的教堂,并且让人感觉是可以触摸的,温暖的,与人有着非常近的距离。所以随着时间气候的变化,这个教堂也阴晴圆缺般改变着或者说记录着变化。这种木瓦外墙在当地是很常见的,只不过使用更小,木瓦用火烤干,然后一片叠着一片(一部分露出,露出的部分盖住下面一张的一部分)挂到里面的教堂的门从一侧延伸出来,没有破坏建筑的整体,而且这个门很谦逊Zumthor的细节非常考究,比如台阶和教堂整体是分离的。如果你查看Flickr上人们拍摄的这些照片,可以看到这些细节设计是非常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比如这个门把手,非常简洁的设计,让人感觉很舒适安全稳当,感觉既可靠又不需要费多大力就可以打开,把手和木纹门的距离也足够。教堂的门从一侧延伸走进这个教堂,从顶上一圈的窗户中瀑洒下亮光,配合内壁的银灰色,照亮了整个教堂,顶上垂挂下几盏简洁设计的灯,而整个顶棚如叶脉或者鱼骨,使用比喻只不过是为了语言对形状的传达,而你可以从图片中去感受这一切。饱满圆弧部分是摆放神坛的位置,而教堂的结构在内部一目了然,四周林立的柱子支撑着顶棚,而每根柱子背后与墙壁拴住。在此不展开语言的描述,请通过图片来体会它的结构工艺,与当地的亲近,感官和精神的体验。走进这个教堂,从顶上一圈局部小细节显示了他对材料的独特运用手法,和对光的独特把握,是教堂内充满神圣的气氛局部小细节显示了他对材料的独特运用手法,和对光的独特把握,是德国科隆柯伦巴艺术博物馆
KolumbaArtMuseum,Cologne,Germany科隆市是德国的第四大城市,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畔,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现代化气息极强的大都市。古迹众多,如著名科隆大教堂(圆顶上的两塔尖高达161米)、罗马时代地下广场等。德国科隆柯伦巴艺术博物馆KolumbaArtMus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在德国科隆设计的柯伦巴艺术博物馆坐落在二战中被炸毁的哥特式教堂---圣柯伦巴旧址上。柯伦巴非常成功的赋予现存遗迹和历史应有的尊严,从而成为人们反思的地方。对柯伦巴艺术博物馆的评价:“柯伦巴是一座博物馆尺度的教堂建筑”“反思的博物馆”教堂下存在的重要罗马、中世纪历史遗迹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在德国科隆设计的柯伦巴艺术博物馆坐落在
总平面图设计/建成:1997/2007.09总建筑面积:6200㎡
(展览面积1800㎡
遗址面积800㎡
储藏室面积800㎡)2基地位置特点:城市中心位置,是周围其他建筑作为背景中的主角建筑形式特点:与周围建筑相同严格与街道平行、屋顶轮廓线清晰鲜明、建造砖块异常大(砖块很长、很宽但不高,历史上使用这种形式)利用基地上被毁哥特教堂的现存墙体和不规则多边形底层平面设计建造历史的残留包括在一个巨大的建筑体内部城市主干道柯伦巴艺术博物馆从教堂斜对面歌剧院看建筑N总平面图设计/建成:1997/2007.092基地位1233345671门厅2衣帽间3内院4考古大厅
5原圣器室6“废墟中的圣母”小教堂
7教堂前厅一层平面图主入口(柯伦巴街面上,建筑西面)博物馆内部的新翼空间(高、窄)柯伦巴街上紧邻伯姆设计的圣礼拜堂加建而成空间序列分析
主入口(建筑西面)谦虚的入口高耸的灰墙左转左侧售票处右侧换衣间前走右转前厅庭院安静庭院、满植绿树曾是圣柯伦巴教堂的公墓繁忙的街道内心的平静右侧考古遗迹大厅楼梯、电梯1233345671门厅2衣帽间3内院4考古89
8展厅19珍品室二层平面图精心选取的材质、镂空的砖墙带来的光影效果光和暗为博物馆房间提供了曼妙的场景宗教的、世俗的艺术品被赋予精致的展示空间建筑的灵魂遗迹大厅800㎡2000多年历史12.2m线性排列、外包混凝土纤细的钢柱空间特点灰砖在视线高度砌筑成半通透肌理的墙体,光线从漏明细密缝隙渗入,光线昏暗,在大厅里甚至无法辨认出屋顶,满目墙上一片细密的光点,形成游走的大厅里的光斑容纳交通流线展厅空间部分1小展厅遗迹大厅、庭院上空珍品室898展厅19珍品室二层平面三层平面图101112131410展厅211东塔12北塔13南塔14阅览室伯姆设计的八角形小礼拜堂像圣物一般被供奉着,小礼拜堂被包围在建筑内部,在布鲁肯大街上有独立的入口可以进入。沿着木制步道经小礼拜堂的彩色玻璃和混凝土外墙到达原来的圣器室。它现在向天开敞。展厅空间部分2阅览室
建筑技术措施整个二层和新翼的所有楼层均采用地热资源采暖和制冷,能量自地板和双层墙体辐射而出高而窄、侧身行走、非常昏暗,向上行走时楼梯发出敲打金属的声音阅览室打破展厅的空间序列阅览室以桃花心木板为饰,没有噪音,非常安静空间序列入口右侧墙左侧大门前厅中厅祭坛圣坛落地玻璃窗室外光线城市景观三层平面图101112131410展厅211东塔庭院环境考古大厅AABBCCA-A剖面图B-B剖面图C-C剖面图高架照明补足了穿过漏明砖砌进入这一高耸空间的朦胧日光,从室外向内看,看不到任何人造光线。这一大尺度的空间和柔和的光线创造出沉思的、大教堂般的气氛和基调。一条曲折的木制步道呈对角线式架设在遗址上,沿步道所规定的路线,大厅--入口--柱墩、残垣断壁--礼拜堂彩色玻璃窗--圣器室“双层墙”空调管线等隐藏里面集中体现材料质感庭院考古大厅AABBCCA-A剖面图B-B剖面图C-C
(二层展厅空间)人工照明的小展厅形成对比自然照明展厅和人工照明展厅之间,有40mm高的地坪高差,仿佛提醒人们正在现实和历史之间穿梭一条构造缝将水磨石地板与墙壁分开,水磨石地板泛出柔和的色泽,黏土抹灰的墙面像安静的织物,散发着丝绒亚光。砖块的灰色基调和地面、墙壁和沙土色抹灰天花板均融为一体,一切都被比例恰当的排列,给人脱离现实的感觉带状展厅塔楼(三层展厅空间)房间的天花板高度在4.1m-11.1m间变化展厅中的数间以窗户获得日光,这些窗户面对着这座城市著名的科隆大教堂以及其周围街区(二层展厅空间)人工照明的小展厅形成自然照明展厅和人工照内部地板没与外墙连接空气、光像一幕镂空的纱帐漏明的砖墙外墙完美独立质感带侧高窗的展览空间感知、体验、沉思空间内部地板没与外墙连接空气、光像一幕镂空的纱帐漏明的砖墙细部设计空间、光影、质感、对比细节、遗址、魅力细部设计空间、光影、质感、对比
柯伦巴艺术博物馆圣母小教堂考古遗址艺术展览
外观呈简单立方体顶部有高低错落变化外墙表皮用一种浅米色长而薄的条砖饰面,外墙下部保存几段圣柯伦巴教堂残垣断壁,新墙落在垣壁上,中部漏明墙洞在博物馆的空间上,卒姆托关注人对空间的感知,喜欢把建筑的内部结构按照空间顺序展示出来,引导并支配人们博物馆从底层入口到三层展厅,空间顺序自然而流畅,其中廊道、前厅、步道、楼梯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入口的廊道,预示着一次非凡博物馆体验的开始,在经过了一个没有任何标记、狭窄、幽暗、静谧的门厅后到达前厅,前厅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空间,通过它方能到达博物馆的核心部分——遗址大厅和展览空间,遗址大厅中的步道,使人们的探寻路线有了开端、路径和终点,通往上层展厅的楼梯间,由一暗一明的光线处理,引导人们前行建筑空间分析柯伦巴艺术博物馆圣母小教堂考古遗址艺术展览外观呈简单瓦尔斯温泉浴场瓦尔斯温泉浴场一、温泉宾馆的简介区位:卒母托的建筑大多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下人迹罕至的小地方温泉宾馆就是坐落在在瑞士Vals一个仅有900多人的村庄一、温泉宾馆的简介区位:卒母托的建筑本土文化对设计师的影响瑞士建筑的特点,由于山地居多,所以建筑整体分散布局墙体厚实,下大上小柯布西耶德梅隆都是瑞士建筑师,由于瑞士没有参加两次世界大战,所以文化具有延续性和固有特征本土文化对设计师的影响瑞士建筑的特点,由于山地居多,所以建筑本土文化对建筑师的影响瑞士建筑师建造
极为严谨,精细,
设计涉及到材料
使用的具体构造
形式精通西方古典几
何学,尊重模数瑞士环境优美,
这与人们对人与
自然的处理观点
大有关系本土文化对建筑师的影响瑞士建筑师建造本土文化对建筑师的影响
卒姆托的父亲是木匠,所以他对材料有敏锐感觉,常常把看似平常的材料做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土文化对建筑师的影响卒姆托的父亲是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坡成就介绍课件
- 上海市奉贤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
- 专业职业课件
- 合伙合同与终止合同
-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考模拟试卷(1)语文试题含解析
- 山东理工大学《数据结构中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25年重庆一中初三4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销售合同书范文
- 店铺租赁合同模板
- 云南省德宏市重点中学2025届初三5月模拟考试自选试题含解析
- 智鼎在线测评28题答案
- 青少年无人机课程:第一课-马上起飞
- 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八年级心理健康考核试题
- 3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主题班会《我本是高山》教学课件
-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五年级下册英语教案-Unit 3 Lesson 17 Danny's Email(冀教版)
- 2024建筑企业资质股权转让居间协议
- 大学助农直播创业计划书
- 2024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兴淼水务分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CHT 8023-2011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正式版)
- 2023-2024学年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