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成产和成本理论_第1页
第5章 成产和成本理论_第2页
第5章 成产和成本理论_第3页
第5章 成产和成本理论_第4页
第5章 成产和成本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吴欣颀经济学基础Present

成产和成本理论知识目标1、掌握成本和利润的概念2、掌握经济学上短期与长期的区分3、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能力目标

1、了解企业的短期生产决策2、了解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情景引入篮球巨星姚明的身价至少8000万,一架波音飞机价值十几亿。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两项资产都属于价值昂贵的固定资产,那么厂商应该如何利润这两项资产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呢?对于俱乐部来说,姚明在NBA赛场上上场的次数越多,他每场次的单位成本就会不断下降;而对于航空公司来说,一架飞机飞行的次数越多,则它每次飞行的单位固定成本就会下降。思考:那这是否意味着生产的产量越多越好,规模越大越好呢?

第一节企业的形式与目标1

生产的主体是厂商。厂商也可以称为企业,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为生产和销售商品而进行决策经营的营利性组织。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三类: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

1.个人独资企业

也叫单人业主制企业,是指有一个人所有并经营的企业,其特点是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同一人。2.合伙企业

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共同拥有、共同经营的企业。这种企业同样也实行法律上的无限责任。3.公司制企业又叫股份制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它是由投资者(股东)共同所有,并由职业经理人经营的企业。第二节生产函数2一、生产要素生产就是一个从投入到产出的过程,投入即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生产正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一般而言,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项。二、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的是在一定技术水平之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种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是某一特定的投入品组合下企业的产出。以Q代表总产量,L、K、N、E分别代表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生产要素,则生产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为:Q=f(L,K,N,E)

为了分析的简便,通常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这时,生产函数的公式为:Q=f(L,K)三、长期与短期经济学上所说的“短期”、“长期”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时间跨度,而是指企业能否来得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长期是指时间长到可以使厂商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或者说在此时间内所有的投入要素都可变。

短期则是指时间短刀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也是指在此时间段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无法变更的,不可变更的投入要素称为固定要素。

第三节成本和利润3一、成本

1.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是否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固定成本是指不管产量如何变动,始终保持不变的成本,即不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而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我们称为可变成本。一、成本

2.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是指购买所有权归他人的生产要素而形成的成本,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原材料购买费用等。经济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中应该支付的代价,包括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自有要素和他人要素的费用总和。它不仅包括了会计成本,还包括购买所有权归企业主自己所有的生产要素所形成的成本。一、成本

3.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生产要素用于某一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将这项要素用于其他活动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沉没成本是指已经支出且无法收回的成本。一、成本

4.外显成本与内隐成本

外显成本即显性成本,是企业从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而支付货币所构成的成本。如购买原材料、机器设备的费用,支付给工人的工资等。内隐成本即隐性成本,是使用自我生产要素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如自有房屋的租金、企业主自身的报酬,使用自有资金的利息等。

二、利润

(一)总收益、总成本和利润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销售量*产品价格总成本=投入量*要素价格

(二)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经济利润是企业的总收益减去生产所售物品与劳务的所有成本,这正是经济学家眼中的利润即,即:

经济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隐形成本)会计利润是总收益减去企业的显性成本。这就是会计师眼中的利润,即: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第四节短期分析4一、短期产量分析

总产量TP=f(L)平均产量AP=TP/L=f(L)/L边际产量MP=△TP/△L案例分析假设有一个面包店,雇佣的人力不同,投入的劳动要素不同,能够生产出来的产品最大生产量也不同。L(雇佣工人数)TP总产量AP平均产量MP边际产量001202463724925100690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短期生产中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间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几种固定的生产要素上时,一开始总产量会增加,边际产量也是递增,但是当达到一点时,边际产量开始递减,到最后升值出现负值,从而使得总产量也减少。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二、短期成本分析

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AFC=FC/Q平均可变成本AVC=VC/Q平均成本AC=STC/Q=AFC+AVC=FC/Q+VC/Q固定成本FC可变成本VC总成本STCSTC=FC+VC案例分析面包店的成本分析,假设此面包店的固定成本100元总产量FCVCACAFCAVCACMC01000100

11009019010090190902100170270508513580310024034033.3380113.33704100300400257510060510037047020749470610045055016.77591.6780710054064014.377.1491.4390810065075012.581.2593.75110910078088011.1186.6797.781301010093010301093103150三、短期产量决策

用TR代表总收益,VC代表可变成本,P代表定价。那么企业的决策可以写成:(1)平均成本(AC)的最小值对应的产量是盈亏平衡点,也称为盈亏平衡点产量,当P>AC,盈利;当P<AC,亏损。(2)平均可变成本(AVC)的最小值对应的产出量是停止营业点也称为关门点,当P<AVC时,企业停止营业。

P>AC盈利;P<AC亏损P>AVC开业;P<AVC关门你是否曾经走进一家餐馆吃饭,却发现里面几乎没有顾客?看起来,饭馆现在的收入基本上不可能弥补餐馆的经营成本。你不禁要问为什么餐馆还要开门呢?课堂思考:第五节长期分析5一、等产量线等产量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的组合的轨迹。与无差异曲线相似,等产量线与坐标原点距离的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同一平面坐标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会相交;等产量线是凸向原点的。

二、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显然,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三、等成本线等成本线是指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等成本线的斜率为两种成产要素价格之比的负值

四、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在长期,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都是可变的,任何一个理性的生产者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成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