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课程标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内容解读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分布和概况。2.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1)背景:希腊、塞尔维亚等国赢得独立;欧洲列强插手_______。(2)原因:奥匈帝国在_________举行军事演习,以__________为假想敌。(3)经过:1914年6月28日,___________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身亡。(4)影响:引起了一系列走向战争的连锁反应,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一、萨拉热窝事件1.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波斯尼亚塞尔维斐迪南大公亚一战的爆发:1914年7月28日,_________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俄、法、___、英等国相继参战。2.奥匈帝国德
一战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具有历史必然性。萨拉热窝事件是奥匈帝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是一战的导火线。三条战线:英、法和_____交战的西线,_____与德、奥交战的东线,_________与塞尔维亚交战的南线。1.二、从马恩河到凡尔登: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德国俄国奥匈帝国(1)马恩河战役:_____年9月,英、法军队与德军进行的会战,粉碎了德国__________的计划。(2)东线战事:1914年,俄军先胜后败;1915年,德军打败俄军,但无力继续进攻。(3)凡尔登战役:1916年,_____企图歼灭法军主力,但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优势。(4)索姆河战役:_____年7月,英法军队发动索姆河战役,英军首次使用了_____。2.主要事件1914速战速决德国1916坦克
马恩河战役使欧洲西线战事逐渐进入相持阶段,凡尔登战役使战略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方面,索姆河战役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消耗战。(1)原因:美国与英、法存在密切的_________联系;保护美国在协约国的经济利益。(2)经过:_____年4月,以德国实行“______________”为契机,美国对德宣战。(3)影响:壮大了_______的力量和阵营,使一战真正进入_________阶段。(1)背景:各国人民盼望早日结束战争;布尔什维克党领导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2)表现:苏俄颁布《_________》,宣布退出战争;1918年3月,与德国在_________签署和约。三、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1.美国参战2.苏俄退出战争历史文化1917无限制潜艇战协约国全球规模十月革命苏维埃俄国和平法令布列斯特
美国参战的根本目的是凭借经济实力控制其他国家,参与重新瓜分世界,以夺取世界霸权;苏俄退出战争不仅加速了一战的结束,而且引发了交战各国革命运动的高涨。1918年9月,_______发动总反攻,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相继宣布投降。1918年11月,德国_______水兵起义,_____被迫退位,新政府与协约国签署停战协定。1.四、德奥集团的战败2.协约国基尔港德皇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的首都,既是波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当今常驻波黑国际组织的聚集地。这里有一块闻名全球的石碑,上面的文字写道:“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自由的向往。”拓展1当时,普林西普的子弹射向哪一人物?为什么说他表达了“对暴虐的反抗和自由的向往”?这一事件的影响是什么?答案
(1)人物: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2)原因:奥匈帝国企图吞并塞尔维亚。(3)影响: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下图反映了在听到战争爆发的消息后,德国人热烈欢呼的场面(圆圈内为希特勒),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拓展2答案战争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因此各国人民普遍支持通过战争来获取国家利益;欧洲各国民众受到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也积极支持战争。1917年美国参战时,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美国是为了捍卫“和平、民主和自由”而与专制和军国主义作战。你认同这一说法吗?答案不认同。美国参战的原因是维护自己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为了在战后能够控制更多的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因此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话只是参战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拓展3
从战局演变角度分析提示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角度1】►阶段战役或重大事件影响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第二阶段(1915~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俄国退出大战;中国、巴西等参加协约国作战;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协约国力量增强,“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从重心变化角度分析提示在大战的第一、二阶段,战争的重心变化的情况:西线——东线——西线。【角度2】►为了在新的战争中战胜法国及其盟国,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在1905年就开始制订作战计划,即“施里芬计划”。计划战争初期德国在西线集中主要兵力,在6周内打败法国,而以少量兵力在东部边境牵制俄国军队;在打败法国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战争爆发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此计划充满信心,他向整装待发的德国士兵说道:“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也十分乐观地认为德军会稳操胜券。1.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1)“施里芬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宣告“施里芬计划”破产的是哪一次战役?之后战事呈何特点?答案
(1)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各个击破,速战速决。(2)马恩河战役。之后双方转入持久的阵地战。
从美国参战的原因角度分析提示
(1)美国与西欧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不愿看到德国取得霸权。(2)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由于英国实行战时海上封锁,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几乎中断,而与协约国的贸易额却迅速上升。(3)俄国爆发革命,美国担心俄国退出战争可能会使协约国战败,美国给协约国的大量贷款将付诸东流。(4)如果协约国获胜,美国不仅可以分享胜利果实,而且还能够凭借其经济实力于战后控制其他国家,夺取世界霸权。【角度1】►美国参战的原因和影响
从美国参战的影响角度分析提示
(1)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美国宣布参战以后,中国等国也纷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协约国扩大到27个国家,形成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2)在军事上,美国海军的参战,是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失败的重要原因。美国派出200万陆军参战,增加了协约国的军事实力。(3)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大量的军用物质不断运往欧洲战场,美国不仅中断了对德奥的军火供应,而且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的贷款,从物资上为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角度2】►材料一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采取超脱态度,奥匈帝国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芝加哥的一份报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总统威尔逊在1914年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当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材料二
1915年1月和1916年初,威尔逊曾两次派遣顾问豪斯到欧洲调查。但是,豪斯在与英法和德国接触后,得出了“在付出这么多生命财产的代价后,没有人可以肯轻易地接受无结果的和平”的印象。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美国采取这一政策的优越条件是什么?(2)材料二豪斯的“印象”是否正确?为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入点是美国参加一战。解答第(1)问要分析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如“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不偏不倚”。第(2)问要依据战争进程与交战国的目的分析。答案
(1)“中立”政策。“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2)正确。由于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因而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双方都不肯中止战争。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提示因为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提示阅读这段材料应注意:一是日本想控制中国,以借款为条件怂恿中国段祺瑞政府参战;段祺瑞企图以参战为名,利用日本贷款,扩大皖系势力,实现武力统一。二是美国开始主张中国参战,后来为防止日本独霸中国,又支持黎元洪反对参战。由此可见,中国由谁来主持参战和由谁来支持中国参战是府院之争的焦点,也说明府院之争实际上是美日在华利益之争。【课中思考】【知识链接】阅读这些作品,谈一谈你的感受,并用任何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进行创作,表达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提示这些作品的片断或照片反映的场景主要反映了一战的残酷性和人们反对战争的情绪。概括指出威尔逊在演说中是怎样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定性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提示威尔逊认为一战是德国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而发动的,德国人民没有责任。这一观点,就德国而言是正确的。但就整个战争的发动来看,帝国主义交战双方都是以重新瓜分殖民地、抢占商品市场为目的参与战争的,双方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一战从整体上看是帝国主义战争。【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编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年表,掌握大战的基本进程。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年表1914年6月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914年8月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1917年4月美国参战。1918年3月俄、德签约停战。1918年9月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1918年11月德国签约停火,大战结束。1.【自我测评】提示
(1)经济实力方面,同盟国集团处于劣势。(2)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大量的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欧洲战场。(3)同盟国集团军事战略的失误。德国速战速决的“施里芬计划”破产,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4)同盟国集团的内部矛盾。战争末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奥匈帝国境内的非德意志民族出现了独立运动,匈牙利单独与协约国媾和,导致了帝国的解体。德国则以基尔港水兵起义为开端,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5)国际力量对比。战争初期,日本参加协约国一方,出兵占领了中国的青岛和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使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意大利在大战爆发后背弃了盟约,宣布中立,后来撕毁三国同盟条约,加入协约国作战,在背后捅了同盟国一刀。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第21课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课程标准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内容解读1.了解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2.归纳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分析海湾战争、伊拉克战
争对中东地区和世界形势发展的影响。(1)萨达姆推行霸权主义,蓄意侵略科威特。(2)双方长期的主权、边界纠纷。(3)国际局势: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中东力量均势失去平衡。爆发:_____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体现了地区霸权主义,说明伊拉克企图称霸阿拉伯世界。一、海湾战争1.起因2.1990过程:1991年1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_________”的军事行动。(1)第一阶段:多国部队利用_______优势和先进军事技术对伊拉克进行了空中轰炸,伊拉克完全失去了制空权。(2)第二阶段:地面作战阶段,在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消灭了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军。结束:_____年4月,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履行联合国的各项决议,海湾战争结束。特点:“冷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也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___________战争。
海湾战争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东西方关系趋向缓和、美苏“冷战”行将结束的时期,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对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严峻挑战。3.4.5.沙漠风暴海空军1991现代高科技(1)2001年的“9·11事件”后,美国反恐的需要。(2)美国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列入反恐名单。(3)借口:萨达姆隐藏有大规模___________。(4)形式:未得到联合国授权,世界各国反对。(5)美国的真实意图:彻底推翻地区霸权主义政权——萨达姆政权,由美国来主导世界能源重地——海湾地区。
伊拉克战争是在“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爆发的,体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力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战略企图。二、伊拉克战争1.原因杀伤性武器(1)爆发:_____年3月,美、英两国共同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2)空中打击:美国相继进行了“_____”作战行动、“震慑”作战行动和“_________”作战行动。(3)地面作战:美英联军采取“_________”,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迅速推进。(4)占领首都:2003年4月,美英联军占领_______;5月,重要战斗结束。2.经过2003斩首切断蛇头蛙跳战术巴格达(1)伊拉克境内并未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反美情绪高涨,重建伊拉克秩序的努力遭遇重重障碍。(2)美国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___________》构成严重挑战,严重影响了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
伊拉克战争使美国在中东地区建立起了以自己为主导的“新秩序”,加强了对海湾石油资源的控制,保持了海湾地区的均衡,维护了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3.伊拉克战争的影响联合国宪章下图为伊拉克坦克开进科威特,这种景象出现于何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引起了联合国怎样的反应?拓展1答案时间:1990年8月2日。原因:伊拉克与科威特长期存在边界纠纷;争夺石油资源的需要;伊拉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反应: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撤出科威特,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由于伊拉克拒绝执行安理会决议,结果联合国授权以美国为首组建多国部队发动了“海湾战争”。高科技战争的特点有哪些?答案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空袭与反空袭既是主要的作战样式,也是战争最重要的手段。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夺信息优势成为战争双方作战行动的先导。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撑。拓展2“冷战”结束后,美国频繁出兵海湾的目的有哪些?答案从表面上看,是为了打击伊拉克的侵略行动以及萨达姆的专制统治,维护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从战略上看,是为了控制海湾石油资源,掌握西方经济命脉,巩固其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长期驻足海湾,在中东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新秩序”;制服地区强国伊拉克,保持海湾地区力量均衡,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等。拓展3“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频繁发生,这反映了当今国际政治形势的哪些特点?答案两极格局结束后,一方面世界形势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另一方面,美国企图独霸世界,到处施威,同时地区冲突不断,因此,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并存的局面。拓展4
从海湾战争的特点角度分析提示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海湾战争是一场特殊国际背景下的世界性局部战争。频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外交活动贯穿战争始终。政治对军事行动的制约更加明显直接。同时,这场战争也是一场开支巨大的高消耗短期战争。交战国对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因素的依赖性明显增强。海湾战争【角度1】►
从海湾战争的影响角度分析提示
①对中东形势的影响:海湾战争改变了中东原有格局,各种势力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影响了中东经济发展,使其面临严峻考验。②对世界形势的影响: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它称霸世界的野心。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东西方“冷战”局面的结束。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国家安全的加倍关注,加剧了一些地区的军备竞赛。【角度2】►材料一
海湾战争是二战以来继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后的第三次大规模战争,也是“冷战”结束之后的第一次局部战争。材料二
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在1991年2月7日对众议院的讲话中指出:“指引美国在战后成功地执行战略的基本原则不会变。正如海湾危机所表明的那样,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在代表共同利益发挥集体力量方面,美国的领导是不可缺少的。”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前南斯拉夫战乱不已,迫使大批人民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据估计,到1992年10月,滞留在前南斯拉夫境内的难民达180万,另外还有40余万难民涌向临近的欧洲国家。
——以上材料均摘自《当代国际关系》请回答:(1)如何区别“冷战”与“热战”?材料一中的三次战争与二战的区别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分析海湾战争的性质。(2)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乱说明了什么?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总趋势如何?(3)你对世界的前景持何看法?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冷战”与“热战”。第(1)问“冷战”与“热战”的区别在于是否直接诉诸战争;二战后的局部战争性质并非完全一致,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实则要求回答两极格局结束后局部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二小问应从大局概括当今世界形势的总趋势。第(3)问为开放性题目,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一定要符合社会主流观点。答案
(1)是否诉诸战争。海湾战争等三次战争均为局部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战后美国全球扩张政策的产物,是侵略性的;而海湾战争是一场性质特殊的战争,它既含有惩罚地区霸权主义的正义性,又包含着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非正义因素,正如材料二中所说的要保持美国牢固的领导地位。(2)说明在两极格局下,被东西方矛盾掩盖的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总趋势是走向缓和,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3)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会逆转,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流。
从美国敢于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角度分析提示
(1)这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美国利用“冷战”后新旧格局交替这一机遇,加紧全球扩张,企图建立单极世界。(2)基于地缘政治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中东地区在美国的对外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伊拉克位于中东中心地带,【角度1】►伊拉克战争是地区大国,又有居世界第二的石油储备,是美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的理想位置。(3)推进美国式民主、价值观。在全球推广美式民主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目的是要在中东树立一个“民主”样板向整个阿拉伯世界辐射。(4)控制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
从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不同点角度分析提示
(1)战争性质和战略目标不同:①海湾战争是正义战争,以驱逐伊拉克侵略军,解放科威特为战略目标。②伊拉克战争是非正义的,目标是推翻萨达姆政权,建立亲美政权,控制中东石油资源。(2)战争范畴与作战思想不同:①海湾战争是机械化战争,要求作战胜利,并不要求速战速决,作战指导思想是先空袭再实施地面反击;伊军则坚守阵地,与美军打阵地战。②伊拉克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要求速战速决,作战指导思想是空地协同、精确打击;伊军则诱敌深入,分权指挥,企图以拖待变。【角度2】►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有美国干预,美国干预他国内政的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项目发展计划
- 增氧机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紫菜制饼机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破胶机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节能型荧光灯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不锈钢特厚板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冷冻冷藏陈列展示柜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数控超精密磨床合作协议书
- 拉挤树脂产业分析报告
- 2024年梓潼县招聘教师考试真题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试卷(一)(统编版含答案解析)
- GB/T 26354-2025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2025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军工项目审核中心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缓和医疗精品课件
- 2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9人模拟卷含答案
- 儿童功能性独立评定量表(WeeFIM)
- 工程(产品)交付后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 体育市场营销(第三版)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
- 新形势下的处方审核工作-处方审核培训
- T∕CHAS 10-4-9-2019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第4-9部分:医疗管理危急值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