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改造提升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_第1页
中医医院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改造提升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_第2页
中医医院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改造提升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_第3页
中医医院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改造提升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_第4页
中医医院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改造提升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目录TOC\o"1-4"\h\z\u1前言 前言1.1拟建工程概况忠县中医医院(发包方、业主)拟在该院内对原业务综合楼进行改造,特委托忠县恒鑫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包方,下称我公司)对建设场地进行直接详细勘察工作,勘察工作精度达到施工图设计要求。该项目设计由“重庆迪赛因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完成。本次勘察依据有:《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委托书》及“忠县中医医院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改造提升项目”总平面图(1:500)、方案设计图。拟建项目地处重庆市忠县忠州街道健康路41号(原人民医院旧址内),原业务综合楼范围。该项目占地大致为方形状,该建筑为办公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14.90m,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619.45平方米。建物结构类型、设计高程等详见表1.1。表1.1主要拟建建(构)筑物基本特征一览表建筑名称层数结构类型高度(m)设计地坪(m)室外标高(m)基础型式荷载(kN/柱)安全等级社区公共卫生服务3F/-1F框架14.90256.00254.10不等桩基础2000三级依据设计方案,场平后会在场地北侧、东侧、南侧形成高度3.2~4.1m的挖方边坡,边坡高度较小,属岩、土混合边坡,边坡安全等级定为三级。另拟建场地内及附近均有高度3.1~4.6m不等的现况边坡,边坡均为条石挡墙支护,现况稳定。1.2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要求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现行技术标准及任务委托,本次勘察的目的是:通过本次勘察,为拟建物的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设计参数,具体任务如下:1.2.1查明拟建场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及各岩土层的成因类型、年代、分布情况、工程特性;1.2.2查明场地内及周围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能,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发育程度、延伸程度、结合程度、充填情况、充水状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和与临空面的关系;1.2.3查明场地有无特殊性岩土、不良地质作用及成因、类别、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和整治方案的建议;1.2.4划分抗震所需的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评价场地的地震效应和岩体体地震稳定性;1.2.5场地稳定性及适应性评价;1.2.6查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岩土的渗透性,判定水与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2.7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1.2.8查明场地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地基承载力作出评价,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建筑结构、荷载,提出地基基础方案建议;1.2.9分析评价场地岩土体在建筑物施工及营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处理措施建议;1.2.10查明边坡坡顶临近(含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荷载、结构、基础型式和埋深,地下设施的分布和埋深;1.2.11评价工程边坡的稳定性,提出边坡支护型式建议及边坡设计所需岩土参数。1.3勘察工作依据及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1.3.1勘察工作依据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2《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附件1);3《工程地质勘察纲要》(附件2);4业主提供的拟建物平面位置图(1:500)。1.3.1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1《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7《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9《城市测量规范》CJJ8-2011。参考: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4《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规定》。1.4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判定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渝建〔2013〕346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暂行规定》,本工程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和初步勘察,本次勘察为直接详勘。详细判定见表1.4-1、表1.4-2。表1.4-1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选址勘察)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项目判定结果建设场地1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无不需进行选址勘察2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抗震危险地段建设场地。无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建设项目1投资20亿元以上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投资小于20亿不需进行选址勘察2大型工矿企业厂区整体迁建。不属于大型工矿企业厂区不需进行选址勘察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大于1000m的越岭隧道和跨越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江底隧道和大型桥梁等需进行多方案比选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需进行选址勘察表1.4-2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初步勘察)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果场地及项目1在复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安全等级为三级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场地1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小于50%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三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场地。岸线外侧水平距离大于100米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无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项目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m2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0m2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主跨跨径150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不需进行初步勘察1.5工程地质勘察等级拟建项目的工程安全等级综合定为三级,场地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详见表1.5.1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表,工程地质勘察等级确定为丙级。表1.5.1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表判定因素场地类别复杂场地中等复杂场地简单场地1地形、地貌有两种以上地貌单元,地形坡角大于30º有两种以上地貌单元,地形坡角10~30º√地貌单元单一,地形坡角小于10º2岩层倾角(º)>3510~35√<103岩体完整性岩体破碎或及破碎,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裂隙不发育√4岩土特征种类多,不均匀,性质变化大或有特殊岩土种类较多,较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无特殊岩土种类少,均匀,性质变化不大,无特殊岩土√5土层厚度(m)>158~15<8√6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中等复杂简单√7不良地质现象发育较发育不发育√9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边坡高度(m)土质>158~15<8√岩质>3015~30<15√洞顶覆盖层厚度与洞跨之比<11~3>3采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3015~30<158相邻建筑影响程度大中等√小场地类别中等复杂场地1.6勘察工作布置原则、方法及勘察工作质量评述1.6.1勘察工作布置原则本次勘察工作按照《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详细勘察工作精度的要求,勘察钻孔主要沿建筑物边线线布置,共布置勘察钻孔5个,钻孔间距约6.5~24.8m,其中一般性钻孔进入预计持力层5~8m,控制性钻孔进入预计持力层6~10m。其中控制性钻孔占钻孔总数的1/3以上,共计布置剖面线5条。具体详见附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NO.1)。1.6.2勘察方法本次勘察工作方法为:以钻探为主要勘察手段,辅以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室内试验等,查明勘察区的工程地质条件。1.6.3完成勘察工作量我公司接受委托任务后,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要求,编制了《工程地质勘察纲要》(附件2),于2021年5月29日组织机具设备、人员进场施工,全部外业工作于2021年5月31日结束,外业共计历时3天,完成的实际工作量见表1.6.3-1。表1.6.3-1完成工作量工作项目名称单位完成工作量说明工程测量钻孔定位组日0.5复杂程度为简单1:200实测剖面km/条0.168/5复杂程度为简单1:500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km20.001工程地质测量与地质测绘同时进行,复杂程度为简单钻探进尺m/孔78.2/5基岩为泥、砂岩地下水位观测次/孔5/5静止水位观测原位测试波速测试次/孔/声速、剪切波速动力触探m/孔2.9/2密实度试验取样岩样组/件3/12采岩芯样室内试验岩石制样组/件3/12机器制样(φ50~70岩芯)物理组/件/包含含水率、颗粒密度(比重瓶法)、块体密度(水中称量法)、吸水率、饱和吸水率等项目抗压组/件3/9包含天然抗压和饱和抗压变形组/件/变形试验三轴组/件3/3三轴压缩强度水水质组/件/水质检测(腐蚀性)土组/件/土常规、饱和抗剪1.7勘察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察严格按照业主方的要求及有关技术标准和《工程地质勘察纲要》(附件2)执行,完成的各项工作均满足本次勘察要求。现就勘察质量分别评述如下:1.7.1勘察范围本次勘察范围线包含了拟建建筑范围和拟场平后的边坡影响范围,勘察面积为0.001km2。勘察范围判定见表1.7.1。表1.7.1勘察范围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满足勘察范围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满足勘察范围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最大挖方边坡高度4.1m。满足勘察范围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满足勘察范围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满足勘察范围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满足勘察范围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满足勘察范围综上,本次勘察的勘察范围符合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渝建〔2013〕345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和《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相关规定。1.7.2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程地质测绘采用甲方提供的1:500现状地形图,测绘面积0.001km2,着重调查地形、地貌、结构面,各岩土层的分布及岩性特征,有无软弱夹层;着重调查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形成条件、规模、性质及发展情况。图上地质点、地质界线误差不超过2.0mm。1.7.3工程测量本次对钻孔孔位和地质剖面均采用采用全站仪引测支点实测,剖面比例尺精度1:200,勘探点高程误差小于5cm,平距误差小于50cm。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0.5米。质量和精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测量引测依据的控制点资料由业主提供,测量成果经现场自检、互检和专检,精度符合规范要求,详见施测说明。表1.7.3控制点成果控制点编号坐标(X)(m)坐标(Y)(m)高程(H)(m)备注T05936502527.9103352510.332240.11T05836502478.2083352466.548236.031.7.4钻探工作本次钻探工作采用1台XY-150型回旋钻机施工,钻探过程中严格按钻探操作规程执行,未出安全质量事故。钻孔岩芯回次采取率:素填土不低于65%,强风化岩石不低于65%;中风化基岩为大于80%;符合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钻孔合格率100%。1.7.5采样及室内试验本次采样取样选择部分控制性钻孔采取岩样,岩样直接采取岩芯样,及时封装,及时填写样品标签,妥善保存,岩样送样及时。室内岩土试验由重庆市南方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严格按相关的规范执行。1.7.6原位测试为进一步评价场地内覆盖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土层较厚的区域布置2个钻孔进行了超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试验。试验过程中,试验方法、深度测量记录、锤击次数记录均准确无误,试验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执行。1.7.7钻孔水位观测本次勘察的5个钻孔在终孔抽干孔内余水24h后进行了静止水位观测,钻孔水位均未恢复,说明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缺乏。1.7.8地质编录现场跟班编录,并进行了岩体裂隙统计和地质调查工作、钻探质量管理工作,以确保原始资料准确、客观。1.7.9外业见证本次所有外业工作均在现场技术负责人的指导和验审下完成,并接受甲方(忠县中医医院)和第三方见证单位(重庆卓汇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外业见证员罗章飞(见证编号YKJZ-2310095-0005)的监督,获得的各项指标真实可靠。见证员对我公司的测量、钻孔等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和质量控制,并由见证单位出具了合格的见证报告,我公司野外勘察工作量真实可靠。1.7.10成图软件本次成图采用理正工程地质勘察CAD(8.5重庆版)软件绘制,图件美观清晰,图件成果满足勘察规范要求。综上所述,在整个勘察过程中,现场专门地质技术人员及时编录,仔细记录各种地质现象,为保证勘察质量和资料的准确性,切实作好自检,互检和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各种勘察工作均达到有关技术规范和委托书要求,质量良好。报告经有关部门审查后,可提交甲方及设计使用。2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2.1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拟建项目位于重庆市忠县,用地范围大致为方形,场地紧邻现有道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2.2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低山丘陵地貌区,浅丘斜坡地貌,场地整体向南侧倾斜。整个场地地形坡度一般为0~25°,呈台阶状地形,场地拟建范围有多段挡墙,挡墙高度在0~4.6m之间,现状稳定。拟建建筑均紧邻现有建筑,场地最高高程约260.85m,最低高程约256.51m,相对高差约4.3m。(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500)。2.3气象、水文根据重庆市气象局的气象观测资料,本区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山地气候,温热凉寒,四季分明,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1274小时,最多为8月,达227.9小时,最少为12月,仅28.6小时。年平均气温18.0℃,最暖月为8月,平均气温为28.6℃;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7.0℃,最低温度可达-0.9℃;全年≥0℃的积温为6636℃。全年无霜期341天,热量资源丰富。年均降雨量1198mm,降雨集中在5-7月,可达全年降雨量的46%。年均相对湿度为81%,秋冬季相对湿度较大。境内长江沿岸冬季雾日较多,年均43.5天。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县城年平均风速0.9米/秒,夏季风速大,8月平均风速1.2米/秒;冬季风速小,12月平均风速0.6米/秒。其余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风速也相应增大。水文:经调查,场地内没有影响本工程场地建设的地表水系。2.4地质构造场地处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川东弧形褶皱带的忠县背斜的北东翼(见图2.4构造纲要图)。场地内岩层产状较平缓,倾向128°,倾角15°,层面较粗糙,张开度小,多为1~3mm,砂、泥岩交界面张开度稍大,延伸长度多长达数十米,间距为0.3~0.5m,层面结合差,尤其砂泥岩界面,局部含有泥化夹层,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岩体内发育两组早期高角度“X”平面节理:裂隙LX1产状:倾向315°,倾角70°,裂面平直光滑,张开度3.0~4.0mm,主要为泥质夹岩屑充填。延伸长度4~6m,最大者数十米,间距0.50~1.00m,结构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LX2产状:倾向214°,倾角81°,裂面较粗糙,延伸长度1~3m,张开度2.0~3.0mm,间距0.5~0.8m,充填物多以粘土为主,往下渐变为岩屑或泥质、钙质胶结物,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根据地质调查测绘及勘探揭露分析,场地裂隙较发育,场地内及周围未见断层构造及构造破碎带。综上所述:场地裂隙发育程度为简单。忠县背斜勘察区位置忠县背斜勘察区位置图2.4构造纲要图1:5000002.5地层结构根据本次钻探揭露,场地岩土层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下伏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泥、砂岩。基岩与上覆土层呈不整合接触。现从新至老分述如下:2.5.1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褐色、灰色、黑色等色,稍湿,稍密,主要以粘性土为主,含约15%左右的砂、泥岩碎块石以及少量建筑弃土,碎块石块径5cm~15cm不等,属老填土。局部表层为10cm厚的沥青砼,其下为25cm厚的素混凝土,填土分布于整个场地,回填时间10年以上,属老填土。场地内揭露最大厚度6.2m(zy4)。2.5.2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泥岩(J3p):紫灰色;紫灰~紫红色,泥质结构,薄层状,下部夹中风化灰色砂质泥岩薄层以及灰绿色钙质团块,主要由粘土类矿物组成。岩芯呈柱状,节长10~30cm不等,少量为碎块状,锤击声微刚,微震手,软质岩石,中等风化。分布于整个场地,最大揭露厚度12.7m(zy5)。砂岩(J3p):灰~灰白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片等暗色矿物,岩芯呈柱状或长柱状,节长一般15~35cm不等,锤击声刚,震手,较硬岩,中等风化。主要分布于场地北部区域,最大揭露厚度5.2m(zy1)。2.5.3基岩顶界面及基岩强风化带特征拟建场地内基岩为泥、砂岩,据钻孔揭露,地表有一基岩强风化带,由泥岩风化而来,强风化层厚度在0.7~1.4m之间。强风化带:岩芯较破碎,多呈碎块状、粉状、少量呈柱状,质极软,结构构造模糊,泥岩碎块手折易断,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主要呈短柱状、长柱状,节长一般10~30mm不等,最长35cm,局部夹少量碎块状,质硬,碎块手难折断,锤击声脆。各孔岩层埋深及高程见附表1:勘探点数据一览表。2.6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平整,雨季时地表水可通过附近排水沟排泄,地表水暂时性径流排泄通畅。场地内未见地表水系,场地内水源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降水主要随地表坡面排泄,少量下渗入基岩裂隙排泄,水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场地内素填土为相对透水层,下伏的砂岩为相对透水层,场地内地下水赋存条件差。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暂时性滞留浅埋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水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旱季无。根据现场钻孔简易测量,在所有钻孔内均未见地下水存在。根据对钻孔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分析,场地未见稳定地下水,场地周围未见泉眼出露,环境类型属Ⅲ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环境地质调查及当地建筑经验,场地附近无污染源,拟建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土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2.7施工环境根据现场勘察,拟建场地东侧为办公楼,南侧为医院食堂,左侧为进出医院唯一的车行通道。施工场地狭窄,大型施工机械进出较困难,且地处医院内,施工环境受限,对控制扬尘、噪声、振动、废水等的影响要求较严格。2.8不良地质现象通过地表地质测绘和调查及本次钻探揭露,场地内及邻近区域无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未见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内主要的岩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泥、砂岩。3.1素填土场地钻探揭示素填土层厚度1.8m~6.2m,为老填土,其中含有5~15cm不等的软质岩石,在该场地广泛存在,分布不均匀,不宜直接作为拟建建、构筑物的基础地基。根据现场钻探,现场已对其密实度有简单揭示为稍密状态,为更加准确了解物理力学性质,对场地填土取2个孔,对其进行了超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现将试验结果进行数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3.1-1。表3.1-1: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指标统计表项目岩土名称素填土zy1zy4统计数据567587108961186781010611899.001210.001111.0013.0012.0012.00统计频数1316平均值98.625标准差2.1213203442.473189574变异系数0.235702260.286746617加权平均值8.79注:1、按照《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规定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填土变异系数0.2~0.3,变异性属中等。本次填土触探试验的加权平均值为8.79击,一般击数6~12击,判定结果为:场地内填土处于稍密~中密状态,判定结果与钻探揭示判定结果基本一致,结果可信。3.2室内试验成果3.2.1岩石单轴抗压试验场地内基岩为泥、砂岩,中等风化砂岩分布不均匀,仅北部区域有分布,且层位较低,砂岩强度较高,泥岩分布于整个拟建场地,层位位于砂岩之上,其强度远低于砂岩,本次勘察仅取中等风化泥岩岩样3组做岩石干湿抗压强度试验。统计结果见表3.2-1。表3.2-1中等风化泥岩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数据统计表测试岩样编号天然单轴抗压强度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软化系数项目(MPa)(MPa)单轴抗压(泥岩)Zy13.02.62.00.62Zy0.61Zy0.63数值范围3.0~4.81.8~3.1频数99算数平均值2.3723.8220.62标准差0.4500.700变异系数0.1900.183标准值2.093.38备注1、按照《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规定统计。根据统计结果,中等风化泥岩天然状态下抗压强度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19,饱和状态下抗压强度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183,可知泥岩该项试验指标的变异性低。在施工过程中,应针对持力层地基特别是对中等风化基岩取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遇到抗压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岩层时应扩大基础持力面面积或加深嵌岩段深度的办法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拟建物基础埋深除满足强度外、还应满足拟建物整体稳定性、抗倾覆等要求。3.2.2岩石抗拉、抗剪试验考虑本场地下伏中风化基岩基本为泥岩,本次勘察取中等风化泥岩3组岩样进行室内岩石抗拉、抗剪强度试验。统计结果见表3.2-2。表3.2-2中等风化泥岩抗拉、抗剪强度统计表统计项目试验编号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指标图解法最小二乘法(MPa)tgφc(MPa)c1(MPa)tgφc(MPa)抗拉、抗剪(泥岩)ZY10.280.741.160.630.741.160.260.35ZY30.430.751.560.870.741.570.480.35Zy50.340.731.280.700.731.280.420.26统计频数933333最小值0.2560.7301.1600.6300.7301.160最大值0.4810.7501.5600.8700.7401.570算术平均值0.3530.7401.3330.73330.7371.337标准差0.079——————————变异系数0.225——————————标准值0.3030.7301.1600.6300.7301.1603.3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场地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地层岩性为泥、砂岩。基岩风化状态分别为强风化和中等风化。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强风化岩体完整性为破碎,岩石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中等风化泥岩单轴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38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9MPa,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软化系数为0.62,属易软化岩石。根据附近新建建筑物施工及地区经验,中等风化砂岩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类,属易软化岩石。3.4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选用3.4.1覆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建议素填土根据地区经验,素填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如下:1)素填土天然重度:γ=19.3KN/m3;饱和重度:γ=20.0KN/m3;2)素填土综合内摩擦角:天然=30°,饱和=26°;3)素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3.4.2基岩1)抗压强度标准值:中等风化泥岩单轴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38MPa;中等风化泥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9MPa。根据地区经验,中等风化砂岩单轴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取18.0MPa;中等风化砂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取13.0MPa。2)岩体抗剪强度指标由于场地边坡下伏中等风化基岩基本为泥岩,故本次勘察仅取中等风化泥岩3组作抗剪强度试验。岩体抗剪强度建议取值如下:中等风化泥岩岩体内摩擦角φ:按地方经验,取0.9折减系数,边坡高度小,时间效应系数取1.0,φ=arctg0.73×0.9×1.0=32.4°;中等风化泥岩岩体凝聚力:按地方经验,取0.3折减系数,时间效应系数取1.0:C=0.63MPa×0.3×1.0=0.189MPa;岩体抗拉强度:当结构面不起控制作用时,中等风化泥岩岩体抗拉强度f1取:0.303MPa×0.40(折减系数)×1.0(时间效应系数)=0.121MPa。当结构面起控制作用时,取结构面的粘聚力强度。3)结构面抗剪强度:结构面的描述见4.3地质构造章节,查《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表G.0.1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现就层面和两组结构面抗剪强度取值分别叙述如下:泥岩层面:取摩擦角θ=12°,粘聚力c=0.020MPa;LX1:取摩擦角=16°,粘聚力c=0.020MPa;LX2:取摩擦角=18°,粘聚力c=0.050MPa。4)岩石重度参照相邻建筑经验,结合现行规范及重庆地区建筑经验值,岩石重度参数建议取值如下:中等风化泥岩:天然重度:γ=24.80kN/m3;饱和重度:γ=25.2kN/m3;中等风化砂岩:天然重度:γ=24.60kN/m3;饱和重度:γ=25.0kN/m3。5)岩石软化程度根据本次岩石物理性质试验统计成果,岩石软化程度判定如下:中等风化泥岩:岩石软化系数为0.62,小于0.75,判定为软化岩石。中等风化砂岩:参照相邻建筑经验,判定为软化岩石。6)岩体水平抗力比例系数参照相邻建筑经验,结合现行规范及重庆地区建筑经验值,岩石水平抗力系数建议取值如下:中等风化泥岩水平抗力系数取60MN/m3;中等风化砂岩水平抗力系数取120MN/m3。7)基底摩擦系数和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根据地区经验,基底摩擦系数取值如下:中等风化泥岩基底摩擦系数取0.40,中等风化砂岩基底摩擦系数取0.50,强风化基岩基底摩擦系数取0.35。根据地区经验,查《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8.2.3-2,岩土与锚固体粘结强度取值如下:M30砂浆与中等风化泥岩锚孔壁的粘结强度取300kpa;M30砂浆与中等风化砂岩锚孔壁的粘结强度取600kpa。8)地基承载力:①浅基础:强风化基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经验取:fa=300kPa;中等风化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本次试验成果统计,中等风化岩石完整性程度属较完整,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fuk,由岩石的单轴天然极限抗压强度乘以1.1的地基条件系数;中等风化岩石地基承载力特载值fak,由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fuk乘以0.33的分项系数,fak=frk×1.1×rf式中:fak——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rk——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rf——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根据重庆地区经验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取0.33。中等风化泥岩承载力特征值:3.38MPa×1.1×0.33=1.22MPa。中等风化砂岩承载力特征值按经验取4.5MPa。注:1、上述折减系数未考虑施工因素及建筑使用后风化作用的继续。②嵌岩桩基础:采用桩基础时,嵌岩深度由设计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建议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第8.7.8条推荐的公式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建议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3.9条有关公式计算。Quk=Qsk+QrkQsk=u∑qsikliQrk=ζrfrkAp式中Qsk、Qrk——分别为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嵌岩段总极限阻力标准值;qsik——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素填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25kPa;frk——黏土类基岩取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取3.38MPa,砂岩按经验取13.0MPa;ζr——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3)建议相邻桩端高宽(净距)1:1;4)素填土的负摩阻力系数取0.20,并采取减少负摩阻力措施。3.4.3岩土设计计算参数综合上述分析,将场地内岩土设计计算参数建议值统计于表3.4-1~2:表3.4-1岩土设计计算参数一览表岩土类型参数类型岩土体人工素填土强风化泥岩中等风化泥岩中等风化砂岩重度(KN/m3)天然19.3*——24.8*24.6*饱和20.0*——25.2*25.0*内摩擦角(°)天然30*——32.435*饱和26*——————粘聚力(KPa)天然————189450*饱和————————岩体抗拉强度(KPa)————121220*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天然————3.3818*饱和————2.0913*承载力特征值(KPa)——300*12264500*水平抗力系数(MN/m3)/比例系数(MN/m4)14*(MN/m4)15*(MN/m3)60*120*挡墙基底摩擦系数0.30*0.35*0.40*0.50*负摩阻力系数0.2*——————与M30水泥砂浆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300*600*临时放坡坡率1:1.51:0.751:0.61:0.5破裂角(°)————61.262.5*表3.4-2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参数类型岩土界面泥岩层面裂隙LX1裂隙LX2内摩擦角(°)天然10.0*12.0*16.0*18.0*饱和8.0*———粘聚力(KPa)天然18.0*20.0*20.0*50.0*饱和12.0*———注:1、表中“*”表示经验取值。2、表中岩体抗拉强度:结构面起控制作用时,取结构面粘结强度,结构面不起控制作用时取表中数值。4地震效应评价4.1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附录A表明,拟建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拟建场地岩土层为:素填土、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砂、泥岩。根据周边地区勘察经验,素填土为软弱土,剪切波速值取120m/s;泥岩为相对稳定岩石,属极软岩,剪切波速大于500m/s;砂岩为相对稳定岩石,属软岩,剪切波速大于800m/s。场地类别按建筑物具体评价为Ⅱ类,该场地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场地设计特征周期按建筑物分别取0.35s,详见表4.1-1平场后建筑物地震效应评价表:表4.1-1平场后建筑物地震效应评价表拟建建筑层数平场后土层厚度(m)等效剪切波速(m/s)场地类别设计特征周期值抗震地段典型孔号素填土社区公共卫生服务3F/-1F4.70120Ⅱ类0.35s一般地段Zy14.2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勘察区地震基本烈度6度,经历过2008年5月12日地震,现状稳定。场地土层为素填土,基岩为砂、泥岩,在地震作用下,场地岩土不会发生地基土液化、震陷和整体失稳等岩土稳定问题。综合考虑,场地地震稳定性一般。5场地稳定性与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建议5.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应性评价场地处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川东弧形褶皱带的忠县背斜的北东翼,未发现其它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整体稳定性较好,边坡经治理后适宜本项目建设。5.2边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建议根据设计方案及现场勘察,拟建场地内及附近均有高度3.1~4.6m现况边坡,边坡均为条石挡墙支护,现况稳定。场地按设计方案场平后,还将会形成新的挖方边坡,高度3.2~4.1m,边坡高度较低,边坡安全等级定为三级。边坡平面位置见图,5.2-1:场地边坡平面位置示意图;挖方边坡主要特征见表5.2-1:边坡主要特征一览表。图5.2-1场地边坡平面位置示意图5.2.1挖方边坡根据现场勘查,拟建场地按照初步设计方案场平后,将会在场地内及东侧南侧形成总高度约0.0~4.1m的挖方边坡(以下表示为AB段、CD段、DE段、EF段,见图5.2-1)。挖方边坡坡顶覆盖层厚度0.0~2.9m不等,下伏基岩0.0~3.4m不等,坡面基岩由泥岩组成。边坡岩体类型:中等风化基岩为Ⅲ类,等效内摩擦角取52°,边坡破裂角取61.2°;强风化基岩为Ⅳ类。现分别对各边坡情况作简要分析如下:表5.2-1边坡主要特征一览表边坡编号坡长(m)坡高(m)坡向(°)坡角(°)坡面岩性可能破坏模式防治措施建议AB段7.63.2151近直立素填土。该段边坡已由条石挡墙支护,局部条石有风化情况,现状稳定。条石挡墙外露表面密闭处理或加固。CD段10.23.6151近直立坡顶素填土厚度0.2~2.9m;下伏泥岩厚度0.7~3.4m,属Ⅲ类岩质边坡。边坡直立切坡时,边坡土体容易沿不利剪切面失稳。岩质边坡属顺向坡,层面倾角15°,边坡可能沿层面失稳。坡向与LX1倾向相反,与LX2倾向呈大角度相交,边坡不会沿裂隙失稳。边坡稳定性受层面控制(见赤平投影图5.2-2)。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支护。DE段14.24.1242近直立坡顶素填土厚度0.6~1.8m。下伏泥岩厚度2.3~3.0m,属Ⅲ类岩质边坡。边坡直立切坡时,边坡土体容易沿不利剪切面失稳。岩质边坡属交向坡,坡向与层面呈大角度相交,边坡不会沿层面失稳。坡向与LX1倾向呈大角度相交,边坡也不会沿LX1失稳。坡向与LX2倾向小角度相交,倾向相同,边坡可能沿LX2失稳,LX2倾角近直立,边坡失稳影响范围较小。边坡稳定性主要受结构面LX2控制(见赤平投影图5.2-3)。采用抗滑桩板挡墙支护。EF段8.53.6~4.1331近直立坡顶素填土厚度约1.8~3.6m。下伏泥岩厚度0.0~2.3m,属Ⅳ类岩质边坡。边坡直立切坡时,边坡土体容易沿不利剪切面失稳。岩质边坡属逆向坡,边坡不会沿层面失稳。坡向与LX2倾向呈大角度相交,边坡不会沿LX2失稳。坡向与LX1倾向小角度相交,倾向相同,边坡可能沿LX1失稳,LX1倾角近直立,边坡失稳影响范围较小。边坡稳定性主要受结构面LX1控制(见赤平投影图5.2-4)。采用抗滑桩板挡墙支护。根据前面分析,土质边坡直立切坡时均不稳定,坡顶土层将会沿不利剪切面失稳。DE段和EF段下伏岩质边坡为交向坡,岩质边坡稳定性分别受LXⅠ、LXⅡ控制,由于LXⅠ、LXⅡ倾角近直立,边坡高度小,边坡失稳影响范围小。CD段边坡为顺向坡,层面倾角约15°,边坡可能会沿层面失稳,现对CD段边坡的稳定性定量计算如下:选取最不利剖面5—5’对CD段边坡沿可能滑移方向进行稳定性计算,拟计算位置见图5.2-5。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计算选用平面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计算工况为一般工况,安全系数取1.25。T:滑体单位宽度重力及其他外力引起的下滑力(kN/m)。R:滑体单位宽度重力及其他外力引起的抗滑力(kN/m)。θ:滑面倾角(°)。ψ:滑面摩擦角(°)。C:滑面粘聚力(Kpa)。L:滑面长度(m)。G:滑面单位宽度的自重(kN/m)。Gb:滑面单位宽度竖向附加荷载(kN/m);方向指向下方时取正值,指向上方时取负值。U:滑面单位宽度总水压力(kN/m)。V:后缘陡倾裂隙面上的单位宽度总水压力(kN/m)。Q:滑体单位宽度水平荷载(kN/m);方向指向坡外时取正值,指向坡内时取负值。hw:后缘陡倾裂隙冲水高度(m),根据裂隙情况及汇水条件确定。场平后剖面稳定系数及下滑力计算(平面滑动模式)剖面编号安全系数剖面稳定系数及状态判定下滑力(KN)天然状态稳定状态饱和状态稳定状态天然状态饱和状态55’1.251.80稳定1.78稳定00图5.2-5。稳定性及下滑力计算示意图经稳定性计算,场平完成后,边坡在天然状态下及饱和状态下稳定系数均大于安全系数,CD段边坡沿岩层面处于稳定状态。5.2.2现况边坡根据现场勘察,拟建场地内及紧邻的现状边坡高度0.0~4.7m不等,边坡均为条石挡墙支护,挡墙建成时间均10年以上,且经历过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挡墙未见沉降、开裂等不良情况,现状稳定。施工建议:场地施工减少对场地以外现状挡墙的破坏,施工时不得扰动其挡墙基础,条石挡墙有风化情况的须进行加固、密闭处理或拆除重建处理措施。加强对现状挡墙的变形、沉降观测,确保施工安全。5.2.3边坡防治措施建议由上述分析可知,场地按初步设计方案场平后,边坡直立切坡时土质边坡均不稳定,坡顶土层将会沿不利剪切面失稳。DE段和EF段岩质边坡稳定性分别受LXⅠ、LXⅡ控制,CD段边坡沿层面稳定。由于边坡随着时间推移边坡岩体性质逐渐劣化,岩体内部裂隙将进一步扩张,在暴雨、地震的工况下,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将弱化,同时在裂隙内部产生静水压力,而导致边坡的稳定性降低,开挖后如不及时的进行保护和支护,边坡的稳定性将越来越差,同时野蛮施工会导致结构面参数急剧降低,故建议对开挖边坡采取永久性治理措施。治理建议及措施:AB段边坡由于边坡高度小,处于现状挡墙位置,建议对该现状挡墙进行密闭或加固处理即可。CD段边坡高度小,边坡开挖对环境安全影响较小,建议采用一般重力式挡墙支护即可,基础持力层选用中等风化基岩。DE段边坡开挖线处于右侧现况房屋(原总务科)墙体基础处,该现况房屋基础为条形基础;EF段边坡南侧紧邻为食堂。该两处边坡开挖必将影响相邻房屋的安全,建议该两处采用抗滑桩板挡墙进行支护,施工时采取跳桩法,分段逆作法施工,边坡开挖不得采取野蛮爆破等方式。施工时采取安全措施,以确保现况房屋的安全,严禁在边坡上方堆放材料,边坡应结合拟建建筑物排水系统做好截、排水设计及施工。6地基评价及基础型式建议6.1地基均匀性评价场地地基岩土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素填土和基岩。根据钻孔揭示,场地内第四季覆土层厚度为1.8~6.2m,主要为前期建筑抛填形成的素填土,场地内覆土层分布不均匀。强风化基岩分布于整个场地区域,主要由泥岩风化而成,钻孔揭露厚度为0.70~1.40m,分布较均匀。中风化基岩分布于整个场地区域,钻孔揭露厚度为7.10~12.70m,分布较均匀。综合评价,场地岩土均匀性一般。6.2持力层选择及基础型式的选择6.2.1持力层的选择覆盖层主要为回填土,在场地内分布不均匀,场平后,部分区域基岩出露,素填土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强风化岩石岩体破碎,层厚薄,层位不稳定,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中等风化层基岩岩体较完整,力学强度较高,分布广泛,是本场地良好的拟建物基础持力层。6.2.2基础型式的建议根据本次勘察成果和各建筑物的基本特征,建议采用桩基础,以中等风化基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建议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相应要求设计。基础型式根据建筑物形式和结构特点以及地质情况描述如下表6.2.2-1建筑物基础型式一览表:表6.2-1建筑物基础型式一览表建筑名称层数结构类型高度(m)沉降敏感度设计地坪(m)基础型式荷载(kN/桩)基础持力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3F/-1F框架14.9一般256.00桩基础2000中等风化基岩6.3成桩可能性分析、成桩条件评价及基础施工建议拟建场地按设计地坪标高场平后,局部地段土层深较厚,为素填土,结构松散,桩基施工时易发生垮塌,需对土层采取护璧措施;下伏基岩为主要为泥岩,强风化岩体较破碎,易产生掉块,需采取护璧措施;中风化岩体较完整,稳定性较好,易成桩。对土层、强风化岩体采取护璧措施后成桩是可行的。根据场地内地质情况,场地内桩基可能采用人工挖孔桩或机械成孔桩,现分别评价如下:人工挖孔桩具有造价低、施工简单(可大面积展开),噪音小,易于清底,桩身质量易于保证和桩底岩层易于观察,验槽工作易于进行,可以在地形复杂地区进行施工等优点,但不适宜在地下水发育的地区。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