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市场食品安全问题发展趋向与我国出口对策_第1页
论国际市场食品安全问题发展趋向与我国出口对策_第2页
论国际市场食品安全问题发展趋向与我国出口对策_第3页
论国际市场食品安全问题发展趋向与我国出口对策_第4页
论国际市场食品安全问题发展趋向与我国出口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国际市场食品安全问题发展趋向与我国食品出口对策摘要食品卫生安全是确保食品进出口贸易稳定发展的根本,国际市场食品安全问题发展趋势决定了我国食品出口的长期走向,安全问题的发展趋势总结起来就是“市场”和“科技”。对出口贸易商来说,进口国制定的市场规则只要符合WTO规则就必须遵守。这意味着谁拥有了市场谁就拥有进口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由于WTO规则中的SPS协议(动植物卫生检疫协议)存在着对进口国贸易保护有利的条款,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据此设定了重重贸易壁垒,这一特点短期内不会改变。科技,决定了标准执行的难易程度,欧美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高超的检测手段,基本掌握了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我国想要提高出口贸易,却受限于生产技术和检测手段的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出口日益增长,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多,立法不完善,执法不严格,标准偏低,道德沦丧等等成了困扰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进入21世纪后,无处不在的网络让原先只能影响小范围的安全事件成为全球皆知的大事件,网络的作用不容忽视,怎样利用好网络是当前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以下这篇论文将详细的说明国际市场食品安全问题发展趋势,并据此提出制定现阶段食品出口策略的建议。一、引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不论何年何月,吃饱吃好都是人类最根本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的快速腾飞,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大量进出口商品充斥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普通的食品安全事件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共安全事件,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置以及出口策略的选择增添了很大的变化。近几年世界上发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大部分是因为添加剂或药品的不当使用以及因禽畜感染造成的安全事件,其中禽畜事件,如疯牛病、禽流感、非典以及近期的猪流感,产生的的诱因比较复杂,多是因为人类的无知和不可控的因素造成的,比较难以控制。而添加剂和药物的不当使用,从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更多的是存在人为因素在内,如苏丹红事件、禁药大闸蟹、毒奶粉事件等等,为了免责或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部分生产销售者弃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不顾,成为添加剂和药物使用的道德之殇。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卫生法规,同时制定了国际上各种食品的标准,对进出口的食品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于进口法案更是设下重重壁垒,而国内的相应食品卫生法规不够完善,政府行政监管不严格以及在标准技术上的落后,造成我国食品卫生事件频发,影响国际声誉,也难以获得食品标准制定的发言权,最终影响了各类食品的出口。进入21世纪后,全球网络飞速发展,为全球科技、经济、信息的爆发式发展提供了一个飞速的平台。随之而来的,网络的放大效应在各行各业逐步显现,特别是食品卫生安全,作为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哪怕是很小的一个事件,经过网络传播以及民众心理的放大效应很容易就成为一个群体事件,大量群众的关注有利于安全事件的彻底解决,但也容易造成民众对食品卫生状况的不信任,而且,如果由于经济原因或政治原因的介入,某些不怀好意的人士对此进行恶意炒作,更会影响该食品的进出口贸易。针对国际市场食品安全问题新动向以及国内食品卫生发展现状,要求我们通过多方面、多渠道来完善出口策略,主要体现在法制、标准的完善和统一,产品的升级和转型,网络宣传的应对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对于食品卫生安全事件,重点是做好事前预防,事发处理,事后完善工作,面对国际市场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新趋势,通过合理、灵活的策略,才能促进我国食品产业进出口业绩的提高。二、国际市场食品安全问题发展趋向1.各国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立法趋严西方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以日本为例,日本于1947年制定了《食品卫生法》。该法是日本控制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的最重要法典。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日益发展变化的饮食结构,充分保证食品安全,1972年、1995年和2002年日本政府多次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修订。2001年以来疯牛病和禽流感等食品安全事件,导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强,要求政府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因此,日本政府于2003年5月16日针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安全制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加上其它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日本形成以食品质量卫生、农产品质量、投入品(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质量、动物防疫、植物保护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法律框架。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食品卫生法案建立较晚,发展历程较短,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我国2009年6月1日前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以1995年正式出台的《食品卫生法》为主导,《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1997)、《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5)、《食品卫生监督程序》(1997)、《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07)等数部单行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和近百个配套规章和近500个食品卫生标准为主干,以及诸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4)、《传染病防治法》(2004)、《产品质量法》(2000)、《标准化法》(1989)、《农业法》(2003)、《进出口商品检验法》(2002)、《刑法》(1997)等法律中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为补充而构成的集合法群形态[a]。这些法规共同构筑了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并在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在它们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几经修改,相对成熟的法律,但由于颁布施行时间比较短,是否在各行各业得到彻底执行贯彻还值得商榷。进入21世纪后,由于科技、理念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相继孕育而生,诸如风险评估、食品认证、追溯和召回、信息披露、检测网络、HACCP控制技术等进一步完善了其食品监管体系。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必然导致一些必要而有效制度的缺失。这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在以上诸多方面与国际仍存在很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此做了一定的改进,现阶段我们重点是关注各行政部门对安全法的执行力度。立法完善了,希望不再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状况。2.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差异形成新的贸易壁垒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对象国家之一。目前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东南亚等。面对其制定的技术标准,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忽视环保产业的发展,技术手段有限,很难在短期内将其技术指标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继续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环境标准,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将贸易与环保紧密挂钩,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由此引发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像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一类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环保水平和环境标准大致接近。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区域自由化贸易的形式,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将来自区域以外的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区域市场之外。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不利于我国外贸的稳定发展。现阶段我国食品行业标准设定得较低,缺乏与国际接轨。食品标准是确保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形成的食品安全法律规范和标准体系,由于我国是一个经济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在经济的发展与对人民身体健康的保护上,我们往往优先选择经济的发展,适当降低食品标准而适当牺牲消费者的权益。而且,我国食品标准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很低。目前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还不到一半,而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采用的国际标准已达80%,日本更是超过90%。因此很多跨国企业为了达到在我国获得更多的利益,就拟定了两套标准,在我国生产销售的食品中使用较低标准,而在国外则使用较高标准。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标准是判断和控制食品安全性,保护人民健康,推动国际公平贸易,维护国家利益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3.网络的普及加深了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网络开始在全球构建,进入21世纪后,整个网络发生了爆炸式发展。根据网上调查,到2008年底全球网民数量已突破10亿,其中仅中国就拥有将近2亿的网民,特别是近年无线网络的构建、3G手机的推广,使得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看世界。网络已极大地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的网络具有便捷性、实时性、匿名性、安全性等特点,因为这些特点,让我们的网络五彩缤纷、热闹非凡,同时也是鱼龙混杂。在国内,仅从食品卫生安全方面来看,网络的这些特性为政府构建网上办公,实时监控提供了便利条件,如建立网上食品卫生监管网络,网上办理食品上市凭证等,在第一时间把抽检食品的照片、数据等上传或下载进行实时比对,非常有利于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控。同时通过网络传播,从业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通过网络可以学习到大量的食品卫生知识,在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后,可以及时远离危险食品。网民还能通过网络促进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网络功能强大,网民的力量更强大。各种搜索引擎,各类的网页论坛,凡是关系到社会安全、民众生活的新闻、事件,都会第一时间受到民众关注,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线索,经过网民人肉后,都会成为一个全民皆知的事情,如三鹿奶粉事件、杭州的70码事件以及近期的浏阳镉污染事件等在事件发生后极短时间内就传遍全国,受到国民的极大关注,有力的促进了事件的彻底解决。而且网络第一时间的报导,网民的热切关注,可以逼迫其他媒体介入,使想要隐瞒事实的责任方无所遁形。从以上来说,网络有利于我们获取更多的实时行业信息,有助于食品卫生的安全监管,也有利于民众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改进和发展。事有两面,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大流通大传播的网络,大家都有话语权。一个很普通的话题,只要符合了当时当地人们的心理需求,就会受到网民的热切关注,至于话题的真实性反而不是很受重视,比如“贾君鹏事件”,现实中并没有贾君鹏这个人,可短短3天时间,点击回复率达到上千万,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成了一个网络大热门,就因为这句话贴合了不少青少年沉溺网络有家不回的现状。民众关心的问题很多,最根本最切身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哪怕一丁点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都不会得到容忍,这是全民对食品卫生安全的有力监督,但网络具有的放大效应容易在民众的心中产生放大效应,造成心理恐慌。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2003年的非典,由于民众对实际预防知识不了解,不单日常的预防物品,如消毒剂、板蓝根、口罩等脱销,就连白米醋这种普通的调味品都因为以讹传讹的说法被爆炒到200元每瓶,网络上各种传言喧嚣不已,各种偏方、秘方满天飞。直到政府出面澄清,并由各路专家对相关予以科学解答,哄抢白米醋这样的事情才得以平息。网络的信息混乱,伪科学、假信息横行,政府的网站更新反应慢,这些都是网络的当前现状。错误的信息会误导民众,现今网络无所不在,似乎在哪里都能登上网络,因此对于切身的消息总能够第一时间扩散放大,这就给了一些有心人可乘之机,网络上除了虚假信息外,更可怕的是借用网络进行炒作以实现其经济目的或政治目的。2008年初的“毒饺子是件”,在中国销往日本的饺子中发现了剧毒农药并造成十余人中毒,中国政府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并勒令相关厂家停产待查,但有一些日本政客在未得出任何结论前凭空臆测,在网络上、媒体中大肆攻击中国食品卫生安全,将中国历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都加以放大,武断认定中国食品卫生安全存在严重问题,要求日本政府封杀中国的出口产品。虽然最终查明有毒饺子是因为人为投毒造成的,但仍未能查明投毒的具体原因。直到今天,唯一可确定的是日本民众受了伤害,中国厂家遭受损失,中国商品声誉受损,进出口贸易受到打击。三、国际市场食品安全问题发展趋势对我国食品出口的影响1.国际市场食品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后果随着贸易全球化,食品安全问题在国际贸易中变的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对食品进口制定了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尤其是生鲜产品。近年来,我国食品出口,呈现急剧增长势头。在食品出口数量迅速增加的背后,也遭遇了进口国食品安全管制的影响,贸易摩擦增多。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的提高和不断涌现的新标准对我国食品出口形成了潜在的威胁。加入WTO以后,我国食品产业应根据《卫生及动植物检疫协定》(SPS协议)和WTO争端解决机制,适应进口国食品安全标准,并利用自身条件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进口国政府和消费者需要,增强食品产业竞争力。WTO框架下动植物卫生检疫协议(简称SPS协议),允许世界各国为对进口产品制定一系列措施以维护国民身体健康、以及保护动植物安全。理论上,SPS标准通过减少交易成本,保证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降低因衡量食品质量而导致的成本而促进贸易发展(Prema-ChandraAthukorala&SisiraJayasuriya,2003)。并且接受SPS标准,使得出口商容易获得进口国的信任,减少贸易摩擦;此外SPS标准能够增加买卖双方的信息对称(Sykes,1995;Kindleberger,1983)。实际上,SPS措施在保护公众健康以及动植物生命安全时,发展成为一种新贸易壁垒,限制贸易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目前滥用SPS措施达到限制进口限制进口的目的在发达国家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蔬菜等农产品贸易中。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SPS标准和协议还存在诸多有歧义地方,实施SPS协议更具灵活性,这就有利于通过SPS协议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SPS协议一方面规定对进口蔬菜的检疫措施必须以国际标准为基础,但另一方面又允许在某些条件下实施比国际标准更高的SPS保护水平。欧美日本等科技经济发达地区,充分利用了这一规则,一方面要求中国在进口欧美日生产的食品时遵循国际标准,另一方面,在进口中国产品时又苛求中国食品标准应符合进口国制定的比国际标准更高的SPS标准,食品安全问题的国际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出于正当的保护人民健康的理由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进口的抵制,也有出于贸易保护的目的而设置技术贸易壁垒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日本为限制中国蔬菜进口而实行了双重标准,规定从中国进口的蔬菜“毒死蜱”残留限量不能超过O.O1PPM,使中国农产品很难进入日本市场,但对本国蔬菜的限量标准却是3PPM。欧盟以产品中氯霉素超过其规定的0.1—0.3PPB为由禁止中国动物源性产品进口,涉及我国94家企业,6.23亿美元的贸易金额,近5万劳动力,与此同时却允许其成员国出口超过这一限量的动物源性产品,其中包括对中国出口的北极虾。为了确保出口增长,国内厂家面对该状况只能不断的增加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来符合出口标准,使得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基本丧失。不断提高出口食品的质量是一种趋势,为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国内厂家逐步采用国际标准,特别是建立绿色食品制度,但国际上进口商的高标准,以及国内科技发展的滞后,使得绿色贸易壁垒成了一个拦路虎。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强化了农业环保技术标准,提高了对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而我国的绿色食品,大约只有10%属于AA级的绿色食品,其余90%的A级绿色食品一时还难以领取“绿色护照”使其出口受阻。可见,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出口成本大幅增加。发达国家虽不对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通过绿色技术标准的设置使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大为增加,削弱了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外贸企业为了获得国外“绿色通行证”,一方面要花费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购买仪器设备等费用,另外还要支付较高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使用费。在成本及反补贴措施的影响下,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我国出口货物征收“绿色关税”,使这些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价格优势,制约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B.技术难度大大提高。如美国在进口管理上,除了多年来实行的进口产品卫生许可证制度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GMP等注册认证制度外,近年来又实行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和水产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制度。而欧盟的要求则更加严格,2002年初停止从我国进口鸡肉、兔肉和冻虾等产品,原因是从这些产品中检出残留抗生素,含量是200mg/kg氯霉素,而这个检测数据在国内是无法检测出的。

C.检验认证程序繁琐。实行绿色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绿色技术标准,而且实行严格而又繁琐的进口检疫制度。如美国对进入该国的禽肉要求,必须经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认可的国家和厂家。无论哪个国家要想获得禽肉出口到美国的资格,FSIS都要对该国的检测系统进行评估以保证禽肉安全、卫生和标签正确。文件审核由技术专家对申请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书面材料进行评估。面对繁杂的程序,我国能达到要求的企业还不多。

D.实施食品安全检查的范围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范围已包括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禽产品、茶叶等大部分农产品。2国际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食品出口的主要影响A.食品安全问题制约了我国商品的出口食品是我国除机电、纺织之外的又一主要出口商品。食品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但由于安全的原因,其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以农产品为例,我国的蜂蜜、蔬菜、水产品、畜牧产品等是重要的出口产品,其中,水产品占全球销售额的70%,中国的蔬菜占日本蔬菜进口的99%,我国还是世界最大的蜂蜜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近年来这些产品的出口却因食品安全问题连连受挫:2002年初,欧盟以抗生素含量过高为由禁止从中国进口水产品,导致中国水产品出口下降73%;2002年7月1日,欧盟以同样的理由对中国的蜂蜜产品实行封关,中国蜂蜜的另一主要出口国日本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中国在世界蜂蜜市场的地位因此被阿根廷所代替;2002年7月10日,日本政府对蔬菜进口商发出要“自我限制进口”中国冷冻蔬菜的指令,原因是在中国冷冻蔬菜的检查中发现杀虫剂“毒死蝉”含量超过日本规定标准,要求将农药超标的进口冷冻蔬菜全部销毁。1994年以来,由于食品安全的原因,我国的牛肉、猪肉几乎不能出口美国,欧盟也完全禁止我国的牛肉、冻鸡肉及贝类进入其成员国市场。2002年上半年,受欧盟全面禁止进口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同比下降25%,畜产品同比下降8.5%,其中禽肉及杂碎、牛产品分别下降37%和32%。

B.食品安全问题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食品安全既是影响公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商品交换,取得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食品安全已成为一种竞争优势。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将大大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国一些在价格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蔬果、肉类等,由于达不到一些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这些产品的价格优势已被削弱。美国的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每年都扣留大批我国出口农产品,理由是产品含有杂质,食品卫生差以及农药残留、有食物添加剂、色素、沙门氏菌、黄曲酶毒素污染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对中国食品的信任度,并由食品波及到其他产品,严重削弱了中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另一方面,为使产品达到国际市场所要求的食品安全标准,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如采购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原料、更新生产加工设备、改善卫生条件、支付检疫认证费用等等,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降低了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如我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和水产品,检验费用就占到货值的44%,使原本很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失去了竞争力。

C.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了对外贸易关系的发展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和理由,食品安全问题都会使出口方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为了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出口方往往会对对方施以贸易报复,从而引起贸易纠纷甚至贸易战,其结果是两败俱伤,正常的贸易关系遭到破坏。例如,欧洲发现疯牛病后,我国对疫区国家的奶制品实行封关,欧盟随即对中国鸡肉、蜂蜜产品的出口树起壁垒。作为回应,中国禁止国内药厂使用有疯牛病疫情国家出品的牛源性材料。在这场贸易战中,中国肉鸡出口总量下跌50%,2000万鸡农、粮农生计受到影响。四、我国食品出口应对策略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内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综合型的《食品安全法》将完全替代要素型的《食品卫生法》、《食品质量法》、《食品营养法》等,这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制定出口策略,首先要对国内的最新法案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对于旧法案存在着几个新的看点。A.由“卫生”到“安全”:不只是监管理念的转变按照通常的立法程序,一般的法律案经三次审议后就会通过,但《食品安全法》草案三审过后,反复打磨,立法的审慎和精细超乎寻常。1995年10月30日施行的《食品卫生法》,对保障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食品检验不够规范、责任不够明确,以及食品监管方面存在空白等问题,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尤其是在三次审议之前,‘三鹿奶粉’事件暴露的食品添加剂等问题,如何解决,都需要法律反复推敲。该法从“卫生”到“安全”,不只是两个字的改变,更是监管观念上的转变,即从注重食品干净、卫生,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外在为主,转变为深入到食品生产经营的内部进行监管,这个转变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食品生产经营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打磨好这部法律,该法自2007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初审后,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先后召开了9次会议,对《食品安全法》草案进行审议;常委会组织了13次《食品安全法》调研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27个省会市;18个较大的市;28个国家部委;6个社会团体;16个高等院校和法学研究所等单位征求意见。2008年4月20日至5月20日,草案全文公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一个月的时间,收到意见11327件。2008年8月、10月,2009年2月,分别经过二审、三审、四审后得以通过,可以说各界踊跃参与,共同制定了这部法律。B.分段监管全程监控:锁定责任不留真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人们笑称,“五龙治水,等于无龙治水”。为何该法律最终仍确定几个部门分段监管的模式?监管机制是本法立法的难点和重点。监管机制到底什么样的好,一个部门单独管,按环节管,还是按产品管,世界各国都不相同,比如瑞典全国就设一个机构———食品安全管理局,美国基本按品种来管。我国的监管模式原来是食品卫生部门一家负责,但是由于食品生产的链条比较长,从农田到餐桌,一个部门管力不从心,所以形成了多部门管理的监管体制,但多部门管理易出现管理空白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食品安全法》重新明确了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责,确立了分段监管体制,主要是卫生、农业、质检、工商和食药监各司其职,分别负责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食品标准的制定,对初期农产品,对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服务方面的监管,即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流通、餐饮的全程监管。避免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各个监管部门监管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温孚江、辜胜阻表示,这应该是一个刚性机构,真正发挥协调、组织、惩治、监督等职能作用。在全程监管分段实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锁定责任,实现无缝对接,纵向要到底,横向要有边,不能留任何真空,实现无缝对接。但是每个国家的食品监管体制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附则中留了个口子———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作出调整。C.建立风险监测评估制度,防范潜在风险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这体现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预防在先”理念。法律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是目前国际上普遍的做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说,建立这一制度可以发现食品中的潜在危险,做到预防在先。“食品安全和其它安全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特殊性就在于它没有试错机制。所以食品安全的监测和评估很重要。”D.食品添加剂:没有必要不得添加“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暴露了在食品中添加非法物质与滥用食品添加剂是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源头,《食品安全法》着重加强了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第四十五条规定食品添加剂只有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且技术上是确有必要的,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处长黄薇分析说,这里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食品添加剂目录是卫生部门组织专家制定的,依据风险评估证明确实是安全的,才能加入到食品中;二是强调技术必要性。也就是说添加剂应对食品的质量、营养等的改善是必要的。如果没必要,比如面粉增白剂,加与不加都不影响面粉类食品的正常食用,所以卫生部门已从添加剂的目录中将其删除了。E.保健食品:法律规定“硬杠杠”《食品安全法》的亮点之一是将保健食品纳入调整范围。保健食品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相当规模的产业,产值已达亿万,同时存在不少问题。部分企业擅自生产保健食品,有的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功能、误导公众,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食品安全法》吸收了各方意见,明确规定,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目前对保健食品的监管部门是由食药监部门负责,与普通食品相比,保健食品多了一道审批程序,它的说明书和产品必须经过事先审批才能投入生产。第五十一条给保健食品设定了必须遵守的“硬杠杠”: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F.明星代言问题食品:要承担连带责任今后,社会名人、明星代言广告要格外小心,否则可能会被法律“雷倒”。社会名人、明星代言会使广告的效应叠加,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因明星代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法》也高度关注,第五十四条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不得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第五十五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不能不负责任,心安理得地收下巨额的广告收入。G.消费者遭受损害:生产经营者得先赔企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时候,往往要受到行政处罚、刑事处罚,还要承担民事赔偿。当这三种责任企业都要承担的时候,消费者的索赔还能实现么?《食品安全法》规定,非法企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非法生产、销售的企业首先要先承担民事责任,使受害的消费者优先得到赔偿。对于企业生产或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管其行为是否对消费者造成了损害,消费者除了要求一般性的赔偿外,还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这种惩罚性的赔偿责任也是该法的一个亮点。同时法条对企业还设立了一个资格处罚,被吊销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H.问题食品:必须被召回和下架食品行业最需要“良心”,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承担起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今后卫生部门不负责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生产企业要到质检部门申领生产许可证;经营企业要到工商部门申领食品流通许可证;从事餐饮业的要到食药监部门申领许可证,也就是一项许可变为了三项许可。该法同时要求生产经营者建立索票索证制度。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要履行查证、查验的职责,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台账制度,把住食品的供货进货关。如果发现市场上流通不安全的食品怎么办?《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召回和停止经营制度”。食品生产者有责任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的食品。食品经营者要停止经营,马上作下架处理,通知相关生产者和消费者停止食用,如果生产经营者没有履行上述法律规定的召回和停止经营的制度,作为监管部门有责任责令停止经营和召回。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不是立了法了,食品就自然而然地安全了。但如果《食品安全法》能切实落到实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对法律的解读,我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可以不断完善、升级,同时安全法对食品卫生监管的方式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只要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办事,严格监管,使《食品安全法》能切实落到实处,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2、规范和完善我国食品出口安全标准和检验体系要规范和完善我国食品出口安全标准和检验体系,最根本的是努力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精确的检测方法,高标准的制定反而会成为绑住自己手脚的锁链。因此,通过自主研发或者某些方式引进先进科技,并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材是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同时,我们还应针对标准和检验体系的完善作好如下工作:(1)了解他国和国际贸易体制中的公共健康规范。我们需要熟悉并掌握WTO的相关规则和制度,进而充分学习其他国家在世界贸易体制之下制定的公共健康与国际贸易决策,应对出口贸易的各项挑战。(2)建立强制性标准通报和咨询制度。我国应加强对国外技术法规的研究,多渠道收集国外技术法规、标准信息;加强标准化信息体系建设,建立相关的情报系统;借鉴国外的经验,培育和发展咨询服务市场,帮助农民、企业及时了解有关国际技术壁垒动向,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患于未然。(3)建立完善的食品标准体系。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贸易战已由关税、配额之争演变到"标准"之争。修订现有的技术标准和相关技术措施,加快采用国际标准的步伐,才是突破贸易壁垒的切入口。标准修订的重点应放在食品的质量等级、安全、环保卫生标准;将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纳入标准管理轨道,建立种植、生产、加工、包装等诸多环节技术操作规范,以及环境安全过程控制等方面的标准,逐步形成与国际标准相匹配的标准体系,同时健全国家标准复审制度。要加快动植物卫生检疫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步伐。目前,在出口方面由于我国产品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成为扩大出口的障碍;在进口方面,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低于国际标准或无国际标准的动植物检疫,其他国家不合格的产品因符合我国的标准而进入中国市场,将直接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经济威胁乃至生态危机。因此,必须加快我国动植物卫生检疫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步伐,与国际接轨。3.积极应对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贸易壁垒(1)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国内立法能否用于限制国际贸易,依据多边环境条约而采取的贸易措施是否违背WTO的自由贸易原则,都尚存争议。一些国家运用WTO争端解决程序,积极应对绿色壁垒,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有关条款,并根据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所确定的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提出抗辩,充分利用环境条约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原则,为中国食品扩大出口创造条件。(2)积极在国际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利用现有WTO机制,要求主要进口国取消不合理的技术性限制措施,努力寻求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贸易中应有的优惠待遇。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WTO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开展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应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相关国际组织及民间组织和活动,主动参与或承担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努力争取在国际标准上的话语主动权。同时,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为农产品出口营造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3)加强环保宣传,倡导绿色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建立绿色贸易制度,把绿色贸易思想作为开展国际、国内贸易的一个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顺应世界绿色潮流,促进可持续发展。4.提高我国出口食品质量,大力开发绿色食品提高出口食品品质对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出口产品集中在低附加值、密集型产品上,价格是产品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我们不能一直遵循劳动力成本低这一静态的比较优势去参与国际竞争,而应通过国家力量,创造动态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环境与健康领域的经济产业,带动高科技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政府应给予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政府应制定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生态产业的发展。我国具有开发有机食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生物品种繁多,且绝大多数未经基因重组;农村劳力资源丰富。然而由于体制和效益上的原因,先进生产技术很难迅速转化为先进生产力,造成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对农业等食品行业的贡献率偏低。因此,科技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支持是我国食品出口突破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整合我国食品出口力量,克服企业规模小、分散的局限性,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生产标准化和产品附加值。5.利用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强我国出口食品安全的国际宣传网络就是一锅大杂烩,谁都可以往里面放东西,谁也可以从里面捞到爱吃的东西,可最终熬成一碗佛跳墙,还是一锅烂稀粥,就看政府这个总厨怎么调配了。食品卫生安全事务离不开全民的参与,如何正确、科学的引导群众参与监督、立法、定标等食品安全工作是当前政府的一个重要工作。现阶段,政府应针对网络的新形势做好以下工作:A.网络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舞台,拥有无数的论坛网页,这就难免鱼龙混杂,网络上传递的科学知识真伪难辨,有些网页上的知识还互相矛盾,让想要学习的民众无所适从。而未能掌握正确知识的民众参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难道靠他们一身正气、满腔热血就能协助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吗?因此我觉得现阶段很有必要由政府出面建立官方的、专业的、实时更新科技知识的网站,免费提供给中国网民使用。并通过各种手段宣传该网站,作到全民皆知,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网民们就可以实时上网答疑解惑。B.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先后建立了网上办公系统,提高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效率。但是国内的政府网站,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地方政府网站,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总是遮遮掩掩,面对事件调查反应速度极慢,甚至有些网页长时间都不更新,这说明有些地方政府根本不重视网络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完全放弃了网络的话语权,放弃了对网民的引导权。虽然政府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来引导舆论,但随着网络进一步扩张,网民数将会成倍增加,今天将近2亿的网民将会成倍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将离不开网络,因此政府网站应实时更新,公开透明,这是对政府网站的基本要求。C.现在的网络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交换平台,它成为了一种工具,一种变化多端,几近万能的工具。平静的网络也开始充满刀光剑影,针对食品安全事务,面对恶意炒作和攻击我们要坚决反击,而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反击平台,我们难以控制或影响国外的媒体,而国内的凤凰、中央四套等媒体,虽然能辐射一定的区域,但受众太少,此时网络就可以作为一个补充,通过在一些国际性的网站发帖,如搜狐、网易、新浪以及国外的一些主流网站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D.网络实名制我个人觉得网络的匿名性的特点是非常好的,它给了网民一个自由发挥,无拘无束的空间。但是在一些专业性的网站中,我觉得应该采取网络实名制。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作的事负责,在专业性网站上,一个帖子足以影响一大片的网民,采用实名制,可以让发帖的人更认真的对待自己的行为。真金白银自然深受欢迎,虚假捏造就会沉到水底。实名制是对诚信的一种督促。现阶段全国将近2亿的网民,其中组成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以中青年为主,他们是现阶段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也是决定未来走向的主要力量,通过网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事务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我们希望政府监管食品安全要严格,要透明;处理食品卫生安全事件要无私,要果断。利用网络的各种便捷来做好宣传、安抚工作。把握话语权,坚决反击恶意攻击炒作,与民众积极沟通,及时让民众了解真相,尽力消除不利影响,这是当前制定出口策略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6.加强对与我国食品出口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没有人,什么事都作不成,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就无法面对国际争端。立法修法,提高科技水平,完善行业标准等等,都需要专业的、顶尖的人才,而国际贸易同样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其中单是与食品出口相关的学科就包括专业英语、法律法规、物流、卫生检疫、医学药理、媒体网络等,同时还需要及时掌握国内外各种资讯变化和最新科技进展。对于与外商交流的人员还要掌握各种公关礼仪、谈判技巧等知识,因此说国际贸易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科,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出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现阶段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培养出专业的,熟悉食品卫生事务,能从容应对各种食品国际贸易争端的合格人才,这是我们制定出口策略的根本。而现阶段我们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专业人员的培训:学校教育学校是一个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地方,针对相应的专业知识开办相应的学科,让学生们对专业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学校教导的知识有不少是过时的或与社会脱节的,从根本上说,我们可以把学校看成是一个基础教育的殿堂,老师把学生领进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后头的修行就看个人了。社会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实际上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它培训的内容更专业,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培训机构的内容一般都是实时的,目的是将日新月异的国内国际法规和科技文化知识传授到相关的工作人员手中,这一般是已从业人员的培训,主要由工作者自费或政府部门组织进行的针对性培训。企业内部的培训部门相对于出口不同食品或不同出口国的企业,其所面对的国际法规、行业标准都是不同的,这是企业针对自身的实际需要,参照新法规、新技术对员工进行的专业技术培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