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基础第三章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基础3.1半导体三极管3.2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3.3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3.4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3.5静态工作点的稳定3.6共集与共基极放大电路3.1半导体三极管3.1半导体三极管
半导体三极管重要→原因→结构??→决定其重要作用电流放大作用(本章学习重点)→开关作用半导体二极管(第二章)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第三章)
晶体管半导体三极管单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第四章)
3.1半导体三极管半导体三极管重要→原因→结构??→决定3.1半导体三极管
图3-1几种半导体三极管的外形一、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及类型3.1半导体三极管图3-1几种半导体三极3.1半导体三极管
半导体三极管一、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及类型无论何种类型的双极型三极管,其结构内部都分NPN或PNP三层。由此它分两种类型:NPN型和PNP型。其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图所示。
3.1半导体三极管半导体三极管一、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BECNPN型三极管BECPNP型三极管三极管符号NPNCBEPNPCBEBECNPN型三极管BECPNP型三极管三极管符号NCBEP图3–2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图3–2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无论是NPN型或是PNP型的三极管,它们的核心部分是两个PN结,分别称为发射结BE和集电结BC。三个区: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
并相应地引出三个电极: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发射极的箭头代表发射极电流的实际方向。
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有硅和锗,因此共有四种系列三极管类型。它们对应的型号分别为:
3A(锗PNP)、3B(锗NPN)、
3C(硅PNP)、3D(硅NPN)。
无论是NPN型或是PNP型的三极管,它们的核心部分是二、三极管中的电流分配(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1.三极管放大的两个条件:1)内部条件:三个区(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的掺杂浓度与厚薄均不一样。两个PN结的结面积不同。从外表上看两个N区,(或两个P区)是对称的,实际上发射区的掺杂浓度大,集电区掺杂浓度低,且集电结面积大。基区要制造得很薄,其厚度一般在几个微米至几十个微米。围绕内部结构阐述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二、三极管中的电流分配(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围绕内部结构BECNNP基极发射极集电极基区:较薄,掺杂浓度低集电区:面积较大发射区:掺杂浓度较高BECNNP基极发射极集电极基区:较薄,掺杂浓度低集电区:面二、三极管中的电流分配(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2)外部条件:为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所加的外部电源必须使两个PN结偏置合适。发射结(BE结)须正向偏置(有利于多子扩散)集电结(BC结)须反向偏置(有利于少子漂移)。
二、三极管中的电流分配(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二、三极管中的电流分配(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2、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构成:为使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得以实现,构成电路时三个电极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其中一个做小信号输入端,一个作输出端,一个电极做公共端。从而构成二端口网络,即输入、输出两个回路。具体有三种接法(三种组态):见下图共发射极接法,发射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E表示;共集电极接法,集电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C表示;
共基极接法,基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B表示。二、三极管中的电流分配(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三极管的三种组态:图3-三极管的三种组态三极管的三种组态:图3-三极管的三种组态下面以共发射极组态为例分析:1)NPN型晶体管2)依据外部条件建立电路:发射结(BE结)须正向偏置→输入回路(基极回路)集电结(BC结)须反向偏置→输出回路(集电极回路)发射极接地(原因)3)VCC(EC)>VBB(EB)下面以共发射极组态为例分析:BECNNPEBRBEc发射结正偏,发射区电子不断向基区扩散,形成发射极电流IE。IE进入P区的电子少部分与基区的空穴复合,形成电流IB,多数扩散到集电结。IB3、三极管电流的形成与分配BECNNPEBRBEc发射结正偏,发射区电子不断向基区扩散(1)发射:发射区向基区发射(扩散)注入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IE
发射结正偏,有利于发射区和基区的多子扩散运动。发射区向基区发射的电子所形成的电流,称为电子注入电流IEN,基区向发射区扩散的空穴所形成的电流称为IEP。发射极电流IE由两部分组成:IEN和IEP。因为发射区是重掺杂,基区浓度很小且很薄,所以IEP忽略不计,即IE≈IEN。(2)扩散和复合:电子在基区边复合边扩散,形成基极电流IB
由发射区注入基区的电子称为非平衡少子,由于浓度差继续向集电结扩散,扩散过程中少部分电子与基区空穴复合形成电流IBN。基区空穴是由电源UBB提供的,故它是基极电流的一部分。由于基区薄且浓度低,所以IBN很小。(1)发射:发射区向基区发射(扩散)注入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BECNNPEBRBEcIE从基区扩散来的电子漂移进入集电结而被收集,形成IC。ICICIB要使三极管能放大电流,必须使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BECNNPEBRBEcIE从基区扩散来的电子漂移进入集电结(3)收集:集电区收集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电子,形成集电极电流IC
由于集电结反偏,促进集电区和基区的少数载流子漂移运动。所以基区中扩散到集电结边缘的电子(非平衡少子)在电场作用下漂移过集电结,到达集电区,形成收集电流ICN。同时集电区和基区内部本身原有的少数载流子也要向对方漂移运动,形成反向饱和电流ICBO。
于是集电极电流IC由两部分组成:IC=ICN+ICBO,
由于两区本身原有的少数载流子数量极少,所以ICBO很小。并且其值受温度影响较大,与外部电压变化无关。(3)收集:集电区收集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电子,形成集电极电图3–
三极管中载流子的传输过程图3–三极管中载流子的传输过程3、三极管电流的形成与分配1.载流子的传输过程发射。(2)扩散和复合。(3)收集。图3–
三极管中载流子的传输过程3、三极管电流的形成与分配1.载流子的传输过程图3总结:1.此放大过程的基础是放大的内部和外部条件2.此放大过程说明三极管内部有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故称为双极性晶体管。
图3-三极管电流分配总结:图3-三极管电流分配三、三极管各电极电流之间的数量关系IC=ICN+ICBO2.IB=IBN-ICBO3.IE≈IEN=ICN+IBN.=IB+IC由于ICN>>IBN,IE≈ICN≈IC实验表明:IC比IB大数十至数百倍。IB虽然很小,但对IC有控制作用,IC随IB的改变而改变,即基极电流较小的变化可以引起集电极电流IC较大的变化,表明基极电流对集电极具有小量控制大量的作用,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三、三极管各电极电流之间的数量关系
发射区注入的电子绝大多数能够到达集电极,形成集电极电流,即说明ICN>>IBN。通常用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α衡量上述关系,其定义为一般三极管的α值为0.97~0.99。发射区注入的电子绝大多数能够到达集电极,形成集电极通常IC>>ICBO,可将ICBO忽略,由上式可得出三极管的三个极的电流满足节点电流定律,即通常IC>>ICBO,可将ICBO忽略,由上式可得出三经过整理后得令
β称为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当IC>>ICBO时,β又可写成经过整理后得令β称为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则其中ICEO称为穿透电流,即一般三极管的β约为几十~几百。β太小,管子的放大能力就差,而β过大则管子不够稳定。则其中ICEO称为穿透电流,即一般三极管的β约为几十~表3-1三极管电流关系的一组典型数据IB/mA-0.00100.010.020.030.040.05IC/mA0.0010.010.561.141.742.332.91IE/mA00.010.571.161.772.372.96表3-1三极管电流关系的一组典型数据IB/mA相应地,将集电极电流与发射极电流的变化量之比,定义为共基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即故相应地,将集电极电流与发射极电流的变化量之比,定义为共基
显然β与β,α与α其意义是不同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β≈β,α≈α。例如,从表3-1知,在IB=003mA附近,设IB由002mA变为004mA,可求得显然β与β,α与α其意义是不同的,但是在多静态电流放大倍数静态电流放大倍数,动态电流放大倍数=IC/
IBIC=IB动态电流放大倍数IB:IB+IBIC:IC+IC=IC/
IB一般认为:==,近似为一常数,值范围:20~100IC=
IB静态电流放大倍数静态电流放大倍数,动态电流放大倍数=I四、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内部载流子运动的外部现)三极管共发射极特性曲线测试电路四、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内部载流子运动的外部现)三极管共发射极四、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内部载流子运动的外部现)三极管的特性曲线:表示三极管各电极电压与各电极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描述三极管的外特性。由其在具体电路中的接法→二端口网络→输入回路(uBE,iB的关系)输出回路(uCE,iC的关系)四、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内部载流子运动的外部现)三极管的特性曲1.输入特性:当UCE不变时,输入回路中的电流IB与电压UBE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输入特性,即
图3-三极管的输入特性1.输入特性:当UCE不变时,输入回路中的电流IB与电压U
1)输入特性IB
与UBE的关系曲线同二极管的伏安关系曲线IB(A)UBE(V)204060800.40.8UCE1V
死区电压,硅管0.5V工作压降:硅管UBE0.7V1)输入特性IB与UBE的关系曲线同二极管的伏安关系曲线2)在相同的uBE下,当uCE变化到uCE≥1后,各输入特性曲线基本上重合并稳定。原因:(1)uCE=0时:b、e间加正向电压,JC和JE都正偏,JC没有吸引电子的能力。所以其特性相当于两个二极管并联PN结的特性。uCE=0V:两个PN结并联(2)uCE介于0~1V之间时,JC反偏不够,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够强。随着uCE的增加,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iB逐渐减小,曲线向右移动。
0<uCE<1V:uCE增加,iB减小(3)uCE>1V时,b、e间加正向电压,这时JE正偏,JC反偏。发射区注入到基区的载流子绝大部分被JC收集,只有小部分与基区多子形成电流iB。所以在相同的uBE下,iB要比uCE=0V时小。
uCE>1V:iB比uCE=0V时小
2)在相同的uBE下,当uCE变化到uCE≥1后,各输入特性2.输出特性:当iB不变时,输出回路中的电流iC与电压uCE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输出特性,即图3-三极管的输出特性2.输出特性:当iB不变时,输出回路中的电流iC与电压uC2.输出特性(iC与uCE的关系曲线)IC(mA)1234UCE(V)3691240A60AQQ’=IC/
IB=2mA/40A=50=IC/
IB
=(3-2)mA/(60-40)A=50=IC/
IB=3mA/60A=502.输出特性(iC与uCE的关系曲线)IC(mA)123其中每一条曲线规律:1)0<uCE<1: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2)uCE≥1:发射极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3)曲线略向上倾斜具有恒流特性总体曲线规律:iC=βiB
给iB一定值,相对应有一条iC曲线。充分体现iB对iC的控制作用,即体现晶体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其中每一条曲线规律:总体曲线规律:iC=βiB给iB一定值输出特性IC(mA)1234UCE(V)36912IB=020A40A60A80A100A当UCE大于一定的数值时,IC只与IB有关,IC=IB,且
IC=
IB
。此区域称为线性放大区。此区域中UCEUBE,集电结正偏,IB>IC,UCE0.3V称为饱和区。此区域中:IB=0,IC=ICEO,UBE<死区电压,,称为截止区。输出特性IC(mA)1234UCE(V)36912IB=
(1)截止区:一般将iB≤0的区域称为截止区,图中为IB=0的一条曲线的以下部分。此时iB=0,iC≠0,而是等于穿透电流ICEO。一般硅三极管的穿透电流小于1μA,在特性曲线上无法表示出来。锗三极管的穿透电流约几十至几百微安。值很小近似iC≈0。特点:A不符合iC=βiB关系,因而此时三极管没有放大作用。
B为使三极管可靠截止,须使两个PN结均处于反向偏置状态。因为当发射结反向偏置时,发射区不再向基区注入电子,iC→0。对NPN三极管,UBE<0,UBC<0。
C三极管输出回路用KVL列方程有uCE=uCC-iCRC,因iC≈0,uCE≈uCC
,说明RCE≈∞,三极管C、E两点之间呈高阻状态,相当于开关断开状态。(1)截止区:一般将iB≤0的区域称为截止区,图中为I(2)饱和区:输出特性曲线垂直上升部分与纵轴之间的区域。
出现饱和区的原因:当UCE较小时UCE<UBE,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状态,集电区无收集电子的能力。不同IB值的各条特性曲线几乎重叠在一起,管子的集电极电流IC基本上不随基极电流IB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饱和。特点:AIC=βIB或ΔIC=βΔIB关系不成立,三极管失去了放大作用。
B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
CUCE≈0,远小于UCC,说明RCE≈0,三极管C、E两点之间呈低阻状态,相当于开关导通状态。(2)饱和区:输出特性曲线垂直上升部分与纵轴之间的区域。放大区(线性区)
:在饱和区和截止区之间近乎于水平,比较平坦的部分曲线。此时曲线当IB一定时,IC的值基本上不随UCE而变化。即当基极电流发生微小的变化量ΔIB时,相应的集电极电流将产生较大的变化量ΔIC,此时二者的关系为ΔIC=βΔIB。特点;AΔIC=βΔIB,体现了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向偏置,满足放大条件。
C三极管输出回路用KVL列方程有uCE=uCC-iCRC,因iC随iB变化,RCE
变化,说明三极管C、E两点之间是可变电阻。放大区(线性区):在饱和区和截止区之间近乎于水平,比较平坦总结:A三极管C、E两点之间RCE是可变电阻,从0→∞变化,体现了三极管的开关作用。应用于数字技术中。
B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应用于模拟技术中。总结:A三极管C、E两点之间RCE是可变电输出特性三个区域的特点:(1)放大区
BE结正偏,BC结反偏,IC=IB,且
IC=
IB(2)饱和区
BE结正偏,BC结正偏,即UCEUBE
,
IB>IC,UCE0.3V
(3)截止区
UBE<死区电压,IB=0,IC=ICEO0
输出特性三个区域的特点:(1)放大区(2)饱和区(3)五、三极管的主要参数优劣参数
1、电流放大系数β:iC=βiB2、极间反向电流iCBO、iCEO:iCEO=(1+β)iCBO极限参数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下降到额定值的2/3时所允许的最大集电极电流。2、反向击穿电压U(BR)CEO: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发射极间的最大允许电压。3、集电极最大允许功耗PCM
。五、三极管的主要参数优劣参数1共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β体现共射极接法之下的电流放大作用。2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β。当IC>>ICEO时,β≈IC/IB。优劣参数1共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β体现共射极接法之下的电流放3共基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α。α体现共基极接法下的电流放大作用。4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α。在忽略反向饱和电流ICBO时,3共基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α。α体现共基极接法下的电流放大作5.极间反向电流三极管极间反向电流的测量5.极间反向电流三极管极间反向电流的测量极限参数
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β与IC关系曲线极限参数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β与IC关系曲2集电极最大允许功率损耗PCM。当三极管工作时,管子两端电压为UCE,集电极电流为IC,因此集电极损耗的功率为三极管的安全工作区2集电极最大允许功率损耗PCM。当三极管工作时,管子两端3.反向击穿电压BUCBO——发射极开路时,集电极-基极间的反向击穿电压。BUCEO——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发射极间的反向击穿电压。BUCER——基射极间接有电阻R时,集电极-发射极间的反向击穿电压。BUCES——基射极间短路时,集电极-发射极间的反向击穿电压。BUEBO——集电极开路时,发射极-基极间的反向击穿电压,此电压一般较小,仅有几伏左右。上述电压一般存在如下关系:3.反向击穿电压六、温度对三极管参数的影响1.温度对UBE的影响2.温度对ICBO的影响ICBO是由少数载流子形成的。当温度上升时,少数载流子增加,故ICBO也上升。其变化规律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首大学《标志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形态构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民族音乐概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共同防卫合作协议书模板
- 2024年公租房摊位出租合同范本
- 吉林师范大学《幼儿教师综合技能实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大楼玻璃清洁合同范本
- 全款签订协议书范文范本
- 租户建厂房免租协议书范文范本
- 康复医院住院患者管理方案
- 小学二级培训课件
- 集合论和逻辑
- 审查易系统操作指南
- 拼音四线三格A4打印版
- 机械专业职业生涯发展报告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案
-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
- 2024年度医院中医生殖科带教计划课件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课件
- 智能制造系统的优化与控制
- 中国银联行业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