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洋务运动乔还田等编《洋务运动史研究叙录》(学术研究指南丛书),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1989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上海书店2003年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费维恺《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和官督商办企业》陈锦江《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主要资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洋务官员的奏稿、文集等。第一节洋务运动和洋务派一、洋务运动的概念和内涵(一)概念当时称之为“同治中兴”、“同光新政”等。后来称之为“洋务运动”。20世纪初年的《国民日日报》第3集的一篇“社说”称:“合交涉、制造、教案、通商诸务,而一概以一名词,曰洋务。”换言之,晚清一切与外国有关的事情均可包括在“洋务”之内。“洋务”一词从“夷务”而来。(二)内涵很多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近代中国地主阶级的一部分人,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是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的一次尝试或努力。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可说包罗万端,但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经济上:建立一批近代企业;第二,军事方面的改革;第三,科技、教育方面的变革;第四,外交:建立近代外交关系。二、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1、相对稳定的内外局面(19世纪60-90年代)2、潜在的危机外国侵略的日益加深;国内社会经济的凋敝3、统治集团的更新奕訢、文祥是满族权贵中少有的人物,湘淮系首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三、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一)
借法自强李时岳、胡滨的《从闭关到开放》认为,洋务思想可以用最简单的四个字来概括:“借法自强”。王韬《弢园文录外篇》:“盖洋务之要,首在借法自强”。盛宣怀转达李鸿章的话:“今日当务之急,莫若借法以富强”。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之“制洋器议”与“采西学议”,明确提出中国有很多不如西方国家的地方,“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二)中体西用1、“中体西用”作为口号或纲领的提出冯桂芬《校邠庐抗议》的“采西学议”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说:“中学其体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沈毓桂《匡时策》说:“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孙家鼐《遵议开办京师大学堂折》:“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劝学篇》:“旧学为体,西学为用”。
2、“中体西用”的内涵坚持中国的主体性,引进西方的“用”来保卫中国的“体”。(体、用的概念不同人所指不同)严复在1902年的《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俱亡。议者必欲合为一物,且一体而用之,斯其文义舛,故已名之不可言也,乌望其言之可行乎?”3、何看待“中体西用”A、传统观点:全盘否定。B、80年代以后新观点:有一定历史合理性。陈旭麓《论中体西用》(《历史研究》1982年第5期)。马勇《中国近代文化诸问题》认为,“中体西用”是调和中西文化的一种尝试。明治维新提出“和魂洋才”的口号,与“中体西用”可以比较。四、洋务派的形成(一)经世派与洋务派的关系:思想、历史人脉(二)洋务派的构成洋务派包括洋务官僚、洋务派思想家、业务企业的创办管理者。有的人兼两三方面。洋务官僚:在中央是奕訢、文祥,地方督抚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丁日昌;后期有张之洞。洋务思想家:冯桂芬、郭嵩焘、薛福成、马建忠,他们通常是中级官员。(所谓早期维新派)洋务企业家:徐润、唐廷枢、盛宣怀、郑观应。当时一些科技人才,如华蘅芳、李善兰、徐寿、徐建寅等,也可归入洋务派。五、洋务派同顽固派(保守派)的争论两派的争论焦点是:怎样看待西方:西方诸国是不知礼义的“蛮夷”,还是科学技术进步、政教昌明的国家?要不要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制船造炮,以资“求强”。(一)士大夫对洋务的态度:主流是反对或漠视郭嵩焘,当时最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见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使西纪程》被毁版。郭回国后不受重用,死后也不得谥。奕訢:“鬼子六”,丁日昌:“丁鬼奴”。(二)
顽固派(保守派)清朝统治集团因对洋务运动态度不同,产生了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分化。以理学权威自命的大臣,如大学士倭仁、徐桐、李鸿藻等,门生故吏遍天下,或是“理学名臣”,或是帝师之尊,是顽固派的中坚。李细珠《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倭仁研究》(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三次大争论1、第一次是关于同文馆应否招收正途出身学员问题。(1866年末到1867年)。倭仁: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正途人员报名者极少。报考98人,到考72人,录取30人,次年复试,只有10人可以继续学习,最后学成者只有5个人。2、关于闽、沪二局是否继续自造轮船问题(1872)内阁学士宋进上奏,建议闽、沪二局停造轮船3、关于铁路修筑问题(19世纪70、80年代)1880年:刘铭传;翰林院侍读学士张家骧等。“著毋庸议”郭嵩焘:“中国人心有万不可解者,西洋为害之烈,莫甚于鸦片烟,中国士大夫甘心陷溺,恬不为悔,数十年国家之耻,耗竭财力,毒害生民,无一人乃为疚心……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致有一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英国人在上海修建的,以英国道路公司的名义修建的淞沪铁路,全长十二公里,但不久就被拆除,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1881年建成的由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但是用马拉。1885年,又围绕修铁路发生了激烈争论。决定修铁路。如何看待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这场争论?(1)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运动。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是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是革新与守旧的斗争。当然也应看到,洋务派的变法和革新尚未触及到政治制度等更高的层次。(2)洋务派向先进的资本主义学习,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客观上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部分质变。一言以蔽之,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从这层意义上说,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其实是进步与反动的斗争。(3)二者的斗争,还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六、洋务运动时期的政局1、中央:1865年,打击奕,免去其议政王。此后,垂帘、议政联合体制逐步转向慈禧太后个人专制。1884年,甲申易枢。奕彻底失势,慈禧独揽朝纲,奕譞、奕劻协助。慈禧:治国无方,弄权有术。曾国藩:两宫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奕:统治集团内较有能力者,但亦不足以承担大任。曾国藩:极聪明而晃荡不能立足。奕譞、奕劻:一蟹不如一蟹。1875年,同治帝病死,立奕譞子载湉为皇帝,改元光绪。奕譞:仓猝间昏迷罔知所措,致触犯旧有肝病,委顿成废。惟有哀恳矜全,许乞骸骨,为天地容一虚糜爵位之人,为宣帝成皇帝(道光)留一庸钝无才之子……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权力斗争:洋务派与保守派、慈禧与奕、奕与奕譞、南派(沈桂芬)与北派(李鸿藻)。清流:一批御史和翰林依附于李鸿藻,议论朝政、抨击权贵,以为进身之阶。主要成员:张佩纶、张之洞、陈宝琛、宝廷等。主张:维护名教;同时赞成兴办洋务,反对一味对外妥协。中法战争后解体。最高统治者平庸无能,使得洋务运动无法成为举国一致的国策和行动。2、地方: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地方督抚在战争中扩大的权力继续保留下来:军事、用人、财权等,形成地方权力的强化。一些地方督抚借此举办洋务。一、关于现代化(一)现代化理论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世俗化:宗教改革,教育普及,科技革命,观念的变化;民主化:广泛的政治参与,现代的国家组织(官僚科层化),以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人权为标榜的宪政制度等等。(美)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章开沅等:《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第二节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二)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三个层次金耀基,1973年文章《中国的现代化》,总结百年以来中国现代化的三个进程:第一、器物技能层次第二、制度层次第三、思想行为层次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我国学术界常被引用。1916年,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国人的觉悟分为三个时期:学术(主要指科技、工业)、政治、伦理。1922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认为中国人先从器物上感到不足,然后在政治制度上感到不足,然后又觉悟到文化根本上的不足。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先军工,后民用。从求强到求富。(一)近代军事工业开端: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生产新式武器,但在生产上仍以手工为主。1、创办概况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创办,规模最大的军工厂。附设翻译馆。金陵制造局:1865年李鸿章将苏州洋炮局迁建江南制造总局大门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翻译馆内工作的徐建寅、华蘅芳、徐寿金陵制造局制造的大炮福州船政局:即马尾船政局,左宗棠1866年创办,规模最大的轮船修造厂。附设求是堂艺局,即船政学堂。天津机器局:1867年崇厚创办,北方最大。设有水师学堂、电报学堂等。到1884年,在18个省设有32家军工企业,此后10年,又设2家。这34家中,有24家生产到1894年。2、洋务军工企业的特点和历史作用洋务军工企业A:官办,官拨款,衙门式管理,产品主要供应军用,开始时不计价格;B:现代机器,雇佣劳动。(1)、关于性质的争论A:两千多年中国官手工业的延续,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序“)B: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有浓厚封建性。标志着中国现代工业的诞生。(2)、历史作用引进西方科技文化,促成近代企业的产生、发展(人才、企业管理等);虽然没有真正达到“自强”的目的,但为近代国防建设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二)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1、从“求强”到“求富”
原因:发展军工企业在资金、原材料、交通通讯等方面遇到的严重困难;抵御洋货倾销;发展国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李鸿章: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2、主要的民用企业:从1870年年代开始兴办,共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多采用官督商办。(1)轮船招商局(1872)朱其昂创办。后由唐廷枢、徐润、盛宣怀等主持。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由军工转向民用,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2)开平矿务局(1878)唐廷枢(3)电报总局(1880
)盛宣怀、郑观应(4)上海机器织布局1878年筹办,1890年部分投产。后改名为华盛机器织布总厂。3、民用企业的经营方式
A、官办;B、官商合办;C、官督商办。官督商办官督:官支持、扶植,官操决策之权(派官员管理,多为兼官兼商者)。商办:商人投资认股,具体商务由商人管理(产、运、销),盈亏由商人承受。学术界意见:
A:基本否定。“官督’’与“商办”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郑观应《商务叹》:“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
B:对官督商办要分期评价。早期有合理性。4、企业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在经营管理上还带有不少封建性。(一)陆军近代化的努力1、湘军、淮军到防军战后湘淮军实际上成了正规军,分驻各地,称为“防军”。2、练军(改造绿营)(二)新式海军1、早期购舰的活动1863年,“阿思本舰队”。李泰国三、洋务派的军事改革2、新式海军的创建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事件,促使清廷正式建立海军。丁日昌提出建立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海军。1884年,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未成军的浙江海军。马尾海战,福建海军全军覆没。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指挥海军。奕譞为总理海军事务大臣,李鸿章、奕劻为帮办大臣。至1884年,清朝海军共有舰船64艘,排水量47,620吨,大炮322尊,官兵约5000人。规模最大的是北洋水师。1888年正式建成,拥有舰艇25艘,有定远、镇远等先进战舰。水师提督丁汝昌。3、海军建设的停滞1888年后未再购买新船:一、财政困难;二、以为足够了。修颐和园挪用军费问题4、洋务派海军建设平议建海军主要还是为巩固国防。真正的问题:装备现代化了,人没有真正现代化。派系;军纪等。四、新式人才的培养(一)培养外语、科技人才的学校从l862年到1894年,共创办新式学堂24所,其中外语类7所,电报通讯3所,军校14所。北京同文馆(1862):洋务派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上海广方言馆(1863)广州同文馆(1864)湖北自强学堂(1893张之洞)(二)军事学校求是堂艺局,即福州船政学堂(1866,左宗棠)天津水师学堂(1880李鸿章)、武备学堂(1885李鸿章)、(三)派遣留学生1、幼童赴美留学:1872—1881陈兰彬与容闳任留学的正副监督。詹天佑出国甘结:“具结人詹兴洪今为具结事: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目,听从中国差遣,不得在外国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结是实。”
历任监督陈兰彬、区谔良、容增祥、吴嘉善均思想保守。学童共94人,只有两个人获得学士学位
2、海军留学生赴欧第一批1877年刘步蟾、林曾泰、严宗光(严复)、方伯谦、萨镇冰等。第二批1882年。1886年第三批。容闳容闳
(1828~1912)
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广东香山(今属珠海)人。少入澳门马礼逊学堂。道光二十七年(1847)赴美留学。后考入耶鲁大学,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旋入美国籍。咸丰五年(1855)回国。十年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向洪仁玕提出七条新政建议。同治二年(1863),受曾国藩委派,为筹建江南制造局赴美采购机器。回国后以同知候补江苏。十一年奉命率学生30人赴美留学,任学生监督,兼任驻美副使,长期驻美。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时,介绍孙中山向李鸿章上书。二十四年参加变法维新活动。后支持孙中山进行的革命活动。1912年4月病逝于美国。著有《西学东渐记》等。(四)洋务派新式教育平议培养了一些洋务人才,主要是军事、技术人才,翻译了一些西学书籍,对开风气、引进西学起了一定作用。
洋务运动30年间,办24校,每校几十人到几百人,留学中途而废,30年间培养的新式人才不到几千人。
原因主要在制度、观念。(科举)发给学生“膏火”。规定毕业后等同于监生,可以参加乡试。(一)近代外事机构与体制的构建1、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44年,设置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1859年,由两江总督兼领。1861年1月,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又称“总署”、“译署”。体制仿照军机处。官员从各中央机构抽调,主要官员均为兼职,严格讲不是正式的政府部门。大臣由皇帝指派。晚清办理外交和总管洋务新政的中枢。五、近代外交关系的建立官员分大臣、章京两级。机构设置:司务厅,清档房。分股办事:英国股,主办英、奥等国事务,及各国通商、各关税务等。法国股,法、荷、西、巴西等国及保护民教、各处招工等。俄国股,俄、日等国,及陆路通商、边防疆界、庆典、礼宾、有关官员的人事等。美国股,美、德、秘、意、瑞典、挪威、比、丹、葡等国,及商埠、华工和参加各国赛奇会。海防股,1883年增设,主管海防。下属机构: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署2、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1861年1月设立。是钦差大臣,不隶属于总理衙门。后改由两江、直隶总督兼任。3、海关总税务司署,简称总税务司署、关署,是管理全国海关关税和行政事务的机构。1861年成立于上海,1864年迁至北京。海关高级官员均由外国人担任,名义上隶属于总理衙门和外务部,实际上是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之外,凌驾于中国政府之上的独特行政机构,是外国对华进行殖民侵略的工具(1)上海海关主权的丧失: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占领上海及海关,海关移至浦东巡船办公,外商拒绝纳税。1853年9月,英、美领事公布《关于上海海关临时办法》,宣布在原海关不能行使权力期间,代中国政府向英美商人征税,税款由领事代管。1854年,苏松太道兼江海关监督吴健彰同英美法三国领事订立上海海关章程。成立关税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上海海关,委员会由三国各推一人组成。(2)、总税务司的建立条约依据:1858年《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各口划一办理,…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建立:1859年,两江总督何桂清委任英国人李泰国(HoratiaNelsonLay1833~1898)为总税务司,将海关用人权交与李,总税务司一名最早见诸文献。
1861年总税务司正式得到清中央政府的承认。1863年,李泰国被免职,由英国人赫德继任。1864年迁往北京。赫德(1835-1911)
英国人,1854年来华,任英国驻宁波领事馆翻译。1859年起参加中国海关工作,任广州关副税务司。1861年起代理总税务司职务。1863年11月正式担任海关总税务司。他制定了由外人管理的中国海关制度,并积极影响清政府,插手中国的内政外交。他把持中国海关的近半个世纪。
(二)外交出访活动1、斌椿出访:1866年。非正式,考察访问。《乘槎笔记》2、蒲安臣使团:1868年2月—1870年10月。越权签订《蒲安臣条约》。正式派遣的第一个出使欧美的使团。
3、驻外使馆的设立1861年,英法俄派公使常驻北京。1875年,清政府派郭嵩焘为出使大臣赴英,后正式派为驻英公使。郭嵩焘为第一个中国驻外公使。废止海禁,保护华侨(一)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由一部分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较多的旧式官僚领导,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模仿西方练兵、开办企业等,企图以此“自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它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只是在器物技能层次有限地学习西方,基本没有触动以专制皇权为核心的旧式上层建筑,是一种局部的、初步的和畸形的早期现代化运动。六、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二)现代化的特殊道路:封建军事资本主义利用封建国家权力优先发展近代化的军工、造船等工业以带动资本主义发展,同时巩固国家政权而不触动皇权专制制度,也不去触动或很少改变农村中的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封建主义因素。外源次生型的东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三)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强大的皇权专制2、原有社会经济基础薄弱;传统经济结构对资本主义发展有很强的阻力。3、文化上的盲目排外倾向4、洋务派自身:不掌握最高权力,洋务运动并非国策;洋务派也大多缺少真正的现代化意识。5、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思考:洋务派错失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机遇?1885年4月,李鸿章同伊藤博文(1841-1909)在天津会谈朝鲜问题。会谈后,李鸿章称自己的谈判对手“久历欧洲,极力模仿,实有治国之才”;预言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而成为中国的威胁。伊藤博文认为,中国对文武科举都无人敢提出改革,无人能改革,稍变,“言官肆口参之”,无法进行。他又说“看透中国水陆军整顿都是空言”,“一两年后,则因循苟安,诚如西洋人所言,又睡觉矣!”日本1892年:近代企业3066家,资本总额16378万日元;中国1894年:近代企业187家,资本额6749万元,分别为日本的6.1%和41.21%。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日本1885年为24.3%,1915年为56.4%;中国1887年为9.77%,1914年为15.78%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商办企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它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一种是一些原来的旧式手工业工场或大作坊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这些就是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至1894年,除创办后夭折的外,存在76家。上海发昌机器厂方举赞1866、1869;继昌隆缫丝厂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县创设第三节新阶级的出现和思想文化的演变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1894年,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时期,在这时期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如下特点。(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过程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外来刺激(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大多数投资少,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很集中,主要设立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尤其以上海为最多,广州、武汉、天津次之。(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封建势力之间存在着既依赖又矛盾的关系。二、新阶级的产生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阶级与西方自发型资本主义国家的有什么不同?(一)首先看一下中国的无产阶级。(1)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不但是伴随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而来的,而且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直接地经营企业而来。最早的无产阶级是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和外国轮船上的中国海员,比资产阶级早三四十年(2)主要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工人转化而来,而是破产的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3)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富有彻底的革命精神。(4)分布很集中。(5)大多数出身于农民,与农民保持着天然的联系,有利于建立工农之间的亲密联系。后三点即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二)再看中国的资产阶级。1、官僚资产阶级主要是由创办、经营、控制官办和某些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企业的洋务派大官僚及大买办所组成。(毛1947年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正式提出)2、民族资产阶级,主要包括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和商办企业的一部分官僚、地主、买办、商人和一些由手工作坊主出身的资本家。有人主张: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应称民族资产阶级。3、一个难题:民族资产阶级的构成在辛亥革命研究中,通常认为立宪派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其实,这种说法并无足够的史料支持。而且,上层、中下层怎样划分?多少资本才算上层,谁也说不清楚。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联系,也很不容易量化。。近年,一些学者提出,近代中国是一个持续过渡型的社会,在整个近代,中国并没有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餐饮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范本6篇
- 2024版建筑加固施工合同书范本
- 2025年度清洁能源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度创新离婚合同:共同财产分割与子女成长保障3篇
- 职业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低职高聘的规定
- 2024版商业活动免责条款合同版
- 2024年航空公司机票代理销售合同标的明确
- 2024年金融借款中介服务协议版
- 2024年风光摄影版权协议3篇
- 2025年度专业比赛场地租赁及赛事组织服务合同3篇
- 2024-2034年中国船供油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大学生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小学体育期末测评方案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业用阀门材料 选用指南
- 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化路径研究以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为例
- 《铁道概论课件》课件
- 双师课堂方案
- 2024年广东清远市清城区顺拓投资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巴基斯坦炼铜工艺流程
- 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两小儿辩日》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