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高三一轮复习核心素养体系构建1.综合思维:通过绘制示意图,理解掌握陆地不同水体的补给关系及特点,分析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2.区域认知:通过不同区域的相关图文资料,了解各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3.地理实践力:通过调查研究及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地陆地水体的特点及作用,分析当地河流的主要特征。考情分析一
水体间的相互补给二
河流的水文特征三
河流流向的判断四
湖泊目录1水体间的相互补给按注入地可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内流河:最终流不到海洋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会断流-时令河),中途消失(如塔里木河)或注入内陆湖泊(如巴尔喀什湖)。河流的分类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因降水形式、储水方式、水流路径的不同,通常把河流的补给类型分为: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积雪水大气降水河流的补给方式1.大气降水补给特点: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汛期在雨季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最典型,世界多数河流主要补给源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补给特点: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汛期)影响因素: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积雪融水雨水视频#黑龙江-雪乡《航拍中国》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Q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补给特点: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日变化汛期在夏季,冬季断流影响因素: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青藏和西北的高山常见西藏仁龙巴冰川(帕隆藏布江源头)4.湖泊水补给补给季节:河流枯水期时影响因素:①湖泊与河流相对水位②湖泊水量的大小较普遍较稳定的补给源4.湖泊水补给与河水互补:丰水期:河流→湖泊枯水期:湖泊→河流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洪水期蓄积部分的洪水,削减、延缓干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夏季蓄水防洪,冬季放水抗旱。5.地下水补给与河水互补: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河水反补给地下水(特殊:地上河)最普遍最稳定的补给源影响因素:①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②地下水水位与河流水位相互位置关系汛期:河水补给潜水5051枯水期:潜水补给河水5051等潜水位线等潜水位线5.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流向低处地下水补给一般水质较好。(绿洲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热点运用--黄河地上悬河地上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较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了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降水积雪融水降水冰雪融水湖泊、地下水河流补给方式总结【技法归纳】1.看坐标: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
(1)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断流等情况。(2)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2.看曲线数值变化(1)看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2)看流量变化幅度,确定河流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及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时间等,进一步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
【技法归纳】3.从流量过程曲线图分析原因(1)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2)洪水期出现在夏秋季、枯水期出现在冬春季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则刚好相反。(3)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4)出现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5)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断流往往是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6)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还可能是因为水库或地下水的调节作用。
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大体一致春季或初夏,汛期地下水补给具有普遍性径流量与气温变化相一致中下游胡湖泊,调节作用河流补给永久性冰川积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河流补给方式总结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雨水补给(最主要的类型)多雨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
水体的补给类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冰川融水补给(单向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
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水体的补给类型依据河流所在地区1234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稀少,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长江、黄河源头地区气候高寒,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东北地区冬季寒冷降雪多,河流的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夏季高温多雨,夏汛是雨水补给形成的补给类型确定依据径流变化过程1234雨水补给径流的变化随降水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径流的变化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地下水补给径流常年较为稳定、平缓湖泊补给径流季节变化较小补给类型确定潜水位置: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补给: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流向:从高到低排泄方式:蒸发,出露为地表水特点:有自由水面,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埋藏浅、受气候影响大、流量不稳定易受污染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承压水位置:两个隔水层之间补给:潜水补给流向:受压力作用,从补给区向排泄区排泄方式:转化为泉水,以泉水形式排泄特点:有承压水面,承受静水压力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大小,局部可由低处流向高处埋藏较深、受气候影响小、流量稳定不易受污染、水质较好分布区与补给区排泄区不一致等潜水位线1.
定义: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L=H-h(H为海拔,h为A地的潜水位,L为A地的潜水埋藏深度)2.潜水流向: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海平面潜水面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海拔高度HLh等潜水位线3.
潜水流速: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习题]黄河内蒙古段南部有十大支流,被称为“十大孔兑”(如图)。支流上游地区,沟谷纵横,植被稀疏;下游河流蜿蜒,农田遍布。汛期洪水汇入黄河形成沙坝,多数支流3月径流量与9月的相近,但输沙量却小得多。据此完成1~2题。解析:第1题,河流的输沙量主要受河流流量和流速的影响。由材料可知,“十大孔兑”多数支流3月径流量与9月相近,因此输沙量差异主要受流速影响;该区域3月径流主要来自积雪融水补给,积雪融化较慢,河流水量增加较慢,流速较缓,输沙能力弱;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河流水量增加快,流速较快,输沙量大。故选A项。第2题,读图可知,“十大孔兑”中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汛期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大,洪水汇入黄河,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沙坝,抬高干流河床,阻碍干流通航和泄洪,影响两岸灌溉。故选C项。答案:1.A2.C1.“十大孔兑”3月输沙量比9月小得多的原因是()A.径流速度慢B.植被覆盖度高C.农耕活动少 D.冻土未融化2.“十大孔兑”洪水汇入黄河,会()A.改善干流航运 B.利于两岸灌溉C.抬高干流河床 D.加强干流泄洪跟踪训练[习题]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麓,该河上游地区自古有“西藏粮仓”之称。下图为年楚河上游年内降水量、流量、气温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上游流量高峰时节在6~9月份,该河春季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是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冬季是地下水补给,①③正确,故选B项。第4题,4~5月份气温升高,冰雪融水补给多,A项错误。西南季风4~5月份影响增强,B项错误。灌溉用水增多会减小河流流量,C项正确。该河段无结冰期,D项错误。答案:3.B4.C3.年楚河上游流量高峰时节的主要补给方式有()①大气降水 ②地下水③冰雪融水 ④湖泊水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4~5月年楚河上游流量全年最小的主要原因是()A.冰雪融水补给少 B.西南季风影响弱C.农田灌溉用水多 D.河面结冰未融化跟踪训练[习题]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mm,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5~7题。解析:第5题,该地降水虽然集中在夏季,但因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冬季也有一定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形成春汛。第6题,该地主要为牧区,部分地区为种植业,夏季农业用水量较大,导致河流中的水被大量使用。第7题,该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mm”,可见为半干旱地区,典型植被为草原。答案:5.D6.D7.B5.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 B.大气降水C.冰川融水 D.冰雪融水6.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7.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A.森林 B.草原C.荒漠 D.湿地跟踪训练2河流的水文特征要素描述角度影响因素水位水位高低及其变化多取决于河流的补给类型: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主要受降水特征影响;②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主要受气温变化影响流量流量大小及其变化①水源补给的多少和流域面积的大小;②流经地区的植被涵养、湖泊(水库)调蓄能力,上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等汛期长或短,从×月到×月流域内的雨季长短(外流河);气温变化导致的积雪、冰川融化时段等含沙量含沙量大小流域内的地形坡度(流速)、降水强度、植被覆盖率、土质等结冰期有或无,长或短最冷月均温>0℃,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凌汛有或无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发生在由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的河段水能大或小河流流量;落差;峡谷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人类活动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破坏植被地表径流增加,汛期提前,水位陡涨陡落增加植树种草地表径流减少,汛期推迟,水位升降缓慢减少修建水库调节径流,下游水位变化平稳水库下游含沙量减少围湖造田湖泊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硬化路面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量减少,水位陡涨陡落
铺设渗水砖地表径流量减少,下渗量增加,水位变化平缓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河流水系特征及其判断依据要
素描述角度判断依据源头发源地的地形区等高线、河流流向等流域面积大小支流、源头、分水岭流程长短陆域面积(一般岛屿河流流程短);经纬跨度;比例尺支流支流数量、分布及形态取决于地形和降水状况流向自××向××流地势倾斜方向(水往低处流)水系形状向心、放射、树枝形地形、地势特征答题术语分析角度规范答题术语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水位水位高(低),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小)流速流速快(慢)汛期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夏季(其他季节),汛期出现在×月至×月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结冰期为×月至×月凌汛有(无)凌汛含沙量含沙量大(小)河流水系特征长度河流长短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河流流向自东向西、自西向东(向其他方向)流,先向东后折向南落差落差大(小)水系形态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格子状水系支流支流多(少)河道特征河道宽(窄)、深(浅)、平直(弯曲)1.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答案
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解析
河流径流量减少与补给水源减少和人类用水多有关。跟踪训练(2)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答案
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小。解析
该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则必然位于内陆地区,水文特征注意归纳图中信息,从水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等角度分析即可。跟踪训练辨析1.水资源2.水能资源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的影响地形地貌①流水侵蚀地貌:沟谷发育、沟壑纵横;地形起伏大,侵蚀作用强;②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貌;③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④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⑤河床特征:上游侵蚀为主,河床窄而深,呈“V”字形;下游堆积为主,河床宽而浅,呈“U”字形①地势决定河流流向:在等高线图上,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②地形影响流域范围:山地一般是河流的分水岭,如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河流受地形影响,流域面积较小;③地形影响河道状况:河流上游河床多砾石,河道狭窄,多峡谷;中游河床多粗砂;下游河道展宽,多曲流,河床多细沙或淤泥;④地形影响河流性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流速快,含沙量大,水能资源丰富;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流速慢,含沙量小,水流平稳,航运价值较大气候①河流对降水的影响:增加河流沿岸地区降水量;②河流对气温的影响:降低白天气温,提高夜晚气温,减小气温日较差①降水对河流的影响: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多少具有一致性;②气温对河流的影响: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大致一致;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下的河流存在结冰期其他水体湖泊(地下水)湖泊(地下水)和河流具有相互补给关系:由高水位补给低水位。丰水期河流水位高于湖泊(地下水)水位,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地下水);枯水期相反。以湖泊为源头的河流,总是由湖泊补给河流。地上河分布的地区,总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出露成泉,往往补给河流水冰川冰川融水单向补给河流生物①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②干旱地区有河流流经的地区,水分条件较好,形成非地带性的绿洲植被覆盖率越高,河流侵蚀作用越弱,含沙量越小,径流变率越小土壤河流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山麓冲积扇分布的地区往往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越紧实,越不易遭受侵蚀,河流含沙量越小;土壤越疏松,越容易遭受侵蚀,河流含沙量越大河流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习题]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km。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解析:第1题,堆积性游荡河道,必须要具备含沙量大、冲淤变化剧烈等特点。含沙量大为淤积提供了基础条件,流量季节变化大为冲淤的季节变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只有冲淤的不断变化,才能导致河道的游荡(改道)。第2题,若河流处于深、窄的地形中,且两岸岩性不易受侵蚀,则河流游荡范围会受到限制,反之河道游荡范围会扩大,③④对。河水流量和支流汇入主要影响河道的宽度和深度,①②错。第3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渭河从黄河小北干流南部汇入。因此,在主汛期,支流渭河洪峰会使干流流量增大,水位上升,进而导致干流的上(北)游与下(南)游河段的落差变小,流速减缓,泥沙淤积增强,C对。流速减缓,携带泥沙能力减弱,含沙量下降,泥沙淤积增强,河床抬升,A、B、D错。答案:1.D2.C3.C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跟踪训练[习题]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下图为我国东北平原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记录的某年不同日期13时的流量数据。甲乙之间河段长约200千米,是该河仅有凌汛现象的河段,其结冰期流量来自冰下水流。据此完成4~6题。解析:第17题,有结冰期的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才可能出现凌汛。图中显示,乙站流量3月16日以后流量明显增加,说明乙水文站之上河面冰层和周边积雪融化量增大,说明气温明显开始上升,而甲站流量在4月1日以后才开始增加,说明甲站周边冰雪融化较晚,则纬度较高,位于乙站下游,因此与甲相比,乙水文站所在河段纬度低,海拔高。故选C。答案:4.C4.与甲相比,乙水文站所在河段()A.纬度高,海拔高 B.纬度高,海拔低C.纬度低,海拔高 D.纬度低,海拔低5.造成乙水文站4月下旬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地区()A.降水减少 B.积雪减少C.下渗增加 D.植被增加6.甲乙之间河段发生凌汛现象的日期最可能是()A.3月16日 B.4月1日C.4月16日 D.5月1日跟踪训练[习题]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下图为我国东北平原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记录的某年不同日期13时的流量数据。甲乙之间河段长约200千米,是该河仅有凌汛现象的河段,其结冰期流量来自冰下水流。据此完成4~6题。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乙站流量3月16日以后流量明显增加,说明乙水文站之上地区气温明显开始上升,河面冰层和周边积雪融化量增大,4月下旬,乙水文站周边地区的积雪面积快要融化完了,积雪面积变小,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使得乙水文站流量变小,故选B。答案:5.B4.与甲相比,乙水文站所在河段()A.纬度高,海拔高 B.纬度高,海拔低C.纬度低,海拔高 D.纬度低,海拔低5.造成乙水文站4月下旬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地区()A.降水减少 B.积雪减少C.下渗增加 D.植被增加6.甲乙之间河段发生凌汛现象的日期最可能是()A.3月16日 B.4月1日C.4月16日 D.5月1日跟踪训练[习题]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下图为我国东北平原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记录的某年不同日期13时的流量数据。甲乙之间河段长约200千米,是该河仅有凌汛现象的河段,其结冰期流量来自冰下水流。据此完成4~6题。解析: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位于下游,乙位于上游,则甲的流量代表该河段流出流量,乙的流量大致代表该河段流进流量。图中显示,4月1日甲的流量小于乙的流量,即流进河段的水量大于流出的水量,水位会上升,则可能出现凌汛现象,因此甲、乙之间发生凌汛现象的日期是4月1日,故选B。答案:6.B4.与甲相比,乙水文站所在河段()A.纬度高,海拔高 B.纬度高,海拔低C.纬度低,海拔高 D.纬度低,海拔低5.造成乙水文站4月下旬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地区()A.降水减少 B.积雪减少C.下渗增加 D.植被增加6.甲乙之间河段发生凌汛现象的日期最可能是()A.3月16日 B.4月1日C.4月16日 D.5月1日跟踪训练[习题]7.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解析:第(1)题,水文特征主要是描述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渭河干流主要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7、8月,年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主要流经渭河平原,流速较稳定;其支流多来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较大;冬季寒冷,有结冰期。第(2)题,图示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北侧支流来沙是渭河主要的沙源。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支流较北侧少,南侧支流不是渭河泥沙的主要来源。习题链接(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答案:(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2)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3
河流流向的判断(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断河流流向(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判断(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断河流流向(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判断(5)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6)根据河流地貌类型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判断(7)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河流流向一般地,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较大,且棱角分明;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且呈浑圆状;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8)根据时令河虚实线判断河流流向时令河一般越向下游水量越小,在旱季时流量变小甚至干涸,随季节消失的部分在地图上用虚线画出,河流由实线处向虚线处流。河流流向判断(1)若河流含沙量大,则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2)若河流有结冰期,则说明该河所处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根据河流判断地形特征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1)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2)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对应的地形部位为盆地;辐射状水系对应的地形部位为山顶。(3)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流经平原地区。(4)根据河道形态判断地形:若河道呈蛇形弯曲,则说明该地为平原。[习题]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下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读图,回答下题。1.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自西向东 B.西北风;自东向西C.东南风;自东向西D.东风;自西向东解析:根据图例和指向标判断,重化工业区分布在城市东部,且城市布局合理,说明该地主导风向是西风。重化工业区布局在河流下游,所以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流。答案:1.A习题链接[习题]下图为某地区一河流某季节示意图及从甲地到乙地流水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2~3题。2.由图中信息可推测出(
)A.河流由甲地流向乙地B.丘陵山地的等温线向北凸出C.甲乙河段冬季有冰期D.河道a处河床坡度比b处缓3.近年甲处河流颗粒物粒径减小,可能是该区域(
)①耕地面积扩大②降水量有所减少③植被覆盖率提高④大力开发旅游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2题,当河流流速减慢时,粒径大的先沉积、粒径小的后沉积,一般情况下,自河流上游向下游,沉积物粒径呈减小趋势,由此可知,乙地位于上游,甲地位于下游,河流由乙地流向甲地,A选项错误;由图中的气温信息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丘陵山地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等温线凸向低纬地区,即向南凸出,B选项错误;由于该地区位于北半球,气温大致由南向北降低,因此甲乙河段最冷月气温应高于0℃,河流一般无结冰期,C选项错误;b处位于凹岸,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河床坡度较陡,D选项正确。第3题,甲处河流颗粒物粒径减小的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流速变慢,二是流量减少,三是含沙量减少。该区域降水量有所减少可导致河流流量减少,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使得粒径更小的颗粒物在甲处也可沉积;植被覆盖率提高可使河流含沙量减少;耕地面积扩大、大力开发旅游业均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加、汛期流量增大;综上可知,C选项正确。答案:2.D3.C习题链接[习题]图Ⅰ为某区域示意图,图Ⅱ反映图Ⅰ中的P地河谷剖面,图Ⅲ反映图Ⅰ中的湖泊水位变化情况。读图回答4~5题。4.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河流流向及湖泊类型分别为()A.自北向南淡水湖B.自南向北构造湖C.自南向北冰碛湖 D.自北向南咸水湖5.R城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湖泊蓄水范围为a②湖泊蓄水范围为b③S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④S城受盛行西风影响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第4题,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规律,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河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湖泊身居内陆,河流对湖泊有增盐作用,所以湖泊为咸水湖,D正确。第5题,根据河谷剖面图可知,该河流东岸侵蚀严重,结合河流自北向南的流向可知,该河流位于南半球,其东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侵蚀严重。所以R城为地中海气候,若R城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则此时为南半球夏季,R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湖泊蓄水范围小,结合图C可知,应该湖泊蓄水范围为a;而S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正确。答案:4.D5.C习题链接4
湖
泊知识结构1.湖泊的成因和特征(1)含义: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水体更新缓慢的水体。(2)分析湖泊的成因与特征举例成因特征贝加尔湖、青海湖构造湖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湖水较深,湖岸陡峭五大连池、镜泊湖堰塞湖由滑坡、火山活动等地质灾害形成,物体阻塞河道,堰塞体往往不稳定,易垮坝长白山天池火山湖火山口积水而成,多为近圆形,湖岸陡峭,湖水深北美五大湖、欧洲高山湖泊冰川湖冰川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2.湖泊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1)水位①周期性的年变化:主要取决于湖水的补给方式。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雨季水位最高,旱季水位最低;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在夏季,最低在冬季;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湖泊,水位变动一般不大。周期性的变化又分为年变化和日变化。有些湖泊因受湖陆风、海潮、冻结和冰雪消融等影响,产生周期性的日变化。②非周期性的变化:往往是因风力、气压、暴雨等造成的。此外,由于地壳变动、湖口河床下切和灌溉发电等人类活动也可使水位发生较大变化。③与湖泊底部地形的关系:湖盆底部地形平坦,湖水较浅,水位变化大;湖水较深,地形坡度大,水位变化小。(2)盐度:气候(降水量、融冰量、融雪量、蒸发量)、河流(流入、流出)、生产生活用水、湖泊封闭程度。(3)含沙量:周围地形、气候、河流、湖床深浅、附近风沙情况。(4)结冰状况:直接因素是气温,间接因素有纬度、地形、盐度、水深、离陆地远近、流动性、温泉(地热)。(5)水质优劣、风浪大小(6)生物:气温、饵料、水域面积、封闭程度、人类活动影响、地形。湖泊成因构造湖、堰塞湖、火山口湖、河成湖、海成湖、澙湖等内力作用对湖泊的影响地壳凹陷、断裂下陷易形成湖盆地壳隆起抬升,湖泊逐渐消亡外力作用对湖泊的影响侵蚀形成洼地,积水成湖沉积物堵塞河道(或山谷),形成湖泊湖泊沉积物增加,湖床变浅,最终消亡与气候的关系气候湿润,有利于湖泊发育,且湖泊多为淡水湖气候干旱,湖泊多为咸水湖,且易萎缩、干涸与河流的关系河流下切,易使湖水外泄,湖泊消亡入湖水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消亡3.湖泊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4.湖泊的面积变化——以湖泊萎缩为例分析(1)咸水湖①“水来的少”——降水少;过度地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小;破坏植被,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②“水蒸的多”——蒸发旺盛(全球变暖,加剧蒸发)。(2)淡水湖原因治理对策自然原因泥沙淤积,湖面减小禁止过度砍伐天然林,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人为原因围湖造田,湖面减小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危害①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②影响航运;③破坏生物多样性(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以洞庭湖为例)(2)内流湖萎缩的原因(以咸海为例)不同类型湖泊萎缩的原因5.湖泊的咸淡变化(1)盐湖的形成过程及盐湖的主要特征①形成过程: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下陷,地势下降,形成地势低洼的盆地→盆地积水成湖→河流径流携带盐分不断汇入积累,且湖泊无径流流出排泄盐分→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干旱,蒸发量增大→盐度进一步增大,形成咸水湖,最终形成盐湖。②主要特征:封闭、蒸发量大、盐度大、面积小、降水少、湖水较浅、地势较平坦等。(2)分析湖泊咸、淡相互转化的条件①淡水湖→咸水湖→盐湖: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入湖径流量减少;湖泊水位不断下降,外流湖变成内流湖,径流携带盐分不断汇入积累,盐度不断增加,逐渐变成咸水湖,最终形成盐湖。②咸水湖→淡水湖:沿海地区,古海洋遗迹湖(如西湖);后来由于沙坝、沙洲、沙岛的形成或人工河口坝的建设,导致湖泊与海洋分离;由于径流不断汇入,盐度不断降低,逐渐变成淡水湖.盐湖的形成大气降水冰川融水地表径流人为取水降水量稀少冰川消退少径流汇入用水量大蒸发水域封闭性地壳运动气候干旱气温高风力强劲淡水补给内流湖盐分累积早期海洋地壳抬升无径流排出海水汇集盐湖的形成6.水体更新速度快慢的原因分析7.湖泊的效益或价值、污染与治理原因:降水少,蒸发强,湖水水量小;水体交换能力差;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水产养殖使水体富营养化;航运排放的油污和生活垃圾。治理:跨流域调水,增加湖泊水量;控制水产养殖规模;净化生产、生活污水;清理湖底淤泥,打捞湖泊垃圾。[习题]大熊湖(如右图)位于北美洲西北部,是加拿大第一大湖、北美洲第四大湖,因湖区多北极熊而得名。大熊湖湖形不规则,湖岸陡立,面积约3.1万平方千米。湖内产白鱼、湖鳟等,湖区周边人口稀少。读图,完成1~2题。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干支流的关系可以判断,马更些河自东南向西北流,大熊湖位于马更些河支流上游,因此大熊湖补给马更些河。第2题,大熊湖位于高纬度针叶林地区,周边森林覆盖率高,流水侵蚀作用弱,湖水含沙量小;受极地东风影响,加上湖面宽广,风浪较大;纬度高,结冰期长;气温低,蒸发弱,以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且有河流流出,湖水的盐度较低。答案:1.C2.D1.大熊湖与马更些河的主要补给关系为()A.相互补给 B.河补给湖C.湖补给河 D.互不补给2.大熊湖的水文特征是()A.含沙量大 B.风浪较小C.结冰期短 D.盐度较低跟踪训练[习题]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奧赫里德湖面积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3~4题。解析:第3题,雨水会从地面(坡面)带来泥沙以及营养物质进入湖泊。奥赫里德湖透明度极高说明泥沙来源少,渔产较少说明营养物质来源少,可推知雨水不是该湖的主要补给来源,A错误;奥赫里德湖只有在北部有一条河流流出,而没有入湖河流,B错误;该区域位于41°N附近,山地最高约2000米,达不到雪线高度,没有高山冰雪融水,D错误。该湖属于典型的断陷盆地,岩层的水分沿断裂破碎带缓缓汇入盆地内,积水成湖,为地下水补给,选C。答案:3.C3.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雨水 B.河流水C.地下水 D.冰雪融水跟踪训练解析:第4题,两湖距离近、海拔相差不太大,水温接近,A错。水深、水量虽有差别,但都不能对渔业产量造成较大影响,B、C错。湖水透明度高,营养物质少,饵料少,鱼类少;普雷斯帕湖与奥赫里德湖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湖水的透明度,与水质有关,选D。答案:4.D4.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温 B.水深C.水量 D.水质跟踪训练[习题]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奧赫里德湖面积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3~4题。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班公湖东部支流汇入多,故湖泊东部水量大,所以湖水总体由东向西流,但由于湖面宽度不同,影响流速,湖面越窄流速越快,因此,甲、丙两湖区流速不同,流向相同,故选C项。第6题,乙湖区水温低于甲湖区,由于该湖的水源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水温较低,而乙处位于河流入湖口附近,所以水温较低,A项正确。湖水上升、湖面宽度、湖水盐度与水温无关,B、C、D三项错误。答案:5.C6.A5.甲、丙两个湖区湖水的流向及流速表现为()A.两者都相同 B.流速相同、流向不同C.流向相同、流速不同 D.两者都不同6.夏季乙湖区水温低于甲湖区,是因为乙湖区()A.有河流注入 B.有湖水上升C.湖面宽度更小 D.湖水盐度更低跟踪训练[习题]班公湖是高原上的内陆湖,大部分位于我国西藏,小部分在印度境内,周边群山环抱,冰峰林立。湖水由东向西依次为淡水、半咸水、咸水。班公湖地理位置重要,219国道(新藏公路)经过湖泊东岸。下图示意班公湖及219国道位置。据此完成5~6题。[习题]7.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伊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近年来,中伊两国合作领域日益广泛。答案:甲湖有多条河流汇入,丰水期水位升高;甲湖湖水顺河道流向乙湖,带走盐分。乙湖只有河流汇入,但无河流流出;湖水蒸发强烈,使盐分积累。解析:有湖水流出的湖泊一般为淡水湖,没有湖水流出的湖泊一般为盐湖。习题链接甲湖和乙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两湖都是内流湖,且湖面海拔相近,但甲湖为淡水湖,乙湖为盐湖。分析甲湖为淡水湖,乙湖为盐湖的原因。[习题]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11 Unit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地理试题(三)(解析版)
- 2025年幼儿园大班科学《圆形的妙用》标准教案最终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报刊杂志塑料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商务决策-西游记团队裁员决策案例分析决策
- 箱涵施工工艺
- 2024土地转让协议书(31篇)
- 二零二五年度消防培训教材开发与推广劳务承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法律顾问常年法律服务合同
- 企业对外沟通与形象塑造制度
- 《前列腺增生》课件
- 整体法兰强度校核计算表(设计:zxg)
- 供应链经理年度工作计划
- 2024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答案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要点解读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牛津上海一起点)全册语法知识点总结
- 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 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Stories and poems教案(新版)冀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