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InfectionandImmunity
ofVirus1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InfectionandImmuni223344病毒感染:
病毒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侵入易感细胞进行增殖的过程。
结局取决于:病毒种类及其毒力机体免疫状态免疫保护免疫病理损伤病毒的感染5病毒感染:病毒的感染5第一节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类型一、病毒感染的来源外源性感染:病人、带毒者、病畜、带毒动物内源性感染:机体中潜伏病毒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污染的血制品及医疗器械6第一节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类型一、病毒感染的来源外源性感二、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一)、水平传播(horizontaltransmission)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或受染动物与人群间的传播病毒侵入机体的重要门户皮肤黏膜7二、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一)、水平传播(horizonta通过皮肤传播注射途径:乙肝病毒(HBV)2x10-4克即具传染性咬伤途径:狂犬病毒-----病狗的咬伤传播乙脑病毒-----蚊子的叮咬传播接触途径:
HPV-----皮肤疣、尖锐湿疣8通过皮肤传播注射途径:8通过粘膜表面传播
病毒粘膜上皮(增殖):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
血流淋巴系统血流(第一次病毒血症)其他器官
(第二次病毒血症)靶器官
9通过粘膜表面传播病毒9
(二)、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病毒由宿主母体传给子代的方式(母-婴传播)
胎盘产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HIV、HBV乳液畸形胎儿死胎受感染胎儿正常胎儿(死亡+)(流产、死产)(疾病)胎儿病毒感染后果10
(二)、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三、病毒感染途径主要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胎盘/产道血源性感染昆虫与动物11三、病毒感染途径主要感染途径:11四、病毒感染的类型重要传染源:病毒携带者可获免疫力天花病毒、麻疹病毒、HIV等100%发病明显的组织细胞损伤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临床感染)(一)、根据病毒感染后有无症状12四、病毒感染的类型重要传染源:病毒携带者可获免疫力急性病毒感染(病原消灭型)发病急,病程短(数日-数周)恢复后病原体彻底消失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二)、根据病毒在体内感染的过程、滞留的时间:持续性病毒感染在机体内持续存在症状可有可无,重要传染源原因:机体免疫力弱病毒抗原性弱病毒存在特殊部位病毒基因整合13急性病毒感染(病原消灭型)发病急,病程短(数日-数周)(二潜伏感染慢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持续性病毒感染14潜伏感染持续性病毒感染14
病毒感染后持续存在于体内,并不断排出体外,血液中可检测到病毒,病程长。如:HBV、HCV、EBV
(1)慢性感染(chronicinfection):15病毒感染后持续存在于体内,并不断排出体外,血液中可
概念:病毒感染后,其基因组潜伏于特定组织或细胞,不复制。某些条件下,病毒可被激活又开始复制而致病。如单纯疱疹病毒(HSV)诱因:免疫力低下、发热、使用皮质激素、外伤特点:
潜伏期---病毒不增殖,无症状。常规方法分离不出病毒。急性发作期---病毒被激活大量复制,出现症状。可检出病毒。(2)潜伏感染(latentinfection):16概念:病毒感染后,其基因组潜伏于特定组织或(2)潜伏感染
HSV-1
唇疱疹(原发感染)
三叉神经节潜伏:
机体无症状无病毒排出
机体抵抗力下降
病毒增殖
感觉神经纤维末梢
皮肤粘膜
唇疱疹17HSV-117
病毒感染后潜伏期长,一旦症状出现,多为亚急性,进行性加重,直至死亡。潜伏期发作期死亡特点:潜伏期长,可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无症状。一旦发病病情进行性加重,最终患者死亡。
如:HIV、朊粒、狂犬病毒(3)慢发病毒感染(slowvirusinfection)18病毒感染后潜伏期长,一旦症状出现,多为亚急性,进行性加库鲁病(Kuru’sdisease)病因:朊病毒20世纪新几内亚局部流行,主要症状:震颤、共济失调、脑退化痴呆,渐至完全丧失运动能力,3~6个月内因衰竭而死亡。Kuru意为“恐惧”或“寒颤”,以女性和未成年儿童居多。美国医学家盖杜赛克,1955年进行20年研究,病毒引起的疾病与食用人肉的祭祀方式密切关联1968年停止该仪式后该病得到控制,从而拯救了一个部落的人群,盖杜赛克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医学奖。19库鲁病(Kuru’sdisease)病因:朊病毒19已知与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EB病毒与鼻咽癌、恶性淋巴瘤人类嗜T细胞病毒与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五、病毒与肿瘤20已知与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五、病第二节、病毒的致病机制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害1、溶细胞型感染:多见于无包膜病毒2、稳定状态感染:多见于有包膜病毒3、包涵体的形成:病毒增殖的痕迹4、细胞凋亡5、细胞增殖与转化、基因整合:多见于肿瘤原性病毒21第二节、病毒的致病机制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害1、溶细1.溶细胞型感染定义: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完毕,短时间内一次释放大量病毒,宿主细胞破裂,溶解死亡。(无包膜病毒,一般引起急性感染)
阻断细胞自身的合成代谢;损伤细胞器;溶酶体酶自溶;细胞膜改变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221.溶细胞型感染定义:阻断细胞自身的合成代谢;22子代病毒释放导致细胞被破坏23子代病毒释放导致细胞被破坏23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变性、死亡裂解的作用称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effect,CPE)。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effect,CPE)
24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变性、死亡裂解的作用称细胞25252.稳定状态感染(有包膜病毒:单纯疱疹、麻疹病毒及流感病毒等)定义:有包膜的病毒在细胞内增殖过程中,不阻碍细胞本身的代谢,也不改变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因而短时间内不会使细胞立刻溶解死亡。引起宿主细胞膜成分的改变,细胞膜表面出现病毒蛋白质成分,使细胞成为自身抗原,诱发自身免疫应答,使细胞损伤和破坏。细胞膜表面病毒蛋白具有融合膜生物活性时,数个细胞间的细胞膜相互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利于扩散。262.稳定状态感染定义:26稳定状态感染为特异性抗体或CTL细胞识别新抗原多核巨细胞27稳定状态感染为特异性抗体或新抗原多核巨细胞27细胞融合被感染的CD4+细胞gp120阳性未感染的CD4+细胞gp120阴性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gp120CD428细胞融合被感染的CD4+细胞未感染的CD4+细胞融合形成3.包涵体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镜可看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inclusionbody)
位置:胞质内,胞核中,或两者都有病毒颗粒的聚集体或病毒增殖的痕迹诊断依据----内基小体293.包涵体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镜可看到与正常细胞
CMV包涵体狂犬病病毒包涵体---内基小体30CMV包涵体狂犬病病毒包涵体---内基小体30细胞受到诱导因子的刺激后,激活细胞的死亡基因,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死亡。促进病毒释放限制病毒增殖数量4.细胞凋亡(apoptosis)31细胞受到诱导因子的刺激后,激活细胞的死亡基因,导致细胞程序性诱导细胞凋亡凋亡小体受染CD4+细胞32诱导细胞凋亡凋亡小体受染CD4+细胞325.细胞增殖与转化
增殖:V感染后,细胞失去接触抑制。转化:V感染后,细胞遗传性状改变(细胞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细胞增殖变快、失去细胞间抑制,细胞发生恶性变。如:
EBV、HPV、HBV。335.细胞增殖与转化增殖:V感染后,细胞失去接触抑制。335.整合感染
某些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在感染中可将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导致细胞遗传性状的改变,称为整合感染。
在适宜条件下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细胞膜上出现肿瘤抗原。如:EBV、HPV、HBV。345.整合感染某些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在感染中可将基病毒所致肿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1)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2)人乳头瘤病毒(HPV)HBV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urkitts淋巴瘤鼻咽癌子宫颈癌皮肤癌、子宫颈癌肝癌35病毒所致肿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1)成人T细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Ⅱ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IV型超敏反应)
36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361、体液免疫病理作用:Ⅱ型超敏反应:宿主细胞表面的v抗原+特异性抗体----------损伤宿主细胞。Ⅲ型超敏反应:v抗原与抗体复合物在血液中循环,在一定部位沉积------------------局部组织损伤。如:慢性病毒性肝炎出现关节炎症状补体补体中性粒细胞371、体液免疫病理作用:补体补体中性粒细胞372、细胞免疫病理作用
细胞免疫是机体清除细胞内病毒的重要机制。
CTL细胞识别、杀伤受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出现新Ag),终止细胞内病毒的复制,同时也损伤宿主细胞;
IV型超敏反应:释放多种CKs引起周围组织炎症。3838三、病毒对免疫系统的致病作用1.抑制宿主免疫功能: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免疫逃逸,加重病情/持续感染。2.杀伤免疫细胞:HIV3.诱发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打破免疫耐受。39三、病毒对免疫系统的致病作用1.抑制宿主免疫功能:麻疹病免疫病理
病毒感染
靶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
Ab+补体CTL免疫复合物炎症损伤细胞破坏
血流中肾小球皮肤支气管
长期存在基底膜关节滑膜痉挛免疫抑制HIV、麻疹病毒等40免疫病理1、屏障作用2、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作用3、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干扰素——获得性非特异性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第三节抗病毒感染免疫机制411、屏障作用2、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作用3、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干扰素定义: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等作用的糖蛋白
种类:种类 产生细胞 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 人白细胞 强 弱 弱 人成纤维细胞强弱弱
T细胞 弱 强强 42干扰素定义: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 种类:种类 产生细干扰素抗病毒机制干扰素不能直接杀灭病毒通过与邻近正常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结合,信号传递,激活基因合成抗病毒蛋白,发挥抗病毒作用。43干扰素抗病毒机制干扰素不能直接杀灭病毒43抗病毒机制病毒
干扰素诱生剂组织细胞IFN编码基因IFNIFN受体(临近细胞)抗病毒蛋白基因抗病毒蛋白蛋白激酶、2`-5`A合成酶抑制蛋白转译、降解mRNA早期中断病毒复制,阻止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车拖车出售合同样本
- 激发团队创造力的方法计划
- 会议室责任合同样本
- 企业实习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出售设备合同样本
- 活动之星增强小班幼儿自信心计划
- office合同标准文本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强势文化试题及答案
- 制定图书馆年度宣传推广计划
- 跨部门沟通与协作技巧计划
- 广东省五年一贯制语文考试题目
- 马原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
- 体育中国(上海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幼儿园家长进课堂讲课
- 2023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 (2.1)-外科感染-疖、痈
- FZ/T 93048.1-2021针刺机用针第1部分:刺针
- 土力学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课件
- 院感基础知识培训最新版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