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五、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土路床的压实宽度不到位现象:路床的碾压宽度普遍或局部小于路面结构宽度。原因分析:边线控制不准,或边线桩丢失、移位、修整和碾压失去依据危害:土路床的碾压宽度窄于路面结构宽度,路面结构的边缘座落在软基上.当软基较干燥时有一定的支承力,结构层能成活,当软基受雨水浸透或冬春水分集聚,土基失去稳定性时.路边将下沉造成掰边.治理方法:(1)不论是填土路段填筑路基时,还是挖方路段.开挖路槽时,测量人员应将边线桩测设准确,随时检查桩位是否有变动,如有遗失或移位,应及时补桩或纠正桩位。路床碾压边线应超出路面结构宽度(包括道牙基础宽度)每侧不得小于10cm。土路床的干碾压现象:在干燥季节,施作土路床工序过程中,水分蒸发较快,在路床压实深度内的土层干燥,不洒水或只表面洒水,路床压实层达不到最佳密实度。原因分析:忽视土路床密实度的重要性或强调水源困难或强调洒水设备不足。有意(明知)或无意(不理解)违章操作.危害: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经受不住车辆荷载的考验,缩短路面结构的寿命,出现早期龟裂损坏。治理方法:教育施工人员理解路床土层密实度对结构层稳定性的重要性。如果路床土层干燥,应实行洒水翻拌的方法,直至路床土层(0〜30cm)全部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再行碾压。路床土过湿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现象:路床土层含水量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以致大部或局部发生弹软现象。原因分析:在挖方路槽开挖后,降雨,雨水浸人路床松土层.由于地下水位过高或浅层滞水渗人路床土层。(3)填方路基路床土层填人过湿土或受雨水浸泡。(4)路床土层内含有粘性较大的翻浆土(该种土保水性强渗透性差)。危害:路床土层中含水量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部分会出现“弹簧”现象,达不到要求密实度,影响路面结构层的稳定性.造成路面基层结构难于碾压密实.治理方法:雨季施工土路床,要采取雨季施工措施,挖方地段,当日挖至路槽高程,应当日碾压成活,同时还要挖好排水沟;填方路段,应随摊铺随碾压,当日成活。遇雨浸湿的土,要经晾晒或换土。路床土层避免填筑粘性较大的土。路床上碾后如出现弹软现象,要彻底挖除,换填含水量合适的好土。路床土层含有有机物质现象:路床土层内含有树根、杂草、垃圾等有机物质,未予清除。原因分析:路床上层部位正处在被伐树木或其附近,枝、须根未清除.(2)路床土层部位正处在被填垫过的含有机杂物的永碴土或垃圾土。危害:在路床土层中的有机物质,长期处在潮湿状态下就会腐烂,形成土体中的空洞,失去对路面结构层的支承力,使路面结构沉陷变形。治理方法:不论是填方路床还是挖方路槽土层中不应含有任何有机物质,如土路床处于含有机物的永碴土或垃圾土土层应换填好土;如有少量树根、杂草、木块等有机物应清除干净。六、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碎石材质不合格现象:材质软、强度低。粒径偏小,块体无棱角。偏平细长颗粒多。材料不洁净,有风化颗粒.含土和其他杂质。原因分析:料源选择不当.材料未经强度试验和外观检验即进场使用。材料倒运次数过多或存放时被车辆走轧,棱角被碰撞掉。材料存放污染,又不过筛。危害:材质软,易轧碎。材质规格不合格或含有杂物,形不成嵌挤密实的基层。碾压面层时,易搓动,裂纹,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治理方法:注意把住进料质量关.材料应该选择质地坚韧、耐磨的轧碎花岗石或石灰石。材料要有合格证明或经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碎石形状应是多棱角块体,清洁无土,不含石粉及风化杂质;并符合如下技术要求及规格:抗压强度大于80MPa.软弱颗粒含量小于5%。含泥量小于2%.扁平细长(1:2)颗粒含量小于20%。规格应为3~7cm。干碾压现象:碾压时。不洒水或洒水量小,于碾压。原因分析:不懂操作或违犯操作规程,图省工省事,不顾质量。危害:碎石在干燥状态下碾压,在未达到规定碾压遍数时,石料已有碾碎,则不敢多压,在轮迹明显,嵌挤不紧密状态下完成工序。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治理方法:要按操作规程要求的规定碾压石料摊铺平整后,先进行稳压,即用6〜8t(或8〜10t)两轮压路机由路边向路中稳压两遍后.要洒水2〜2.5kg/mz,以后随压随打水花,用水量约lkg/m2保持石料湿润.减小摩阻力.碾压成活阶段:用12〜15t三轮压路机,在碾压至设计密度的全过程中均需随压随打水花,总用水量12~14kf/m2.(3)撒布嵌缝料前;也要洒水•嵌缝料在碾压2〜3遍即要洒水一次,每次不大于lkg/m2.碎石基层成活后仍需在湿润状态下养生。(五)超厚碾压现象:不按要求的压实厚度碾压,规程规定: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cm,而有的压实厚度25~35cm也一次摊铺碾压。原凶分析:交底不清或管理不严,或图省工省碾或无端抢工有意违反操作规程。危害:规定的最大压实厚度为20cm,是12~15t压路机的压实功能能达到的全部层厚要求密实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厚的混合料则全层厚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治理方法:交底清楚,严格控制。凡结构总厚度超过一次碾压限厚的,都要分层摊铺碾压,如结构总厚度为30cm,可分成两层.每层15cm,其虚铺厚度为15x1。3(机械摊铺的压实系数)=19。5cm.十、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沥青混合料路面在北方使用极为广泛,因为它较水泥凝土路面施工周期短,铺筑速度快,故此,在北京地区因为使用的比较多,发现的质量缺陷也多.(一)路面平整度差现象: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搂平、碾压后表面尚较平整,当开放交通后路面出现波浪或出现“碟子”坑、“疙瘩”坑。原因分析:底层平整度差,因为各类沥青混合料都有它一定的压实系数,摊铺后,表面搂平了,由于底层高低不平,而虚铺厚度有薄有厚,碾压后,薄处沉降少,则较高,厚处沉降多,则较低,表面平度则差。3摊铺方法不当,在等厚的虚铺层中,由于摊铺时用铁锹高抛,或运输卸料时的冲击力将沥青混合料砸实,或人、车在虚铺混合料上乱踩乱轧,而后又搂,致使虚实不一致。虚处则较低,实处则较高,平整度差.料底清除不净,沥青混合料直接倾卸在底层上,粘结在底层上的料底清除不净。或把当天的剩料胡乱摊在底层上.充当一部分摊铺料。但它已经压实,冷凝,大大缩小了压实系数。当新料补充搂平压实后,形成局部高突、疙疙瘩瘩,不平整。为了更深一步认识这一主要影响路面平整度的通病.再以图示和数据来剖析一下,因底层平整度差,虚摊厚度不一致。造成路面平整度差的原因。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例,按压实系数K=1.3计算,那么铺筑H=5cm沥青混凝土,它的虚铺厚度(h)就应该是:h=KH即h=1.3x5=6。5cm实际施工时,往往发生如(图1-4-4)摊铺情况.如果底层不平,面层压实后也将是不平整的.以表1-4-12的数据来剖析:图1-4-4表示的是底层呈波浪形的高低不平,其波峰波谷长度大于碾轮接触面,这种不平整属于波浪形的不平整。以A、B、C、D四个凹凸点为例,各点的虚铺厚度和压实厚度均不相同。可见底层不平,面层压实后也是不平的。当底层很平整,面层压实厚度全部是5cm或接近5cm,其平整度将是很好的。如果底层凹凸峰谷长度小于碾轮接触面,即底层呈“疙瘩”坑或“碟”坑形高低不平,即见图1-4—5。就碾轮接触的K点范围的A、B、C、D、E、F六点来看,A、C、E点是凸点,B、D、F点是凹点,A、C、E点对碾轮有较大抗力,密实度会很好;B、D、F点抗力很小,密实度会较差。当碾轮过后,表面光泽不一样,底层凸点处光平发亮,凹点处麻面发乌,一经车轮走压,凹点处下陷,形成“碟子”坑或“疙瘩”坑路面。所以底层平整度对上一层的平整度是十分关键的•(这里所指的底层,就是路面的底层是基层,基层的底层是土路床).上述分析主要是针对人工摊铺而产生的不平整通病的原因,使用机械摊铺,就是使用电脑控制的自动调平摊铺机,同样,要是底层平整度不平,虽然有摊铺机本身的震捣功能,其虚铺厚度是一致的,当时碾压完也是平整的。但是经车载辗压后,底层的坑洼不平便反射到路表面上来,同样路面是不平整的。再者摊铺机摊铺面层其每幅两侧高程基准线控制不准或摊铺机本身的毛病或操作手控制不利,熨平板出现忽高忽低,也是造成路面波浪或高低不平的原因.危害:路面平整度是道路工程的主要使用功能。如果道路不平坦,会降低行车速度,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机件,降低舒适性,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路面愈不平坦,车辆冲击力愈大,对道路的损毁愈严重,会大大降低道路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治理方法:首先要解决底层平整度问题,这里所指的底层是泛指。如果沥青混合料面层分三层铺,那么表面层的底层是中面层黑色碎石或粗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的底层是底面层(沥青碎石),底面层的底层是道路基层.基层的底层是道路路基(土路床),每一层的平整度都对上一层平整度至关重要。所以要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对路面各层要求严格控制,认真检验.特别是在保证各层密实度和纵横断高程的基础上,把平整度提高标准进行控制,最后才能保证表面层平整度的高质量。从施工技术管理上,对底层纵横断高程要用五点五线法加密检查点(见图1-4-6);在技术操作上,按照高程控制的要求,加细找补和修整;在机具设备上,积极创造条件,使用平地机修整路床和基层的平整度。面层的摊铺应使用摊铺机,并放准每幅两侧高程基准线,操作手控制好熨平板的预留高的稳定性;小面积或无条件使用摊铺机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摊铺,即采用扣锹法,不准扬锹,要锹锹重叠,扣锹时要求用锹头略向后刮一下,以使厚度均匀一致。使用手推车和装载机运料时,应用热锹将料底砸实部分翻松后摊平,以求各处虚实一致。搂平工序,不能踩踏未经压实的虚铺层。要倒退搂平一次成活,如再发现有不平处,可备专用长把刮板找补搂平.沥青混合料应卸在铁板上,不能直接倾卸在铺筑底层上。如果要卸在底层上,则必须设法清除干净。剩余冷料不能直接铺筑在底层上充当一部分层厚,应加热另作它用。五点五线法检查、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做法见图l—4-6。上例路宽为14m,横坡为直线坡,坡率为1%,用五点五线法检查纵横断面高程和平整度.边桩放高lm,中线高应为l-错误!x0.01=0。93m;错误!处高应为1-错误!乂0。01=0.965m五点:即在每一个横断面上。均匀分成五个点,按一个固定高程拉一条线。再按上述计算的数据检查在横断面上的横断高程。五线:即在相邻两个横断面之间,按五个相对应的点分别纵向拉五条线。再按上面计算的数据检查纵向高程.这样通过五点五线检查的成果来全面修整路床或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二)路拱不正。路面出现波浪形现象:路拱不饱满,局部高点偏离中心线,或在路面纵向出现波浪。特别是靠近路缘石的偏沟部位出现路边波浪较多,使路缘石外露不一致。原因分析:主要是路面各结构层的纵横断高程控制不力。或在两相邻控制点距离偏大,在两点之间的高程出现较大偏差,形成控制点处高于或低于两控制点之间的路面高程.危害:影响外观质量、路容不整.路面波浪,造成行车颠簸,降低车速和乘车舒适感。路边波浪造成积水.治理方法:路床和路面基层都应用五点五线法检查控制纵、横断面高程。要控制好沥青混合料面层各层的虚铺厚度。人工摊铺要采用放平砖的方法。特别应该加细控制两雨水之间的路边高程,切勿低于下游雨水附近高程。路面非沉陷型早期裂缝现象:路面碾压过程中出现的横向微裂纹,往往是某区域的多道平行微裂纹,裂纹长度较短。采用半刚性基层材料.做基层的沥青路面,通车后半年以上时间出现的近似等间距的横向反射裂缝。路面在纵、横向接茬处产生不规则纵、横裂缝;或冬季发生的冻胀纵、横裂缝。路面出现的凸起开花和不规则短裂缝。原因分析:碾压当中出现短小微小裂缝的原因是:由于碾压前沥青混合料摊铺时问过长。其表面变冷,形成僵皮,其内部较热,可塑性好,形成压路机串皮碾压,或过早使用重碾,均会造成沥青混合料在压路机碾轮前出现波浪;或由于底层与面层粘结不好(如卜层表面脏污,或没有喷洒沥青结合料),或过碾产生推移横裂纹。雎路机加速或减速太猛.尤其足转向时过猛产生路而横纹。沥青混合料过细,其结合料太少(即油石比过低);上碾避早,沥青混合料温度过度;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级配太差,石料偏少;由于刮风下雨或喷水防粘时碾轮喷水过量等,造成沥青混合料温度过低,产生的横向微裂纹.整平找补料层过薄;或在坡道上摊铺沥青混合料过厚;或对薄沥青混合料层过量辗压等产生的横向微裂纹。在路面上出现半刚性基层开裂反射的或自身产生的较规律的横向裂缝其产生的原因是:石灰土、水泥土或其他无机结合料的基层、垫层,由于碾压后未能潮湿养生,造成较大的干缩反射上来的横裂。寒冷地区,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低温收缩,造成变形受阻产生的横向开裂。由于道路发生冻胀,产生的路面拱起开裂。由于沥青原材料低温延性差或沥青混合料粘结力低,造成路面早期开裂。由于石灰土、石灰粉煤灰砂砾中有未消解灰块,当压实后消解膨胀,造成其上沥青路面膨胀开裂(开花).当沥青混合料分幅碾压或纵向接茬时,由于接茬处理不符操作规程要求而造成接茬开裂。危害:(1)雨雪水会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局部变形,逐渐扩展为网状开裂。碾压中产生的微裂纹及反射裂缝,虽初期不影响行车,但在水分侵蚀及阳光照射下,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疲劳开裂的催化剂,会大大缩短沥青路面寿命。预防措施: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做好以下工作,防止产生横向裂纹.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凡发现沥青混合料级配不佳,集料过细,油石比过低.炒制过火,油大时,必须退货并通知生产厂家,严重时可向监理或监督报告。2)严格控制摊铺和上碾、终碾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施工组织必须紧密,大风和降雨时停止摊铺6和碾压。3)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作业。平地碾压时,要使压路机驱动轮总接近摊铺机;上坡碾压,压路机驱动轮在后面,使前轮对沥青混合料预压,下坡碾压时,驱动轮应在后面,用来抵消压路机自重产生的向下冲力.碾压前,应用轻碾预压.压路机起动、换向都要平稳。停驶、转移、换向时,关掉振动档。压路机停车、转向尽量在压好的、平缓的路段上.4)双层式沥青棍合料面层的上下两层铺筑,宜在当天内完成.如间隔时间较长。下层受到污染,铺筑上层前应对下层进行清扫,并应浇洒适量粘层沥青。5)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宜通过试铺碾压确定。应掌握好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使其等于沥青混合料层设计厚度乘以松铺系数。6)宜采用全路宽多机全幅摊铺,以减少纵向分幅接茬。(2)按GB5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纵缝要尽量采取直茬热接的方法,摊铺段不宜太长,一般在60~1m之间,于当日衔接,当第一幅摊铺完后,立即倒至第二幅摊铺,第一幅与第二幅搭接2。5~5cm,然后再推回碾压(见图1—4-7).不是当日衔接的纵横缝上冷接茬,要刨直茬,涂刷粘层边油后再摊铺.横向冷接茬,可用热沥青混合料预热,即将热沥青混合料敷于冷茬上厚10~15cm,宽15~20cm。待冷茬混合料融化后(5~10min)。再清除敷料,进行搂平碾压。或用喷灯烘烤冷茬后立即用热沥青混合料接茬压实。(3)在设计和施工中采用下列措施,防止石灰土等半刚性基层的收缩裂缝.1)控制基层施工中,压实时的含水量.采用(0。9x最佳含水量)的含水量监控时,可降低其干缩系数.2)设计中,在半刚性基层上.加层厚>10cm的沥青碎石,或厂拌碎石联结层,可降低裂缝向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反射程度.3)在半刚性基层材料层中,掺入30%〜50%的2〜4cm粒径的碎石,可减少收缩裂缝,并提高碾压中抗拥推的能力.4)对半刚性基层碾压后潮湿养护,随气候湿度不同,至少5〜14d为宜。(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进行低温冷脆改性.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治理方法:(1)对于碾雎中出现的横向微裂纹,可在终碾前,用轮胎碾进行复压.往往可予以消除。(2)对由于半刚性基层圩裂反射上来的裂缝,缝宽在6mm以内的,可用热沥青灌缝。缝宽火于6mm的,将裂缝内杂质处理干净后,用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进行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撒砂,扫匀。(3)对无变形不严重裂缝可在路面干燥条件下,按(2)条方法处理;对发裂、轻微龟裂,可采用刷油法处治,或进行小面积的喷油封面.防止渗水使裂缝扩大。(四)路面沉陷性、疲劳性裂缝现象:路面产生非接茬部位不规则纵向裂缝.有时伴有路面沉陷变形。在雨水支管部位出现小规则顺管走向的裂缝;在检查井周围出现不规则裂缝。成片状的网状裂缝(裂块面积直径大于30cm)和龟背状的裂缝(裂块面积直径小于30cm)。原因分析:出现不规则的纵向裂缝和成片的网状裂缝,多属于路基或基层结构强度不足.或因路基局部卜沉路面掰裂。(2)雨水支管多数处于路面底基层或基层中,支管肥槽回填由于不易夯实,造成局部路面强度削弱面发生沉陷和开裂,是路面最早出现的裂缝之一。龟背状裂缝多属于路面基层结构强度不足,支承不住繁重的交通荷载,或沥青面层老化而形成,在车行道中,长条状网裂(网眼宽20cm左右,长50~60cm的网裂)多数属于路面结构在重复行车荷载作用下,发生疲劳破裂的裂缝。路面结构层中有软夹层,如石料质软、含泥量大,尽管其他结构层强度足够,仍会发生沉陷、网裂和龟裂。碾压中,由于沥青混合料表面过凉,里面过热,当摊铺层较厚时,用重型压路机碾压会引起路面表层切断,在第一遍碾压中.出现贯穿的纵向裂纹。危害:外界水会沿路面裂缝渗入路面基层,甚至渗入土基,造成其承载能力下降,使路面过早损坏。裂缝部分,特别是裂缝密集的龟裂部分,受水浸入和车辆反复荷载的冲击,更会加速路面出现坑槽,车辙等严重损坏。防治措施:对雨水支管肥槽,采用水泥稳定砂砾或低标号混凝土处理,防止路面下沉开裂.提高路面基层材料的均匀性和强度,如北京地区使用的石灰粉煤灰砂砾.即要保证其级配的均匀性和设计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R7>0O7MPa)及所需的石灰含量和石灰活性氧化物含量,避免强度裂缝,减少温度裂缝。按照第二章的要求治理好路基的质量通病,防止路基下沉所造成的裂缝。要注意对沥青混合料外观质量的检查,矿料拌合粗细要均匀一致,粗骨料的表面应被沥青和细矿料均匀涂复,不应有花白料或油少、干枯现象。检查井周围,在路面底层铺筑后再将检查井升至路面高所留下的肥槽.用低标号混凝土补强处理.对于出现的网裂、龟裂等采用下述方法处理:由于土基、基层破坏所引起的裂缝,分析原因后.先消除土基或基层的不足之处,然后再修复面层。龟裂采用挖补方法,连同基层一同处治。轻微龟裂,可采用刷油法处理,或进行小面层喷油封面,防止渗水扩大裂缝。路面边部压实不足现象:路面边缘部位.局部未碾压密实,表层呈松散状态,或“睁着眼”,一经车辆辗压有掉渣现象。原因分析:在路面边缘部位,基层碾压不到位,碾压面层时,基层跟着下沉,面层得不到基层足够的反作用力,面层便压不实.安栽道牙的废槽未夯实,同样产生上述情况。未控制基层边缘平整度,在边缘出现“疙瘩”坑或“碟子”坑,坑洼部分压不实,呈“睁眼”现象,或出现局部长度上低洼.碾轮压不着,出现松散掉渣。逢有障碍物,碾子靠不了边,也未用小型夯实工具伽墩锤、烙铁、震动夯)夯实.危害:烂边掉渣属面层结构性损坏,是外观质量上的重要缺陷,经不住水浸、冻融、风蚀、车轮创压,易出坑槽.严重时还会波及基层的损坏。防治措施:碾压基层时要标出准确的路边边线,一般应超宽碾压每侧不小于15cm.碾压密度不能低于路中部位的密实度.安栽道牙的废槽,要加用小型夯具做特别夯实。边缘,特别是路边缘以内50cm范围内的底层平整度,不能低于路中间部位的平整度.对边角及有障碍物碾子压不到的部位。要使用热墩锤、热烙铁或平板震动夯夯实.路面松散掉渣现象:路面成活后,局部或大部表层未能碾压密实,呈“睁眼”或松散状态,开放交通后,有掉渣现象,严重时出现坑洞.原因分析:常温季节由于沥青混合料在运输途中时问过长,未加保温,或到工地后堆放时间过长。北方冬季施工,未坚持“三快”(快卸、快铺、快压)或运输保温不好,油温低于摊铺和碾压温度,或找补过晚,找补的沥青混合料粘结不牢。沥青混合料炒制过火(烧焦),沥青结合料失去粘结力.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潮湿.或含泥量大,使矿料与沥青粘结不牢;或冒雨摊铺,沥青粘结力下降造成松散。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偏低,细料少,人工摊铺搂平时粗料集中,表面不均匀,呈“睁眼”状;或跟碾刷油滴洒路面,破坏沥青粘聚矿料作用而掉渣、脱落。低温季节施工。路面成型较慢或成型不好,在行车作用下,嵌缝料脱落,轻则掉渣.重则松散、脱落。3.危害:油温低于碾压温度和混合料炒制过火。都不能达到要求的密实度,经车辆反复碾压,路面逐渐松散脱落、出坑,严重时会完全失去道路的使用功能一平整度。即使局部掉渣也会造成局部返工的后果。4.防治措施:要掌握和控制好三个阶段的温度,并应有测温记录.三个阶段的温度参见表1—4—13.沥青混合料是热操作材料,应做到(特别是冬季尤应做到)快卸、快铺、快碾压的“三快”方法,当测定地表温度低于5C时,停止摊铺。要注意对来料进行检查,如发现有加温过度材料,则不应该摊铺.因气温低施丁的沥青混合料面层有松散,但不扩大的情况时,可在气温上升后,将松散脱落部分重新摊铺压实;如细矿料有散失,则应采用喷油封面处治;气温较低季节需治理时,可用乳化沥青封面.松散程度较重,主集料或面层的下层仍属于稳定时,可采用封面法将松散部分封住。对小面积掉潭磨面,可避部薄喷一层沥青,撒料压实;大面积掉潭麻面路段,可在气温升10°C以上时,清扫干净,做局部喷油封面(沥青0.8~1.0kg/m2)后,撒布3~5mm(或5~8mm)石屑或粗砂(每10m2用料5~8mm3)并扫匀压实。十一、缘石安砌的质量通病及防治路缘石基础和石背填土不实现象:基础不实和牙背回填废料、虚土不夯实或夯实达不到要求密度,竣工交付使用后即出现变形和下沉,出现曲曲弯弯,高低不平.原因分析:未按设计要求作道牙基础和认真夯实。未按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做好牙背夯填石灰土的工作。危害:稍触外力,即东倒西歪和下沉,保持不住平面上的直顺度和纵断面上平整度。使人行道难以衔接,造成外观质量上的明显缺陷。治理方法:道牙基础应与路面基层以同样结构摊铺,同步碾压;槽底超挖应夯实。安栽道牙要按设计要求,砂浆卧底,并将道牙夯打使其基底密实。按设计和标准要求,后背要填宽50cm厚15cm石灰土,夯实密度达90%以上。道牙体积偏大一点,道牙块长偏长些,容易安砌稳定直顺.路缘石前倾后仰现象:路缘石安栽成活并铺筑路面后,局部或大部有前倾后仰而多数为前倾即向路面倾,且顶面不平。原因分析:安栽时只顾及路缘石内侧上角的直顺度,未顾及立面垂直度和顶面水平度.路缘石安栽后填土夯实时,下半部内外不实,当牙背上半部填土夯实时,受土压力挤压向内倾(见图1—5—1)。路缘石外侧不设人行道时,经车轮等外力在内侧的挤撞,路缘石便向外仰(见图1-5—2)。危害:路缘石的内倾外仰,破坏了路缘石整体直顺度,影响路容和道路的外观质量.10治理方法:路缘石的安栽既要控制内上棱角的直顺度,又要注意立面的垂直度.顶面水平度的检查控制。路缘石安栽调直后,牙根部的填实不能草率从事;牙外废槽应换填易夯实的好土或石灰土;牙内如属不易夯实的松散材料,可掺加少量水泥将废槽填实或适当高于基层面),当固结后再进行牙外上部的分薄层夯实。“平道牙”顶面不平不直现象:“平道牙”是指道牙埋入地面,使其顶面与路面边缘平齐,而许多情况是:(1)平道牙顶面高于或低于路面边缘。(2)平道牙向内向外倾斜,牙身压碎或被碾轮推挤出弯.原因分析:平道牙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水泥混凝土平牙,一种是四丁砖平牙,造成平牙不平不直的原因:水泥混凝土平牙在碾压面层时一般是不能上碾压的,由于安栽时高程控制不准,或因路边缘底层高低不平,造成油路边缘与平牙出现高低差。四丁砖平边牙刨槽深浅不一致.安栽时,要求顶面高度一致,因此.槽深处垫虚土,槽浅处砖牙放在硬槽底上;碾压面层时。碾轮要骑砖牙碾压,放在虚土上的,虽当时压平了,但经车辆创压。牙必下沉;安栽在硬底上的,砖牙便易压碎。四丁砖平牙安栽不留缝,当碾轮碾压时。有水平推力,使砖牙与砖牙之问发生推挤现象,将牙推成曲线。四丁砖平边牙安栽后,内外侧未夯实,稍受外力碰撞,即可能向内外倾倒.危害:平道牙的高高低低,曲曲弯弯.影响道路整体外观质量和横断高程。平牙的曲弯与倾倒,易使油路边掰裂,是造成路边早期损坏的根源。治理方法:水泥混凝土平牙顶面和路边缘底层都要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在摊铺沥青混合料时,要按照压实系数,虚高出平牙顶面。当碾压油面时,要跟人使用热墩锤和热烙铁修整夯实边缘,使油路边与平牙接平接实。四丁砖平边牙刨槽要深浅一致,槽底要预留一定虚高,以便碾压时恰与油路边一同压平。牙与牙之间要留出适当缝隙(宽约1cm),牙内外废槽要同时进行夯实.当碾压油面时,同样要跟人用热烙铁烙实边缘,并随时注意对倾斜的平牙进行调正。路缘石外露尺寸不一致现象:(1)路缘石顶面与路面边缘相对高差不一致。以设计外露高度15cm为例,在实际工程上有8~9cm的,有18-20cm的。(2)道牙顶面纵向呈波浪状。11原因分析:牙顶高程控制较好而忽视路面边缘高程的控制,造成路边波浪路面边缘高程控制较好,而忽视了牙顶高程的控制,造成道牙顶面波浪.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必然都会造成牙顶与路面边缘相对高差不一致。危害:影响道路的整体外观质量.顶面波浪将会影响道牙顶面高程的合格率和水泥方砖步道无法与其接顺。路边波浪将会影响路面横断高程的合格率.还会造成两雨水问路边积水。治理方法:牙顶高程与路面中心高程要同时使用一个系列水准标点。严格给予控制,在安栽道牙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校正高程桩的变化,并应随时抽查已安栽好的牙顶高程。不应放一次高程桩便一劳永逸。这样可以检验和复核已放高程桩是否准确,同时也检验操作者在使用高程桩时是否正确。依靠准确的牙顶高程,在道牙立面上弹出路面边线高程,依据此线,应事先找补修整一次路边底层平整度和密实度。摊铺面层时,严格按弹线控制高程。弯道、八字不圆顺现象:主要表现在:路线大半径弯道,局部不圆顺,有折点,和路小半径八字不符合圆半径要求,出现折角,或出现多个弧度。牙顶高程与路面边缘相对高差悬殊,出现较切点以外明显高突,多数出现在路小半径八字和隔离带断圆头牙。一个路两侧八字道牙外露一侧高一侧低.原因分析:路线大半径曲线道牙安栽后,宏观弯顺度未调顺,即还土固定.小半径圆弧.未放出圆心,按设计半径控制弧度。隔离带断未按断纵横断高程或设计所给等高线控制牙顶高程。对待牙顶高程随意性较强。危害:道牙曲线不圆顺,主要影响外观质量。治理方法:路线大半径曲线,除严格依照已控制的道路中线量出道牙位置控制线安栽外,还要做好宏观调顺后,再回填固定。小半径圆曲线要使用圆半径控制圆弧,要按路或断的纵横断或等高线高程控制牙顶高。过小半径圆弧曲线,为了防治长道牙的折角和短道牙的不稳定及勾缝的困难,应按设计圆半径预制圆弧道牙.12平石不平现象:平石局部有下沉或相邻板差过大。平石顶面纵向有明显波浪。平石材质差,表面不平整,有掉皮、起砂、裂缝等现象。原因分析:(1)平石基底超挖部分或因高程不够找补部分未进行夯实。(2)板差大与砌筑工艺粗糙和平石(大方砖)本身表面不平或扭曲有关。(3)平石波浪,主要是纵断面高程失控造成。(4)未按质量标准把住材料进场质量关。危害:平石纵向波浪、相邻板差、下沉,会造成雨水间积水;同时使路面与平石也不易接平,影响路面整体外观质量。平石多是承担路面排水的偏沟和清洁工人清扫磨耗的部位,如果材质不密实、强度低、有蜂窝、脱皮,会因渗水,冬春冻融风化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平石松散出坑.预防措施:对平石的材质应该按其质量标准严格把住进场关。要保证每块平石基底的密实度.对超挖和找补填垫或其他废槽,必须作补充夯实。对平石的内侧和外侧高程,应加密点予以控制。在砌筑中应随时用水准仪检查,并最后作好高程验收。对平石的卧底砂浆要注意工作度,不能太干。每块都应夯实至要求标高。留缝均匀,勾缝密实.路缘石、平石材质差现象:路缘石、平石混凝卜强度不足,住运输过程中缺棱掉角较多.路缘石表面气泡多,道牙、平石有麻面,有掉皮,甚至有的出现局部或整块松散。路缘石薄厚不一,棱角不直,呈两头尖现象;平石表面不平,四角扭曲不在一个水平面上。造成安砌的局部相邻板差。原因分析:路缘石、平石生产厂家,为了赚钱,水泥用量低或使用劣质水泥和不合格骨材(级配差、强度低、含泥量大)致使强度低,易损坏;同时因技术素质低,管理差,缺少应有的质量控制手段,达不到规定的质量指标。施工单位材料采购者,不是选购质量好的.而是光顾选购价格低的。危害:路缘石、平石材质差、强度低,经不住风吹、雨淋、冰冻、车辆撞等自然和人为侵害,尚未竣工交验。即已出现损坏,影响工程外观质量和使用功能,造成返工浪费。竣工交验后,过早损坏,给养护单位增加维修负担。平石损坏造成路边积水,冬春冻融更加剧损坏,也给清洁工13人的保洁工作增加难度。预防措施:在政府监督部门直接监督管理下的构件厂家,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上已经有好的和比较好的产品,施丁单位的材料采购人员应与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配合,负责事先选择采购厂家,对其产品的外观质量、强度、几何尺寸要严格把关,不合格的不能进场。十二、道路人行道、广场质量通病及防治人行道广场铺装主要有两种,水泥混凝土方砖铺装方砖多为25cmx25cmx5cm)和沥青石屑面层铺装,沥青类人行道是厚2.5~3.0cm沥青石屑铺筑在15cm厚石灰土或其他基层材料上的。近年来步道、广场的施工质量出现了下降趋势.竣工后,经不住使用的考验,暴露出诸多通病。(一)步道不做路床工序现象:(1)以石灰土为例,在整平的人行道土层上.胡乱撒一层石灰,人工用铁锹掘下半锹深(约10cm左右),稍加翻动一下,土、灰根本未掺拌均匀,在许多情况下变成了“夹馅”饼,灰、土层次分明。(2)有用机械豁松搅拌,大部分可较均匀。但局部不均匀,厚度薄厚不一致。原因分析:(1)近年来,在重点工程上工期越来越短,施工者留给人行道的施工时间很短促,可以借工期紧,粗制滥造。这就形成了一种惯例,一种恶习。(2)管理者认识不足,习以为常。危害:(1)不做路床,其基层结构的厚度不足,灰土掺拌不均,密实度也很难达标。(2)这就使大量的人行道设施过早下沉变形,带来使用功能和没施养护上的无穷后患。降低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给施工者养成了恶习,降低了施工者的素质。4.预防措施:(1)这项通病是近年来在北京地区形成了一种顽症。应该采取制裁措施,诸如按监督法规罚款,或规定竣工验收时进行刨查,根据石灰土质量不足程度给予管理单位加倍的养护经费补偿.(2)促使企业内部加强管理,必须按照标准要求,控制土路床和步道基层的平整度、宽度、高程、密实度,基层厚度的质量指标。(3)逐步解决石灰土厂拌措施。二)铺砌砖与道牙顶面衔接不平顺现象:铺砌砖与立牙顶面出现相对高差,有的局部高于牙顶,有的局部低于牙顶,一般在0。5〜1。0cn1之间.原因分析:14多数是由于牙顶高程和平顺度没控制好,铺砌方砖时。为了小方砖的平整度,不能追随牙顶高。有的先铺砌方砖,其高程和横坡控制不准,安栽道牙时,牙顶高程无法追随方砖高程,而形成相对高差.危害:影响人行道的外观质量.如果方砖较道牙顶低下过多,将会造成人行道积水。预防措施:如果先安栽道牙,要严格控制牙顶面高程和平顺度,当砌方砖步道时,步道低点高程即以牙顶高为准向上推坡。如果先铺砌方砖步道,也应先将道牙轴线位置和高程控制准确,步道低点仍以这个位置的牙顶高程为准,在安栽道牙时,牙顶高程即与已铺砌步道接顺。铺砌方砖塌边现象:靠近牙背处的方砖下沉.特别是步道端头,在路八字道牙背后下沉现象较多,砂浆补抹部分下沉,碎裂,出坑。原因分析:牙背后步道下沉,多数是先碾压步道的土路床、基层,后栽牙,牙背未进行夯实,特别是步道端头,为了方便碾压,大都是碾压完后栽牙,牙背不进行夯实,便砌方砖。危害:步道塌边,方砖和补抹砂浆下沉碎裂出坑,影响步道的使用功能和外观质量。也影响道牙的稳定性.预防措施:凡后安栽道牙部分,牙前牙背均应用小型夯具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分层夯实。砌砖砂浆过干、搅拌不匀现象:砂浆含水量小,似干砂浆,方砖夯打后,砂浆中仍有空隙。砂、灰分离,未搅拌均匀。味因分析:本来砂浆拌合时.加水量不足或砂浆拌合后,凶水分蒸发,又怕运水麻烦.便用干砂浆砌筑。没有按操作规程所要求的程序搅拌砂浆。.危害:砂浆过干,便不能夯打密实,砂浆也起小到粘结基层和砖的作用,易造成更多的活动砖。铺砌后遇雨还会产生不均匀沉降,破坏平整度,增加相邻板高差。砂浆搅拌不均匀,铺筑的砂浆局部无灰或少灰,便无强度,局部平整度易变形。.预防措施:人T搅拌砂浆,应首先将水泥或石灰)和砂在干燥状态下按比例掺拌均匀后再加水搅拌.15水泥(或石灰)砂浆的工作度,应以砌砖时能刚刚震出灰浆的稠度为好,这样能将砂浆震实,同时电能起到与基层和砖底面粘结的作用,增加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人行道纵横缝不直顺,砖缝过人现象:在纵横缝上出现lomm以上的错缝和明显弯曲在弯道部分,也依曲线铺砌,形成外侧过宽的放射形横缝.原因分析:施工管理者不重视方砖的铺砌工艺,没有认真设计铺砌方案,随意性较强.虽有方案,但交底小清,控制不严.危害:主要影响外观质量和量测质量。预防措施:水泥混凝土方砖步道,要根据路的线型和设计宽度,应事先作出铺砌方案,作好技术交底,做好测量放线,为了纵横缝的直顺,应用经纬仪做好纵向基线的测设,依据基线冲筋,筋与筋之间尺寸要准确,对角线要相等。单位工程的全段铺砌方法要按统一方案施作,不应“各自为政”.弯道部分也,应该直砌,再补边,参见图1—5—3方砖步道铺砌图。人行道方砖材质不合格现象:方砖混凝土不密实,强度不足,在运输过程中,缺棱掉角较多.方砖封面砂浆强度不足,耐磨性差,放行后出麻面。外露面不平整,呈鼓肚现象。几何尺寸大小不一,致使砖缝宽窄小一.厚度薄厚不均。原因分析:方砖生产厂,为了赚钱.使用劣质材料,如使用含泥节很大的混杂石屑作骨料,劣质水泥,同时因技术素质低,管理差,达不到规定的质量指标。施T单位材料采购者,不是选购质量好,而是选购价格低的。3.危害:方砖质量次,损坏快,给管理单位增加维修负担。有的劣质方砖已进场,但大部不能使用,变成废品;有的在竣丁验收前,即已严重磨损,为丫交验必须进行更换,造成浪费。⑶砖材过早的磨损和损坏,会降低使用功能造成不好的社公影响。预防措施: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和政府监督管理,有的乡镇企业的产品质量已达标,即有好的和比较好的产品。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人员应该选购好的,质量管理部门应负责事先检验外观、强度、几何尺寸,不合格者不能进场16人行道平整度、密实度差现象:沥青类人行道一般平整度较差,特别是不好压实的边角部位表面平整度、密实度,接茬平顺度都较差,原因分析:因沥青类人行道面层薄,对底层的不平整度很敏感,会明显显反射到面层上来,而底层平整度往往较差.在路树树裆中不便上碾部分,底层末夯打密实.铺面层时,凶使用墩锤、烙铁或平板震动夯比较费事又费劲,导致操作粗糙,夯打不密实、不平整、接茬不平顺。危害:面层粗糙,局部密实度差,易松散掉渣,日久坑。治理方法:沥青类人行道面层平整度,主要依靠底层高度平整,在碾压、夯实过程中。要仔细找平修整。摊铺沥青混合料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施作,在虚实一致的状态下碾压。对树裆不能上碾部位,底层要用小型夯具夯实达标。面层边角多,要配足人力和夯具,加快加细夯实和烫边工作.沥青步道不做土路床。现象:做灰土处理路床时,只撒灰原地人工翻掘10cm。灰上拌合不均,路床顶面不按要求平整度、横坡进行整平碾压。原因分析:同(一)“原因分析”.危害:造成步道基层的厚度和密实度不足,易产生沉陷、开裂.治理方法:同(一)。十三、雨水(收水)及支管质量通病及防治下面主要对偏沟式雨水通病给予分析.雨水位置与路边线不平行或偏离道牙现象:雨水位置歪斜,外边线与路边线有夹角,见图1—5—4。雨水外井墙吃进道牙底或远离道牙,见图1—5-5.原因分析:在道路测量放线中,雨水的外边线与道牙的内边线未能协渊一致.即两边线应平行而不平行,呈图l—5—4状态;两边线的间距应是一个定数,而偏离,呈图1—5-5状态,或呈相反方向吃进牙底.在操作人员砌筑过程中,偏离测量所给定的位置,而测量校验工作又未跟上。3.危害:⑴雨水位置与路边线不协调,从外观质量上看,路容不整齐。17偏沟式雨水距离道牙愈远,对进水功能影响愈大,易造成路边积水。如果池吃进牙底,雨水井圈将会跨空.易被车载压断。4.治理方法:凡是设有雨水的道路边线,应该使用经纬仪定出路边基准线,雨水位置,完全以此基准线控制。在砌筑撂底时,应校核池外边线与基准线是否平行,是否符合距道牙内边线的距离。在雨水砌筑过程中。测量人员应随时校核位置桩的准确性。道牙位置也应按测设的基准线安栽。雨水内支管管头外露过多或破朝外现象:雨水池内支管管头外露少则2〜3cm,多则10余cm。支管被截断的破外露在池内.原因分析: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不了解管头外露过长和破管外露的害处,或因管理上的疏漏,交底不清。检查不严。危害:当前对雨水内积物的清理。还多用人工持长把折成约60度弯的铁锹掏挖,如管头外露过长将会影响下锹操作,破朝外影响管端强度和外观质量。治理方法:砌筑雨水时,应将支管截断的破朝向雨水以外,用抹带砂浆做好接;完整的管头与井墙齐平。已造成破外露或管头外露过长,应将长出井墙的管头切齐,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将管修好.支管安装不直顺、反坡、错现象:支管安装横向有弯曲、错,纵向有波浪、错,甚至有倒坡现象。原因分析:轻视对雨水支管的施工质量,施工操作草率。一条支管分两次或三次施工,在第二或三次安装时,没有与已埋管中线对准,与纵坡取其一致,造成折弯或反坡或错。危害:支管倒坡降低泄水功能,其弯曲和错,容易堵塞,给养护疏通造成困难。如有严重堵塞,要穿竹片进行疏通。如有弯曲和错,竹片难以穿过治理方法:对雨水支管的施工,要和小管径管道施工一样,用“四合一”稳管方法,对管道纵坡、管道直顺度、管内底高程、管内底错等质量指标也要进行控制。如属二次以上接长,要预先测设好整段管线的中线、高程、坡度,当第二次或第三次延续接长时,应从已埋管内校核中线位置、高程、纵坡,就可避免倒坡、曲弯现象的发生。18十四、道路砌体砌筑附属构筑物质量通病及防治道路工程的附属构筑物中,涵台、翼墙、挡墙、护坡、水簸箕等砖石砌体,往往在重主体轻附属的思想指导下,质量粗糙,存在着种种质量通病.(一)砌体砂浆不饱满现象:丰要表现在浆砌块、片石的砌体上•块、片石块体之间有空隙和孔洞.原因分析:卧浆不饱满或干砌灌浆.在石块之州缝隙小或相瓦贴紧的地方便灌不进砂浆.危售:石块与石块之间未全部由砂浆包裹,不能使砌体体完全结合成整体,将降低整体强度。承重构筑物、溥弱部分有埘塌倾覆的危险.护坡、护底有断裂卜下沉的可能。治理方法:浆砌块、片石应座浆砌筑,立缝和石块川的空隙应用砂浆填捣密实.石块应完全被密实的砂浆也裹。时砂浆应具有一定稠度(用稠度仪测定3~5cn),便于与石面胶结。严禁于砌灌浆。(二)砌体平整度差,有通缝现象:砌体外露面高低不平,超出平整度标准要求。有两层以上的通缝。原凶分析:(1)不注意选择外露面平整的石料。(2)砌筑石料小面朝卜小稳定,当砌上层时,下层移动。(3)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未按丁顺相间和压缝砌筑,有通缝,侧立石块易受挤压移化。(4)当日砌筑高度过高,卜层尚未凝固,承受不住上层的压力,局部石块外移。(5)放线小当。线位不在一个平面上,多反映在护坡和锥坡上.危害:主要影响外观和量测质量,承重砌体过分凹凸不平,影响受力。治理方法:(1)应注意选择一侧有平面的石料,片石的中部厚度最小边长不应小于15~m,块石宽厚不应小于20cm,以保证砌筑稳定.(2)应丁顺相间压缝砌筑,一层丁石,一层顺石,至少两顺一丁。丁石应长于顺石的1。5倍以上,上下层交叉错缝不小于8cm.(3)当日砌筑高度不得大于1.2m。(4)测量放线人员,应随时检查砌筑面(立面、坡面、扭面)线位的准确度。(三)砌体凸缝和顶帽抹面空裂脱落现象:砌石工程所勾抹的凸缝和砖石砌体的顶帽抹面出现裂缝、空鼓,甚至脱落。原因分析:(1)砌石工程所勾抹的凸缝和砖石砌体顶面的水泥砂浆抹面.没有进行洒水养生,或勾缝抹面的基底干燥。原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蒸发或被干燥的基底吸干,水泥砂浆中的水泥来不及完成水化热硬化,便干燥、收缩一裂缝一空鼓,以致脱落.19勾缝的基底上未搂出凹进的缝隙,等于一薄层砂浆浮贴在平整的墙面上,与底基结合不牢。危害:勾缝和抹面是为了构筑物的牢固和美观,裂缝、空鼓、脱落,将影响外观质量,降低砌体牢固程度。治理方法:在砂浆勾缝和抹面的底基上应该洒水浸湿,砖面要有足够的水分浸透.顶帽抹面,墙面抹面或勾缝,在大气干燥和阳光曝晒下应洒水养生,以保证其硬化所需的水分。砌石工程在砌筑过程中应随时将厌缝搂出一定深度便于勾缝砂浆与墙面紧密结合。护坡下沉、下滑现象:浆砌或于砌片石护坡.局部「沉或卜部下滑裂缝。原因分析:护坡下沉主要是护砌基底不实。下部下滑主要是坡脚基础下沉或未做基础危害:破坏了护坡砌体的整体性,受雨水冲刷会造成护坡更大的损坏面,或引致路基的坍塌。治理方法:护坡基础应该是经分层碾压密实削出的坡基.如属于培土或砂砾填筑的坡基,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下拍打或震压密实不应在松土边坡上砌筑护坡.护坡坡脚应该按设计所给定的基础型式和要求施作基础。安装预制挡墙帽石松动脱落现象:砖石和预制混凝土蘑菇石挡墙的预制安装帽石稍有外力碰撞,即易松动脱掉。原因分析:安装预制挡墙帽石都是水泥砂浆卧底,易松动脱掉的原因:砂浆不饱满或砂浆标号过低。粘结力小。帽石底面与底层过于,砂浆水分被吸掉,达不到要求强度,不能使上下面拉结紧密。在易碰撞的挡墙端头和路处只靠砂浆拉结,抵抗不住车辆的碰撞。危害:帽石的松动脱落,破坏挡墙的整体性,影响路容观瞻。治理方法:根据地段的需要,应尽可能取用标号较高的砂浆,且应搅拌均匀。做到砂浆饱满。预制帽石砌块和底基都应用水泅湿泅透。以保证砂浆有足够的水化热所需要的水分,并能发挥水泥浆的粘结作用。十六、土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在桥梁土方工程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质量缺陷、质量事故,危害很大.当桥梁结构形成后,上述质量通病很难处治,往往引起桥梁结构某些部位的变形、下沉、开裂、20倾斜,或者使墩、台轴线产生较大偏移,影响桥梁上部结构的安装。甚至有时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因此,土方工程的施工,必须认真按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进行。质量检验人员,应将土方工程视做关键部位,严格管理,重在事前的预防。十七、基坑开挖造成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浅基基坑槽底超挖现象:基坑槽底部分或全部,开挖深度超过设计深度。危害:槽底超挖部分,扰动原状土的密实性,降低浅基地基承载力,易使浅基下沉、开裂、倾斜。原因分析:采用机械开挖时,施工现场未设专人盯测槽底标高,造成基坑槽底超挖,简称“基底超挖”.预防措施:(1)机械开挖时,槽底的控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提高15~30cm,机械挖完后,再用人工清槽;改进机械挖土的铲斗,减小斗齿扰动土的厚度,相应减少槽底预留厚度。配合专人,随挖随按槽底设计标高,进行人工清槽。治理方法:清除超挖范围的松土,按软弱地基处理.基坑浸水现象:基坑开挖中或开挖后,被地下水或地面水淹没基坑槽底.危害:基坑槽底地基土被水浸泡,达饱和状态,经过扰动,由固塑状态变成液态,形成“基底扰动”质量通病。影响进行正常基础施工操作。原因分析:基坑开挖时,防水、排水措施没有或考虑不周;或开挖前,不进行人工降水,以及人工降水失效,造成基坑浸水.4.预防措施:开挖基坑前,在基坑周围的场地上,设置排水系统,截留地面水,防止地面水流人基坑。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需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可采用明排水和三级深度挖土法挖基坑。即挖土深度和排水沟、集水井,始终保持三级深差,每级深差一般为0。2~0.5m.开挖时,先从标高最低处开始,并在最低处设置集水井,如图2-2-3所示.除明排水后,也可采用各种井点降水法,将地下水降至基坑最低标高以下0。5m再开挖。如果基坑开挖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可在基坑设计标高之上,预留0。15〜0。3m厚的一层土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再人工开挖至槽底的设计标高.治理方法:已浸水的基坑,要立即查找造成水浸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故障,将水排净。未排净丽,不得有人币••没施扰动基底土,待晾晒后再用地基处理方法处理。非粘质土,晾晒后地基土无扰动,可不进行处理。基底扰动现象:开挖中发生超挖,仪虚土掩盖,未做地基处理,或浸水后人下去挖排水沟,清淤泥,21基底原状土受践踏由固体变为流体,这两种情况均称为基底扰动。危害:基底扰动,破坏了地基土的原始紧密状态,引起浅基础发生裂损、不均匀下沉等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同(一)和(二)的原因分析。预防措施:采取(一)的措施,避免超挖;采取(二)的措施,避免水浸。发生水浸后,避免在晾晒干以前,人为扰动基底原状土。治理方法:同(二)的治理方法。十八、回填压实造成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基坑回填土沉陷现象:桥梁基础等部位的基坑,回填土填筑后发生下沉,产生地面凹陷、开裂现象。危害:跨越河流的桥梁,会引起桥头锥坡、护坡的开裂、变形、破损,甚至危及桥台的稳定性.城市立交桥梁,人行过街天桥等桥跨结构,会因基坑回填沉陷,造成路面结构悬空、开裂、沉降。危及通行车辆及行人安全,还会损坏穿过回填范围的地下管线。原因分析:基坑溜土坡脚清理不彻底。尤其用机械或汽车往坑内送土或倒土时.坑内人工劳力少.采用简单夯实机具。造成供土与夯实进度比例失调,从而产生遗漏夯实或夯实不足。基础结构物与基坑壁间的肥槽过窄,无法用机械夯实,使土体回填质量在此处难以达标.违反操作规程,带水回填,或者使用推土机推土进入基坑,造成填土不分层压实,超厚填土等现象。基坑肥槽内存在的保温草帘、木块、草袋等杂物清理不彻底,土回填后杂物腐烂而沉降;填方土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相差悬殊,尤其土壤过湿难于压实而沉陷。4.预防措施:严格执行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的有关条款,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认真做好土方回填的防水、排水工作,杜绝带水回填。严格掌握填土摊铺的分层厚度,确保充分压实.在施工方案中,预先安排好回填工作的足够流水步距,调配好与填筑工程量相适应的人力和机械设备,协调好填筑与压实的进度.填土前,必须首先检查填土土源的土质及含水量情况.根据土的含水量,在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中,明确相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处理的方法,并在施工中从严掌握.如填土含水量过大,可根据进度缓急,采用晾晒或掺石灰粉处理等不同方法。如填土含水量过小,可在摊铺后洒水,待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约相差3%)时,再压实.必须认真按操作规程把填土范围内的各种杂物及淤泥等清理干净。(4)严禁带水回填。22立交引道及匝道路面沉陷现象:立体交叉桥梁的桥头高填土引道城市立交桥经常采用预制安装的挡墙板来减小引道占地面积),或者立交做为其互通的匝道,路面均会因高填土不实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危害:立交桥引道及匝道路面沉陷,会产生降水浸入路基七,改变土的状态和土压力,造成预制安装挡墙的外倾、移位,甚至发生挡墙板断裂、倒塌原因分析:新填土与原土,或两次填土的接茬未留成台阶状,使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填土坡道漏夯实,机械推运填土不分层,造成填土超厚.压实不足.结构物周围.由于碾压困难,压实不足.冬季填土。土中有冻土块,或填。土中含有废构件碎块.道牙、破管块等大块坚硬物件,使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填土的最大干密度试验不规范。取值不准确。回填几种土时,仅有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并把它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且标准偏低。预防措施:技术交底中,明确新、旧填土的衔接处.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一般情况下,采用机械压实,台阶长至少为3m;人工用动力打夯机时.台阶长至少为1m,且要求每层填土虚厚不超过0。3m。填土时,必须严格按上述规定和相应操作规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对填土临时坡道,在施工方案中要安排撤除后的填、压处理措施,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根据压实机具的不同性能。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预先安排适应的小型夯实机具,进行补充分层夯实。且要保证夯实部位与碾压部位层次的协调.以便场面及角落的填上均达到没计及规程、标准要求的密实度.冬季施工时,预先在土源处做好取土的防冻措施,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如实施大土堆备土方案。用时掏心使用。严禁将桥头填土范围当做消化施工建筑渣土的消纳场.如采用建筑渣土时.必须注意从填上中将大块物件、构件彻底清理干净.必须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对应该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各击实试验的操作必须规范。取值必须符合相应规定。否则,击实试验的成果不能当做填土压实的标准.治理方法:必须查清沉陷原因.针对发生的原因,将沉陷一挖到底。然后,重新按规定的层厚及密度,分层填压起来,并相应填报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上报上级部门。桥头填土冻胀现象:桥头高填土,冬季发生冻结、膨胀,形成路面上拱,或u型桥台侧墙裂损。危害:桥头冻胀时,桥台前、侧墙易发生裂损。春融时,又易形成翻浆,造成桥头路面弹簧、龟裂.原因分析:桥头填士时带水填筑,冬季低温时产生填土冻胀。23(2)桥头填土的含水量过大,冬季易形成填土因冻胀而产生的路面上拱开裂。桥台在伸缩缝处排水系统不畅,水渗入桥头填土,使桥头填土在冬季发生冻胀。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桥头填土的含水量,使其接近该类土的最佳含水量,桥头填土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带水填土。桥台背后可填充有一定透水性的级配砂粒料,不仅可做为透水层,还可减小桥头不均匀下沉.桥台位移现象:桥台修筑后,由于台后填土超厚,下雨后,桥台向外移动几厘米,使边孔无法架梁。原因分析:桥台修筑后,为了抢进度吊梁,台后填土只用推土机推填。没有分层压实。由于填土不密实,下雨后,雨水渗入填土,增大了台后的土压力,当超过设计值时,使桥台发生水平位移.3.预防措施:(1)台后填土是薄弱环节。又是极重要的质控部位.因此要严格控制填土操作方式,认真按有关技术操作规程执行,对违章作业要从严执法,绝不宽容,并立即纠正。如不能尽早修建路面结构时,应将分层压实的填土留有横坡,而纵坡坡向桥台相反方向,使雨水及时排除,避免浸人台后。十九、土方工程质量预控及质量标准土方工程质量预控对策桥梁工程土方施工质量标准基坑开挖(1)外观质量标准基坑开挖不得扰动基底土,如发生超挖,严禁用土虚填。应按规定处理.基坑边坡不得陡于有关规范或施工方案规定。施工时应保证边坡稳定,防止塌方。基底不得受淹泡或受冻,基底上的淤泥必须清除干净,其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杂物与旧桩必须处理.基坑填土外观质量标准1)回填土经碾压、夯实后不得有翻浆、“弹簧”现象。2)填土中不得含有淤泥、腐植土。有机物质不得超过5%。(2)填土的相对密实度标准符合表2-2-9的规定。浅基础工程二十、浅基础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往往由于埋置深度小符要求而发生冻胀,冲刷或由于浅基础的地基不24符合要求而发生沉降、倾斜以及基础断裂。因此,浅基础施工前,必须首先搞清桥位处的水文地质状况是否与设计时的依据相符,并应做好地基的钎探和基坑的隐验,保证基础之下是一个稳定、均匀、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的地基。同时,要搞好测量复核工作,不仅要保证基础轴线位置的准确,还要保证基础底面标高符合设计标高,以确保基础埋置位置符合没计要求.(一)轴线偏移过大现象:浅基础浇筑或砌筑后,基础纵、横轴线较设计化置偏移量超过15mm,或发生扭转。危害:由于浅基础轴线偏移量超标或发生扭转,造成桥梁墩、台轴线位置失当,产生上部结构支承面积不足,或产生“顶梁”现象。使结构物纵向间隙过小。原因分析:(1)小桥桥位轴线,设计及勘测单位没有给出.施工单位无控制,轴线的三角网或路线的控制导线精度不高。(2)城市道路中,错将施工中线当做通路永久中线,而使桥位轴线出偏差。(3)测量仪器存在问题,未校正,或测设中出错,造成轴线偏移过火。预防措施:(1)施工前,当没有交桥位轴线时,应没桥轴线三角控制网,或根据路线要求,加设整段路的施工控制导线,并达到要求精度.(2)交接桥轴线桩时,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进行复核并加设栓桩控制。(3)健全和强化各项测量工作管理如仪器使用、校验制度;各级测量复核制度和交接制度;保证在基础施工全过程,不发生因测设失误,造成的基础轴线偏移。(二)基础顶而高程失控现象:基础顶面部分点或甚至全部点的标高高丁设计值,并超过10mm。危害:使浅基的埋置深度小丁设汁深度,而影响浅基的稳定,危及桥墩、桥台的安全和稳固。原因分析:(1)引错水准点或水准点已变化,但未检查就使用,造成全部标高点高程不对。(2)基础支模前,基底高程俭测点不够,漏掉不合格点造成部分高程偏高:(3)基础厚度在浇筑中失控造成基顶高程失控。4.预防措施:(1)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闭合复核检查。(2)施工中要做好引出水准点的交底,防止施工人员用错.(3)基底高程检测,每块基础至少检测四角及中央五点的高程,特别是基础面积较大时,还要适当加点控制.(4)严格质量验收标准,控制基础厚度,避免过大超差。(三)基础断裂25现象:基础砌筑或浇筑后,某部分或某角、甚至拦腰断裂。危害:削弱甚至丧失基础的承载能力.原因分析:由于桥梁的基础在验槽时没有钎探,使基础某部位下有地基异常(如古井、古墓、防空洞等)没能发现,基础修建后,因局部承载力不足造成基础断裂;或地基某部位土质很差(软粘土、垃圾土、淤泥等),地基软硬不同而断裂。冬季施工,地基土被冻结,又未进行处理,在冻土上浇筑基础混凝土,由于土的冻胀,使基础开裂。春季施工,地基已挖至设计标高,但下面仍有一定厚度的冻层,误认为是坚硬土。在这种情况下浇筑基础混凝土,当冻层融化时或融化后某段时间内,由于地基融沉和压缩变形过火,使基础开裂。此类问题在条形基础施工中易发生预防措施:基础施工前,要查清桥位处台无地质异常情况。当地基进行隐验时,要进行钎探,并应认真分析地基土的实况是否符合设计提供的资料。因此,基础砌筑(或浇筑)前的隐验必须认真执行,以避免漏掉地质异常等问题。冬季施工中,地基要用草帘等保温材料覆盖,不允许地基土被冻结。如发生冻结,应将冻土挖掉,在保温维护措施可靠的情况卜,才能浇筑基础混凝土。春融期进行基础施工,要注意检查地基表层下有无残留冻土层。如有,要使其融化并进行处理后,才可进行基础施工。必须保证基础下的地基软硬均匀,否则要进行地基处理。基础钢筋错位现象:条形基础的弯起钢筋及片式基础的钢筋网未按受力要求放置,形成弯起力方向,起弯点和钢筋网片位置错位。2•危害:由于钢筋错儆变基础受力状况,或受拉处因此而产生未配钢筋现象,造成基础施丁中开裂或裂拟。原因分析:施工人员小清楚基础的受力状态,凭经验放置钢筋造成钢筋错位4.预防措施:技术交底中,要向施工人员交待清基础的受拉部位,并说明钢筋或钢筋网要配置于受拉部位.加强混凝土浇筑前的钢筋隐检工作,预防基础钢筋的错位.基础混凝上蜂洞、露筋现象:基础侧模拆除后.看到基础侧面有较大面积的混凝土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问有空隙形成蜂窝孔洞.甚至个别处露出钢筋.危害:基础混凝土存在蜂洞,往往是漏震或混凝土内部不密实的外部现象。形成混凝上强度不达设计要求或者降低基础的耐久性、耐腐蚀性。露筋不封闭.会加速结构钢筋锈蚀过程。原因分析:26混凝土垂直投入基础模板内,高度超过2m,造成混凝土离析。基础侧模支撑不牢.浇筑时模板移位.未浇混凝土垫层。基础底面未做任何处理,使浇筑时混凝土中灰浆渗入上基中,再加上振捣不足,形成基础根部蜂窝。预防措施:采用溜槽向基坑内基础模板中下料,避免混凝土产生骨料与灰浆分离的离析。基础侧模支撑下要垫木板,防止振捣时支撑插入边坡土中。浇筑时派专人盯模板及支撑并及时进行加固。地基土应润湿.先铺一层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二十一、桥梁浅基工程质量标准砌筑基础外观质量标准(1)砌体砂浆必须嵌填饱满、密实。砌体灰缝整齐均匀,缝宽符合要求,勾缝小得空鼓、脱落砌体分层砌筑必须错缝,交接处咬扣应紧密.实测实量质量标准砌筑基础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1-10规定。混凝土基础外观质量标准水泥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必须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不得有蜂窝、露筋等现象,如有硬伤、掉角等缺陷应修补完好.实测实量质量标准现浇混凝土基础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2-11规定.二十二、现场钻孔灌注桩吊放钢筋笼入孔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钢筋笼碰坍桩孔现象: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已钻好的孔壁发生坍塌。危害:施工无法正常进行,严重时埋住钢筋笼。原因分析:钻孔孔壁倾斜、出现缩孔等孔壁极不规则时,由于钢筋笼入孔撞击而坍孔。吊放钢筋笼时.孔内水位未保持住坍孔。吊放钢筋笼不仔细,冲击孔壁产生坍孔.4.预防措施:钻孔时,严格掌握孔径、孔垂直度或设计斜桩的斜度,尽量使孔壁较规则。如出现缩27孔,必须加以治理和扩孔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要始终维持孔内有足够水头高。吊放钢筋笼时,应对准孔中心,并竖直插入.治理方法:同“一、(一)”的治理方法。(二)钢筋笼放置的与设计要求不符现象:钢筋笼吊运中变形。钢筋笼保护层不够.钢筋笼底面标高与设计不符。危害:使桩基不能正确承载。造成桩基抗弯、抗剪强度降低。桩的耐久性大大削弱等。原因分析:桩钢筋笼加工后,钢筋笼在堆放、运输、吊人时没有严格按规程办事,支垫数量不够或位置不当,造成变形。钢筋笼上没有绑设足够垫块,吊人孔时也不够垂直产生保护层过大及过小。清孔后由于准备时间过长.孔内泥浆所含泥砂,钻渣逐渐又沉落孔底,灌注混凝土前没按规定清理干净,造成实际孔深与设计不符,形成钢筋笼底面标高有误.预防措施:钢筋笼根据运输吊装能力分段制作运输.吊入钻孔内再焊接相连接成一根。钢筋笼在运输及吊装时,除预制焊接时每隔2.0m设置加强箍筋外,还应在钢筋笼内每隔3.0~4。0m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形临时加强架,待钢筋笼吊入钻孔后拆除。钢筋笼周围主筋上,每隔一定间距没混凝上垫块或塑料小轮状垫块,使混凝上垫块厚和小轮半径符合设计保护层厚.最好用导向钢管固定钢筋笼位置,钢筋笼顺导向钢管吊入孔中。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符合设计要求,还可保证钢筋笼在灌注混凝土时,不会发生偏离.做好清孔,严格控制孔底沉淀层厚度,清孔后,及早进行混凝土灌注。二十三、现场钻孔桩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一)导管进水现象:灌注桩首次灌注混凝土时,孔内泥浆及水从导管下灌入导管;灌注中,导管接头处进水;灌注中,提升导管过量,孔内水和泥浆从导管下涌人导管等现象。危害:导管进水,轻者造成桩身混凝土离析,轻度央泥;重者产生桩身混凝土有夹层甚至发生断桩事故。原因分析:首次灌注混凝土时,由丁灌满导管和导管下至桩孔底部问隙所需的混凝土总量计算不当,使首灌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下,而是全部冲出导管以外,造成导管底进水事故。灌注混凝土中,山于未连续灌注,在导管内产生气囊。当又一次聚集大量混凝士拌合物猛灌,导管内气囊产生高压,将两节导管间加入的封水橡皮垫挤出,致使导管接漏空而进水.导管拼装后,未进行水密性试验.由于接头不严密,水从接处漏入导管.测深时,误削造成导管提升过量,致使导管底脱离孔内的混凝上液面,使泥水进入。28预防措施:确保首批灌注的混凝土总方量,能满足填充导管下与桩孔底面间隙和使导管下首灌时被埋没深度>1m的需要。首灌前,导管下距孔底一般不超过0°4m。在提升导管前,用标准测深锤(锤重不小于4kg,锤呈锥状。吊锤索用质轻,拉力强,浸水不伸缩的尼龙绳)测好混凝上表面的深度,控制导管提升高度,始终将导管底埋于已灌入混凝上液面下不少于2m。下导管前.导管应进行试拼,并进行导管的水密性、承压性和接头抗拉强度的试验。试拼的导管,还要检查其轴线是否住一条直线上。试拼合格后,各节导管应从下而上依次编号,并标示累计长度。入孔拼装时,各节导管的编号及编号所在的圆周方位,应与试拼时相同,不得错、乱,或编号不在一个方位.首灌混凝土后,要保持混凝土连续地灌注。尽量缩短间隔时间.当导管内混凝上不饱满时,应徐徐地灌注,防止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治理方法:首灌底进水和灌注中导管提升过量的进水,一旦发生,停止灌注.利用导管作吸泥管,以空气吸泥法,将已灌注的混凝土拌合物全部吸出。针对发生原因,予以纠正后,重新灌注混凝土。导管堵管现象:导管已提升很高,导管底埋入混凝土接近1m。但是灌注在导管中的混凝土仍不能涌翻上来。危害:造成灌注中断,易在中断后灌注时形成高压气囊。严重时,易发展为断桩。原因分析:由于各种原因使混凝土离析,粗骨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由于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初凝,增大了管内混凝二卜下落的阻力,使混凝土堵在管内.4.预防措施:灌注混凝土的坍落度宜在18~22cm之间。并保证具有良好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不发生显著离析和泌水。保证混凝土的连续灌注,中断灌注不应超过30min。治理方法:灌注开始不久发生堵管时,可用长杆冲、捣或用振动器振动导管。若无效果,拔出导管,用空气吸泥机或抓斗将已灌入孔底的混凝土清出。换新导管,准备足够储量混凝土,重新灌注。提升导管时,导管卡挂钢筋笼现象:导管提升时,导管接头法兰盘或螺栓挂住钢筋笼,无法提升导管。危害:使灌注混凝土中断,易诱发导管堵塞.易演变成断桩、埋导管事故。原因分析:导管拼装后,其轴线不顺直,弯折处偏移过大,提升导管时,挂住钢筋笼。29钢筋笼搭接时,下节的主筋摆在外侧,上节的主筋在里侧,提升导管时被卡挂住.钢筋笼的加固筋焊在主筋内侧,也易挂在导管上。钢筋笼变形成折线或者弯曲线,使导管与其发生卡、挂.预防措施:导管拼装后轴线顺直,吊装时,导管应位于井孔中央,并在灌注前进行升降是否顺利的试验.法兰盘式接的导管,在连接处罩以圆锥形白铁罩。白铁罩底部与法兰盘大小一致,白铁罩顶与套管头上卡住。钢筋笼分段入孔前,应在其下端主筋端部加焊一道加强箍,入孔后各段相连时,应搭接方向适宜,接头处满焊。治理方法:发生卡挂钢筋笼时。可转动导管,待其脱开钢筋笼后,将导管移至孔中央继续提升.如转动后仍不能脱开时,只好放弃导管,造成埋管.钢筋笼在灌注混凝土时上浮现象:钢筋笼入孔后,虽已加以固定.但在孔内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向上浮移。危害:钢筋笼一旦发生上浮,基本无法使其归位,从而改变桩身配筋数量,损害桩身抗弯强度。原因分析:混凝土由漏斗顺导管向下灌注时,混凝土的位能产生一种顶托力。该种顶托力随灌注时混凝土位能的大小,灌注速度的快慢,首批混凝土的流动度。首批混凝土的表面标高大小而变化。当顶托力大于钢筋笼的重量时。钢筋笼会被浮推上升。4.预防措施:摩擦桩应将钢筋骨架的几根主筋延伸至孔底,钢筋骨架上端在孔处与护筒相接固定。灌注中,当混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应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并应使导管保持较大埋深,使导管底与钢筋笼底端问保持较大距离.以便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击。混凝土液面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应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笼在导管下有一定埋深。但注意导管埋入混凝土表面应不小于2m.灌注混凝士时桩孔坍孔现象: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发现护简内泥浆水位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为坍孔征兆.如用测深锤探测混凝土面与原深度相差很多时,可确定为坍孔。危害:造成桩身扩径,桩身混凝土夹泥,严重时,会引发断桩事故。原因分析:灌注混凝士过程中,孔内外水头未能保持一定高差。在潮汐地区,没有采取措施来稳定孔内水位。护简刃脚周围漏水;孔外堆放重物或有机器振动,使孔壁在灌注混凝土时坍孔。导管卡挂钢筋笼及堵管时。均易同时发生坍孔.治理方法:30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稳定孔内水位.还要防止护筒及孔壁漏水,其措施同一、(五)的预防措施。用吸泥机吸出坍人孔内的泥土,同时保持或加大水头高,如不再坍孔,可继续灌注.如用上法处治,坍孔仍不停时,或坍孔部位较深,宜将导管、钢筋笼拔出,回填粘土,重新钻孔。埋导管事故现象:导管从已灌入孔内的混凝土中提升费劲,甚至拔不出,造成埋管事故。危害:埋导管使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中断易发展为断桩事故.原因分析:灌注过程中,由于导管埋入混凝土过深,一般往往大于6m.由于各种原因,导管超过0.5h未提升,部分混凝土初凝,抱住导管.预防措施:导管采用接头形式宜为卡式,可缩短卸导管引起的导管停留时间,各批混凝土均掺人缓凝剂,并采取措施,加快灌注速度。随混凝土的灌人,勤提升导管,使导管埋深不大于6m.治理方法:埋导管时,用链式滑车、千斤顶、卷扬机进行试拔。若拔不出时,可加力拔断导管,然后按断桩处理.桩头浇注高度短缺现象:已浇注的桩身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桩顶标高再加上0.5〜1。0m的高度。危害:在有地下水时,造成水下施工。无地下水时,需进行接桩,产生人力、财力和时问的浪费,加大工程成本。原因分析:混凝土灌注后期,灌注产生的超压力减小,此时导管埋深较小.由于测深时,仪器不精确,或将过稠浆渣、坍落土层误判为混凝土表面,使导管提冒漏水测锤及吊锤索不标准,手感不明显,未沉至混凝土表面,误判已到要求标高.造成过早拔出导管,中止灌注.不懂得首灌混凝土中,有一层混凝土从开始灌注到灌注完成,一直与水或泥浆接触,不仪受浸蚀,还难免有泥浆、钻渣等杂物混入,质量较差。必须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店铺和工厂合作合同范例
- 商家活动庆典合同范例
- 二建黑白合同范例
- 学校冷冻食品合同范例
- 工业企业采购合同模板
- 公寓出租租房合同范例
- 冷链劳务服务合同范例
- 大望路租房合同范例
- 厂房免租合同范例
- 法硕开题报告模板
- 北京市《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DB11T 527-2021)地方标准
- 生涯发展展示
- 第七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教学课件
- 自由基溶液聚合工艺——丙烯腈的溶液聚合
- 附件1-江西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登记表.doc-附件1
- 柴油发电机组技术规范书
- 陶瓷工艺学4陶瓷成型
- D702-1~3 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及灯具安装(2004年合订本)_(高清版)
- 山西经济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
- 空调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填写范例
-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